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在医学临床治疗中,更先进的技术以及一系列活动逐渐被引用,并且在其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本文将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与分析。

标签:品管圈活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

一品管圈活动的内容

品管圈,是由外国创立的一种活动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要求人们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圈团体。当然,在各个团体中的人们的工作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一般来说,每个小圈的人数大概是6个人左右。这6个人组成一个小的集体,共同工作,想辦法,解决一些工作问题,团队合作,管理工作。

当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哪些,甚至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的时候,因此,就要分析以找出主要的问题。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帮忙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参加者都可以在每次的品管圈会议中,在大众面前讲话,分析对住院患者病情的分析。这样,实质上就可以彼此之间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促进彼此之间愉悦的工作。同时,也更有利于团队个体之间的每一位都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品管圈活动,有利于个体养成专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所获得的能力也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其它生活中。

二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品管圈活动的步骤

在儿科中,医护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组圈。也就是说6个左右的护理人员进行组圈,之后,选出圈长。当然,这位圈长的选择,可以由本人自荐,或是由别人推举。重要的是,一定是责任心强的人员。由圈长主持圈会,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位记录员,以备记录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的进程。其实,也主要是记录品管圈活动的会议内容。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以及圈徽。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 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2.制定活动计划

在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在此之中,要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结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问题,从服务的品质,护理的成本,适当的周期,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效率方面,提出相关的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目标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计划,必须符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需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目标的设立既不能简单平庸,对护理工作无任何实质效果,同时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既有一定的挑战

性,与必要的可行性。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品管圈会议中,制定好相关的品管圈活动计划后,就要开始逐步的按规则进行活动。

3.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如何实施品管圈活动

(1)严格实施活动

由于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所面对的是儿科的住院患者。首先,年龄太小,对于医院的治疗方面的可承受能力还比较弱。再者,儿科的住院患者不像成人患者那样,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所有的护理工作。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是存在的,并且相比较而言较大。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儿科的住院患者本身的自身身体状况较弱,因此,可能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在身体方面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以上种种问题,都告诉我们,在儿科住院患者的品管圈活动,需要严格的执行,尽量减少失误与差错。

(2)对患者周围环境的管理

目前,儿科的住院患者都是年龄太小的未成年人,因此,呼吸的频率相对来说较成年人快,也因此对外界的呼吸源更加敏感。因此在儿科患者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要分配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患者的病房内、室外、厕所地面要时刻保持干燥,床边应该设置相应的安全护栏,患者上、下楼梯、外出散步以及室外活动时应该有医护人员的陪同。

(3)对患者情绪的护理

品管圈活动每期的会议中,都要专门的分析患者的目前的病情状况。并根据住院患者的现行情况,分配圈内的人员进行专职的护理工作。对于儿科的住院患者来说,未成年人的情绪本身就不够稳定,再加上病情的影响,势必会在治疗期间发生较大的波动。因此,保持情绪的稳定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儿科的住院患者的情绪波动,会严重降低睡眠质量。所以,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要多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变化,不断改变相应的护理措施,或者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助治疗,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饮食上,应该配备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并且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去除不良污染源。

三品管圈活动对儿科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的进行,主要的目的,就是护理患者,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品管圈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把病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于首位,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品管圈活动的集体行动下,及时的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为病人提供让其感到舒服的护理。在这种优质的护理工作下,无论是儿科的住院患者,还是患者的家属,都会对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增强。

小结:本文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于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说,品管圈活动确实是一项适合护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对于优化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为医院赢得较好的信誉形象。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年05期

[2]黄惠根;陈瀚熙;李华;黄蝶卿;刘沛珍;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6期

[3]黄华;龙兰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陪护率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3期

[4]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255-256

[5] 周凯云;陈湘玉品管圈活动用于临床护理人性化服务的效果评价;中华全科医学;2010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在医学临床治疗中,更先进的技术以及一系列活动逐渐被引用,并且在其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本文将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与分析。 标签:品管圈活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 一品管圈活动的内容 品管圈,是由外国创立的一种活动方式。总的来说,就是要求人们自发的组成一个小圈团体。当然,在各个团体中的人们的工作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一般来说,每个小圈的人数大概是6个人左右。这6个人组成一个小的集体,共同工作,想辦法,解决一些工作问题,团队合作,管理工作。 当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哪些,甚至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的时候,因此,就要分析以找出主要的问题。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帮忙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参加者都可以在每次的品管圈会议中,在大众面前讲话,分析对住院患者病情的分析。这样,实质上就可以彼此之间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促进彼此之间愉悦的工作。同时,也更有利于团队个体之间的每一位都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品管圈活动,有利于个体养成专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所获得的能力也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其它生活中。 二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品管圈活动的步骤 在儿科中,医护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组圈。也就是说6个左右的护理人员进行组圈,之后,选出圈长。当然,这位圈长的选择,可以由本人自荐,或是由别人推举。重要的是,一定是责任心强的人员。由圈长主持圈会,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位记录员,以备记录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对患者的护理工作的进程。其实,也主要是记录品管圈活动的会议内容。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以及圈徽。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 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2.制定活动计划 在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品管圈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在此之中,要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结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问题,从服务的品质,护理的成本,适当的周期,安全管理,以及护理效率方面,提出相关的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目标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计划,必须符合住院患者的自身需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目标的设立既不能简单平庸,对护理工作无任何实质效果,同时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既有一定的挑战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 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3、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分析 4、医院护理工作弊端及优化措施 5、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思考 全文总字数:18060 字 篇一: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 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2014年本院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评价各项目应用效果及护理人员知 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与本院2013年护理质控情况 作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14年本院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 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13年,2014年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13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均 高于2013年(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 护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织数人一圈的小组,为了解决问题,圈员团结合作,应用品管的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而将品管圈有效的 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加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2014年品管圈活动在本院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护理部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 行工作。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评价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并与2013年本院护理质控结果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组圈并确定圈名每个圈代表不同的质控组,每圈都由3~4名护士长和3~4名科室的质控护士组成,圈长由各质控组长担任(一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PDCA循环实施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78%提高到活动后的9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品管圈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5~12人)为解决工作现场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发自动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C)方法,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我院为一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输液室承担全院门急诊患者输液工作,日均输液量在500~600人次左右,其中小儿约占45%。我科于2013年9月~2014年4月开展以“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圈名“玄驹圈”,玄驹乃蚂蚁的别称,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把玄驹列为中药的一种,写进《本草纲目》。“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因马驹善跑善战,顾名思义:蚁有马驹的精神。同时也寓意我们要学习“蚂蚁”精神的真谛—爱心、同情心、团队合作与忠诚。 1.2品管圈的组成品管圈共8人组成,由科室总带教老师担任圈长,组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圈员由愿意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护理人员参加。护士长担任内部辅导员,台湾康程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师担任外部辅导员,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 2方法 2.1选定主题召开品管圈会议,以头脑风暴的方法,由圈员围绕4个备选主题,运用主题评价表进行打分,确定“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为本次品管圈活动解决的问题。同时通过查找文献,从医院、医护人员、患者等多方面,确定该主题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活动计划制定确定活动主题后,以8个月为活动周期,制定活动计划表。每位圈员均明确职责,按照既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3现状调查和目标设定圈员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于2013年9月22~28日每天随机选取我科门诊输液患者20例,共14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78%。圈员将问卷表进行归纳分析,分析原因,找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并绘制出鱼骨图,见图1。 2.4拟定对策和实施针对原因分析鱼骨图,对影响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各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中的作 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率中”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进行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活动前的61%提高为78%,目标达成率为113%。圈员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提高;患者满意度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患者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是指患者凭着自己对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和期望,对所接受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的综合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涵。我科室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率中,取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品管圈运行程序与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我科品管圈小组由辅导员、圈长、圈员7人组成。其中主管护师两名,护师3名,平均年龄29岁。圈名为“同心圈”,延续前两次活动圈名。其中辅导员由科室护士长担任,负责对整个品管圈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进行控管和统筹安排。因此次为第三次圈活动,将圈能力设定为90%。 1.2 选定主题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几个备选主题,再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运用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最终确定得分最高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作为此次品管圈的主题,因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即提高医院及科室效益,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浅谈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也称持续质量改善小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 员工三结合。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关键,特别 是在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技术方法、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使用品管圈活动已经在护理管理、护理操作技术、护理人 员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品管圈的优势:依据目前品管圈活动的现状调查来说,品管圈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 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 1.品管圈在培养护士业务素质中的应用 在品管圈活动过程中注重对护理人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圈员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意识 的培养,而对圈长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协作和管理能力提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为了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护士必须自觉学习基础理论、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照护理常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等,在科室进行自纠自查时,能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能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改进。低年资护士 由于低年资护士已成为护理队伍中的重要成员,是护理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影响着医疗机构 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通过品管圈活动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主要以提问式的小讲课 形式进行,主讲人由低年资护士轮流担任,高年资护士负责指导和帮助低年资合同护士,一 起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求知欲,并且低 年资护士在施教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做到及时总结经验,自觉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理论水平。 2.品管圈在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应用 在品管圈活动中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临床护理直接面对的是患者,提升临床护理 技术操作是保证临床工作质量的前提。有效提高护士对相关器械的熟悉程度,培养其在器械 操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在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机会,从而减少医患纠纷,利用在执行护 理操作中(主要包括心电监护、呼吸机、吸痰器、吸氧装置、床边血糖仪、除颤仪、心电图机、输液泵等使用),能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护士之间善意的指正和指导,从而提高了护士在工作中的护理能力,减少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 3.品管圈在提高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保证,护理质量直接影响 着患者疾病的康复和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等,在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对造 成质量管理中出现缺陷,利用品管圈成员收集资料、查阅文献、针对临床护士质量管理知识 漏洞,进行了调整信息系统,组织质量管理小组学习相关的知识主题讲座,制作了相关质量 管理评分标准知识内容,建立年轻护士与高年资护士信息沟通平台,汇总整理后,拟定对策 和培训内容,培训后切实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完善了 对患者的服务流程,也提升了优质护理质量的内涵。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文件书写、重 症质量、病房管理、抢救药物、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操作理论成绩与实施前较好。 4.重点环节管理 (1)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实际出发,把 重点环节管理好才是护理管理最好的抓手,才能有效避免医护风险的存在。 (2)在各临床科室陪护人员滞留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先将 存在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并实施,强化第一印象,把好入院宣教关,提 供预见性服务,完善陪护制度和标识,设专门的物业管理入院协助病区流动入院的管理,将

品管圈在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品管圈在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 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好的护理可以让病人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因此,护理质量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品管圈作为一种常见的改进途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应用。 品管圈和护理质量管理的关系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识别和改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品管圈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流程改进模型,它包括四个主要的步骤: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这些步骤可以被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以达到控制病人风险、改进手术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等目的。 在品管圈中,第一个步骤是计划。计划是基于确定问题、设置目标和确定方法,建立改进方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可以是任何与护理过程有关的质量问题。目标可以是减少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或者是增加满意度等。方法可以包括改进护理流程或引进新的护理技术。 第二个步骤是实施。实施是指执行改进方案并记录这个过程的数据。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可以包括针对病人的新的护理计划和技术的实施,或者对现有的流程和操作进行改进,改进技术和流程可以是既定的,也可以是新的。

第三个步骤是检查。检查是指评估实施的效果,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检查可以包括对病人康复过程的跟踪和评估,评估过程需要考虑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状态等。 第四个步骤是行动。行动是指对实施和检查过程中识别的问题和不完美进行反馈和调整。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行动包括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修订,从而继续改进护理质量。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很多机构将其应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以改进机构中的护理质量。品管圈可以帮助机构的护理人员管理整个护理过程,并找到问题所在。 以下是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确定问题并设置目标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问题并设置目标。机构的护理人员需要从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点。问题可能包括不良的护理过程、缺少关键护理程序和麻烦点等。目标可以是改进某一方面,例如改善患者整体病情等。 2. 建立方案 建立方案是品管圈的下一步。护理人员需要根据问题设置方案。该方案应针对特定问题,设定时限以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得到解决。在建立方案时,护理人员应考虑到资源、可行性

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

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自我院儿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8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 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 儿在住院期间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78%,参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3.33%,经比较,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儿科住院患儿护理工作实施品管圈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实践。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住院患;护理服务;满意 品管圈始于日本,是指处于同一工作场所,具有相同、相近或者互补性质的工作人员,自 发的参与管理工作,员工可以通过发挥各自的优点积极工作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 而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及效率[1]。近年来,由于品管圈已经成为持续质量改进的流行方式, 因此也被逐渐应用到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本文为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于 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部分患儿实施了品管圈护理模式,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过 程及数据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儿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180例患儿,其中男性52例,女性 38例,年龄均在6个月--12岁期间,平均年龄为(7.5±3.2)岁,住院时间为5天--75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1.2)天。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选取2013年1月--2013 年12月的9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儿为实验组。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均在6个月--10岁期间,平均年龄为(7.9±3.5)岁,住院时间 为4天--64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为(17.5±13.1)天。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具 体如下: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我科所有护理人员,依据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进行投票选举出圈长与辅导员各一名,其 余8名品管圈的成员均由我科护士自主参加。 1.2.2 选定品管圈主题 经所有圈员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工作中的重点注意事项,最后确定 以“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品管圈的主题。 1.2.3 制定对策并实施 针对较为年轻的护士,护理经验不够丰富的护士进行儿科护理知识和基础知识培训。且护 士在接受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自主向护理经验丰富者的实践工作进行观摩,并向其请教问题[2]。由护理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来与大家分享工作体会或健康教育经验。可以自发进行角色 互换以及情境模拟等活动,达到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的目的。品管圈成员共同制定了健康知识 汇总,并形成了书面材料[3]。以往的护理中,护理人员通常是以口头宣教的形式,向患儿家 属进行健康教育,但部分家长会出现记忆不全的情况。将健康教育知识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向 家长发放,便于患儿家属牢记并执行。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与操作步骤形成宣教图片,张贴在 病区的宣告栏上,便于患儿家长观看、学习。 1.3 观察指标 在患儿出院之前,向患儿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家长填写完整后当场收回。调查 表包括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多项内容是否满意。护理满意度调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质管理圈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改进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品质管理圈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和跨职能合作,找 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善措施并实施,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在 护理质量管理中,品质管理圈活动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疗机构团队提高患者 护理质量和安全。 首先,品质管理圈活动可以用于识别和解决患者护理中的问题。例如,通过品质管理圈活动,护士可以与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分析导致患者跌倒的 根本原因。他们可以使用鱼骨图等工具,确定可能的因素,例如患者的特 定条件、护理环境或护理程序。然后,团队可以制定改进计划,例如在患 者床边放置防滑垫、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或调整护理流程。通过品质管理 圈活动,护士和团队能够更系统地解决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患 者护理质量。 其次,品质管理圈活动可以用于促进团队合作和跨职能合作。在护理 质量管理中,护士通常需要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和部门密切合作,以提供 全面和协调的患者护理。品质管理圈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不同的团队 成员可以共同参与问题的识别和解决。例如,护士可以与医生、物理治疗 师和社工一起组成品质管理圈,共同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 种跨职能的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并改 善患者护理质量。 此外,品质管理圈活动可以用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安全。品质管理 圈活动着重于问题的解决和根本原因的分析,而不仅仅是应对表面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护士可以审查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寻找改进 的机会。例如,品质管理圈活动可以用于减少医疗差错和非计划再入院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QCC)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素质均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病房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病房;QCC;优质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129-02 儿科疾病多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患儿及家属极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护理难度较大,发生医患纠纷机率较高。品管圈活动(QCC)是指工作性质相近的人,通过运用各种 改善方式激发个人潜能,并借助团队力量持续改善各种问题,使参与人员认识工作的意义与目的,提升参与感与成就感[1]。笔者将品管圈活动(QCC)应用于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使 护理人员从自身出发,改善护理工作缺陷,提升护理质量,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儿科病房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5±3.92)岁;其中肠梗阻15例,肠套叠8例,肛门直肠畸形15例,先天性巨结肠11例,阑尾炎7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2±3.85)岁;其中肠梗阻17例,肠套叠8例,肛门直肠畸形12例,先天性巨结肠10例,阑尾炎8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及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体位,确保妥善安置患儿,保障患儿舒适、安全;②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④加强查房,并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并协助其进行相关治疗与抢救。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再应用品管圈活动(QCC)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组建QCC小组小组成员包括6名高年资护士,其中年资最高、经验丰富者为圈长,通过无领导讨论等方式分析我科在护理态度、病房环境、医

运用品管圈活动成果—住院检查告知本对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运用品管圈活动成果—住院检查告知本对患者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品管圈活动成果—住院检查告知本,对患者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02例接受住院检查的患者分为 两组。实验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统一管理,对照组运用既往工作模式即检查登记并 发放。检查结束后对病人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明 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成果:住院检查告知本,对患者住院检查是一种有效、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履行护士告知义务,体现了对病人人格尊严和个性化权利的尊重,使患者在优质护理和整体护理中真 正受益。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检查告知本检查效果告知义务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 585-02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1],由日本石川馨于1950年首次提出,主 要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组。它 注重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鼓励每位圈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 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及改善工作现场。根据日本科学技术联盟的统计,全世界共有近80个国家或地区已推行QCC活动。近几年,在中国随着QCC活动的开展,一 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 起广大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2]。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护理同仁意 识到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起着积极的作用[3]。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我科的品管 圈在2014年9月正式成立。首次选定的主题便是在护理工作中履行好告知义务,维护双方 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经过半年的时间,品管圈活动最终得出标准化成果—住 院检查告知本。本文就此次活动的效果做出分析,再次明确了品管圈的作用及意义所在。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 为两组,试验组51例,其中女性27例,男性24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42±0.6岁);对照组51例,女性26例,男性25例,年龄25岁~61岁(平均年龄41±0.8岁)。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病程、文化程度、病人配合程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运用品管圈活动法 1.2.1.1 圈名、圈徽和寓意 2014年9月组建消化科品管圈: 圈名优护圈,确定品管圈 圈徽如下图 寓意:护士帽:代表我们这个圈所有的护理同仁,红色的心:代表我们用爱心、诚心、 细心、耐心、恒心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2.1.2运用品管圈活动流程:计划、实施、检查、处置进行此次调研。通过确定圈的组 成成员,本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5,3,1 打分标准选定主题;为在护理工作中履行好告知义务,保障其住院检查顺利满意地完成。 1.2.1.3现状把握: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检查患者共102例,其中病员对护士检查告 知欠满意共35例,占总数的34%,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质疑。履行告知义务,体 现了对病人人格尊严和个性化权利的尊重,也是伦理精神的体现;知情同意是法律赋予病人 的权利,病人在医院接受的医疗活动必须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自愿表示同意的条件下才能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护理的效果。方法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护理,将品管圈护理实施前215例患儿中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实施后患儿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护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儿及其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品管圈;小儿重症护理 品管圈活动是通过全员参加,对工作场所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对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和推行,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该活动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重视管理方式的轻松和愉快,能够让员工自动地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来,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1]。在小儿重症病房中,患儿的病情都较为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快、病势急,因此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患儿的配合度较低,家属的情绪容易焦虑和紧张,因此容易导致护患纠纷[2]。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了小儿重症护理的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从2014年1月开始,本院在骨科护理人员中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共19名,其中,男4名,女15名;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28.1±10.3)岁。19名人员当中有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所有人员均参与本次品管圈活动,并由护士长任督导员,负责对圈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将品管圈护理实施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满意度作为对照组数据,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数据。 1. 2 方法 1. 2. 1 制订活动主题召开圈员会议,讨论活动的主题,并根据内容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圈能力对小儿重症护理中的问题进行评分,并按照总分的高低进行排序,总分最高的前两个问题就是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儿的满意度,因此将这二者的改善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 2. 2 制订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在活动中,应对患儿护理中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内容应包括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班制度、護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危重患儿的抢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管理制度以及病区的管理制度等。 1. 2. 3 原因分析小儿重症护理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围绕在护理不良事件的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小儿重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对 抽取的97例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给予49例患儿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8例给予品管圈护理(观察组);从护理人员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3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评分于住院环境、护理技能、医患沟通、护理态度4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共2例,发生率为4.1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7.92%)>对照组(8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为患儿营造更温馨的病房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减少感染、皮肤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小儿重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重症护理;品管圈活动;护理态度;护理质量 Quality Management Circle Activity Role in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TAI Yue-xian Quji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nd medical,Qujing,Yunnan Province,6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activity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extraction of 97 cases of severe patients in a randomized,In 49 cases,give children with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The qc circle of 48 cases of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From the nurses’ score,adverse events,parents satisfaction,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ree aspects to grasp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grading nursing staff in hospital environment,nursing skill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attitude 4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the control group (87.76%),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0.05。1.2 入选标准 97例患儿均患有严重病症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对该次研究家长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患有合并性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患儿;排除家长存在交流障碍的患儿。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给予49例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干预如下:①保证患儿安全舒适,根据患儿的病症表现,为患儿选择舒适的体位,减轻患者病痛;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儿及家属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的效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儿及家属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的效果 摘要:组建童心圈QC小组,对小儿内科、小儿外科的患儿及家属对静脉输液的 满意度进行查检,了解主要症结,采用鱼骨图分析原因并进行现场要因确认,从 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多方位改善患儿输液的环境、多元化、多途径保证护 患沟通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改善。小儿内科、小儿外科的家属及患儿对静脉输液 的满意度由80.90%提升到94.30%,达到了活动目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建 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品管圈;小儿内科;小儿外科;静脉输液 童心圈成立于2019年3月,主要由绍兴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组成,是一支稳重且充满活力的队伍。小组严格采用QCC的工作模式,以 解决日常工作中常出现的相关问题、提高医护服务质量为目的,为患者提供优质 专业的医护管理服务。 1.选题理由 众所周知,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差,大部分不能准确表达自身 对疾病的感受,且对注射、输液等相关治疗产生恐惧感,以至于很难配合治疗和 护理【1】。 对于患儿的静脉输液,由于患儿依从性较差,家属对患儿的担忧以及对输液 工作认知的不足导致护患纠纷问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2】。如何提 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目前科室内护理人员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保证静脉输液的质量,童心圈从“提高患儿及家属对静脉输的满意度”这 一角度出发,目的是提升医护人员素质,改善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隐患,提高护理 服务质量,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此次活动选定了这一主题。 2.现状调查 2019年3月25日-4月7日,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小儿内科、小儿外科 病房的静脉输液的患儿及家属患者满意度情况,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满意度总分829分,调查总分1000分,所以改善前满意度为82.90%。 根据80/20原则,我们将穿刺技术、处理输液问题的能力、巡视及接应呼叫、输 液环境四大项目作为本次整改的重点。 3.目标设定 基于圈组能力结合临床工作,并根据之前现状值、改善重点的相关数据,得 出此次目标值为93.15%,目标完成期限:2019年9月30日,改善幅度为12.36%。 4.原因分析 为精准分析原因,小组全体圈员共同参与解析过程,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四大 改善重点列出原因,绘制鱼骨图,利用531评分法进行要因评价,选出沟通不到位、输液环境嘈杂、穿刺技术不高、巡视次数少、宣教不到位等12条要因。 5.要因确认 童心圈遵循三现原则利用查检表进行真因验证,根据8020法则确定出3项真因,即把沟通不到位、输液环境嘈杂、穿刺技术不高作为真因。 6.制定对策 针对真因,全体圈员群策群力,制定出18个对策,通过评定整合最终形成三大对策,主要包含: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多方位改善患儿输液的环境、多 元化、多途径保证护患沟通的有效性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用于儿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将110例儿科重症病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工作态度、服务质量、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六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处于儿科重症病房的患儿采取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标签:儿科重症病房;品管圈活动;优质护理 儿科重症病房以收治危重患儿为主,通常具有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1]。患儿年龄幼小,依从性差,家属焦虑、紧张心理明显,甚至烦躁易怒,极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必须重视护理工作,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在儿科重病病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显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处于重症病房的患儿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3±0-6)岁;其中颅内感染13例,严重肺炎23例,重症手足口病14例,颅内出血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5±0-7)岁;其中颅内感染15例,严重肺炎20例,重症手足口病15例,颅内出血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妥当安置患儿,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告知住院相关事项等;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护理模式: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共有8人,圈长为主管护师,其他2名护师和5名护士为圈员。经商量以如何提高儿科重症病房护理服务质量为主题,选择医患关系、工作态度等6个维度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②制定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定期考核,实行奖惩制。每周集体学习两次理论知识,每个月安排一次专家讲座,并总结上个月的不足。内部合理竞争,以提高专业技能;③改善病房环境,可以在墙面上粘贴可爱的卡通形象,悬挂气球、千纸鹤等儿童装饰物,消除儿童对医院陌生产生的不适;④与患儿多沟通,耐心、细致处理护理中的问题,缓解患儿情绪,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多陪伴患儿,增加肢体接触,与其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让患儿感受到关爱。⑤护士加强巡视,多与患儿沟通,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手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令家长了解并学习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1-3 评价标准①评分。采用我院自编问卷,涉及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工作态度、服务质量、护理技术、健康教育6个维度,共20道题目,采取1~5级评分,每个维度最高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效果越好。②采取我院自编护理满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率中的应 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 合格率中的效果。方法本院责任护士在工作实践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病 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提高责 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责任护士对 住院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责任护士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提高了 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现代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品管圈;责任护士;病情及诊疗信息;合格率 本院责任护士在学习品管圈相关管理和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目的在于 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的知晓度,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方式,提升患者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2017年1月-5月)的30名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 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2017年7月~12月)的30患者设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后的 患者病情及诊疗信息知晓方法。 1.3 品管圈活动方法 1.3.1 基本知识 2017年6月本院成立“阳光圈”,圈成员8人,其中圈长1名,辅导员1名,书记员1名。品管圈活动遵循戴明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4个阶段,具体分为10个步骤: 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 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圈员们利用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需要解决问题作为备选主题,然后从选题的科学性、迫切性、可行性、创新性、效益性出发,选定“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 情及诊疗信息知晓合格率”为活动主题。通过专家授课、病区讨论和自主学习等进行品管圈知 识培训和考核,使圈员熟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会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1.3.2 现况调查和目标设定 全体圈员利用基于《责任护士全知道考核标准》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患者病情及诊疗信 息知晓率的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对照组的知晓率为70%。通过绘制柏拉 图并根据80/20法则,计算得出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知晓率应提高至93.3%。 1.3.3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通过鱼骨图分别从人、物、环、法4个方面开展讨论,得出 主要原因为:阳性体征汇报不全或不知晓、诊疗方案及用药目的知晓不全、护理问题及护理 措施不全、护理监管不够、依从性差。 1.3.4 对策拟定与实施 根据5W1H原则,对查找出的要因,全体圈员依照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的原则实施 对策。1、医护一体查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最新诊疗、用药方案。2、运用SBRA模式交班。3、制作口袋本,及时有效记录,便于工作。4、制作产科常用检查正常值及意义工作卡片,人手一份。5、培训:定期组织专科知识培训、录制查房视频,以便随时学习;每周有 学习重点,利用晨会时间提问,强化培训效果;高年资护士带教;鼓励多途径学习,加入iBaby微信课堂;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个案护理总结、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培训,促进个人能力提高。6、创建医护交流群,畅通沟通渠道,有疑问共同讨论,增进知识。7、制作查房模板,并及时更新。8、护士长定期和随机检查实施情况和效果,将相关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

品管圈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 摘要:探究品管圈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140例,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 管理前后,患者对医院各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患者对护士长管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能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管 理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能够促进医院优质护 理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对医院各项服务的满意度,调动护士积极性,促进其潜 能的发挥,从而良性循环,进一步改善医院服务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优质护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s,QCC)是指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为了解决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突破工作业绩,自发组织的一个小团体,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 现场、管理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1]。现抽选某医院内科住院 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品管圈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140例,男性患者 74例,女性患者66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8.5±1.4)岁。 1.1.2品管圈命名与寓意 (1)圈名:仁爱圈 (2)寓意:医护者当有仁爱之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秉承“以人为本”的服 务理念,尽一切努力满足患者需求,减轻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承受的病痛及治疗过程所带来的 痛苦,努力为内科住院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1.3品管圈人员组成及职责 1名护士长,4名护师,5名护士,1名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品管圈管理,工龄1~15年,平均工龄6.5年。 (1)圈长(1名)职责:领导品管圈活动;决定品管圈活动的进行方向;建立圈员协助,全员参加,全员发言,全员分担的体制;建立全体圈员的良好人群关系;指导圈员有关品管 圈方法等[2]。 (2)圈员(10名)职责:热心参加圈会,积极参与活动;圈会时积极发言,建立活泼 的开会气氛;扎实落实所分配的项目;将发现的问题积极向小组汇报;开展品管时与患者保 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确实遵守作业标准、实施作业。 (3)书记员(1名)职责:在圈员中选定,做好记录整理工作。 1.2方法 2017年5月开始对14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具体如下。 1.2.1活动流程 依照品管圈活动步骤P(plan 计划)、D(do 实施)、C(check 确认)、A(action 处置)制定工作流程方案,回顾2016年11月~2017年5月内科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对医院各项 服务的满意度,并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圈员共同制作对策方案,改善工作流程,实施后 进行确认并总结。 1.2.2主题选定 对科内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根据实际状况,最后确定品管圈主题为“提高优质护理满意度”。选题理由:(1)对患者而言:及时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护 理服务;(2)对护士而言:直接反应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及专业能力;(3)对医院而言: 减少医疗、医患纠纷,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1.2.3调查及分析 据调查显示,2016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患者中,对护士长管理、护理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