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
有关税务检查后涉及会计帐户调整问题的

有关税务检查后涉及会计帐户调整问题的探讨摘要:税务检查是企业经常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对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的违反税法规定造成的税款错漏现象,企业都能及时进行补交税费、支付税收罚款及滞纳金的税务处理,但对导致税款错漏的原因进行税基的会计账务调整工作普遍未引起税企双方的重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本文就税务检查后涉及会计帐户调整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税务检查;账务调整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153-02在税务检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检查发现的账务处理错误造成的税款错漏现象,只进行补交税费、支付税收罚款及滞纳金的税务处理,而没有针对导致税款错漏的原因进行基础性的会计账务调整。
同时,在税务检查人员也存在“重查轻调帐”的现象,忽视对企业进行帐户调整的事后监督。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只要补缴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全部缴纳,便算大功告成,涉及的会计账务调整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调整与否无关紧要。
事实果真如此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会计帐户调整应该是税务检查的延续,是对税务检查成果的固定和落实,其重要性应不亚于税务检查本身。
如果不加以应有的重视,将对税企双方带来弊端。
具体来说,不进行涉税会计调整将会产生以下问题:1.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税收征管工作。
如果会计账务处理错误造成少缴税或延迟纳税,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企业不进行“账务调整”很容易出现应在当年列支的成本费用没有列支,不应在当年列支的成本费用重复列支的现象。
查补的税金与当年实际缴纳的税金混淆在一起,并在同一科目核算,造成帐目混乱,不利于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查补的上一年度的所得税应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企业不做上述调整,直接记人“所得税”费用科目就会与当年预缴数混淆在一起。
税务稽查课件-第一章(续3)

如果以前年度的错账影响其当年度的损益,按 照规定,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 调账处理。
例1:经税务机关检查,某企业上年度12月生
产领用A原材料生产甲产品,转销金额为286000元。
业务发生当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销项)
营业外收入
120000 20400 11700
2022/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5
3、检查要求
(1)指出错误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2)计算应补(或退)的各项税款; (3)调整和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4)编写较规范的税务检查报告。
2022/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方面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失去真实性; 另方面老的错账还会导致新的错账和错漏税的发生,为日后企业 的财务核算和税务检查工作增加更多的难度和麻烦。
如果对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在补缴所得税后企业 不进行错账调整,到下月申报时,累计所得额中 自然不包括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在扣除已缴 所得税时,却包括了查补的税款。
负担2000元、完工的库存商品负担3000元、完工产品
销售出去的负担7000元(销售产品多转成本应补缴的
企业所得税略)。其调账处理为:
借:原材料—A材料
12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成本
2000
库存商品—甲产品
3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000
例2:经税务机关检查,某化工企业上年度销售一 批化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销售金额 18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0元;另外收取价 外费用(包装物租金收入)17550元,开具了普通 发票,款项全部收存银行。
税务检查调账中常见错误

税务检查调账中常见错误陈丹朵【摘要】总结在调研中发现的税务检查调账中常见错误及对税收工作的不利影响,举例说明会计调账的不同方法.【期刊名称】《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0(023)003【总页数】3页(P25-26,34)【关键词】税务检查调账;常见错误;不良影响;正确方法【作者】陈丹朵【作者单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423一调查的范围和形式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如果发现纳税人申报错误或者会计与税收存在差异时,相当一部分税务干部不能准确地判断要不要调账,怎么调?因此,我们在2009年,到税务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所到单位有湖南省益阳市国税稽查局、湖南省湘乡市国税稽查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国税局、湖北省襄樊市地税局、湖北省十堰市地税局等。
同时,也对2009年来长沙税务干部学院培训的学员进行了专门调查。
调查形式主要有查阅稽查卷宗、问卷调查、当面询问等。
二税务检查调账中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税收工作的不利影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税务检查调账中存在以下常见的错误处理:(一)在不应调账的情况下要求纳税人调账由于2007年以后,我国企业实施了与国际基本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其采用了会计与税收适度相分离的原则。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广泛运用,会计与税收的差异经常困扰着广大税务干部,要不要调整是税务干部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区分楚差异与差错。
所谓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是指纳税人执行了正确的会计政策和正确的税收政策,但在同一问题上,会计与税收的规定不一样,从而差生的差别。
当存在会计与税收的差异时,纳税人应按会计规定编制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薄和会计报表等)。
但进行纳税申报时,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此时,不得调整会计账薄的记录和会计报表中相关项目的金额。
会计差错是指纳税人违背了会计政策或税收政策或二者皆有,此时,必须作为会计差错处理,按会计规定进行调账。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企业按照账务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由于计算口径或时间上的不同会产生永久性和时间性差异,且影响这些差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部分企业在年度会计决算已报出,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报送之后,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经自查或税务机关审查,仍存在漏缴企业所得税的事项。
一、自查自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账务处理例1:某房地产开发企业,2001年度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前)-550000元,企业自行调增纳税所得额60000元,自行调减纳税所得额10000元,纳税调整后所得-500000元。
无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免税所得,其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0元。
经注册税务师代理审查,下列事项还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共计1500000元:(一)调表不调账。
凡当期不能税前扣除,以后各期均不得税前扣除的事项,即永久性差异,则通过调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无须调账:1、2001年度支付工商局罚款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
但税法规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2001年度该企业员工20人。
按计税工资月均800元计算,可税前扣除192000元。
企业实际发放工资252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管理费用”科目列支。
但超标准支付的60000元(252000-192000),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2001年补缴1999-2000年度的职工养老金20000元,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可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列支。
根据税法“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的规定,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该三项共计1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税务检查调账中常见错误

一
调查 的范 围和 形式
纳税人 应按 会计 规定 编制 会计 资料 ( 包括 会 计凭 证 、 会 计账 薄 和会计 报表 等 ) 。但进 行 纳税 申报 时 , 当 应
不 在税 务检 查 工 作 中 , 果 发 现 纳 税 人 申报 错 误 按 照税 法 的 规定 进 行 纳 税 调整 。此 时 , 得 调 整 会 如 或者会计与税收存在差异时 , 当一部分税务干部 计 账薄 的记 录 和会 计 报表 中相关 项 目的金 额 。会 计 相 不 能准确 地判 断要不 要 调账 , 么 调 ? 因此 , 怎 我们 在 差 错是 指 纳税人 违 背 了会 计 政策 或税 收 政 策 或二 者
20 0 9年 , 到税务 部 门进行 了大 量 的实地 调研 , 到单 皆有 , 时 , 须 作 为 会 计差 错 处 理 , 会 计 规 定 进 所 此 必 按
位有 湖 南 省 益 阳市 国税 稽 查 局 、 南 省湘 乡市 国税 行 调账 。 湖
稽查 局 、 北省 武汉 市青 山 区国税 局 、 北 省襄 樊 市 湖 湖
查 。调查形式 主要 有查 阅稽 查 卷 宗 、 问卷 调 查 、 当面 全 国会计 工 作 ” 的规 定 , 一 种 越 权 行 为。在 调 查 是 询 问等 。 二 税 务检 查调账 中常见错 误产 生的 原 因以及 中我们发 现 , 有少 数税 务干 部甚 至 认 为 , 小企 业 不 执
分离 的原 则 。随 着 企 业 会 计 准则 的广 泛 运 用 , 计 用 、 润和 税 金 的 调 整 问 题 。如 果 检 查 后 仅 仅 只 补 会 利 与税 收 的差 异经 常 困扰 着 广 大税 务 干 部 , 不 要 调 回税 款 , 要 不将 纳税 人错 漏 的账项 纠 正 调 整过 来 , 错 使 整是税 务 干部经 常 问的一 个 问题 。要 弄 清 楚这 个 问 误 延 续 下 去 ,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必 会 导 致 新 的 错 随 势 题 , 先应 区 分 楚差 异 与差 错 。所 谓 会 计 与 税 收 的 误 , 首 明补 暗退 或重 复征税 的现象 必 然 发 生 , 面 资 料 账
《税务管理》(第四版)第6章——税务稽查管理第1节

6.1税务稽查概述
➢ 本节要点
➢ 1.税务稽查的内涵和分类 ➢ 2.税务稽查的权限范围、基本内容 ➢ 3.税务稽查的程序 ➢ 4.税务稽查的主要方法
C目 录 ONTENTS
6.1.1税务稽查的概念 6.1.2税务稽查程序 6.1.3税务稽查方法 6.1.4错账更正及纳税调整
6.1.1税务稽查的概念
➢ 6.1.1税务稽查的概念
1.税务稽查的定义
➢ 税务稽查是指由税务稽查部门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涉税当事 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的一项活动。
➢ 税务稽查的主要对象是涉及偷、逃、抗、骗税的企业或纳税行为。
➢ 6.1.1税务稽查的概念
2.税务稽查的权限范围
(1)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 款的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 6.1.2税务稽查程序
➢ (2)随机抽查方式。
• 随机抽查分为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
• 定向抽查是指按照税务稽查对象类型、行业、性质、隶属关系、组织架构、经营规模、 收入规模、纳税数额、成本利润率、税负率、地理区域、税收风险等级、纳税信用级 别等特定条件,通过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确定待查对象名单,对其纳税等情况进行 稽查。
• 省、市、县税务局在收集各类税务稽查案源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税务稽查异常对象名 录库,实施动态管理。名录库应包括长期纳税申报异常企业、税收高风险企业、纳税 信用级别低的企业、多次被检举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相关部门列明违法失信联合 惩戒企业等,并录入税务登记基本信息以及涉嫌税收违法等异常线索情况。
➢ 【小思考】税务稽查随机抽查机制有什么优点?
➢ 稽查结束后,稽查人员应当认真整理稽查资料,归集相关证据,分析稽查 结果,提出处理意见,编制《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税务稽查工作底稿》 及其他证据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税务检查中的账务调整

税务检查中的账务调整税务检查是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税务检查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准确申报纳税,防止偷税漏税等不合规行为的发生。
在税务检查过程中,账务调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纠正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保证企业的纳税义务得到正确履行。
账务调整是指对企业的会计账簿进行整理和调整,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税务检查中,税务部门会仔细审查企业的会计账簿,包括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发票等。
如果发现会计账簿存在错误、缺失或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税务部门有权要求企业进行账务调整。
税务检查中的账务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错误账务的更正税务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企业会计账簿中存在错误的情况,例如账目错账、计算错误等。
税务部门会要求企业对这些错误进行更正,以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
企业应按照税务部门提供的准确数据进行账务调整,将错误进行更正,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2. 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也是税务部门重点审查的内容之一。
在税务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存在问题,例如未纳入应纳税负债的项目、资产估值不正确等。
税务部门可能要求企业调整资产负债表,确保纳税义务的正确履行。
3. 成本核算的调整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工作之一,也是税务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
税务部门可能会对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操作进行审核和评估,发现不合规的情况后要求企业进行调整。
例如,税务部门可能要求企业对成本的计算方法、成本分摊的依据等进行调整,确保企业在纳税过程中不虚增或漏报成本,保持合规性。
4. 管理费用的调整管理费用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支出,也是税务部门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税务部门可能会对企业的管理费用进行审核和评估,如果发现存在不合规或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会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调整。
企业应根据税务部门的要求对管理费用进行合理、准确的调整,确保按照规定正确申报。
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

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注册税务师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一)红字冲销法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了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在及时发现错误、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红字冲销法(二)补充登记法通过编制转账分录,将调整金额直接入账,以更正错账。
适用于漏计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三)结合账务调整法当一个会计年度记账后或跨年调账时,如果涉及损益类账户时必须用综合账务调整法错账是在月后发现,而企业又是按月结算利润的,则影响到利润的项目还应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调整四、错账的类型及调整范围(一)对当期错误会计账目的调账方法在审查中发现的当期的错误会计科目,可根据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采用红字调整法、补充调整法、综合调整法予以调整。
(二)对上一年度错误会计账目的调账方法1.对上一年度错账且对上年度税收发生影响的,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前发现的,可直接调整上年度账项,这样可以应用上述几种方法加以调整,对于影响利润的错账须一并调整“本年利润”科目核算的内容(2)如果在上一年度决算报表编制之后发现的,一般不能应用上述方法,而按正常的会计核算对有关账户进行一一调整。
这时需区别不同情况,按简便实用的原则进行调整对于不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可以直接进行调整对于影响上年利润的项目,由于企业在会计年度内已结账,所有的损益账户在当期都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凡涉及调整会计利润的,不能用正常的核算程序对“本年利润”进行调整,而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提示: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经不存在“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科目,对于发生的预提或待摊费用,应该在实际发生当期计入损益中2.对上一年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的税收,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有关的,可以根据上一年度账项的错漏金额影响本年度税项情况,相应调整本年度有关账项(三)不能直接按审查出的错误额调整利润情况的账务调整方法计算分摊的方法是,应按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逐步剔除挤占因素,即将审查出的需分配的错误金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往下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财政税收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税务检查的账务调整,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检查结果,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把存在错误的账务处理调整为正确的账务处理,使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正确、及时地调整账务,既可以防止明补暗退,又可避免重复征税,能使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资料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资料保持一致。
如果只查补税款而不调整账务,除影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外,还可能为今后的征收管理造成混乱,下次查账时还可能会出现重复劳动。
第一节账务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一、账务调整原则:1、应符合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2、应坚持保证税基的原则,在做补税分录时,同时做增加税基的分录,以防止明补暗退问题发生;3、应坚持账实一致的原则;4、应坚持从简账务调整的原则。
二、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在一个会计年度结账前,税务检查人员查出纳税人的错账或漏账,可以在当期的有关账户直接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主要有:1、冲销调整法:就是先用红字编制与原分录相同的会计分录,冲销原有的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
冲销调整法适用于错用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错误的情况。
一般在发现错误且没有影响后续核算的情况下,多使用冲销调整法。
2、补充调整法:按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补充遗漏事项或少记金额的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以更正错账,它适用于漏记或错账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核算金额小于应计金额的情况。
3、综合调整法:即补充调整法与冲销调整法的综合运用。
一般在错用会计科目时使用这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地方税种的账务调整方法与查获额的分配一、主要地方税种的账务调整方法:(一)、营业税的账务调整:营业税检查中,对应补缴税款的问题,涉及到账务调整的内容,本年和以前年度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若查获额在本年度,则账务调整为:①对需要调整查获额的账务借:查获额错计的会计科目贷:主营业务收人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②计提查补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一一应交教育费附加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①对需要调整查获额的账务借:查获额错计的会计科目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②计提查补税金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 ---应交教育费附加税金补缴账务处理,本年和以前年度一致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营业税一一应交城建税其他应交款一一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二)、个人所得税的账务调整:个人所得税检查中,对查补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如扣缴入库,账务调整为:借:应付工资(员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付股利(股东个人股息、红利所得)其他应付款一×个人(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付利润(承包人承包所得)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检查中,对按规定计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留存利润贷:应交税金一应交个人所得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三)、资源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在本年度,对应补缴的资源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应税矿产品)生产成本(自产自用矿产品)物资采购(收购未税矿产品)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应税矿产品,销售成本应分摊的自产自用和收购未税矿产品)生产成本(应分摊的自产自用矿产品和收购未税矿产品)物资采购(应分摊的收购未税矿产品)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资源税贷:银行存款(四)、土地增值税的账务调整①税务检查中,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若查获额发生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土地增值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房地产开发企业)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土地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五)、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上述各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③税金补缴账务处理:借:应交税金一应交房产税一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应交车船使用税贷:银行存款(六)、印花税的账务调整:①若查获额发生在本年度,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的印花税查补税款,账务调整为: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②若查获额发生在以前年度,则账务调整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银行存款(七)、企业所得税的账务调整:①查获额为本年度事项的账务调整企业所得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的办法,如查获额属于本年度需要调整损益的错漏项目,可直接调整本期损益账户。
例如,查明某企业本年某月份多转主营业务成本20000元(法定税率33%),可以直接调整当年损益,调账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贷:本年利润同时 20000借:所得税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这样处理不仅正确地补缴了税款,也保证了企业本年度利润表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检查当年的账务进行调整时,为了保证会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需要先调整当年有关的“非连续性账户”,从而确认当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所谓“非连续性账户”,是用以反映每一个会计期间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额,并据以计算当期的损益和编制“利润表”的损益类账户。
这类账户的余额在年终结账时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年终结账后无余额。
②查获额为以前年度事项的账务调整一是查获额为企业永久性支出的账务调整查获额为企业永久性支出,或查获额在期末元余额的账户,一般只能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整。
假设上例为检查以前年度,调账会计分录应为:调整上年损益时:借:库存商品 2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计算补缴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00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 6600 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 6600 贷:银行存款 6600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13400在对检查以前年度账务进行调整时不需要调整“非连续性账户”,只需将利润调整的净额计入检查年度的利润总额即可,也就是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只能相应调整“连续性账户”。
所谓“连续性账户”是指据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各类账户。
这些账户每一个会计期末结账后仍可以留有余额,反映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实存额。
二是查获额发生在期末有余额的账户如果查获额发生在“连续性账户”且该账户期末有余额,则必须在本年度账户上如实进行调整。
一般账务处理为调整上年损益:借:查获额应计人的会计账户贷:应调整的相关会计账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提补缴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实际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我国现行税制实行计税所得与会计利润分离的原则。
因此,在企业所得税检查时,发现的错误额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同时影响两种所得额,即一笔会计处理同时为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所不容。
凡在本年利润核算中由于违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收入、费用错记影响本年利润的,在补税的同时,均应调整损益处理。
二是一笔错误只影响计税所得并不影响会计利润的,如超计税工资标准列支的工资支出,超标准列支的对外捐赠、赞助、业务招待费等。
从计算会计利润的角度无可非议,但按税法的要求,不允许税前扣除。
对此类错误额无需调整损益,只需作补税处理,以免因调账而歪曲企业的会计利润。
二、查获额的分配:查获额是指税务检查中查出的使税基减少的差错额。
查获额的分配是在对纳税人进行所得税各环节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查获额入库的时间和有关的账务调整。
1、查获额的划分:企业所得税检查中的查获额按其对利润额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两类,即绝对查获额和相对查获额。
绝对查获额,是指直接构成利润额,属于利润的组成部分。
如从“库存商品”账户贷方查出的错误额,反映为错记的销售收入;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的借方查出的错误额,往往属于错列的费用等。
由于这些查获额直接影响纳税人当期的利润,因此,应直接调整利润处理。
相对查获额,是指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查获额。
如在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资金循环周期,其错误额应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即利润)中,而不是全部转移到当期利润中。
相对查获额如果全部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补缴税款,当期就产生多计所得额、多征税款现象。
而以后各期分别摊人成本时,会产生以后各期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现象,实质是自动抵扣了上期缴纳的所得税。
所以相对查获额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差额。
对相对查获额,原则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已销售产品间按存销比进行合理分摊。
对挤入销售成本的查获额,如果年终库存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余额皆为零,因其错误额已随产品的完工、销售结转成本全部转入利润,可以直接调整利润。
对年终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虽有库存,但距离错误发生的时间较长,发生的错误额已随着产品的完工、销售全部进入利润,或年终库存很小,或查获额较小时,为简化计算,也可以商得纳税人同意直接调整利润。
2、查获额的分配方法:查获额的分配计算一般采取逐步分配法或比例分配法。
①逐步分配法逐步分配法就是将需要分配的查获额,按材料、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等核算环节的程序,逐步分配。
逐步分配法的基本分配公式为:分配给下一程序的查获额=转出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配的查获额分配结存程序的查获额=结存数/(转出数+结存数)×需分配的查获额②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就是把查获额按应调整的各环节期末数字或累计数字所占比例而进行分配的方法。
它只需一次分配,与逐步分配法中需多次分配相比简便很多,因此在税务检查工作中较为常用。
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分摊率分摊率=需分配查获额/(期末材料结存数+期末生产成本结存数+期末库存商品结存数+本期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100%第二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额材料结存应分配数= 材料期末结存数×分摊率生产成本结存应分配数= 生产成本期末结存数×分摊率库存商品结存应分配数= 库存商品期末结存数×分摊率主营业务成本应分配数= 库存商品累计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数×分摊率在分配时应注意,上述公式是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额发生的环节,相应地选择某几个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涉及的项目则不参加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