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1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见图)当信号电流I 为零时, 芯棒M 与滑阀O 处于左端极限位置, 压力油腔P 与控制油压A 之间节流口关闭。
A 腔经阀芯中的内孔与回油腔相通,所以A 腔处于卸压状态。
当信号电流(I=4~20mA )增加时,芯棒M 在磁场作用力下,或比例地产生一个向右作用力F ,推动滑阀O 向右移动,使控制油腔A 与回油腔T 的流通面积减小,与压力油腔P 的流通面积增大,根据流量平衡原理,控制油压A 升高,随着油压A 的升高,与A 油腔相通的N 腔压力也升高。
当产生的油压力f 与F 相抵消时,滑阀O 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 稳定。
A 腔油压值即是成比例地对应输入信号的相应值。
当信号电流减小时,芯棒M 在磁场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向左作用力F 。
这时,由于与A 油腔相通的N 腔油压力大于芯棒作用力,滑阀O 向左移动,使得控制油腔A 与回油腔T 的流通面积增大,与压力油腔P 的流通面积减小,控制油压A 降低。
同时,N 腔油压亦降低,芯棒上的磁场力与油压力相等,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 稳定。
在手动工作状态,旋动手轮,经传动杆K 推动芯棒M 移动,即能调到所要求的控制油压A 。
一般对应4-20MA 控制电流输出的二次脉冲油压A 为0.15-0.45Mpa ,在这一段范围内控制特性的线形度较高。
电液转换器调试过程:开 始期(允许范围20~30VDC)电液转换器油温 和油压达到要求 带手轮形式的,将手轮转到最左面 根据设计检查电 和油压的连接 将空气从电磁阀 和液压件中排出 提供和测量进油压力(最大40bar) 供 电 源2 否在最小和最大信号变化时,输出电压是否改变 增加信号输出压力是否增加是 否 是提供系统最低的模拟信号测量输出压力 提 供 电 源 提供系统最高的模拟信号利用电液转换器上电位器X1调整所需要的最高压力提供系统最低 的模拟信号 利用电液转换器上电位器 X0调整所需要的最低压力 结 束。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电液转换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并实现机械动作的装置。
它由电动机、泵、阀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电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泵的运转。
2. 泵:泵是电液转换器中的核心组件,负责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送到高压区域。
当电动机驱动泵旋转时,泵将液体吸入并通过出口压力流向系统。
3. 阀门: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和转换流向。
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液体的流向控制和压力调节。
4. 液压缸:液压缸是电液转换器的输出机构,负责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运动。
当液体通过阀门进入液压缸,液压缸内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线性运动。
总体而言,电液转换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运转,驱动泵将液体抽送到液压缸中,通过阀门的开闭控制液体的流向和压力,从而实现机械运动的控制。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 压力油进入电液转换器后分成两股油路
• 一路经过滤油器与左右端的固定节流孔到断流滑 阀两端的油室,然后从喷管与挡板间的控制间隙 流出。 • 一路压力油就作为移动油动机活塞用的动力油, 由断流阀控制。
三、碟阀型电液转换器
• 阀位偏差信号电流输入力矩电动机后引起碟 阀位移,碟阀漏油面积改变,从而从腔室H 输出的调节转换器 碟阀型电液转换器
2 2
3
一、动圈式电液转换器
• 动圈式电液转换器主要由磁钢、控制线圈、十字平衡活塞、控制套环、跟踪 活塞、节流套筒等部件组成。 当电气调节装置输出的电流被送入控 制线圈时,安装在磁钢轭间隙内的控制线 圈在磁场及电流作用下产生了移动力,如 果电流增加,则线圈移位向下。由于控制 套环改变了跟踪活塞的控制喷油口a和b, 使套环上边缘的喷油口b开度减小。这样, 高压油经过跟踪活塞的节流孔后再经这两 个喷油口排出的油量发生了变化,使活塞 下不的排油量增加,上部减少,改变了作 用在跟踪活塞上、下面积上的油压力使跟 踪活塞下移。
谢谢大家!
• 活塞的位移使上部十字弹簧产生变形,
所增加的弹簧力与线圈所受的电磁力平 衡,控制线圈处于一个新的平衡位置。 已经下移的跟踪活塞改变了其下凸肩所 控制的脉冲油排油节流窗口。当减小排 油节流窗口时,输出的脉冲油就会增加 。
二、动铁式电液转换器
• 双喷管型电液转换器由控制线圈、永久磁钢、可动 衔铁、弹性管、挡板、喷管、断流滑阀、反馈杆、 固定节流孔、滤油器、外壳等主要零部件构成。
电 液 转 换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南 风 情
• 电液转换器的组成: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 • 力矩马达分为动圈式和动铁式。 作用:将电的信号转换成为机械位移信号。 • 液压放大部分为断流式和继流式。 • 作用:将机械位移信号放大并输出液压信号。 • 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的不同配合,就得到电液转 换器的不同结构型式。
电液转换器检修规程

VOITH电液转换器检修规程1 目的为了加强VOITH电液转换器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质量,使VOITH电液转换器能正常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中用于生产过程的VOITH电液转换器的维护、保养、检修。
3 VOITH电液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图 3.1.11 - 控制磁性调节阀体 Pin -进口油压2 –动力传输杆 PA -输出信号油压3 - ×0和×1电位计4 - 手动操作旋钮 T1 -回油5 - 电气接线 T2 -回油6 - 控制壳体 FMag -磁力7 - 带阻尼活塞的控制活塞 FHyd -液压力8 –端盖 FFed -弹簧力9 –控制弹簧3.1运行特性(见图3.1.1):设定一个W=4…20mA的信号,在控制壳体内就产生一个磁力,它的大小可由电位计×0和×1来调节,电位计及其产生的磁力通过动力传输杆把力传送给控制活塞。
油压力FHyd与输出信号油压PA相平衡,作用力与PA相反。
在两个力相等的情况下,控制活塞定位在液压中心上,如图3.1.1所示,输出信号压力PA与设定值相符。
为了保持输出油压PA处在设定值上,这个值取决于磁力FMag,在P→PA和 PA→T这个运行的边缘区越,在液压中心的位置,控制活塞达到最小振荡位移。
当从一个工况以磁力FMag来增加设定信号,控制活塞位移,从而接通了输出油路PA和进口油路P,阻止了输出油PA通向回油管路T1和T2。
现在,输出油压将增加,直到控制活塞回到油缸中间位置,输出油压与新的设定信号相匹配。
控制弹簧的弹簧力FFed产生一个抵消力,为了保证电液转换器能使输出油压也能达到大约0 bar的功能。
阻尼活塞提供的液压阻尼不取决于安装位置。
内部泄漏通过回油管路T2回到油箱。
3.2手动操作旋钮的功能:通过手动操作旋钮来控制电液转换器的磁铁,依靠这个旋钮,能设定一个可调的弹簧力以替代磁力FMag。
弹簧力通过电枢和传输杆控制活塞,液压力FHyd与输出信号压力PA成正比,但作用力方向与弹簧力相反,这样输出压力的调节不需要电气就可实现。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电液转换器(Electro-Hydraulic Converter)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关,从而改变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等。
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可以实现对液压泵的启动和停止。
而通过控制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输出压力,可以实现对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运行速度、位置和力度的调节。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液压系统,通常还需要使用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通过接收电信号,并进行处理、转换和放大等操作,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液压系统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调试电液转换器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
首先,需要检查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质量和量,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检查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压力参数,确保其输出符合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对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元件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对液压阀的开关状态进行调节,以及对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
调节液压元件的工作参数可以通过改变电子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实现。
在进行调试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参数。
通过检测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及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此外,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液压系统中会产生高压和高温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总结起来,电液转换器通过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液压系统的各项参数,校准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并关注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SVA9型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SVA9型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如下:
钢磁在气隙中形成固定磁场,当动圈绕组中有控制电流通过时,动圈在气隙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此电磁力克服弹簧力使动圈及控制滑阀产生与控制电流成比例的位移。
电液压力油从P口进入,流经控制滑阀与随动活塞的上下可变节流口,由T口回油。
油源压力直接作用在随动活塞下腔,使之始终有一个向上的恒力,而上下节流口间的控制油压则作用在随动活塞上腔(被控腔),使之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
随动活塞上腔面积设计成是下腔面积的两倍,因此当控制滑阀静止时,随动活塞自动地稳定在一个平衡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上、下节流口的过流面积相等,上腔控制油压刚好等于下腔油源压力的一半,使作用在随动活塞两端的液压推力相等。
输入正向电流时,动圈带动控制滑阀向下移动,上节流口关小,下节流口开大,从而使上腔油压升高,推力加大,推动随动活塞下移,直至随动活塞位移等于动圈与控制滑阀位移量时,上、下节流口过流面积相等,随动活塞两端的推力恢复相等,随动活塞两端推力在新的位置恢复平衡。
输入负向电流时,动圈带动控制滑阀向上移动,下节流口关小,上节流口开大,从而使上腔油压降低,推力减小,随动活塞在下腔恒力的作用下上移,直至再度达到新的平衡。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基本原理(2)

1.5 单机运行和并列运行
汽轮发电机组一般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种是单机运行,即由一台机组单独向用户供
电。另一种是并列(网)运行,即在一个电网中有两台以上的机组向用户供电。大多数
1.2 转速调节基本原理
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应满足用户的要求。用途不同的汽轮机其要求也不相同。例如, 当汽轮机用于拖动交流发电机时,正常情况下,汽轮机的主力矩 MT 与发电机的反力矩 ME 应相等。即 MT=ME。汽轮机的转速稳定不变。即: f= Z.n Hz
60 Z-发电机的极对数(个) n-汽轮机转速(rpm) f-频率(Hz)
荷减少,转速升高,即汽轮机的功率和转速都一一对
应。
这种没有人为干预情况下,汽轮机的功率和转速
在静态时的一一对应关系,称为调节系统的静特性。
如图(1-4)。
1)、不等率δ
当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不同时,静特性线的斜率
也将不同,如果在电调系统中转速调节器设计成比例
—积分型,静特性将是一条水平直线,但由于机组所
设一台单机运行的汽轮发电机组。当用户的耗电量增加时,发电机反力矩 ME 也随 之增加,此时由于发电机反力矩 ME 大于汽轮机的主力矩 MT,因而机组的转速 n 下降,如 果调节阀的开度不变,即蒸汽流量保持不变,即汽轮机功率 NT 近似保持不变,按照公式:
MT=974.5 NT
n
──────────────────────────────────────────────── 1 哈尔滨汽轮机厂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2. 凝汽式汽轮机调节系统 .................................... 7 2.1 凝汽式汽轮机转速调节原理 .............................. 7 2.2 汽轮机功率—频率调节原理 .............................. 9
汽轮机电液调节原理

汽轮机电液调节原理汽轮机是一种通过蒸汽驱动涡轮旋转产生功(机械能)的热能机。
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节蒸汽进入涡轮的流量和温度,以保证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用电液调节系统来控制蒸汽流量和温度。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主要包括:调节阀、油泵、电液转换器、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原理和作用。
调节阀是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它通过调整蒸汽进入涡轮的流量来控制涡轮的转速。
调节阀由电动执行器和阀芯组成。
电动执行器可根据控制信号调整阀芯的开度,控制蒸汽流量。
阀芯的开度与蒸汽流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开度越大,流量越大。
油泵是提供润滑和冷却油的设备。
汽轮机的转子和轴承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摩擦和冲击,油泵通过向转子和轴承提供润滑和冷却油来减少摩擦和冲击,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油泵通常由电动机带动,通过压缩机件将润滑油推送到所需的位置。
电液转换器是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中将控制信号(通常为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的设备。
它能够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特定的液压压力,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电液转换器通常由电动机、泵和液压缸组成,通过泵将液体压力提升,然后通过液压缸传递给调节阀。
传感器是用于测量汽轮机运行参数的设备。
它们可以测量蒸汽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控制器。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轮机的不同部位,如蒸汽进口处安装蒸汽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蒸汽流量;在蒸汽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蒸汽温度等。
控制器是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事先设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出控制信号,然后通过电缆传输给电液转换器,进而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控制器通常由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组成,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算法和逻辑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稳定和可靠的汽轮机运行。
总结而言,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是通过调节阀、油泵、电液转换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蒸汽流量和温度,保证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见图)
当信号电流I为零时, 芯棒M与滑阀O处于左端极限位置, 压力油腔P与控制油压A之间节流口关闭。
A腔经阀芯中的内孔与回油腔相通,所以A腔处于卸压状态。
当信号电流(I=4~20mA)增加时,芯棒M在磁场作用力下,或比例地产生一个向右作用力F,推动滑阀O向右移动,使控制油腔A与回油腔T的流通面积减小,与压力油腔P的流通面积增大,根据流量平衡原理,控制油压A升高,随着油压A 的升高,与A油腔相通的N腔压力也升高。
当产生的油压力f与F相抵消时,滑阀O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稳定。
A腔油压值即是成比例地对应输入信号的相应值。
当信号电流减小时,芯棒M在磁场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向左作用力F。
这时,由于与A油腔相通的N腔油压力大于芯棒作用力,滑阀O向左移动,使得控制油腔A与回油腔T的流通面积增大,与压力油腔P的流通面积减小,控制油压A降低。
同时,N腔油压亦降低,芯棒上的磁场力与油压力相等,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稳定。
在手动工作状态,旋动手轮,经传动杆K推动芯棒M移动,即能调到所要求的控制油压A。
一般对应4-20MA控制电流输出的二次脉冲油压A为0.15-0.45Mpa ,在这一段范围内控制特性的线形度较高。
电液转换器调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