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和发音。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完成本单元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运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和知识点。

提供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和学习。

利用阅读材料和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生字词,讲解和练习书写。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情感。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和观点。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学生测验成绩:进行测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自我反思:教师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5.1 教学资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练习册:与教科书配套的练习册。

多媒体课件: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5.2 教学参考教师指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提供教学建议和参考。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教学材料和资源。

教育论坛和社群:参与教育论坛和社群,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安排6.1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春天”的主题,选取了《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等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保护环境的感情;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朗读能力的培养;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天的美好;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运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2. 实物教学:展示春天的实物,如花朵、小草等,让学生触手可及,感受春天的气息;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 准备春天的图片、动画、实物等教学资源;2.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

二、课堂导入:1. 运用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认识;2.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课文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巩固学习;3.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5. 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课堂小结:2. 强调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第四章:课后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3遍;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3. 以“春天”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活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摘要:学二年级语下册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容,教学重、难、认、写、朗课,雷锋、叔叔、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要)扩词学二年级语下册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容】组教材是用爱心串起课《泉水》是很美课无论还是容《雷锋叔叔你哪里》是首儿童诗它娓娓地向我们述说哪里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体现《我不是弱》教育我们要有不甘弱者、保护弱者识《卡罗尔和她猫》是十分有趣儿童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卡罗尔善良美童心单元突出“爱”因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爱教学也要让学生多有所“感”组教材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要把学生由课引向课外让他们感受到爱心落实到行动【单元教学目标】、会认58生会写33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能背诵课或喜欢片段积累词佳句3、懂课容感悟爱心、口语交际目培养学生胆交际进步培养学生爱心【单元教学重难】、识写理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义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语二年级下册 5泉水教学目标、知识会认8生会写9、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己喜欢部分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特体会泉水路奉献精神和奉献幸福感教学重、难、会认8生会写9、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课教学程课、导入你见泉水吗?你见到泉水是什么样?丁冬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吗?(板课题)二、初感知主识、课边听边想泉水从哪?又到哪了?、由准音通句子遇到不认识借助拼音并把它画下三、出示生词认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由、指名、开火车、老师把熟你还认识这些生吗?3、这些生藏到句子了你还会吗?出示哦原是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到这阳光灿烂世界泉水流山平地火红杜鹃花照见了己美丽身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琴声很美很美正你清脆歌声伴奏”、再课比比谁得正确流利三、写、出示我会写请你准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比谁记法巧(分组学习——全班交流)、观察每田格里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写重指导出示骨、鹃、股、脆这些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学生总结月旁撇不变月下撇变竖塔右下是合横短不能少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学生练习把写规、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四、作业、默写生词语、练习朗课二课、复习导入、复习生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我们首先复习下上节课所认识几生、看得出咱们学对生词掌握很那我们课吧你们想怎么呢?谁当回老师?分配下吧二、议课感悟、快速然段)谁能先说说如让你这段你会怎么呢?学生讨论得出我们候要出泉水清脆欢快声音)先己练习下吧3)指名谁能说说这学得怎么样?)老师这里有股泉水谁能我贴黑板上其他学齐然段、泉水都流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二——五然段把答案画上3、学生边边画)你懂了什么?泉水流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谁有不明白问题?3)我们做游戏请你从这四然段选你喜欢然段但是得想办法让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想象欢快泉水着琴跑下山她还会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由六、七然段练习填空泉水跑呀、跑呀路上遇到了()他们相问候()他们相约定()三、总结、完了课你喜欢泉水吗?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身边人做些什么、朗你喜欢段落试着背下3、把你喜欢段落或背给你得朋友听四、作业、朗课背诵己喜欢然段、欢快泉水着琴跑下山她还会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写板设计 5 泉水山腰姐姐多平地杜鹃花清树甜山谷画鸟美6雷锋叔叔,你哪里教学目标、会认会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3、通朗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助人教学重、难、认、写、朗课、课感情朗、背诵将奉献旨化心灵外化行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两课教学程课、激情导趣、鹿、泉水以别人带了快乐从而己也感到快乐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也有这样人他生是以助别人快乐(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寻他呢?板你哪里齐课题、对“雷锋叔叔”了随机识记写“锋、叔”二师简介雷锋生平了毛泽东和周恩题词二、初课整体感知、学法指导识记标出生、新词及不认识词问问记记想想结合“我知道”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哪里?、讨论组长检学情况教师巡视师生流抽开火车认生卡片(必须快速记准音)举手抢答组词齐拼音(平翘舌、前鼻音拼遍连三遍)3、检学情况)老师领生)组开火车3)认生词语雷锋、叔叔、曾、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要)扩词5)全班交流说说己用什么办法把生记住6)桌相检7)指名分节诗歌正音三、写指导、观察我会写说发现、写以下几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右下“匕”先写撇泞宝盖宜横要略长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交流四、认新词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献出爱心荆棘五、重识(不熟放到句子记记)二课、复习巩固生词听写生二、朗感悟、师入境、教学二节诗歌)师朗诵学生想象说说眼前彷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做什么事情?师雷锋叔叔到哪里?他那里做了什么事?学们用笔划出指名回答师板长长溪抱着迷路孩子;弯弯路背着年迈娘教师启发哪几节讲是雷锋叔叔助迷路孩子?哪几节讲了他背着年迈娘?和桌以问答式朗出指导朗两“你哪里?”二比语气加重出深情呼唤语气出急与缓变化溪和路话语速稍慢娓娓道“瞧”面诗句提高音调(全感情基调深情地)、学生交流己感受用己话说说这故事组交流指名学生上台讲讲故事3、你眼里雷锋是怎样人?让你感动是什么?你能用朗方式把这种感受表达出吗?(由准备——指名评议——齐)、结学习方法——编(根据诗歌容用己话编讲这故事)——(把对雷锋崇拜、对他怀念融入己朗)5、组合作学习三、四节诗歌6、展示(略)7、学习节)师指名节并提问我们终到了到了谁?是雷锋叔叔人吗?句话究竟是什么思?讨论回答)给“寻觅”近义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朗读和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学生通过课文朗读和理解,培养阅读和听力技巧。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意义。

学生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词汇量和认字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集体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理解课文。

3.2 课文朗读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集体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2 课文朗读:教师评估学生的课文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单元的教学计划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文朗读和理解,生字词学习。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6.2 辅助材料: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生字词学习和复习。

准备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图片卡片,用于课文理解和表达。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课文朗读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解答学生的疑问。

7.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使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表达。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辅段,展示课文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使用教学课件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和书写。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

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2 时间安排教学步骤1:5分钟教学步骤2:10分钟教学步骤3:10分钟教学步骤4:10分钟教学步骤5: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阅读prehension进行测试。

5.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节。

6.2 教学活动实践实施课堂游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学会观察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春天在哪里》、《小燕子》、《大熊猫》和《地球妈妈生病了》。

这些课文内容涉及春天的特点、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大熊猫的保护以及地球环保等方面。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春天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

(2)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图片或实物: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事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与春天相关的事物,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3)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4)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环保意识,分组进行讨论。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

4.2 时间安排每篇课文的学习时间为2课时,共8课时。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5.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理解并能够运用本单元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备课,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材中包含了5篇课文,分别是《春天在哪里》、《小燕子》、《柳树醒了》、《荷叶妈妈》和《邓小平爷爷植树》。

2.2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存在困难。

学生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春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拼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理解并能够运用本单元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3.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中。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利用黑板、挂图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目标: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业检查: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2 教学内容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并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语言。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

使用挂图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运用互动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互动交流。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课文内容。

应用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2 时间安排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其中导入新课5分钟,生字词学习10分钟,课文理解15分钟,应用练习10分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

4.2 教学反馈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支持。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提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与课文相关的素材和教学资源。

5.2 辅助材料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和记忆。

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听力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刚开学不久之后学习,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因此
编者安排的是春光篇,内容清新活泼,健康向上,且每篇课文都精心配了彩图,非常适合也很吸引孩子的阅读学习。

本单元包括了4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古诗两首》、《蚕姑娘》、《月亮湾》、《快乐的节日》和《练习2》。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充分利用文中色彩鲜艳画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当中有所感悟,从中受到熏陶。

同时,还要注意识字教学应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此外,课后的练习设计,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每篇课文,必须紧扣课后的练习,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古诗两首》包括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
作的《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象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

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另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实情感。

前两句写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听到四处鸟的婉转叫声。

后两句写想起夜里听
到阵阵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春花又落了多少。

全诗平实自然,蕴涵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

《蚕姑娘》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腐化出来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课文7个自然段,按照蚕的一生作了清楚的介绍。

课文配有彩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便于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课文语言生动,段式回环往复,句末注意压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朗读和背诵。

《月亮湾》是一篇描写家乡美丽景色的文章,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全文3个自然段,先总后分写了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课文的彩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体会月亮湾的美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兴旺发达的景象。

《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场面,歌唱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全诗共四小节。

第一节写孩子们像春天的花儿一样,生长在祖国的大花园里。

第二节写花儿、白杨树、小鸟向孩子祝贺,向孩子们歌唱,都说他们是祖国的希望。

第三节写孩子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和实现远大理想的美好愿望。

第四节写师生们欢度节日的热闹、欢乐场面。

重点是第二、三自然段。

课文配有彩图,学习时可根据画面去展开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这个单元四篇课文内容都比较欢快活泼,形象生动,学生比较喜欢。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对照课后练习要求,深入浅出地与学生共同领悟其中的美,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发动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以取得更深的领悟。

后面的练习共安排了四个版块,内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讲童话故事)。

继续学习如何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2.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蚕吗?有谁愿意来讲一讲你见过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呢?
2.对!蚕,又叫蚕宝宝。

它是一种昆虫,吃桑叶长大,长大以后能吐丝结茧。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作者给蚕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蚕姑娘。

二•自学。

1.师范读课文,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3.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导学。

1•检查自学情况:
(1 )指生认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正音。

(2)指生领读。

(3)分组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4)指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继续自读课文
要求:一边快速地读一边思考下列问题:
(1 )蚕姑娘是从哪里来的?(从蚕卵里钻出来)
(2)蚕姑娘睡了几次?(四次)
(3 )睡在什么地方?(蚕床上)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做了什么事情?(脱下黑衣裳,变成黄姑娘一—脱下黄衣裳,变成白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4)茧子里的蚕姑娘最后变成了什么?(茧子开了窗,变成蛾姑娘)
3.理解词语:
蚕卵(lu a n):领读“蚕卵”,就是蚕蛾产的子。

蚕床:是养蚕的工具。

蚕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睡眠,因为人们把蚕生活的地方叫“蚕床”。

四•练习。

1 .指导正字
出示:蚕姑娘桑旧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蚕”、“桑”是平舌音,“娘”是鼻音。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 )学生口头组词。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5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

蚕姑娘到底是怎么样一点点长大变成蛾姑娘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上《蚕姑娘》一课之前,我反复钻研教材,上网多方查找资料,浏览优秀老师的教案,但还是觉得不太容易把握。

因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科学性较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我收集了许多形象直观的图片,一开始我通过课件出示长大的“蚕” 让学生观察,学生因为从来没见过,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上好这节课打好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