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大文体

合集下载

小学写作文体裁有哪些

小学写作文体裁有哪些

小学写作文体裁有哪些很多种吧。

包括: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①简单记叙文②复杂记叙文(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1、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说明文②事理说明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语言表达方式分①平实说明文②文艺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三)、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切合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格式、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实用文体。

1、应用文的种类(1)书信类一般书信、专用书信(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介绍信、公开信、证明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甫害颠轿郯计奠袭订陋聘请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记、读书笔记(3)公文类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4)宣传类广告稿、演讲稿、板报、新闻、通信、产品说明书(5)告示类启示、海报(6)礼仪类请柬、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条、借条、领条、欠条、请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议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四)、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1)、议论文的分类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方式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文体知识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

(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语文排序题的做题方法

语文排序题的做题方法

语文排序题的做题方法第一步:通读看到题目先不要着急先读把所有的句子都读一遍搞清楚这些句子是围绕什么中心来写的做到心中大致有数明确其文体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抒情文?基本上,小学是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分为四大类记人写事状物写景第一步:细读按照不同文体的写作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序可以先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根据相关的提示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1.记人①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写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按时间先后的顺序②单纯介绍描述一个人: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按总分或总分总的顺序。

2.写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3.写景按照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来写后一句写到的景物在前一句要有所涉及4.状物按照总分或者总分总的顺序先总的交代要描写的事物或者它的总特征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往下要么是从下往上也可以是从里到外从外到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三步:微调按照你自己的排序顺序读一遍看看是否还有哪里不通顺或者语意不畅达的再做细微的调整和修改因此做排序题就是按照这样三个步骤归纳总结一下:通读确定文体和主要内容细读根据文体写作顺序先排小句再排句段微调稍作修改其实这类题型并不难很多题目都有十分明朗的线索或表明顺序的提示只要我们找到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化难为易同时大家还是要在平时多加练习对于排序题,来看看家长是怎么说的有天晚上,检查儿子的功课,是语文作业当中的一道排序题:把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打乱,要求学生重新标上阿拉伯数字,进行排序。

我儿子的排序,认为不对,就作出纠正。

第二天老师批改作业下来,被我纠正过的作业是错误的。

我左看右看,实在搞不清,为什么错了。

儿子嘟着小嘴在一旁埋怨,我不禁汗颜。

小时候文章排序对我来说,就是一道难题。

如果一篇文章,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链条,例如在事态发展的描述上有个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样子的排序就比较容易。

但是有的文章,往往不是以这样子的逻辑来进行结构搭建的,甚至有些文章,作者本人也只是先想到哪句话就先写下来了,两个句子、两个段落之间进行一下掉换,可能连作者本人都意识不到、发现不了。

【VIP专享】【微作文】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答案在最后一页)

【VIP专享】【微作文】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答案在最后一页)
微言出大义,写活大文体
——谈小说、诗歌、戏剧在“微作文”题的应用 佛山顺德区杏坛中学 陈志昌
作为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广泛存在于中学语 文教材当中,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这四大文体都是教材里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然而,略显遗憾的是,在最能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 高考语文卷上,对四大文体的考查,除散文(学生作文中最常写的议论文和记 叙文属散文这一块)外,其余三类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生阅读层面的考察,而 对学生写作方面的考查少之又少。
一阵风吹过,一张钞票飘了起来,一直一动不动的乞丐猛地伸手向空中一抓,那 张钞票被他死死地捏在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可怜他,因为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盲。妈,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我已经 盲了一次,我不想像那乞丐那样彻底盲下去。”小男孩说。
二人沿着街道一直走,街道的拐弯处有一幢图书馆,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凹凸 书。(《当盲人遇上盲人》)
作文,历来是高考题中分值最大的一块,也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实力的一 块,虽然很多地方的高考作文题明确“文体不限”,但实际上大多数考生还是会 选择写议论文和记叙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三大类文体 对于写一篇 800 字以上作文的考生来说有点冒险,很多考生不愿意在高考中冒 这个险;二是这三大类文体缺乏一个操作性强的评分标准,评卷老师不好打分。 “微作文”题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小说、诗歌、戏剧这三大文 体在写作上重新散发出活力。
一、微小说 考点分析: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微小说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比较 常见的写作方式。尽管如此,让考生在短时间内原创一篇微小说未免有些难度, 也不符合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微小说在“微作文”题中, 以续写的方式来考查学生会比较合理些。 题目:阅读下面这篇微小说开头和结尾,根据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中 间省略部分(横线处)补充完整,要求前后连贯,人称和叙事角度保持不变。 字数在 130-150 字之间。 街上,冷风萧瑟。一个中年母亲和一个小男孩搀扶着走着。那小男孩的眼睛 自始至终瞪得大大的,看样子是个盲人。 他们来到一天桥下时,母亲发现附近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蓬乱、带着墨 镜的乞丐,乞丐的胸前挂着一个残疾人证件,看样子,他也是个盲人。 出于同情心,母亲在乞丐身前的空碗上轻轻地放了几张面值 10 元钞票。忽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五三36页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五三36页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五三36页答案1、23.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正确答案)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跌宕dàng 佳肴yáo 供不应求gòngB、踱步duó契约qì锲而不舍qìC、赝品yàn 租赁lìn 果实累累léi(正确答案)D、帐簿bù裙褶zhé藏头露尾lòu3、“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面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颇多pō外壳ké淤泥yū睥睨pì(正确答案)B、旖旎qí嫌弃xián 招惹rě赐名cìC、洋溢yì萌芽méng 赋予fǔ耀眼yàoD、抗御yù观摩mó堕落duǒ吸吮yǔn5、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店[铺](pù)[更]改(ɡēnɡ)B.[薄]雾(báo)[间]隔(jiàn)(正确答案)C.[正]月(zhēnɡ)[扇]翅膀(shān)D.头[涔涔](cén)泪[潸潸](shān)6、“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种“好处”指的是()[单选题] *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因为不能朗照,一切显得精美淡雅,无人干扰因为不能朗照,迷迷蒙蒙,光影和谐,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正确答案)因为不能朗照,有助于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7、1《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和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匪我愆期(读音:yǎn)女也不爽(注释:过失,差错)B、将子无怒(读音:qiāng)以我贿迁(注释:贿赂)C、淇水汤汤(读音:tāng)体无咎言(注释:怪罪)D、渐车帷裳(读音:jiān)自我徂尔(注释:到,往)(正确答案)2、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由济南著名历史人物辛弃疾、扁鹊、秦琼组成的济南“吉祥三宝”之“泉城抗疫天团”一时间成了市民的热追对象,大大激发了全民核酸检测。

B.《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法规规定驾驶两轮电动自行车拨打接听电话、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初次被查给予口头警告,并登记相关信息。

C.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

(正确答案)D.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核酸检测依然是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发现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4、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吮吸shǔn 翘盼qiáoB、花蕊xī静谧bì(正确答案)C、睥睨nì缥缈miǎoD、走廊láng 萌生méng6、1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楼阁”仅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正确答案)B.《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孔雀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单元解读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 单元解读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文体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个主题,编排了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习作、语文园地四大板块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以致用,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指导现实生活。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章,分别是精读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展现了思维与智慧。

此外,还安排了想象类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以及语文园地。

《自相矛盾》中的围观者听了卖者的话,发现其前后说法的抵牾之处,从而提出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假设,使卖者无言以对;《田忌赛马》中的孙膑通过观察,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从而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并向田忌献策;《跳水》中的船长看到孩子身在高高的横木上,随时可能摔到甲板上,迅速通过海面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等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有机会获救,于是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

“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性,梳理了课文中的人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提升学生思维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应的表达训练要素“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句话中的两个半句,有密切的关系。

人物的思维过程,指的是当人物遇到具体问题时,观察并分析当时的客观条件,用适宜的对策解决问题的思路历程。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从直觉思维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过渡。

基于文体特点的说明文教学

基于文体特点的说明文教学

2023 . 3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基于文体特点的说明文教学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杨修宝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三大文章体裁。

其中,说明文在统编教材中的编排虽没有记叙文比重大,但却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阅读需求,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学阶段统编教材中编选的说明文融科学性、知识性、文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让学生习得说明事物的顺序与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表达运用说明性语言的能力,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

一、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学生辞海》关于说明文的词条这样说:“一种以说明事物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说明,将事物的性质、形态、功能、成因等进行介绍和解说,或对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加以阐明,使读者便于了解和运用。

”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照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按照说明特点,可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无论是哪一种类的说明文,都基本具有如下的特征。

内容客观科学。

说明文是传递知识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的内容或源自科学实验研究相关资料,或出自作者仔细观察、调查研究、亲身实践、亲自考察所得的材料,均具有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的科学性。

因此,说明文内容的知识性、真实性、客观性都很强,其创作目的和意图是以“知”授人。

一般情况下,说明文的作者不注重对说明对象细节的描写,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不着重表达思想意蕴,而是客观地梳理归纳、概括总结、介绍说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简单直接地获取丰富多元的有效信息,传递出客观、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结构条理清晰。

为了将复杂、抽象、陌生的说明对象的外在特征、内在表现与本质规律简单、具体、清楚地真切表达,说明文尤其注重行文的逻辑性,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严密的说明语言搭建起严谨清晰的文章结构。

云南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云南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

云南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及课节数云南省小学课程设置标准,以及课节数如下:
1、语文:设置标准为语言功能、文学作品解读、古典文献解读和文体练习等四大块,每周课节数13节;
2、数学:设置标准为数学抽象思维、图像几何、代数性质、应用思维等四大块,每周课节数13节;
3、英语:设置标准为听力、口语、词汇、语法等四大块,每周课节数12节,其中第一学期每周7节,第二学期每周课节数5节;
4、政治:设置标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和国宪法和宪法实施条例、各地区历史人文文化等三大块,每周课节数10节;
5、历史:设置标准为历史概况、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三大块,每周课节数10节;
6、地理:设置标准为自然概况和人文概况,每周课节数10节;
7、生物:设置标准为生物知识、生物技术、环境与生态和生物实践应用四大块,每周课节数8节;
8、化学:设置标准为物质组成、物性和物质反应三大块,每周课节数
8节;
9、物理:设置标准为物质构成、力学和热力学三大块,每周课节数8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考小学语文教师的考生若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不论试讲还是说课,都需要对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六年十二册的语文课本课文很多,考生如果对每一篇都进行分析的话,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从收到面试通知到面试开始这一较短的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需要概括出一个共性的材料,使考生知道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才有较好的表达。

小学语文共有四种文体比较常见:记叙文、说明文、语言童话和古诗.在此,将对以上四种文体进行分析.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的一种文章体裁。

记叙文也是中小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一种作文体裁。

在小学阶段,教好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记叙文的种类、特点、结构、教学以及如何教小学生写好记叙文等几方面来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

(一)记叙文的种类和特点记叙文从内容上分,有写人为主的和记事为主的两种.从形式来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散文、纪实、回忆录等等。

相较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有下面三个特点1、形象性。

说明文和议论文直接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说明问题。

而记叙文则不象说明文和议论文那样,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情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中心思想。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就是通过记叙“我”与伯父鲁迅的谈话,来歌颂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并教育下一代人.2、典型性。

记叙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不是一些平凡之事、人。

如《一件小事》中的主人公是革命前辈鲁迅先生。

他对朋友的关爱无微不至,体现鲁迅为人的高尚情操。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邱少云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的典型.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对敌人无比憎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而赴汤蹈火,以至献出生命.而邱少云一生,文章只选了几个片断特别详细地叙述了他在危险时刻仍遵守纪律的英雄事迹.3、以叙述、描写为主,内插抒情和议论成分.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在一篇记叙文里,叙述、描写和抒情、议论还常常揉合在一起,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力。

如课文《小珊迪》,在课文结局时的“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短短的一段精妙的议论,作者抒发了小珊迪善良的品质,对读者起到感染作用。

记叙文的典型性、形象性以及以叙述、描写为主,内插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这三个特点,对培养小学生的选择思维、发散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因而它的组织结构也是多式多样的.1、开头和结尾记叙文开头常用的方法:概述内容,提示要点——使读者对整个事件先有一个总的认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捞铁牛》。

谈原因,后谈结果-—显出因果关系,使文章脉络清楚。

如《西门豹》。

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有助于烘托英雄人物的形象.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文结尾常用的方法:首尾呼应、作一小结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助于深化中心思想和突出英雄形象。

如:《捞铁牛》.作出评价,阐明意义—-起到点明题意,加强文章思想性的作用。

如《绿色的办公室》提出号召,展示理想—-有些记叙文用战斗性、概括性强的话来结尾,给人以教育和鼓舞。

如《珍贵的教科书》。

2、段落和层次从内容来说,文章的段落也就是层次。

文章的一段又可以由一个自然段或者两以上的自然段组成。

要学习记叙文,首先是要给课文分段。

分段的目的在于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楚,帮助读者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段的要求,是要使所分的段要有完整性和单一性,以说完一层意思为尺度。

3、先说和后说记叙文在安排材料时,常用的表现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有利于把事情发展的脉络交代清楚,较容易看出人物不断成长的过程,如《西门豹》.倒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要写的人物和事件,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如《珍贵的教科书》。

插叙往往用于对人物或事件作补充说明,有助于展开中心思想,如课文《科利亚的木匣》在叙述科利亚挖木匣时,插入了当年和妈妈埋木匣的原因和经过,对事件的起因以及主人翁的变化进行叙述。

记叙文在记事情时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一般都要把记叙文的“四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情)交待清楚。

4、详写和略写记叙文是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的。

因此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就详写,否则就略写或不写.文章写得详略得当,才能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5、过渡和照应写记叙文往往要用过渡句或过渡段来连接上下文,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前一层的意思和后一层意思连贯起来。

写记叙文前面交待的,后面要有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紧凑,完整、清楚地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

(三)记叙文的教学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记叙文的教学。

教好记叙文,对学生思维发展及语文学习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好记叙文的教学呢?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理清文章层次,明确中心思想。

前文已经提过,记叙文是围绕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的。

所以,抓住中心思想,能透彻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如何才能够理清、归纳课文中心思想呢?要从记叙文的特点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可以从结构上、记人叙事上去探索;还可以从题目启示、开头提示、议论或文章的结尾等方面研究。

先谈从结构入手归纳中心思想。

这种方法是先按照文章顺序分段,弄清各段内容,写出段意,点明其包含的思想;然后将各段所体现的思想进行统一、归纳,就得出中心思想。

但是,用这种方法,学生往往会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混淆.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两者区分开来。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关系,是材料和观点的关系,两者虽然关系密切,归纳中心思想时也把主要内容写进去,但两者并非一回事.通常所指的中心思想,不是指主要内容,而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最突出精神、思想.如《西门豹》一文,写了西门豹首先经过明查暗访,了解人民受苦的原因,然后巧妙地惩治官绅和巫婆这一群恶人。

通过这些内容的叙述,我们了解到破除迷信,宣扬科学的重要性以及西门豹的机智、实干。

而这些由主要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从记人或叙事方面去归纳。

通过记人或记事表明作者对人或事的观点、态度,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记叙文最基本的特点。

如果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要着重分析人物的形象。

联系人物的身份、行动、语言、以及作者要表现人物哪一方面的高贵品质.这些品质便是作者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东西,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小珊迪》一文,这篇文章写了小珊迪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把零钱找给我的故事。

课文中从小珊迪三次请求“我”买火柴的语言语气以及小珊迪的着装、动作,都有表现出小珊迪的穷。

而从弟弟的话中,就可以了解小珊迪如何受伤的过程和原因。

课文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都表现出小珊迪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如果是记事的文章,就引导学生找出它的情节,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领会作者写这些事件所宣扬的什么观点。

把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宣扬的文章所宣扬的思想、观点结合起来,就归纳出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不只用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文章开头的启示、作者的议论和文章的结尾入手去归纳中心思想。

因此,领会和归纳中心思想应结合各种方法,在教学每一环节,特别是在每一段具体分析中,要引导学生边分析内容边揭示所包含的思想,进而归纳出中心思想来。

2、着重分析好课文的主人公.记叙文往往要突出人的因素。

写事也是为了写人.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人物来体现的。

分析好人物,就可以用人物的品质来教导学生。

分析人物,就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来分析。

如《小珊迪》,描写小珊迪外貌“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这句话是为了烘托出小珊迪的穷困。

从弟弟的口中“我”了解到小珊迪没有回来找零钱的原因,反映出小珊迪善良、诚实的美好品质。

分析好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外貌,就能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写作特点进行分析。

内容是通过形式去表现的.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对深刻理解思想内容有很大的作用。

在记叙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等特点进行分析.一篇好的记叙文,总是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塑造,总是站在矛盾的最前面,紧扣中心,详略得当地选材,人物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讲清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并使他们逐步掌握写记叙文的基本方法。

(四)记叙文写作的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记叙文则是小学生最常用、最熟悉的体裁.因此,小学阶段教好记叙文写作是习作的最主要任务。

了解记叙文的特点、体裁、学好分析记叙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写好记叙文。

教学记叙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写作,克服普遍存在的“流水帐”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去写作,使学生懂得写文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中心,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为线索贯穿全文。

作文时,引导学生动笔前,先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提纲。

然后根据提纲一步一步地展.2、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写得具体些、生动些、克服“空话连篇"的现象。

在学生作文中,通常会存在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喜欢用一些笼统的句子去代替具体的内容,结果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为了扭转“空话连篇”的现象,要求学生作文时写得“具体、生动、让事情说话”.在写作时,要选出几件比较好的事件,然后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选择最典型的材料来写,并且要做到详略得当。

3、要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克服“无从下笔”的现象。

有部分学生虽然知道如何写才好,但是在下笔时始终都毫无头绪,半天也挤不出半点来。

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是要热爱生活,细心观察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小事。

如每天回校时看见蚂蚁时停下来想一想,每天坚持认真、观察它们的在各种环境的活动.晴天、阴天、雨天时蚂蚁的具体表现如何;捕食时团结合作……这样,他们就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并且做到每天都记录所观察到的东西和每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写作文是,选材选能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加上教师的具体指导,就可以比较熟练地写记叙文。

二、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发方式,通过客观的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类别、来源等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一)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1、写作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记叙文在于以情感人.2、写作的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而说明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