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北三省三校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7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共13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这反映出秦国A. 功利思想盛行B. 亲情淡漠C. 公民意识浓厚D. 军纪严明【答案】A【解析】材料大意为:强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子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子送她的丈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

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使得秦国形成了功利思想盛行的风气,因而秦国之民遇有战事才会出现“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的现象。

故A项正确。

B项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排除。

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 《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

”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A. 保证司法的公正性B. 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C. 推动法律的儒家化D. 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答案】C【解析】材料“《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体现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对西汉政治司法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法律的儒家化,故C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主要强调儒家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后,儒家思想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在西汉中期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后,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为裁判的根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

3. 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

最新-2018届东北名校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精品

最新-2018届东北名校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精品

东北名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24.【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他抨击的是主张“义”的儒家思想,A项错误;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按照父子关系那样相处必然会产生隔阂,B项错误;韩非子并没有针对孔子的言论进行评价,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答案为C。

【参考答案】C25.沈约撰《宋书·地理志》曾感慨道:“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B.北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对地方郡县的记载比较模糊D.北宋的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25.【解题思路】由题干材料“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可知,北宋时期地方志对郡县区划的记述比较模糊。

这与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比较频繁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

A、B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是材料的表象并非本质。

【参考答案】D26.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

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

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C.官府垄断外贸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26.【解题思路】 A与材料表述有矛盾;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对部分商品实行有限制的出口,B正确;C表述不准确;D与材料相悖。

【高考高三哈尔滨三中二模】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 文综历史

【高考高三哈尔滨三中二模】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 文综历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二模考试文综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题意的。

24.《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这反映出秦国A.功利思想盛行B.亲情淡漠C.公民意识浓厚D.军纪严明25.《春秋繁露》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心,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

”由此可见,春秋决狱有利于A.保证司法的公正性B.确立法家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法律的儒家化D.明确道德与法律的界限26.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

唐代骆驼却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生活层面,都能够看到骆驼的身影。

这种变化是由于唐代A.艺术风格注重写实B.深受游牧文化影响C.社会风气更加开放D.对外交流日益加强27.1799年皇帝颁布谕旨:“朕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率皆朘小民之脂膏,供大吏之娱乐,辗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

……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

”这表明A.戏剧发展导致政治腐败B.统治者践行重民爱民思想C.专制统治阻碍文化繁荣D.有限反腐以缓和社会矛盾28.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

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矣!”这说明A.需结合史料特征理性分析史料价值 B.《戊戌政变记》将事实放大不是信史C.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具有更大价值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29.上海租界当局制定的法规,均采用“章程”称谓,如,公共租界的《工部书信馆章程》(1893年)每一款都有款标,款下按条排列。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试卷及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历史第1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是“本大面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窒,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

据材料可知A.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B.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C.分封地域覆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D.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25.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

这将会导致A.大量自耕农出现 B.土地兼并加剧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26.程朱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

符合材料的是A.青花瓷、珐琅彩呈现争奇斗艳B.文入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意趣C.服饰风格夸张开放尽显华丽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忽略法度27.在封建社会,权力监督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缺乏独立性及对监督权本身的制约。

材料表明了A.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实际效能有限B.中国古代监督权力处于权力的核心C.中国古代监督权力没有受到制约D.中国古代监督权的耿能混淆不清28.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央,而是地方。

中国早期现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现代化: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A.晚期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B.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C.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D.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9.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到:“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

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图片)——文综(文综)

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图片)——文综(文综)

2018哈师大附中历史二模参考答案24.B 25.A 26.C 27.D 28.A 29.D 30.B 31.C 32.A 33.C 34.B 35.C41.(1)历史悠久;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内容上,雅俗共赏, 劝教于民;形式多样化,兼容并包;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

(10分)(2)社会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军阀统治,日趋黑暗;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与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10分)评价:诸学者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与肯定,其观点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历史背景下,辛亥革命仍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迫使资产阶级激进分子采取矫枉过正的手段,以求彻底变革思想。

但此种观点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对待传统文化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5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2.示例:论题: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既有巨大的进步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于此同时,殖民侵略、经济危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世界大战也随之而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由此可见,人类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有复杂性和辩证性的特点,但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发展的主题。

(论题也可以从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潮流等单一角度拟定,论点2分,史实正确,史论结合8分,逻辑2分)45.(1)稳定币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新政权的统治;收回铸币权,加强中央集权。

(7分)(2)建立和完善矿业法律;完善矿业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兼顾政府和民众利益;对不同矿业区别对待;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8分)46.(1)背景:美苏冷战全面展开;苏联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南斯拉夫内政。

2018大庆二模文综历史word含答案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018大庆二模文综历史word含答案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018大庆二模文综历史word含答案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文科综合2018 04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右图为春秋战国货币起源原生区域示意图。

当时,东西南北的货币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

这一现象反映了A.争霸战争加速了货币的统一B.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C.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D.图腾崇拜影响了货币样式25.西汉来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

XXX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

这反映了A.儒学神学化的影啊B.神仙观念渗透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D方十儒生宣传理学26.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

《晋书》记载有关XXX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

这说明A.XXX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对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27宋代初年政府禁止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庶民穿紫色服饰,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

这表明宋代1 -A.各阶级闻人员流动频繁B.百姓始终引领时代衣饰潮流的发展c.民本思想得以充分落实D.权力的管制对市民的时尚作出让步28.1898年XXX写道:“澳洲土蜂无针。

自窝蜂有针者入境,无针者不数年灭。

XXX为之掩卷动色曰:诚如斯言,大地之上,我黄种及黑种、红种其危哉!”这表明他A.反对种族歧视政策,主张种族平等B.从生物学实例得出了不合理认识C.接受进化论,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D.认同革命思想反对盲从盲信现象29.上面为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单元:%)。

该表反映出晚清A.传统手工业急剧衰败B.经济正处于转型期C.已形成合理经济结构经济受到列强掠夺30.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在报导某次战役时写道:“(1938)年3月31日午,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能为力,并逐渐坠八我大规模歼灭战之圈套中,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精彩节目,自当陆续其后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三)(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历史(三)(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三)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答案】B【解析】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

点睛:思想文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主张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希望匡正社会秩序,体现孔子经世济民的情怀。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东三省三校高三文综二模试题(带答案)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2018年东三省三校高三文综二模试题(带答案)

2018年东三省三校高三文综二模试题(带答案)
5 c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4 本试卷共12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3题。

图1
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A高”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总量呈增长态势
3我国于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18分)阅读图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胶又名驴皮胶,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东东阿阿胶集团传承历史技艺,以上好的原料和精湛的工艺取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年产量、出口量分别约占全国的75%和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东北三省三校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1. 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

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

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

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介绍的是唐朝的坊市格局。

可以看出,唐朝的坊和市有明显的分区,布局清晰,体现出便于控制的理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宏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家思想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军事的内容。

2. 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和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黍、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租等优惠政策。

其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B. 提高粮食产量C.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D. 维护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北宋前期政府主张南北的农作物“参植”,这种做法有利于政府统一管理,增加税收,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参植”对粮食产量并没有很大影响;C选项错误,北宋前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还没有形成;D选项错误,这与祖国统一没有联系。

3.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

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

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

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答案】C【解析】对比来看,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本身更为重视,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对个人价值和地位有所要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这种价值观的出现并不能称为“风气败坏”,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西方民主思想还没有传入;D选项错误,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4. 图6和图7是龚启圣和马驰骋对山东107县在1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知儒家文化A. 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B. 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深C. 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 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两张图片对比来看,拥有孔庙的县一般来说爆发农民起义的几率要小,这体现出儒家思想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孔庙代表的是儒家,而不是墨家;B选项错误,我们无法得知对全国的影响,故排除;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清代这一个时期的内容,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对比来分析问题。

首先要看图片中究竟反映出的是什么内容,先从表面现象分析,之后继续深入,层层递进,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另外,本题没有给出的信息(如全国、清朝)我们就可以直接排除这个选项。

5. 1900年7月,(长沙时务学堂教习)唐才常在上海召开“中国国会”,宣布:一、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二、决定不认满洲政府有统治清国之权;三、请光绪帝复辟。

并发动和领导了自立军起义,孙中山获知此举,称赞不已。

此举表明唐才常主张A. 君主立宪B. 民主共和C. 排满兴汉D. 太后还政【答案】A【解析】从材料第三条来看,光绪帝复辟体现出的是依旧存在君主,又从第一条来看,不属于君主专制的特点,因此主张的是君主立宪,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这不符合第三条的要求;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不是民族问题;D选项只涉及到第三条,没有强调立宪的内容。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就是光绪帝复辟所代表的含义;第二点就是第一条所传达出的意义。

明确这两点,我们就清楚的认识到这一制度涉及到君主也涉及到民主,因此本题选择君主立宪。

6.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 开始从国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B.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C. 把组织农民斗争作为主要任务D. 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答案】D【解析】从中共四大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领导权等问题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体现出对中国革命认识的深入,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在“开始”二字;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工作重心依旧在城市;C选项错误,农民斗争这一时期还不是主要任务。

7. 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

这反映出A.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B.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答案】B【解析】梁漱溟的观点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持久战的合理性。

日本在占据绝对优势下依旧难以短时间内灭亡中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中国领土广袤,可以牵制敌人,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在“开始”二字;C选项错误,这是日本方面的因素,材料提到的是中国方面的因素;D选项错误,从材料来看,日本占据绝对的国力优势。

8. 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

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背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

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A. 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B. 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C.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D. 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答案】C【解析】材料介绍了“铁饭碗”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分配的人员都是有教育背景的人员,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求,因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政权已经相当稳固;D选项搞错了因果关系,是人才服务了“铁饭碗”。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我们分析历史问题要站在特定历史时期,不能够用现在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虽然“铁饭碗”目前是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对新中国建设十分有利的。

9. 在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罗马统治者投予若干法学家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他们的意见一致时,便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

这表明A. 法学家的意见能影响司法判决B. 法学家是为统治者效劳的工具C. 法学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统治者D. 法治是罗马统治者的治国传统【答案】A【解析】从材料来看,罗马的法学家地位很高,不仅参与法律的制定,也对司法过程进行干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君主专制的内容;C选项错误,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法学家的权力是他们赋予的;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10. 至少三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发明并应用一些牙齿清洁法,只不过同古代达官贵人才有私人浴室一样,牙齿的清洁程度是与社会阶层挂钩的。

将牙膏首先批量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推广到普通大众的是美国的高露洁公司。

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 新科技发明的出现C. 工业化生产的推广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牙膏能够批量生产,不再成为贵族的享用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产上的提高,能够制造出更多的产品,使得产品价值降低,因此工业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错误,等级制度依旧存在,并没有消失;B选项错误,这并不是新科技,而是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D选项并没有揭示出问题的关键。

11. 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A. 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 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C. 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经验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答案】B【解析】从“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所体现出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在“必然”二字上;C选项过于局限,不应该只是落后国家;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12. 1951年10月,工党在大选中败北,保守党丘吉尔再次组阁后并没有废弃工党政府的施政措施,仅终止钢铁工业和国内运输业的国有化计划,并在国民保健方面减少一些政府开支,其原因是A. 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B. 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C. 国家干预适应经济发展D. 工党的改革卓有成效【答案】C13. 中国的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在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它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带有巫术色彩的歌舞活动。

周朝开始由职业演员“优伶”替代巫师。

汉代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

宋代适应市民口味的文化娱乐形式获得长足发展,戏曲步入了它的形成期。

北宋灭亡后,宋杂剧南下北上一分为二。

南下杂剧与南方地方音乐、民间戏融合而成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正式戏曲形式——南戏。

而在北方,以金院本和北方音乐为基础的一种戏曲形式也迅速成熟起来,这就是元杂剧,或称北曲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宾白、舞蹈、演奏、歌唱融为一体,开辟了我国戏曲的黄金时代。

到了明代,在吸收了元杂剧北曲基础上形成的新戏曲形式——传奇取代了杂剧在剧坛的主导地位。

清康熙年间,由“南洪(洪昇)北孔(孔尚任)”创作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在亡国之际于爱情和国难之间寻觅历史的兴亡之感和人生之慨,引起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摘编自《中国戏曲史钩沉》材料二钱玄同说,“要中国有真戏,非把中国现在的戏馆全数关闭不可”,“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

傅斯年自言“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却声称“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的价值”。

“现在流行的旧戏,颇难当得起文学两字”。

同样自称“门外汉”的同作人,断言中国旧戏该废的理由是“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的野蛮”和中国旧戏“有害于‘世道人心’”,“至于建设一面,也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