数控车床对刀原理深度剖析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对刀”原理解析及应用

数控机床“对刀”原理解析及应用

1 .相关概念
在我们 进行 阐述 原 理 之 前 先 介 绍 几 个 基 本 概 念
过数控 系 统 内部 逻 辑 “ 换 算 关 系 ”转 换 成 “ 机 床 坐 标系” ,即机床 坐 标 系 是 数控 系统 唯 一能 够 “ 识别”
的坐标 系 。
术语 ,这些 都 和 “ 对 刀 ” 相 关 ,了解 了这 些 概 念 之 后 ,有 助于 我们 对 “ 对 刀 ”原 理更 深层 次的理 解 。 ( 1 )机 床 参 考 点 :机 床 中 的一 固定 点 ,是 用 来 建立 机床 坐 标 系 的 基 准 , 由机 床 生 产 厂 家 确 定 ,对
% T I
M6
= 彝 2+ 样 I T A N[ 6 1 ] # 3 # 3 一 样 1
I F[ # 3 L T一1 1 . 5 ]T HE N # 3=一1 1 . 5 G1 X[ # 2一# 8 ]Z # 3 F 5 0 0
Y 一4 5 F 3 0 0
/ D 2 5 R 3 T X D
i n e T oo l s 上 vl A a c h

I 机 床 自 动 化
数控机床 “ 对 刀" 原理解析及应用
华 北 机 电学 校 ( 山西 长 治 0 4 6 0 0 0 ) 焦 连 岷
大 家对 数控 机 床 中的 “ 对 刀 ” 方 法 与 操 作 早 已 “ 熟知” ,然 而 ,对 其蕴 含 的 “ 基 本原 理 ” 却 很 少 有 人 “ 深究” ,本人结 合 自己多 年数 控 机床 操作 与 维修 的经 验 ,就关 于 数 控机 床 “ 对 刀 ” 的一 些 基 本 原 理
联系 。
下面 以华 中世 纪 星数 控 车 床 为 例 ,通 过 不 同 的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一、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

在一定条件下,对刀的精度可以决定零件的加工精度。

同时,对刀效事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丰。

仅仅知道对刀方法是不够的。

还要知道数控系统的各种对刀设置方式,。

以及这些方式在加工程序中的调用方法,同时要知道各种对刀方式的优缺点。

使用条件等。

一股来说,数控加工零件的编程和加工是分开进行的。

数控编程员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速定一个方便编程的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般与零件的工艺基准或设计基准重合。

在工件坐标系下进行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对刀时,应使指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对于车刀来说,其刀位点是刀失。

对刀的目的是确定对刀点。

在机床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值,测量刀具的刀位偏基值。

对刀点找正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在实际加工工件时。

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

在使用多把车刀加工时,在换刀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换刀后刀失点的几何位置将出现差异,这就要求不同的刀具在不同的起始位置开始加工时。

都能保证程序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机床数控系統配备了刀具几何位置补能的功能,利用刀其几何位置补偿功能,只要事先把每把刀相对于某一预先选定的基准刀的位置偏差测量出来,输入到数控系统的刀具梦数补正栏指定组号里,在加工程序中利用T指令,即可在刀具轨述中自动补偿刀具位置偏差。

刀具位置值差的利量同样也需通过对刀操作来实现。

生产厂家在制造数控车床,必须建立位置测量,控制、显示的统基准点。

该基准点就是机床坐标系原点,也就是机床机械目零后所处的位置。

操作方法01数控车床对刀是车床加工技术中比较复杂的工艺之一,它的精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所加工零部件的精度,所以不能马虎。

02数控车床对刀的基本原理就是将零件的坐标系与数控机床的坐标系整合起来,然后依据这个坐标系来确定对刀位置。

03目前数控车床大部分采用的是对刀器主动对刀,对刀器会自动向零件确定一个原点位置,这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对刀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与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与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与方法数控车床的刀具对刀是确保机床工作精度的关键步骤之一、对刀准确度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数控车床的对刀一般采用刀具测量、感应式对刀、比较式对刀等方式。

下面将介绍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和方法。

1.刀具测量:数控车床通常提供一个专门的测量装置,用来测量刀具的长度和半径。

通过刀具测量装置的读数,可以计算出刀具的几何参数,以便在数控系统中设置正确的刀具补偿值。

2.感应式对刀:数控车床使用感应式传感器,通过与刀具接触或靠近刀具来感应刀具的位置信息。

传感器可以测量到刀具的长度和半径,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数控系统。

3.比较式对刀:比较式对刀是通过测量工件上已加工的特征来确定刀具的位置。

例如,在数控车床上面加工一个规定尺寸的槽后,可以使用传感器测量槽的尺寸,然后根据预定的槽尺寸,调整刀具的位置。

根据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对刀:1.感应式对刀:数控车床上通常有一个专用的感应式对刀装置。

在对刀过程中,需要选取一把已知长度的刀具,并使用感应式传感器测量其长度。

将测量到的刀具长度输入数控系统,系统会自动计算并设置刀具长度补偿值。

然后,将正确长度的刀具安装到车刀刀架上,依次对各个刀具进行对刀。

2.刀具测量:刀具测量是比较常见的对刀方式。

使用专用的刀具测量设备可以测量刀具的长度和半径。

在对刀过程中,首先选取一把已知长度和半径的刀具,将其放入测量设备中测量。

然后,将测量到的数值输入数控系统,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刀具的补偿值。

最后,将已校准好的刀具安装到车刀刀架上。

3.比较式对刀:在比较式对刀中,首先需要加工一个已知尺寸的特征,例如一条槽或一组孔。

然后,使用专用的测量仪器测量加工后的特征尺寸。

将测量到的尺寸和预定的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应的补偿值。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刀具的位置。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数控系统来辅助进行对刀。

通过在数控系统中显示工件轮廓的模拟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刀具的位置与工件轮廓之间的关系,从而调整刀具的位置。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及方法数控车床对刀是指在进行数控加工前,通过调整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其达到最佳的加工状态,从而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在进行数控车床对刀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方法。

一、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数控车床对刀是以工具为基准,通过调整工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其达到预定的加工要求。

数控车床对刀的原理包括工具长度补偿和半径补偿。

工具长度补偿:数控车床对刀时,要考虑工具长度的影响。

在机床的编程中,以工件参考点统一参考工具长度,通过编程输入工具长度补偿值,使操作者无需考虑具体工具长度,直接参照工件参考点与加工长度编程。

半径补偿:数控车床对刀时,还要考虑工具半径的影响。

在机床的编程中,通过编程输入刀具半径补偿值,使操作者无需考虑具体工具半径,直接参照工件轮廓绘制加工轮廓。

二、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1. 机械对刀法:数控车床对刀时,一般先采用机械对刀法进行初步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将其装夹到主轴上;(2) 将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固定好;(3) 调整工具的位置,使其与工件接触;(4) 缓慢移动工具,观察工具与工件的接触情况;(5) 调整对刀量,使工具的刀尖与工件表面轻微接触;(6) 用毛刷或布将切屑清除干净;(7) 检查工具与工件的接触情况,如需调整,继续进行机械对刀。

2. 触发器对刀法:在数控车床上,一般配备有触发器对刀装置。

该装置可以根据工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变化,给出相应的触发信号。

具体步骤如下:(1) 在数控系统中,选择相应的对刀程序和参数;(2) 将工具装夹到主轴上;(3) 将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固定好;(4) 运行对刀程序,使切削工具逐渐接近工件;(5) 当工具与工件发生接触时,触发器将给出触发信号,停止继续靠近;(6) 根据触发信号调整工具位置,以使其与工件的接触减小到最小值;(7) 检查工具与工件的接触情况,如果需要调整,可再次进行触发器对刀。

3. 光电对刀法:光电对刀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对刀方法,通过使用光电开关检测刀具的位置与工件的位置关系,以确定最佳的对刀位置。

数控对刀原理

数控对刀原理

数控对刀原理数控对刀是数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数控对刀原理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刀具对刀的方法和原理。

正确的数控对刀原理能够保证刀具的正确安装和定位,从而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数控对刀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数控对刀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刀具长度的补偿、刀具半径的补偿、刀具偏移的补偿和刀具的安装和定位。

首先是刀具长度的补偿,数控系统可以通过输入刀具的实际长度和系统中设定的长度进行补偿,从而保证刀具的正确位置。

其次是刀具半径的补偿,数控系统可以通过输入刀具的实际半径和系统中设定的半径进行补偿,确保刀具的加工轨迹正确。

再次是刀具偏移的补偿,数控系统可以通过输入刀具的实际偏移量和系统中设定的偏移量进行补偿,保证刀具的加工位置准确。

最后是刀具的安装和定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正确安装刀具并进行定位,确保刀具的位置和方向正确。

在进行数控对刀时,操作人员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刀具和夹具的状态,确保刀具和夹具的完好无损。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对刀工具,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对刀工具。

然后是进行刀具长度的补偿,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刀具的实际长度和系统中设定的长度进行补偿。

接着是进行刀具半径的补偿,输入刀具的实际半径和系统中设定的半径进行补偿。

再次是进行刀具偏移的补偿,输入刀具的实际偏移量和系统中设定的偏移量进行补偿。

最后是安装刀具并进行定位,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正确安装刀具并进行定位,确保刀具的位置和方向正确。

总之,数控对刀原理是数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正确的数控对刀原理能够保证刀具的正确安装和定位,从而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操作人员在进行数控对刀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对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控加工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

数控机床对刀的原理分析以及常用对刀方法

数控机床对刀的原理分析以及常用对刀方法

数控机床对刀的原理分析以及常用对刀方法进行数控加工时,数控程序所走的路径均是主轴上刀具的刀尖的运动轨迹。

刀具刀位点的运动轨迹自始至终需要在机床坐标系下进行精确控制,这是因为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唯一的基准。

编程人员在进行程序编制时不可能知道各种规格刀具的具体尺寸,为了简化编程,这就需要在进行程序编制时采用统一的基准,然后在使用刀具进行加工时,将刀具准确的长度和半径尺寸相对于该基准进行相应的偏置,从而得到刀具刀尖的准确位置。

所以对刀的目的就是确定刀具长度和半径值,从而在加工时确定刀尖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准确位置。

对刀仪演示视频(时长1分10秒,建议wifi下观看)一、对刀的原理和对刀中出现的问题1、刀位点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基准点,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即加工路线,也称编程轨迹。

2、对刀和对刀点对刀是指操作员在启动数控程序之前,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可以用对刀仪对刀,其操作比较简单,测量数据也比较准确。

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好夹具和安装好零件之后,使用量块、塞尺、千分表等,利用数控机床上的坐标对刀。

对于操作者来说,确定对刀点将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程序控制的准确性。

在批生产过程中,更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操作者有必要加深对数控设备的了解,掌握更多的对刀技巧。

(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在机床上容易找正,在加工中便于检查,编程时便于计算,而且对刀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选择零件上的某个点(如零件的定位孔中心),也可以选择零件外的某一点(如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提高对刀的准确性和精度,即便零件要求精度不高或者程序要求不严格,所选对刀部位的加工精度也应高于其他位置的加工精度。

选择接触面大、容易监测、加工过程稳定的部位作为对刀点。

对刀点尽可能与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统一,避免由于尺寸换算导致对刀精度甚至加工精度降低,增加数控程序或零件数控加工的难度。

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

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

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在应用数控机床时对刀操作是重中之重,其操作效果,直接决定零件加工的精度和数控机床的运行效率,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先分析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然后提出几种常用的对刀方法,仅供参考。

标签:数控机床;对刀原理;对刀方法0 引言大量实例表明,对刀操作是否科学合理,对整个数控机床的机械加工的效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机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的主要途径,但我国對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数控机床的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做了如下分析。

1 数控机床对刀原理对刀操作具有很强技术性和专业性,对刀人员要清楚掌握对刀的基础原理,并在对刀过程中,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熟练掌握对刀操作要领。

总而言之,对刀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工件直角坐标系,确定工件在机床工作平台的实际位置,确保刀具保持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上。

就数控机床而言,在进行加工前,要先确定对刀点,即在采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刀具为工件运动的起点。

对刀点可以设计在工件基准面上,也可以设计在夹具或者数控机床上。

如果设计在数控机床上,则对刀点需要和工件的定位基准保持一定的精度,才能满足实际要求。

在进行对刀操作时,要尽量刀位点和对刀位置相互重合,刀位点指的是数控机床上刀具的定位基准点,就刀具运行的轨迹而言,刀位点就是刀具的刀尖。

开展对刀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对刀点在数控机床坐标中的绝对坐标值。

而对刀点找正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整个数控机床加工的精度,需要高度重视。

数控机床在进行机械零部件加工时,一把刀具通常情况下不能满足加工的实际需求,需要采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才能有效提升加工的精度。

而如果使用多把刀具,需要换刀的位置时刻保持不变,但不同规格的刀具刀尖也不尽相同,在换刀时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此时就要求不同刀具在不同起始位置进行加工时,相关程序都能正常运行[1]。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每个数控机床中都配置了刀具几何位置补偿的功能,从而保证加工的精度。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分析摘要:对刀原理对数控车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充分发挥对刀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采用正确的对刀方法尤其关键。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控车床的对刀原理和方法,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关键词:数控车床;对刀原理;方法;应用对刀的含义的就是要在数控车床正常工作之前,先要确定好每一把刀具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车床的工作质量,在确定位置的时候就是要求刀偏值,也即在工件坐标系与数控车床坐标系中确定具体刀位点,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控车床参考点,并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工作。

一、数控车床对刀的基本原理笔者以平床身的数控车床为例来论述车床对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图中所标注的O是平床身机床的原点,OP是工件原点,B是起刀点,T是对刀参考点,L0是卡盘厚度,L是工件伸出卡盘的长度,d是棒料直径,(X0,Z0)是起刀点B相对于OP点的坐标值。

通常情况下,机床原点是由生产厂家在机械出厂之前就已经调整好的,机床在使用的过程中原点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数控机床坐标系的选择是以机床的原点为坐标系的原点,一般位于卡盘前端面和主轴中心线的交汇处。

数控车床参考点通常是指刀架上固定一点,图中用R代替,这是对刀参考点T和点O 距离最远的一点,该点也是由厂家调试好的,在使用中不必更改。

数控机床进行对刀之前,要先将刀架全部返回到参考点来进行操作。

参考点R的具体位置的选择要根据机床上的机械挡块的通行情况来具体确定。

工件坐标系和起刀点的确定也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也可以任意选择,但是为了编程的方便,一般都选择在工件右端面或者左端面和中心线的交汇处上。

起刀点B又被称为程序起点,也即刀位点A的和工件原点OP的位置。

在工件坐标系建立之后,它和数控机床的坐标系不会发生冲突,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对刀参考点T 的选择是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前的重要步骤,该点的选择要固定,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每一把刀的运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 标 值 为 Xa / Za, 更 换 刀 具 Tb 后 , 修 正 Tb 坐 标 值 的 公 式
为:
Xb = Xa+Uba,
Zb = Za+Wba 。
通常将刀具偏置值保存在数据库中与刀号对应的位
置 , 例 如 T01 偏 置 值 保 存 在 01 号 位 置 , T02 保 存 在 02 号
位置 (图 7)。 值得注意的是, 刀具偏置表中保存的是位置
试切对刀法需要用基准刀具设定了坐标系后, 移动其 它刀具至工件表面进行切削, 输入工件表面的实际测量 值, 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刀具的偏置值。 参照图 6 的偏差 值, 说明试切对刀的步骤 及 原 理 : ① 以 01 号 刀 作 为 基 准 刀 并 取 消 刀 具 偏 置 , 执 行 T0100, 用 试 切 对 刀 法 将 工 件 原 点设定在右端面中心; ② 执 行 T0200 换 上 02 号 刀 具 , 手 动让刀尖轻轻触碰右端面, 进入刀补页面 (偏置序号以 ‘“1” 开 头 的 页 面 ), 光 标 移 到 序 号 102, 键 入 “Z0” →按 [输 入 ] 键 。 由 于 02 号 刀 也 使 用 00 号 偏 置 值 , 因 此 在 换 刀后 CNC 没有修正 02 号刀位点的坐标值, 仍然显示 01 号 刀 位 点 的 坐 标 值 。 02 号 刀 与 01 号 刀 在 Z 轴 有+10 的 偏 差 量 , 当 02 号 刀 移 动 到 右 端 面 时 , CNC 显 示 的 当 前 Z 轴 坐 标 值 (01 号 刀 ) 为 “Z-10” ( 图 8) 。 按 [ 输 入 ] 键 后 , CNC 用当前 01 号刀坐标值 “Z-10” 减去键入值 “Z0”, 得 到 Z 轴 偏 置 值 “Z-10”, 存 入 002 号 偏 置 位 置 (图 7); ③ 用 02 号 刀 对 工 件 外 圆 进 行 切 削 , 测 量 切 削 外 圆 直 径 (假
图 2 工件原点在右端
图 5 刀具偏差
4.1 刀具偏置的作用
通常指定一把刀具为基准刀, 然后测出其余刀具相对 基准刀的位置偏差。 如图 6 所示, 以 T01 刀 位 点 为 基 准 , 测 量 其 余 刀 具 相 对 T01 的 位 置 偏 差 : T01 (0, 0) 、 T02
图 3 工件原点在左端
图 8 设定 Z 轴偏置 (下转第 74 页)
29
研究与开发
机电工程技术 2011 年第 40 卷第 1 期
导热性高, 强度好, 因此不易产生热疲劳裂纹。 从图 7 可以看出, 气缸盖原始组织硬度 为 HV195, 热
冲击试验后硬度为 HV194。 从图 4 到图 7 可以看出, 2000 次热冲击试验后材料的
加 工 表 明 的 直 径 (图 4), 在 MDI 界 面 下 将 直 径 d 作 为 X 轴坐标, 执行 G50 Xd, 则 CNC 记录当前刀 位 点 在 X 轴 的
图 4 试切对刀
图 6 相对基准刀的偏差
(-14, 10)、 T03 (-22, -8)、 T04 (20, 5), 基 于 以 上 位
特别要注意与每把刀具对应的偏置值的存储位置, 例 如 02 号 刀 没 有 使 用 02 号 偏 置 值 , 而 执 行 T0203, 就 会 使 位置偏差计算产生错误, 导致坐标值修正出错。 如果换刀 时偏置编号为 00, 例如 T0200, 则 表 示 取 消 刀 具 偏 置 , 此 时 CNC 会 以 “0” 作 为 偏 置 值 (因 为 00 号 偏 置 内 的 数 据 全为 0) 与前一刀具的偏置值相减, 求出位置偏差。 因此, 只要前后刀具指定的偏置值不一样, CNC 就会对刀位点的 坐标值进行修正。
4.2 测量刀具偏置的原理
测量各把刀具位置偏差需要进行对刀操作, 对刀的方 法也有 “定点对刀” 和 “试切对刀” 两种。 定点对刀法的 实质是分别将基准刀具的刀位点和非基准刀具的刀位点定 位到某一标准点, 测出基准刀具和非基准刀具的刀位点在 X 方向和 Z 方向上的位置偏差, 并设置相应的补偿 [1]。 其 方法如下, 首先将基准刀尖移动到一个标准点 (比如工件 某一角点), 并将增量坐标值 U / W 清零, 然后将下一刀具 的刀尖也移动到同一标准点, 此时屏幕上显示的增量坐标 值 U/W 就是该刀具与基准刀的位置偏差, 将 U/W 值存入 系统刀补数据库中对应刀号的 X/Z 轴偏置量位置。 用同样 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其余刀具相对基准刀的位置偏差。
坐 标 值 , 使 CNC 能 参 照 刀 位 点 找 到 工 件 坐 标 系 原 点 的 位 置。
图 1 车刀刀位点
例 如 , 在 车 床 上 装 夹 一 根 40mm×70mm 的 棒 料 , 手 动将刀尖移动到工件的右下角, 要将工件原点设置在右端 面 中 心 (图 2), 则 执 行 G50 X40 Z0。 执 行 G50 指 令 后 , 在 CNC 位置界面中会显示出当前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 绝对坐标值: X40.0 Z0.0, 表明 CNC 已 经 记 录 下 刀 位 点 与 工件原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即建立了工件坐标系。 同 理, 将工件原点设置在左端面中心 (图 3), 则需执行 G50 X40 Z70。
偏 差 值 的 “负 值 ”, 即 偏 置 值=-偏 差 值 。 CNC 在 使 用 偏 置
值 时 会 自 动 取 反 。 利 用 偏 置 值 计 算 Ta 相 对 Tb 位 置 偏 差 的
计算公式为:
Uab=Xpb-Xpa , Wab=Zpb-Zpa , (Xp=-U, Zp=-W)。
图 7 刀具偏置表
2 数控车刀的刀位点
数控加工中用到的各种刀具, 都具有一定尺寸大小, 而不是一个点, 所以当一把刀具在坐标系中的某个位置 (即某一点) 时, 实际上是指刀具上的某一点与坐标系中 的这一点重合。 刀具的定位基准点, 称之为刀位点, 刀具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实际上是指刀位点的位置。 数控车削 常见的各种车刀, 主要是以刀尖为刀位点 (图 1) [1]。
上述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称为 “定点对刀” 法, 在 数控车床操作中还有一种很常用的对刀方法 “试切对刀”。 举例说明用试切对刀法将工件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中心 的原理。 首先用手动方式切削右端面, 注意不能移动 Z 轴, 在手动数据输入 (MDI) 界面下执行 G50 Z0, CNC 就 会记录下当前刀位点 Z 轴坐标值为 0, 既将 X 轴设置在右 端面。 然后在 X 轴不动的情况下切削一段圆柱面, 测量已
机电工程技术 2011 年第 40 卷第 1 期
数控车床对刀原理深度剖析
韩雪松, 钟丽珠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3)
数控技术
摘要: 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理解对刀方法的原理有助于操作者在对刀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减少对刀
错误的发生。 深入分析了数控车床对刀操作的原理, 包括建立工件坐标系和设置刀具偏置的方法及原理。
置 偏 差 , 可 以 计 算 出 任 意 两 个 刀 位 点 之 间 的 位 置 偏 差 。 Ta
点相对于 Tb 点的位置偏差计算公式为:
Uab = Ua-Ub ,
Wab = Wa-Wb 。
如 T03 相 对 T02 的 位 置 偏 差 为 U32=-22- (-14) =-8,
28
机电工程技术 2011 年第 40 卷第 1 期
通常使用基准刀在取消偏置的情况下建立工件坐标 系, 如果使用非基准刀, 则必须调用对应偏置号。 例如,
使 用 01 号 基 准 刀 建 立 工 件 坐 标 系 , 需 要 首 先 执 行 T0100; 使 用 02 号 刀 具 建 立 工 件 坐 标 系 , 则 需 要 首 先 执 行 T0202。 假设在 T0200 状态下建立工件坐标 系 , 然 后 执 行 T0303 换 上 03 号 刀 , CNC 用 00 号 偏 置 值 “0、 0” 减 去 03 号 偏 置 值 “22、 8” 得到 03 号刀与 02 号刀的位置偏差 “U32=-22、 W32=-8”, 显然这个值是错误的。
当机床换刀时, 通过刀具指令 T 可以换上指定刀具并 调 用 相 应 的 偏 置 值 。 例 如 , 假 设 当 前 刀 具 状 态 为 T0101, 并显示刀位点坐标 X1=40、 Z1=30, 既使用 01 号刀具并调用 01 号偏置值, 然后执行 T0202, 则机床会换上 02 号刀具并 调 用 02 号 偏 置 值 。 此 时 CNC 用 01 号 偏 置 值 减 去 02 号 偏 置 值 就 得 到 02 号 刀 相 对 01 号 刀 的 位 置 偏 差 ( U21=-14、 W21=10), 然后用 01 号刀位点坐标加上位置偏差, 得 到 02 号刀位点坐标, X2=40-14=26、 Z2=30+10=40。
关键词: 数控车床; 对刀原理; 刀位点; 工件坐标系; 刀具偏置
中图分类号: TG5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492 (2011) 01-0027-03
1 前言
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刀的 目的是在机床上建立工件坐标系, 并使计算机数控系统 (CNC) 掌握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 不正确的对刀会 导致工件报废, 甚至发生撞刀事故, 因此掌握正确的对刀 方法是学习数控机床操作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在数控车床 的操作手册和相关教材中, 已经将对刀方法做了比较详尽 的叙述, 操作者可以按照资料中的步骤完成对刀操作。 但 由于教材没有详细说明对刀操作的原理, 使得大部分操作 者只会盲目的按步骤进行对刀, 对刀操作缺乏灵活性, 当 遇到一些特殊零件时就容易发生对刀错误。 所以要成为一 名优秀的数控车床操作员, 就应该理解对刀方法的原理, 才能在对刀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减少对刀错误的发 生。 本文将针对广州数控 GSK980T 系统, 深度剖析数控车 床的对刀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