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的有效训练方式【气息控制技巧】
气息控制训练方法

气息控制训练方法
气息控制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呼吸练习:通过练习深呼吸和慢呼吸来控制气息。
可以进行腹式呼吸,即通过膨胀和收缩腹部来控制呼吸,使呼吸更加深长和稳定。
可以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呼吸练习,每天坚持练习,逐渐提高呼吸的深度和长度。
2. 冥想和正念练习:通过冥想和正念来训练控制气息。
冥想可以帮助舒缓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进而帮助控制气息。
正念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当下的呼吸感受,从而更好地控制气息。
3. 衰减和增强练习: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长度和强度来训练气息控制。
可以尝试逐渐减少呼吸的长度和强度,然后逐渐增加呼吸的长度和强度,从而提高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4. 配合身体运动:通过配合身体运动来控制气息。
可以在进行瑜伽、太极拳等身体运动时,注意呼吸节奏和方式,配合运动来控制气息。
5. 冷热水浴训练:通过冷热水浴交替的方式来训练气息控制。
可以在洗澡时先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突然切换为冷水浸泡,再切换回热水,反复几次。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气息控制能力。
总体来说,气息控制的训练需要坚持和耐心,逐渐提高对呼吸的掌控能力。
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训练方法进行练习,根据个人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气息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气息训练基本方法
1. 呼吸深长:首先要学会深呼吸,用大量的空气来满足体内的氧需求,在练习气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的压力并锻炼肺活量。
2. 呼吸同步:气息练习的另一个基本技巧就是要努力让呼吸有节奏变化,学会同步呼吸,可以增强对每次屏息时的调节能力,使气息停留在体内变得更加顺畅和轻松。
3. 气息控制:努力控制你的气息,让自己的气息模式更加平稳自然,可以更有效率地控制气息。
二、气息训练技巧
1. 缓慢运动:气息训练的第一个技巧就是要把身体的活动缓慢进行,这有助于反馈呼吸中的相关细节,可以找准最有效的运动模式和气息模式。
2. 坐位气息:这是一种基于静态位置的呼吸方式,可以让身体一直处于安静状态,以缓解腰腿和关节的压力,调整气息状态,从而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
3. 慢跑训练:长期保持心率值可以使大脑不断地进行练习,熟悉慢跑时体内的气息节奏,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的肺活量和燃烧能量。
4. 气息流法:吐气的时候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气息,利用声带和舌头可以调节出不同的气息音调,从而同时体验到身体的不同变化。
三、气息训练的实用技巧
1. 核心气息:无论是坐下还是站立,只要将腰部向内收紧,就可以努力把气息集中于胸腔和腹部,从而练习出更强大和更持久的气息。
2. 仰卧气息:在仰卧的开始时,要清晰感受身体的每一处,像是松松的感觉,让气息流淌在肌肉和肌腱之间,每运动的时候都可以留意身体的反馈感受。
3. 气息呼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平稳,细心感知身体的每一处,在呼吸过程中有效地放松而不是紧张,保持意识持续联系每一秒的呼吸体验。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

呼吸肌训练常用方法呼吸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肺活量并提高呼吸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呼吸肌训练,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慢速深呼吸法慢速深呼吸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将气息呼出。
在呼气的过程中,要尽量放松身体,感受气息在身体中流动的感觉。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慢速深呼吸,可以有效地训练呼吸肌肉,提高肺活量。
2. 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一种通过控制腹部肌肉来训练呼吸肌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肩膀和胸部肌肉,用鼻子吸气,使腹部慢慢鼓起,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慢慢塌陷。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呼吸肌肉,提高呼吸效率。
3. 深度呼吸法深度呼吸法是一种通过增加呼吸量来训练呼吸肌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胸部和腹部都扩张,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胸部和腹部都收缩。
每天坚持几分钟的深度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
4. 呼吸肌锻炼器材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呼吸肌锻炼器材来进行训练。
例如,呼吸训练球是一种可以调节阻力的球形装置,通过调节阻力大小,可以让呼吸肌肉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另外,也可以使用呼吸肌训练器,该器材可以通过提供阻力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
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呼吸肌训练,可以更好地锻炼呼吸肌肉,提高呼吸效率。
5.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肌训练方法。
例如,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每周进行几次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训练呼吸肌肉,提高肺活量。
总结起来,呼吸肌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肺活量并提高呼吸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慢速深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深度呼吸法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呼吸肌训练。
此外,借助呼吸肌锻炼器材和进行有氧运动也是有效的训练方式。
呼吸控制训练过程注意事项呼吸控制和气息运用呼吸肌的有效训练方式呼吸功法与播音练声

播音气息训练,其实就是改变呼吸习惯的训练,对于练习者来说,始终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
养生功练气为益寿,而播音练气为发声。
二者适当相融有百利而无一害,对健康大有益处。
播音发声训练,不论是吐字还是气息,都存在某种相反的规律。
我们平时说话常用的那部分器官,要尽量使其放松,而平时说话不用的部分器官,却要尽量激发其灵活程度。
比如吐字训练,强调的是开槽牙、挺软腭、上唇及舌前部中纵线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这些对于播音发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未入门者说话时却很少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在口腔上部建立一个控纵有度的回音壁,使声音产生自然的口腔共鸣,平时说话常用的下巴和喉部,却一再强调需要尽可能地放松。
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播音发声中气息训练的配合,播音发声训练的胸腹联合式呼吸,要求以丹田为轴心,放松肩胸、喉部,最终建立一个中间松、两头紧的正确的发声系统。
呼吸控制的基本要求:呼吸时要吸得多、用得少,简单说就是稳劲、持久、自如。
第一、用穴位滑动感去稳定呼吸控制要全面理解呼吸的内涵。
生理学上将气息从口鼻到肺部一呼一吸的过程,称为外呼吸;而通过血液循环完成人体各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由口鼻吸入的气息,最终是由体内细胞完成气体交换的。
气息从口鼻不是吸入肺底,而是吸至通体细胞。
在发声训练过程中,不断捕捉这样的感觉,对控制呼吸状态大有帮助。
在练声时,首要一点是精神集中。
静坐或站立时,要把精神集中在小腹部位(下丹田,脐下约一寸三分处),要防止“心猿意马”。
怎样入手呢?应当平时就不要乱想,静坐时全副精神集中在小腹,如果妄念又起,就再放下,反复练习。
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逐渐减少,达到无念的境界。
其次是体会“缘督以为经”,这里的“督”是指人体内顺脊而上的中脉。
内气自丹田下沉至会阴穴,再往后从尾间关(尾巴骨处),循夹脊关(肾穴处),至上嘴唇,谓之“督脉”。
然后再由下嘴唇到胸部到丹田,至会阴处,谓之“任脉”。
还有一种方法,将两眼轻轻闭合,而用“数息”的方法,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这叫做“心息相依”。
乐器演奏的气息控制技巧

乐器演奏的气息控制技巧乐器演奏是一项需要良好气息控制的技巧。
无论是吹奏类乐器,如长笛、萨克斯风等,还是拉弦类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都需要演奏者掌控气息的力度和流畅度。
本文将就乐器演奏的气息控制技巧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乐器演奏者提升表演技巧。
一、深呼吸的重要性在乐器演奏之前,深呼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深呼吸,演奏者能够将肺中的空气充分吸入,并逐渐掌握气息的储备与释放。
此外,深呼吸还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为演奏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呼气控制技巧呼气是乐器演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掌握好呼气的力度和流速将对演奏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呼气控制技巧:1. 均匀呼气:演奏者应尽量保持呼气的均匀流畅。
尤其在长音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控制好呼气的速度和力度,保持音质的稳定和持久。
2. 利用节奏:根据乐曲要求,演奏者可以灵活运用节奏来控制呼气的时间和强度。
通过调整呼气时的音符时长和休止符的位置,可以营造出动态丰富的演奏效果。
3. 注重弱音:在部分乐曲中,演奏者需要突出表现柔和、内敛的音乐情感。
这时,演奏者可以适当减少呼气的力度,使演奏的声音更柔和、更富有表现力。
三、吸气控制技巧除了呼气的控制,吸气也同样重要。
合理的吸气技巧不仅可以保持演奏的流畅性,还能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演奏的力度和表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吸气控制技巧:1. 利用鼻腔吸气: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通过鼻腔吸气来储备气息。
相比于口腔吸气,鼻腔吸气更为平稳,可以有效地控制气息的流速和稳定度。
2. 利用音乐间隙吸气:在合适的音乐间隙,演奏者可以利用暂时的休息时间来进行吸气。
通过合理的安排吸气的时机,演奏者可以保持演奏的连贯性,同时更好地掌握演奏的节奏和气息。
四、姿势与身体控制除了呼气和吸气的控制,合理的姿势和身体控制也是乐器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1. 坐姿站姿:演奏者应保持正确的坐姿或站姿,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练气息的技巧

练气息的技巧
练习气息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增强肺部功能、放松身心和提升集中力。
以下是一些练习气息的常见技巧:
1. 深腹式呼吸:坐或躺下,放松身体,用鼻子缓慢吸气,使气息充满胸腔,再缓慢地通过口呼气,重复数次。
注重将呼吸引导到腹部,而不是浅浅地呼吸到胸部。
2. 伸展呼吸:站立或坐下,举起双臂向上伸展,同时深吸一口气。
保持姿势数秒钟,然后放慢呼气。
这个练习有助于扩展胸腔,增加呼吸容量。
3. 技巧训练:将手掌贴在背部或胸部,并感受呼吸的运动。
这有助于加深对呼吸的感知,并使呼吸更加自然和深入。
4. 静坐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坐下,专注于你的呼吸。
慢慢地吸气和呼气,尽量保持集中,让思绪平静下来。
这有助于培养内心平静和集中力,使呼吸更深入。
5. 有规律的锻炼:健康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能帮助提高呼吸效率和肺部功能。
通过有规律的锻炼,可以逐渐培养更大的肺活量和更有效的呼吸方式。
6. 身体放松法:通过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特别是颈部、肩膀和腹部,可以
减轻呼吸的压力和紧张感。
例如,你可以尝试温和的伸展运动、瑜伽或深度放松练习。
练习这些技巧需要耐心和坚持。
建议每天进行一些练习,以逐渐提高你的呼吸技巧和体验到气息带来的好处。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

常用呼吸肌训练方法呼吸肌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呼吸效率和身体健康。
因此,合理训练呼吸肌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呼吸肌训练方法,帮助您改善呼吸质量和增强肺活量。
1. 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放慢呼吸节奏,使呼吸更深更长,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每天进行几次深呼吸练习,可以逐渐增加每次呼吸的时间和深度,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2. 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控制腹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调节呼吸的方法。
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膈肌和腹直肌,增强呼吸力量。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用鼻子慢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每天进行几次腹式呼吸练习,可以逐渐增加每次呼吸的时间和深度,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3. 呼气阻力训练呼气阻力训练是一种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来提高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方法。
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呼气阻力器具,如呼吸训练球或呼吸训练器,通过调节阻力大小来进行训练。
开始时,选择适当的阻力,用嘴巴吹气,尽量保持持续的呼气时间,训练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逐渐增加阻力和呼气时间,可以提高呼吸肌的训练效果。
4. 呼吸肌放松训练呼吸肌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深度放松呼吸肌来改善呼吸质量和减轻呼吸困难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全身,集中注意力,用鼻子慢慢吸气,使呼吸自然而轻松,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放松呼吸肌。
每天进行几次呼吸肌放松练习,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呼吸效率。
5. 有氧运动训练有氧运动是一种通过增加身体活动量和加强心肺功能来提高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的方法。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几次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改善呼吸肌的功能。
呼吸肌的训练对于改善呼吸质量和增强肺活量非常重要。
气息的技巧训练

气息的技巧训练
训练气息的技巧可以帮助改善呼吸控制和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训练气息技巧:
1. 深呼吸:坐直或躺平在舒适的位置,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肺部。
然后,慢慢地呼气,将尽可能多的空气排出肺部。
重复这个过程几次,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并增加氧气供应。
2. 腹式呼吸:坐直或躺平,用鼻子吸气,感受气息通过鼻子进入身体。
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同时收紧腹部,将尽可能多的气息排出。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帮助加深呼吸,并提高肺活量。
3. 持续呼吸:通过保持呼吸的节奏和深度,可以增加肺部容量,并提高身体对持续运动的适应能力。
例如,当慢跑或骑自行车时,试着让呼吸节奏变得平稳有规律,以保持体力稳定。
4. 呼气延长:当进行高强度运动时,通常容易呼吸急促。
练习延长呼气时间可以帮助控制呼吸,并增加肺活量。
在运动中,尝试将呼气的时间延长,保持深沉的呼气。
这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清理二氧化碳,并为下一次吸气做好准备。
5. 呼吸节奏:根据自己的所需,可以调整呼吸的节奏。
比如,在轻松的低强度运动中,可以选择缓慢的呼吸节奏,如每四步吸气,每四步呼气。
在高强度运动
中,呼吸可以更快,如每两步吸气,每两步呼气。
6. 平静和冥想:通过冥想和平静的呼吸练习,可以训练你的意识和专注力,帮助你更好地控制呼吸,并增加抵抗压力和焦虑的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训练气息的技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请注意,如果你有任何呼吸系统问题,请在开始训练之前咨询专业医生或教练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
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
(2)、团身起坐: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团身起坐。
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
维持此姿10秒钟。
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
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
(3)、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
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腹肌弹发练习: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
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时的配合。
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
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
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
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
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
(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
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
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
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
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道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
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可以练呼吸的基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时,腹肌与呼气的关系。
当仰卧体会到呼气时腹肌是收缩的、吸气时腹肌有一定的紧张感时则可以采用坐姿或者站姿、体会腹肌与吸气、呼气、发声的关联。
(2)、坐在硬凳前端,双腿伸直,腰腹放松,上身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旋转,上身后仰吸气时腹肌或放松、或稍稍“绷紧”,上
1
身前倾呼气时,腹肌有意识收缩送气。
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体会呼吸时腹肌的参与感。
(二)、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 1.膈肌弹发:在传统膈肌锻炼方法“狗喘气”的基础上改进后的练习。
膈肌弹发与“狗喘气”的不同,一是变开口为闭口,这样可以减轻气流对喉部的摩擦;二是变无声为有声,在呼气的同时弹发“hei”音。
膈肌弹发具体练法如下:第一步,深吸气后,发出一个扎实的“hei”音。
要求喉部、下巴松弛,似没有一样不用力,舌根在发H 时,有前送弹动感;而胸前剑突下有明显的向上弹动感。
在弹发“hei”时,必须注意膈肌的弹动与发音要协调同步。
开始气与声可能会超前、先出气后出声,也可能会落后,出声了、气尚未弹出,还可能气弹出却未用在发声上,气弹了而声音仍用嗓子喊出来……等等现象,这在初练者是必然的现象.不要着急,可以慢慢地一声一声地找。
这时需注意三点:一是,控制膈肌正确地上弹,既不是上腹部向外努(这样气不是外弹、而是内吞),又不是上腹部向内拙挤(这是送气而非‘弹气’)二是,喉头部位一定要松弛,气弹出才可能弹发出 hei 音。
否则气与声会脱节形成嗓子挤出的声;三是,由于未经训练的人,有意识控制膈肌的能力较弱,在开始练膈肌弹发时,发出的hei音并不强,但弹发正确的hei音,是音高稍低、圆润集中、松弛宽厚的声音。
在开始练膈肌弹发时,首先要注意膈肌弹发与发音的配合要正确,不必贪多、贪快、贪连续发音,只有一声、一声练得有力了,才能连续发音。
第二步,在膈肌单声弹发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增加连续弹发hei音的次数,连发2个、3个、4个、5个、···直至可连续发7-8个hei音。
连续弹发时,要注意给气的力量应该均匀,发出的hei音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音量、音高、音色应始终一致。
在连续弹发时,还应注意将膈肌的力量控制集中到弹发的瞬间,而在弹发间隔时、膈肌要迅速放松还原到原位。
不会放松,膈肌越弹越紧张,最终会因无气可弹而力竭。
只有弹发后的迅速放松才能使气不断地进入、弹出,也有利于膈肌再次积聚力量弹发。
第三步,坚持第二步连续弹发练习,数日后会获得“自动”进气的感觉,以无限制的连续发出稳定hei音时,就可进行第三步练习:由慢到快、稳劲轻巧地连续弹发hei音。
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做改变音高、音量、音色、音长的隔肌弹发练习。
类似于京剧老生的大笑状。
2.随肌弹发喊操口令:胸腹联合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一、呼吸基本状态练习:吸气:“沿纽扣”练习,沿后背、闻花香、毛细孔扩张、抬重物、半打哈欠呼气:叹气、发ai音、吃桌面灰、发“a”音、数数、数葫芦感情和声音是通过气息来连结的。
(一)、体会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时,呼吸肌的运动及与配合。
1、取坐姿,身体重心在臀下当中椅子的前部,需满臀坐。
腰直、胸含、肩松;完全自然地象叹气一样,将体内分气全部吐出来,然后从容自然地吸气。
注意体会吸气时,小腹自然的外凸、两肋后部及腰两例自然张开、撑起的感觉。
吸到正常的程度自然地呼气,注意体会两肋下塌、腹壁渐松复原。
2、以慢吸慢呼的方式,在第一练习的基础上,以坐姿体会稍有控制的吸气和呼气。
在将体内余气全部吐出来之后,吸气时有意识地强调“吸到肿底、两肋打开、腹壁打开、”的感觉进行慢吸慢呼。
在吸气的过程中,着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