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要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情况

合集下载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介绍长江流域主要港口介绍一、泸州港1、概况泸州港(Luzhou Port),地处长江、沱江、赤水河等干、支流交汇处,川滇黔渝结合部、四川盆地南部城市泸州市。

长江泸州段136公里,现已形成纳溪、中心、泸县、合江、古蔺5个港区,全港有生产性泊位17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000万吨。

全市现有水运企业37家,各类船舶4151艘(千吨级以上的货船61艘),占全省的37%,水上总运力近28万载重吨,占全省水上总运力一半。

2010年1-12月,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772.2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2%。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70240EU,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泸州港已成为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是交通部确定在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交通部确认的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全省唯一的水运开放口岸和四川第一大港,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通江达海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

2、经济腹地泸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成德绵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间接经济腹地包括滇北、黔北以及陕、甘、藏、青等几个西部省区的部分地区。

成德绵经济区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2007年该区域GDP总额超过4640亿元,占去年全省10505亿元GDP的约46%。

成都经济区是中国“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两“核”之一。

黔北、滇北区域总面积约5.66 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赤水市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家重点天然气化工基地,有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贵州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贵州华一造纸厂等大中型企业,工业基础较好;森林覆盖率为61.2%,竹资源丰富。

目前,来自贵州省的煤炭约占泸州港煤炭外运量的50%;集装箱运输货物中90%以上是来自成渝经济带的绵阳、德阳、成都、内江、自贡等地。

泸州港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港口的地位已得到初步确立,随着腹地集疏运条件的进一步完善,泸州港辐射范围将逐步延伸。

沿海33大型港口简介.(DOC)

沿海33大型港口简介.(DOC)

一.丹东港(PORT OF DANDONG)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临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

直接经济腹地为丹东市和本溪市丹东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工业以轻工,电子,机械为主,本溪为东北第二大钢铁基地。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3个,总设计吞吐能力711万吨/年。

其中:公用生产性泊位11个——5万吨大型散货船舶泊位2个,设计能力496万吨/年;货主专用码头2个,设计吞吐能力215万吨/年。

泊位具体情况见下表仓储堆场及能力两港区现有仓库2万平方米,散杂货及集装箱专用堆场150余万平方米。

装卸机械及能力各类装卸机械100余台(件),最大起重能力45吨。

二.大连港(PORT OF DALLAN)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门户,也是联结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水陆联运的枢纽。

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

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既是东北三省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

2006年,大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万标准箱。

大连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6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装卸机械1041台辆,大连港共有108个泊位,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4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全港共有航道7条,国际航线75条。

除舰艇学院海域至旅顺口海区为军事海域外,从大窑湾至老虎滩近百千米的海岸线上,平均每4千米就有一座港口,是我国目前港口密度最高的“黄金海岸”。

坐标位置大连港位于北纬38°55′44″,东经121°39′17″。

国内国际港口介绍

国内国际港口介绍

天津港1.2.发展历程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

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

塘沽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恢复性建设,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90年代中后期,天津港以每年1000万吨的增长速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首次超过亿吨,成为我国北方的第一个亿吨大港。

此后,又以每年3000万吨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2004年突破2亿吨,成为北方唯一两亿吨大港;集装箱超过380万标箱,吞吐量进入世界港口前十名,集装箱排名第十八位。

2005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箱。

2006年吞吐量达到2.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95万标准箱。

2007年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10万标箱。

天津港已经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

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5亿吨,其中外贸1.82亿吨,内贸1.7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50万标箱。

目前(2008年),天津港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5位,国内港口第3位,北方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14位,国内港口第6位,北方港口第2位。

在2008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天津港位居第384位,港口行业第1位。

2009年天津港实现吞吐量逆势走高。

截至12月30日18时,货物吞吐量突破3.8亿吨,集装箱完成870万标准箱,两项指标分别同比增长6.7%和2.4%,货物吞吐量在北方港口中位居第一。

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超过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3现状泊位情况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现有水陆域面积3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1 平方公里。

目前主航道水深已达-21.0米,岸线总长3.27万米,拥有各类泊位总数1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2个,公共泊位岸线总长21.5公里,2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港,3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

简谈泛北部湾各港口概况

简谈泛北部湾各港口概况

简谈泛北部湾区各港口一、简介泛北部湾无疑是世界港口富集区,区域内东盟国家共有各类港口100多个,其中印尼40多个,马来西亚33个,越南43个,菲律宾24个,以北部湾和南海连成的海域为中心呈马蹄型分布,其中越南的胡志明港、海防港、锦普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民都鲁港、柔佛港、槟城港,印尼的丹戎普瑞克港,菲律宾的马尼拉港、新加坡港等,都是年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大港,新加坡港更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泛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

二、区域范围泛北部湾地区,依据地缘经济概念,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涵盖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等有关国家。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了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等国家,合作牵涉面广,吸引和辐射力强,越来越令人瞩目。

专家认为,泛北部湾港口可划分为北部湾港口群、马六甲海峡港口群、菲律宾沿岸港口群。

北部湾中国区域港口涉及广西、广东、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广西的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广东的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港口,跻身世界前三名。

三、存在问题如此众多的海港,加上大量内河港,作为泛北部湾地区经济通道的重要节点、产业基地和产品配送中心,对亚太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同时,数量繁多的港口之间,存在着多层面的竞争,为争当所在地区的航运中心或经济枢纽,这种竞争甚至呈现白热化状态。

竞争的最低层面为局部范围的港口之争。

最突出的莫过于多年来广西北部湾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

由于共同具备“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域特点,为争夺货源一直明争暗斗。

铁矿石一直是北部湾港口的大宗货源,防城港以30元/吨的价格承接业务时,其他两港甚至以这一价格的一半与货主签订合作,抢揽货源。

国外集装箱码头建设程序及路场设计要点

国外集装箱码头建设程序及路场设计要点
面文件,作为合同的补充部分,切忌按照自己的想法蛮干,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 作。
国外集装箱码头道路、堆场设计要点
2、重视设计大纲 (Basis of Design Report)
主要内容:设计范围、采取规范和标准、设计方法和原则、设计假设、设计参数选取、 设计荷载组合、主要技术方案等。
国外集装箱码头道路、堆场设计要点
✓ 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用于口行申贷)
✓ 初步设计
✓ 投标设计(主要指EPC投标项目)
✓ 施工图设计
✓ 基础设计
✓ 监理、施工招标
✓ 详细设计
✓ 组织工程实施
✓ 组织工程实施
✓ 竣工验收
✓ 竣工验收
国内外港口项目建设程序介绍
二、提交成果要求(国外项目)
1、概念设计 ➢ 概念性设计图(以平面图为主); ➢ 简单功能性描述说明; ➢ 必要时提供投资估算; ➢ 一般不进行工程计算、不提供工程量表; 如有具体细节或特别要求,由海外经营主管在项目启动会上明确。
3、明确项目执行的规范、标准
➢ BS. ➢ EN ➢ AASHTO, ASTM, ACI, ASCE等 ➢ ROM ➢ 中国规范 ➢ 其它规范标准
✓ 注意:不同的规范标准, 对造价的影响巨大!
国外集装箱码头道路、堆场设计要点
4、熟悉集装箱码头的工艺作业流程
(1)船 ↔堆场 集装箱船 ↔多用途门机和岸桥↔ 集装箱牵引半挂车 ↔ RTG/空箱堆高机↔ 重箱、冷 藏箱堆场/空箱堆场 (2)堆场 ↔ 港外 重箱、冷藏箱堆场/空箱堆场 ↔RTG/空箱堆高机↔ 集装箱牵引半挂车(货主)↔ 港 外
卡贝略项目设计概况
1、地理位置
委内瑞拉共和国位于
南美洲北部。北临加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平面布置要点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平面布置要点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平面布置要点王烽;麦宇雄;肖玉芳【摘要】通过总结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平面布置,提出集装箱码头平面布置的设计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Through reviewing the general layout design for Nansha Port Area phase Ⅱ project of Guangzhou Por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key points of general layout design,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similar projects.【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09(000)007【总页数】6页(P64-69)【关键词】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要点【作者】王烽;麦宇雄;肖玉芳【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1+5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位于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从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南端点向下游延伸建设6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结构按-17.0 m预留),码头岸线长度2 100 m,近期年设计吞吐量为240万TEU,远期达480万TEU[1]。

作为大型现代化国际集装箱码头,如何提高码头前沿靠泊能力、码头前沿装卸船能力、堆场通过能力、闸口通过能力、口岸通关效率和外部集疏运能力将是平面布置研究的重点。

1.1 岸线布置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作为广州港唯一的深水港区,深水岸线显得极为有限和宝贵。

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岸线利用充分遵循《广州港总体规划》[2],并根据集装箱码头专业化、规模化的特点,岸线采用长顺岸多泊位连续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不仅容易形成规模、节省岸线资源,同时方便设备统一调配,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船舶装卸船效率。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期末复习题)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期末复习题)

第五章1.一批规格相同的机器100箱,每箱体积1m 3,每箱重量550kg ,使用20英尺杂货集装箱(容积为33.2 m 3,最大载货重量为21790kg )装载,箱容利用率为80%。

要求完成:1)计算箱容利用率为80%时20英尺杂货集装箱单位容重。

2)计算货物密度,判断货物是轻货还是重货;3)计算该集装箱对该货物的最大可能装载量;4)计算该批货物所需的集装箱箱数。

①计算箱容利用率为80%时20英尺杂货集装箱单位容重。

②箱装机器货物密度=该批货物单位质量该批货物单位体积=5501=550kg/m 3货物密度小于集装箱单位容重820.4kg/m 3,故为轻货。

③20ft 杂货集装箱对该货物的最大可能装载量P 货P 货=所选集装箱的内容积×容积利用率×货物密度= 33.2×80%×550=14608kg④计算该批货物所需的集装箱箱数(可任选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方法一;因为是轻货,可按该货物的单位集装箱最大可能装载量来计算所需箱数该批货物的集装箱需要量n 箱=该批货物总重量货物的单位集装箱最大可能装载量 n 箱=Q 货总P 货=100×55014608=3.76≈4个20英尺杂货集装箱 或方法二;因为是轻货,也可按该批货物总体积除以集装箱有效容积计算该批货物集装箱的需要量n 箱=该批货物总体积集装箱容积×集装箱容积利用率 =100×133.2×80%=3.76≈4个20英尺杂货集装箱2.一批规格相同纸箱装冰柜1000箱,每箱体积0.7m 3,每箱重70kg ,使用40英尺杂货集装箱(内容积为67.8 m 3, 最大载货重量为27630kg )装载,箱容利用率为100%,完成:1)计算箱容利用率为100%时40英尺杂货集装箱单位容重。

2)计算货物密度,判断货物是轻货还是重货;3)计算40ft 杂货集装箱对该货物的最大可能装载量;4)计算该批货物所需的集装箱箱数。

国内主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国内主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国内主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厦门港2016年3月,由厦门市与XXX、XXX三方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 6.58亿的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

该自动化码头只有1个泊位,配备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ARMG)、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AGV)、8台自动化运转平台。

该码头在201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万标箱,与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相比,该码头综合碳排放量减少20%,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

自动化码头提升了该港口服务能力,业务量迅猛增长。

在2017年,该码头实现目前全球最大的标箱集装箱船舶常态化靠泊作业;2017年1月至10月18日,累计完成操作箱量128.54万标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吞吐量,预期全年将完成150万标箱。

青岛港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前身为青岛港前湾港区迪拜环球码头,位于前湾港区四期工程1#~4#泊位东侧,规划建设10万吨级和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各2个(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0万吨集装箱船舶设计)及相应配套设施,码头长度1320m,设计年计划吞吐量为220万TEU。

是在原青岛港前湾港区迪拜环球码头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集装箱自动化升级设计,升级后码头年计划吞吐量为258万TEU,其中水转水比例10%。

目前投资37亿元已建成一期工程,包含码头660m岸线集装箱码头、后方堆场、辅建区等陆域设施,并于2016年10月开始自动化系统调试,2017年5月开始投入实船作业生产。

码头配置了与自动化工艺流程密切相关的三类装卸机械设备,分别是岸边集装箱装卸桥7台、集装箱自动导航运载车(AGV)40台、自动化轨道吊(ARMG)38台。

该自动化码头减少人工约70%,而成本可下降20%~30%,作业效率提升约30%。

经过近7个月的商业运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平均效率从运营时每小时26自然箱提升到11月份的每小时35自然箱,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目前共运营14条航线,实现周班轮转。

作业船舶270多艘,吞吐量突破35万TEU,船舶准班率保持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主要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情况
陆域纵深是反映港口适应快速发展、拓展功能与推进环保对策的前瞻性的重要尺度。

欧美主要港口一般在500~1200 m之间,单泊位陆域面积大多在30 ha以上。

为适应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及港口平均装卸箱量的增加,近年来我国主要港口新建的集装箱码头面积也不断扩大,上海港外高桥四期及五期码头陆域纵深更达到了1250 m,单泊位陆域面积达45ha;已超过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水平。

各主要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单泊位陆域面积和单泊位吞吐量分别见图1、图2和图3。

图1 各主要集装箱码头陆域纵深比较(米)
图2 单泊位陆域面积比较(公顷)
图3 单泊位吞吐量比较(万TEU)
图4 陆域面积(100万TEU)
世界主要港口每百万TEU的陆域面积,其中亚洲港口一般在40~74ha之间,而欧美港口则为66~150ha 之间。

青岛港是腹地型港口,按照前湾港区四期工程(含迪拜)合理的通过能力640万TEU计算,仅为32.3ha/百万TEU(原有陆域纵深),已经严重制约了青岛港的尽一步发展。

以亚洲港口平均指标57ha/百万TEU测算,按照完成640万TEU测算,所需陆域面积为364.8 ha,所需陆域纵深为1380m。

如以欧美指标测算,则所需陆域面积更大。

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的建设非常注意为集装箱码头提供足够的后方陆域以满足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其一期工程5个泊位码头岸线长1600m,港区面积134万m2(不含进港道路和港外配套区),为保证港区陆
域面积,花费了巨大代价围海造陆约153万m2,平均回填厚度约20m,最大回填厚度达40m,抛(吹)填砂2500万m3。

为解决岛上重箱堆场、危险品箱堆场及查验场地不足的矛盾,洋山工程还在东海大桥的大陆端为每期工程都配套建设了芦潮辅助区,其中一期工程的芦潮辅助区面积为92.29万m2。

二期工程4个泊位码头岸线长1400m,港区面积89万m2,与二期工程配套的芦潮辅助区面积34.2万m2。

三期工程7个泊位码头岸线长2600m,港区面积390万m2,其中仅作业区纵深就达1060m,与三期工程配套的芦潮辅助区面积103.55万m2。

一期、二期工程已分别于2005年12月10日、2006年12月10日竣工投产,三期工程现正处于建设中,预计2008年全部建成。

对集装箱码头而言,水水中转量越大,所需堆场面积越小。

按上海港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其水水中转吞吐量占有较大比重,如洋山一期工程,2006年共完成
集装箱吞吐量323.6万TEU,其中水水中转126万TEU,占总吞吐量的38.9%,远远高于国内其它集装箱运输大港,即使如此,洋山深水港工程的陆域建设规模指标仍处于国内集装箱码头建设前列。

洋山深水港工程经科学论证以巨大的经济代价来保证码头后方陆域用地,是港口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对今后国内其它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