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歌唱活动《我爱我的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爱我的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己家庭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激发幼儿对家庭的热爱情感;
3.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4.发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
1.歌曲:《我爱我的家》;
2.手语:家庭成员的手语表达。
教学过程
Step 1 温故知新
老师播放一段家庭生活的视频,问幼儿家庭有哪些成员,他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Step 2 导入新知
老师介绍今天的歌曲,与幼儿交流歌曲名字《我爱我的家》的含义,引导幼儿思考家为什么是一个美好的地方?
Step 3 教唱歌曲
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轻轻地唱起了《我爱我的家》。
首先,老师唱两遍,在带领幼儿一起唱,重复练习数遍,直到幼儿都能正确唱出歌曲。
Step 4 手语学习
老师让幼儿学习汉语手语,帮助幼儿更准确地表达手语。
与幼儿一起学习,了解并尝试家庭成员的手语动作。
Step 5 合唱表演
老师指导幼儿练习并合唱整个歌曲,《我爱我的家》。
同时,动手让幼儿在视窗上画出自己家庭的一张画,并在最后全体展示。
教学评估
老师会根据幼儿的手语和歌唱力度进行评估,并考虑幼儿在展示时的参与度和情感表达。
总结
本次音乐教学活动主要以歌曲《我爱我的家》为主线,让幼儿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家庭,让幼儿感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大班音乐:我爱我的家

大班音乐:我爱我的家
1.凭借生活经验,根据不同的节奏模式创作歌词和绘画.
2.感受歌曲的柔和,舒缓的旋律,并用表情唱出歌曲.
3.体验家的温暖,感受家人的爱.
1.观看课件:孩子们住在公园里.
老师:我只唱“我爱我的家”.这是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孩子们居住的幼儿园也是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也很开心.看!
2.教师和孩子一起创作歌词.
3.集体演唱创作歌曲.
V.结束活动:表演《让爱住我家》
老师:孩子,爸爸妈妈爱你,老师和孩子爱你,我们必须学会爱别人,爱爸爸妈妈,爱祖父母,爱兄弟姐妹,爱老师,爱孩子,爱大家.让爱每天都住在你的家里,让爱每天都住在我的家里,让爱永远活在我们的家里.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的合唱部分,孩子们在表演时离开活动室.
活动扩展和建议
1.继续创作歌词,更换创作对象,如“爸爸,妈妈”取代“祖父,祖母,老师,孩子”等.
2.编辑创作的作品被安排在活动室,孩子们分享和交流,开展“说,画,唱”的区域游戏.。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生主题班会

《我爱我的家》小学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对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传承家庭美德。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定义与功能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3. 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与方法4. 家庭和谐的意义与建设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温馨的家庭歌曲,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发学生对家的思考。
2. 家庭的定义与功能讲解家庭的定义,强调家庭在社会中的功能,如情感交流、生活支持、教育培养等。
3.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爱、承担责任。
4. 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与方法讲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教授有效的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5. 家庭和谐的意义与建设强调家庭和谐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的认识,以及如何为家庭和谐做出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态度。
2. 学生在家庭中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3. 学生为家庭和谐做出的实际行动。
五、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活动,如家庭日、亲子活动等,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2.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和沟通问题。
3. 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孤儿院等,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4. 开展家庭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家庭温暖的过程中自然地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3.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4. 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成长,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5.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传承家庭美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学会与家人沟通,为家庭和谐做出努力。
大班音乐:我爱我的家

大班音乐:我爱我的家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馨的地方,是一个人最放松的地方,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家更是他们的安全港湾,是他们成长的启蒙之地。
本文将探讨在大班音乐课程中,如何以“我爱我的家”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理解家的重要性,并通过音乐表达对家的情感。
课程目标•帮助孩子们理解家的重要性•提高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音乐表达孩子们对家的情感课程内容活动一:画出我的家让孩子们在课前完成以下任务:画出自己的家,可以是真实的家或想象的家。
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家,并讲述其中的细节,比如家里有哪些房间,墙上挂了些什么画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活动二:歌曲鉴赏选择一首体现“我爱我的家”的歌曲,可以是孩子们熟悉的儿歌,也可以是经典的音乐作品。
在讲解歌曲时,老师可以结合孩子们所画的家,让孩子们更加理解和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然后,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唱这首歌,让孩子们尽情地表达对家的感激和喜爱。
活动三:舞蹈创作在孩子们内心深处,每个人对家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
通过舞蹈创作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将自己对家的情感转化为舞蹈动作,并与其他孩子分享。
在创作舞蹈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表达对家的感激和爱,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家的重要性。
课程输出让孩子们在课后完成以下任务:写一篇小作文,回答以下问题:我为什么爱我的家?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家的内涵和意义,并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
结语通过以上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家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家的情感。
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舞蹈的创作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音乐和舞蹈中更好地成长。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我家》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爱我家》一、教学背景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和自理能力等。
本次教学活动以“我爱我家”为主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理解和认知,认识家庭成员及其角色;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增强家庭意识和责任感;3.行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家庭模型、图片等;2.材料准备:家庭成员图纸、颜色纸、剪刀、胶水等;3.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温馨家庭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老师展示家庭模型,引导幼儿回忆和讨论自己的家庭。
2.提问:你家有几口人?每个人都有什么不同的职责和角色?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活动(30分钟)1.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份家庭成员图纸和颜色纸。
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对应的家庭成员图纸进行剪切和粘贴。
2.幼儿完成后,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合唱《家的温暖》,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步:小组游戏(3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三五个成员。
2.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家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中的角色扮演。
3.老师出示情景图片,让每个小组围绕图片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
4.鼓励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展示爱、关怀和合作精神,加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步:总结活动(10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回答以下问题:你在活动中了解了什么?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有哪些?2.提醒幼儿,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要珍惜家庭,爱护家庭成员。
3.老师与幼儿一起合唱《家的温暖》,以美好的氛围结束本次活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家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家庭成员的重要角色和职责。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我爱我的家》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我爱我的家》教案:大班音乐优质课《我爱我的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温暖港湾,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热爱。
2.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舞蹈动作的模仿,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投影仪,音乐播放器,音乐卡片。
2.教学材料:歌曲《我爱我的家》。
三、教学过程1.导入 (5分钟)教师展示卡片上的家庭画面,请孩子们说说家庭的照片上都有谁,还有哪些东西。
引导孩子们回忆家的重要性,说说自己家中有哪些东西和哪些活动。
例如:家里有爸爸、妈妈、宝宝,还有桌子、椅子、床、衣柜等。
在家里还会一起吃饭、看电视、玩。
2.听歌 (5分钟)教师放歌曲《我爱我的家》,引导孩子们认真听歌。
歌曲中描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美好。
3.歌曲学唱 (1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配以手势动作,让孩子们跟着模仿。
重复多次,让孩子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舞蹈动作学习 (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跳跳舞、伸展手臂等,通过展示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模仿跟着做。
同时,配合歌曲的节奏,让孩子们体验音乐和舞蹈结合的乐趣。
5.集体演唱和舞蹈表演 (15分钟)指导孩子们分组排练,小班轮流演唱和表演舞蹈。
教师指导孩子们鼓励彼此、互相关爱,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6.展示交流 (5分钟)请孩子们轮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同学可以鼓掌和夸奖。
教师领导全班一起鼓掌,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从活动中总结出一些收获和感悟。
例如:“你认为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通过这次活动,你对家有了哪些新的感受?”等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家庭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对歌曲和舞蹈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动作不够协调,还需要加强练习。
下次教学中,我会对舞蹈动作的练习和展示做更多的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和取得进步。
大班音乐课教案《我爱我的家》

大班音乐课教案《我爱我的家》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的概念,并表达对家的情感;2.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家》的歌词,并掌握简单唱法;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点1.歌曲《我爱我的家》的歌词和简单唱法;2.培养学生对家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家的概念,进行情感表达;2.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唱法。
四、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和CD;2.黑板、粉笔;3.吉他或其他乐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开启音乐,邀请学生跟随节奏做自由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展示一个家庭场景,引导学生想起自己家的情景。
2. 正式教学步骤一:导入歌曲教师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学生先认真听歌,并询问他们对这首歌有何感受。
步骤二:理解歌曲通过询问,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及情感,提出问题,例如:•这首歌是唱什么的?•歌曲中有哪些词描绘了家的美好?•歌曲中唱到了家人对你的爱护,你有感受吗?步骤三:学习歌曲教师让学生一起唱歌,并带领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教师可以示范唱法,让学生模仿。
教师还可以用简单乐器伴奏。
步骤四:情感表达让学生分组,通过组内讨论和互相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可以用图片、画画、表演等方式呈现。
3. 活动延伸延伸一:写一段寄语邀请学生写一段寄语,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可以搜集学生的寄语,制作成一张温馨的明信片。
延伸二:DIY家庭主题的板书邀请学生参与家庭板书的设计,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家庭情景、家庭成员、家庭照片等展示出来。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歌曲的演唱和唱法;2.学生对家的情感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可以通过教师听评、同桌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歌曲与情感的引导,布置习作等适当的措施以及合作学习的关注和指导等方面。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与表达、对歌曲的熟悉程度、对家的认识深度与差异化等方面。
通过反思与改进,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
音乐故事我爱我的家大班音乐教案

音乐故事《我爱我的家》大班音乐教案《我爱我的家》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由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刘明璋创作。
这首歌曲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家庭的挚爱和感恩之情。
在音乐故事《我爱我的家》大班音乐教案中,我们将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终极目的。
音乐故事《我爱我的家》大班音乐教案共分为三个部分:歌曲欣赏、舞蹈活动以及手工创作。
一、歌曲欣赏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这首美妙的歌曲《我爱我的家》。
老师将播放歌曲录音,在听歌的过程中,老师将请孩子们静心倾听歌曲的歌词,并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首歌曲讲了谁?家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同学们可以自由畅想,也可以口头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舞蹈活动我们将为孩子们准备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活动。
在活动之前,老师将为孩子们演示一遍舞蹈动作,并请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节奏一起跳舞。
这一环节的重点不在于动作的难度,而是通过音乐和动作的渲染来传达出家庭的温馨和和谐。
在一阵欢快的跳动之后,孩子们也会对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有更深的体会。
三、手工创作一个环节是手工创作。
在这里,我们将引导孩子们通过画画、拼图、手工、剪纸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悟和情感。
这个环节要求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将自己对家庭的理解以及感悟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形成一种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通过音乐故事《我爱我的家》大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收获了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体验了家庭的温馨和和谐,并从中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我们相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也是孩子们因为有父母、亲人的关爱,才更有可能成为一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我的家
设计思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不会感受家的温馨和快乐,对家人的依恋感不那么浓厚了。
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氛围设计这个活动,引导孩子理解歌曲中对家的热爱的情感,并巩固对家的依恋之情。
活动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通过绘画的形式创编歌词。
2.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家的温馨,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
2.《让爱住我家》歌曲
3.《我爱我的家》的歌谱
活动过程:
一、伴随《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幼儿欣赏“全家福的照片”照片,激发幼儿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上面都有谁呢?
师:照片上的爸爸、妈妈的表情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教师总结:照片上有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温馨、很甜蜜…他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二、通过幼儿画一画,引导幼儿去关心爸爸妈妈。
师: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的家,在我们的幸福小家中有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
(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
师:生活这个家你感觉是什么样的?
师:爸爸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觉得很快乐,很幸福?
教师总结:爸爸送小朋友上学、爸爸给小朋友做玩具、妈妈帮小朋友梳头、妈妈给小朋友讲故事都让我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师:那我们把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我画下来,好不好?
师:出示幼儿操作卡,提出创编要求。
老师这里有两张空白的爱心,分别是蓝色和粉红色的,拿蓝色纸的小朋友在上面画爸爸对你做的事情,拿粉红色纸的小朋友在上面画妈妈对你做的事情,用最简单的符号画,画好以后贴在爸爸妈妈的头像后面,好,现在就请下面去画一画吧!
三、学习歌曲。
1.今天我们一起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吧。
(1)教师从幼儿变出的图形中任意选择出两幅图进行演唱。
师:吴老师还能把小朋友画的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呢,你们想不想听听?我先从爸爸对我们的关爱中找张图,再从妈妈对我们的关爱中找张图,示范唱。
刚刚你听到吴老师怎么来唱爸爸这张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出示节奏图,吴老师给这张画画了个节奏图,在这张节奏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六个爱心表示这句话只能用六个字来演唱,有的爱心大、有的爱心小表示节奏是不一样,小的爱心只有半拍要唱快些,大的爱心有一拍呢所以就要唱慢些,两个小爱心就等于一个大爱心。
那妈妈我是怎么唱的?出示节奏图。
(2)这两句话呀藏在了一首好听的歌里面,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的歌名叫《我爱我的家》。
(3)教师示范演唱。
如: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爸爸爱着我,天天陪我看书。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妈妈爱着我,帮我梳头发。
(4)再次示范演唱。
这首歌好听吗?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5)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话?
师: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话?
师:你听到了一句完整的话,你的小耳朵真灵。
你把这张图谱给找到了。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结合图谱整理歌词。
2.结合图谱,集体练唱歌曲。
(1)教师指图带领幼儿一起演唱。
(2)提醒幼儿听好音乐节奏,有表情地再次演唱。
3.尝试用连贯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有爸爸的爱、有妈妈的爱,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
师:让我们一起用轻轻的、温柔的声音来唱一唱。
4.尝试用对唱的方法练唱歌曲。
男女对唱。
老师出示男孩子唱、女孩子唱、大家一起唱的头像娃娃。
师:老师出示的头像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男孩子唱爸爸的部分,女孩子唱妈妈的部分,其他的大家一起唱。
5.幼儿边唱边表演。
提醒幼儿注意演唱的方法。
四、创编填词游戏:《让爱住我家》。
刚刚小朋友还画了很多的画,谁能把你画的画编到歌曲中?
活动延伸:
1.继续创编歌词,替换创编对象,如“爸爸、妈妈”换成“爷爷、奶奶、老师、小朋友”等。
2.创编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幼儿分享、交流,开展“说说、画画、唱唱”区域游戏。
附内容:《我爱我的家》歌词(歌曲旋律同“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
爸爸爱着我,天天陪我看书。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
妈妈爱着我,帮我梳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