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损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儿童骨骺损伤影像表现

MRI表现
A
骨骺损伤在MRI上表现 为低信号区
B
损伤区域周围可见水肿 和出血
C
骨骺板损伤在MRI上表 现为不规则信号改变
D
骨骺软骨损伤在MRI上 表现为高信号区
3
治疗与康复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损 伤,包括固定、制动、药 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损 伤,包括骨折复位、固定、 关节置换等
01
骨骺骨折:骨骺 与骨干连接处发
生骨折
02
骨骺分离:骨骺 与骨干分离,导
致关节不稳定
03
骨骺滑脱:骨骺 与骨干之间发生
相对滑动
04
骨骺软骨炎:骨 骺软骨发生炎症, 导致关节疼痛和
活动受限
骨骺损伤诊断
01
02
影像学检查:X光片、 CT、MRI等
临床症状:疼痛、肿 胀、活动受限等
03
病史询问:外伤史、 运动史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以恢复关节功能和日常生 活能力
心理治疗:针对儿童心理 创伤,进行心理疏导和情 感支持,以帮助儿童适应 康复过程和恢复正常生活
康复计划
早期康复:在损
1 伤发生后立即开 始康复治疗,以 减轻疼痛和肿胀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损伤稳定后,
2 开始进行关节活 动度训练,以恢 复关节功能
05
关节损伤:可见关节间隙变 窄、关节面不平整或关节脱
位
06
骨骼畸形:可见骨骼畸形、 生长板损伤或骨骺早闭
CT表现
1 骨骺损伤:可见骨折线、骨碎片、骨皮质不连续等 2 软组织损伤:可见肿胀、出血、肌肉撕裂等 3 关节损伤:可见关节积液、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变窄等 4 神经损伤:可见神经根受压、神经水肿、神经鞘膜囊肿等 5 血管损伤:可见血管破裂、血肿形成、血管壁不规则等 6 骨骺发育异常:可见骨骺育迟缓、骨骺板增厚、骨骺线模糊等
骨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骨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骨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一、骨骺损伤的定义骨骺是指长骨的生长端,包括骨骺板和骨骺融合线。
骨骺损伤是指影响骨骺结构的各种伤害和疾病。
骨骺损伤可以包括骨骺骨折、骨骺软骨损伤、骨骺变性等。
二、骨骺骨折的影像学表现⒈ X线片表现(1)骨皮质断裂线:骨骺骨折的关键特征,可表现为一条或多条骨皮质连续断裂线。
(2)骨骺断面移位:骨骺骨折后,骨骺的两个端部之间会出现移位现象。
(3)骨骺断柱平骨形态畸形:断点附近的骨骺可能会出现骨形态畸形,如扁平、棒状等。
⒉ CT扫描表现(1)横断面成片:CT图像可以提供横断面成片,清晰显示骨骺的形态和解剖情况。
(2)三维重建:通过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以进一步观察骨骺的立体结构和移位情况。
三、骨骺软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⒈ MRI表现(1)T1加权成像:软骨损伤可呈现低信号或等信号。
(2)T2加权成像:软骨损伤可呈现高信号或等信号。
⒉关节镜下表现(1)软骨表面损伤:可表现为软骨裂隙、软骨溃疡、软骨软化等。
(2)软骨下骨损伤:除了软骨损伤外,还可能伴有软骨下骨质损伤。
四、骨骺变性的影像学表现⒈ X线片表现(1)骨骺体积增大:骨骺变性时,骨骺的体积通常会增大。
(2)骨骺密度改变:骨骺变性后,骨骺的密度可增加、减少或不均匀。
⒉ CT扫描表现(1)骨骺CT值改变:骨骺变性后,骨骺的CT值可增加、减少或不均匀。
⒊ MRI表现(1)T1加权成像:骨骺变性可呈现低信号或等信号。
(2)T2加权成像:骨骺变性可呈现高信号或等信号。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骨骺:长骨生长端的部分,包括骨骺板和骨骺融合线。
⒉骨皮质断裂线:骨骺骨折的关键特征,表现为一条或多条骨皮质连续断裂线。
⒊移位:骨骺骨折后,骨骺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错位现象。
⒋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骨骺的横断面成片等信息。
⒌ MRI: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软骨损伤的详细信息。
骨骺损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骨骺损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来源:熊猫放射作者:***骨骺骨折 Physeal fractures•发生在骨骺(生长板)•约18-30%的儿童骨折累及骨骺•骨骺损伤多见于青少年,高峰年龄11-12岁•大部分见于上肢的桡骨及尺骨Salter-Harris 分型I型:骨骺分离(有或无移位,多不引起生长障碍)II型: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最多见)III型:骨骺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IV型:骨骺和干骺端骨折(较多见,关节内骨折,易引起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V型:骺板挤压性损伤(少见,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上图)骨骺轻微向背侧、内侧移位,1-2周后随访骺板处可见成骨反应。
Salter-Harris I型:干骺端及骨骺分离平片通常为正常,可表现为骺板增宽或骨骺轻度移位。
Salter-Harris II型:骨折累及骺板及干骺端,骨骺骨折中最多见(75%),预后较差。
Salter-Harris III型:骨折累及骺板及骨骺,属于关节内骨折,可导致生长停滞。
Salter-Harris IV型:骨折累及骺板、干骺端及骨骺,属于关节内骨折。
(上图)胫骨远端骺板变窄,同时可见并发的跟骨骨折。
Salter-Harris V型:由轴向压力导致的挤压伤,表现为骺板的明显扭曲或变窄。
Salter-Harris分型(1963)第一型(Ⅰ型) 骨骺分离,分离一般发生在生长板的肥大层,故软骨的生长带留在骨骺一侧,所以多不引起生长障碍;婴幼儿骺板软骨层较宽,容易发生骨骺分离,据统计,占骨骺损伤的15.9%;唯一的x线征象是骨化中心移位,该型复位容易,预后良好;而股骨头骨骺分离由于骨骺动脉多被破坏,预后不佳。
该型也可见于坏血病、佝偻病、骨髓炎和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病理性损伤。
第二型(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
该型损伤最多见,占骨骺损伤的48.2%,好发部位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胫骨远端。
多发生在10一16岁的儿童,骨折线通过肥大并累及干骺端的一部分,骨折片呈三角形,在骨折端成角之凸侧有骨膜撕裂,而凹侧骨膜完整、复位容易,预后良好。
儿童骺软骨骨折的影像诊断

儿童骺软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综述)北京积水潭医院屈辉骨骺及软骨板损伤是儿童期常见的骨骼创伤,有时诊断比较困难,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主要原因是骨骺部的软骨在X 线片上不显影。
骨骺软骨板是儿童期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组织,有骨骼生长的功能,随骨骼的发育成熟而与原始骨化中心融合,因其结构的力学强度较弱,易于受损伤。
骨骼长度的增长是骺软骨板增殖发育的结果,因而骨骺软骨板的损伤有可能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发育,所以早期诊断骺板损伤是影像学的主要任务,继而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骨骺软骨板的解剖及病生理:[1-3]1、儿童关节软骨的组织结构儿童关节由骨端软骨和骺软骨组成,周围有关节囊和韧带。
关节周围韧带比骺板软骨坚强。
儿童骺板软骨包括生发细胞层,增生层,成熟层,肥大细胞层等,各层细胞不断分化、增生、退化、成骨,此过程不断进行,形成骨的生长发育(图1),直至骨骺与干骺闭和。
文献认为,外力导致骨骺损伤造成骨折或撕脱占80%,分离或压缩占20%;动物实验及尸检认为骺软骨板骨折复杂多样,各层软骨层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有时骨折线穿过其他软骨细胞层可进入干骺端。
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骨折线,而骺板内骨折线则不可见。
生发细胞层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原始细胞层,此层细胞损伤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不管任何类型的骨折,只要损伤了生发细胞层即可能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并可能导致骨骼畸形。
全身大多数部位干骺端中心的血液供应来自本身的营养动脉,其周围的血供来自外周骨膜的分枝;骨骺的血液供应来自关节周围不同部位骨膜的营养分枝。
例如股骨和桡骨近端骨骺位于关节囊内,部分血液供应源于干骺并环绕骨骺。
因此,骨骺损伤累及相应血管同样会影响生长发育。
2、儿童关节的影像特点:儿童关节由骨端软骨和骺软骨组成,周围有关节囊和韧带,骨端软骨和骺软骨在X线不显影。
骨骺生长期间出现骨骺核,X 线可显影。
骨骺与干骺端之间为骺板软骨。
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X线不显影,为阴性。
骨骺损伤分型

骨骺损伤分型
骨骺损伤是指儿童或青少年期间发生的骨骼生长区损伤,是儿童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骨骺损伤可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包括:
1.Ⅰ型:轻微损伤,只影响骨骺的表层区域,对骨骼发育影响较小。
2.Ⅱ型:中度损伤,骨骺的中央区域受损,可导致骨骼畸形。
3.Ⅲ型:严重损伤,骨骺完全分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Ⅳ型:骨骼毁损严重,治疗困难,常导致骨骼畸形和生长障碍。
5.Ⅴ型:骨骼表面被压缩,但内部骨骼结构未受到损伤,通常不会对骨骼发育造成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骨骺损伤,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骨骼复位等。
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并发症的风险,确保骨骼正常发育。
- 1 -。
骨骺及骺板损伤的鉴定

骨骺及骺板损伤的法医学鉴定_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将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或粉碎性骨折分别评定为x级、ⅸ级伤残。
对此两条款存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指关节内骨折,一种认为系儿童的骨骺及骺板骨折。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认识均是片面的,前者忽略了骺板的特有概念,将骺板与相当于骺板位混淆,后者又人为缩小了评定的范围,将之局限于儿童。
从法律角度讲,儿童指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此年龄界限与骺板的发育过程不符。
以下谈谈笔者对条款的粗浅看法和骨骺及骺板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一、骺板的发育过程骨骺软骨板(骺板)是儿童期及青春期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组织,具有纵向和横向骨骼生长的功能。
随着骨骼的发育成熟而与原始骨化中心融合,骨骼长度的增长是骺软骨板增殖发育的结果。
到青春期末(18~20岁),骺软骨板的增殖减慢,最终全部骨化。
x线片上,表现为一条致密的线,称为骺线痕迹。
骺板损伤会导致儿童长管状骨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骨性连接即骨桥,使骺板全部或部分提前闭合,造成肢体缩短和(或)成角畸形。
二、条款不符合临床对骨骺损伤的分型条文所指损伤为骨骺和骺板的损伤,临床上骨骺和骺板损伤一般没有线性和粉碎性骨折之分,而是将骨骺骺板损伤分为5 型(即salter分型法)。
[ ]其中i型较常见于病理性损伤,ⅱ型、ⅲ型预后较好,ⅳ型、v型预后较差。
但各型并非单独存在,前4 型中也可能同时合并v型损伤,因此对每一型损伤的预后都不能绝对化。
此分型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后由ogden进一步发展。
但近年来许多人对salter分型在预后方面的价值提出质疑。
miznta分析1 629例骨骺骨折,发现预后更依赖于损伤部位.而非salter分型。
rogers认为临床所遇到的骺板损伤,暴力· 66 ·往往不是单一的,可同时存在剪力、压缩力和扭转力。
因此,损伤常波及骺板多层。
下肢骨折因损伤剧烈,各型都易发生早闭。
儿童骨骺损伤的影像诊断

股骨头骨骺I型损伤(骨骺分离)
Ⅱ型:骨骺分离骨折(I型+干骺端骨折片)最常见
的类型,特点是断裂的平面先沿着骺板分离,然后带 上三角形部分干骺端,骺板分离的部分与Ⅰ型相同, 在肥大区和钙化区,然后转向干骺端,三角形骨片可 大可小,该侧骨膜完整,而对侧骨膜撕裂,损伤机制 由剪切力加上弯力量造成,占75%
Ⅴ型骨骺损伤骨桥形成
Ⅴ型骨骺损伤后骨 桥形成
病例一 男 1岁 右肘关节外伤1天。
肱骨外髁骨折(IV型)? 肱骨外髁骨折伴脱位?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II)
儿童肘关节正常X线表现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指肱骨远端包括全部骨骺的软骨块和干骺 端之间的分离错位。在婴幼儿时一般只可见 肱骨小头骨骺,其他骨骺化骨中心尚末出现。 骨折线开始于外侧,横行贯通骺线,带有内 侧干骺端的小骨片或较大骨块。
桡骨远端骨骺II型损伤
指骨近端骨骺II型损伤
股 骨 头 骨 骺 II 型 损 伤
男,7岁,摔伤后
股骨远端骨骺损伤 II型
伤后5个月,骨折 端修复塑形,股骨 远端后侧骺早闭
伤后1个月,跛行
Ⅲ型:亦称骨骺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从关节面
经过骨骺,先后通过骺板的静止、分裂、柱状到 肥大和钙化区,在该区骨骺分离即关节内骨折加 骨骺分离。这种损伤不常见,占8%,由关节内切 剪力引起,常出现在胫骨远端
内踝骨骺Ⅲ型损伤
胫骨远端骨骺Ⅲ型损伤
Ⅳ型:亦称骨骺和干骺端骨折(III型+干骺端骨折
片),也属关节内骨折,骨折线涉及到关节面、骨骺、 全层骺板和部分干骺端,即关节内骨折加骺板和干 骺端骨折,占12%。
股骨远端4型骨骺损伤
5年后股骨远端外侧骨桥形成, 膝外翻畸形
肱骨外髁骨折 (IV型骨骺损伤)
骨骺损伤分型课件

骨骺损伤分型
14
Salter-Harris 分型
SH V型 骺板 挤压性损伤
少见,占骨骺损伤的1 %,由于严重暴力损 伤造成,相当于骺板 软骨的压缩骨折,偶 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
骨骺损伤分型
15
Salter-Harris 分型
SH Ⅵ型 骺板 软骨膜损伤 (Rang Ⅵ型)
常见于踝部刈草机伤 和股骨远端侧副韧带 撕脱伤,多合并皮肤
软组织损伤。
骨骺损伤分型
16
Salter-Harris 分型
左 膝 外 侧 撕 脱 伤
伤后1月 伤后5月
骨骺损伤分型
17
Salter-Harris 分型
伤后2年
X线示膝外翻,股骨髁外侧 骺板生长抑制
骨骺损伤分型
18
Ogden分型
Ogden分型在SH分型的基础 上增加了3种非涉及骺板的生 长机构损伤.
42
预后
S-H V型 由于软骨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或来自
骨骺营养血管广泛损伤,导致骺板早闭和生长停 止,逐渐出现骨骼变形和关节畸形 ,早期诊断 困难,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
骨骺损伤分型
43
预后
S-HⅥ型 除骺板软骨膜环损伤外,还涉及临
近骨骺和干骺端,处理不当易形成骨桥,继发成 角畸形。
骨的形成
膜内化骨:锁骨、颅骨和面部诸骨,由
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纤维组织细胞直接进行骨 化,形成膜状物并演变成骨;
软骨内化骨:绝大多数骨,如躯干和
四肢骨,婴儿时期形成初级骨化中心,随之 形成骨干和干骺端,二级骨化中心在骨的末 端形成。
骨骺损伤分型
1
骨的形成
骨骺
epiphysis
骺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骺损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发生在骨骺(生长板)约18-30%的儿童骨折累及骨骺骨骺损伤多见于青少年,高峰年龄11-12岁大部分见于上肢的桡骨及尺骨
Salter-Harris 分型I型:骨骺分离(有或无移位,多不引起生长障碍)II型: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最多见)III型:骨骺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IV型:骨骺和干骺端骨折(较多见,关节内骨折,易引起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V型:骺板挤压性损伤(少见,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上图)骨骺轻微向背侧、内侧移位,1-2周后随访骺板处可见成骨反应。
Salter-Harris I型:干骺端及骨骺分离平片通常为正常,可表现为骺板增宽或骨骺轻度移位。
Salter-Harris II型:骨折累及骺板及干骺端,骨骺骨折中最多见(75%),预后较差。
Salter-Harris III型:骨折累及骺板及骨骺,属于关节内骨折,可导致生长停滞。
Salter-Harris IV型:骨折累及骺板、干骺端及骨骺,属于关节内骨折。
(上图)胫骨远端骺板变窄,同时可见并发的跟骨骨折。
Salter-Harris V型:由轴向压力导致的挤压伤,表现为骺板的明显扭曲或变窄。
Salter-Harris分型(1963)
第一型(Ⅰ型) 骨骺分离,分离一般发生在生长板的肥大层,故软骨的生长带留在骨骺一侧,所以多不引起生长障碍;婴幼儿骺板软骨层较宽,容易发生骨骺分离,据统计,占骨骺损伤的15.9%;唯一的x线征象是骨化中心移位,该型复位容易,预后良好;而股骨头骨骺分离由于骨骺动脉多被破坏,预后不佳。
该型也可见于坏血病、佝偻病、骨髓炎和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病理性损伤。
第二型(Ⅱ型) 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
该型损伤最多见,占
骨骺损伤的48.2%,好发部位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胫骨远端。
多发生在10一16岁的儿童,骨折线通过肥大并累及干骺端的一部分,骨折片呈三角形,在骨折端成角之凸侧有骨膜撕裂,而凹侧骨膜完整、复位容易,预后良好。
第三型(Ⅲ型) 骨骺骨折。
属于关节内骨折,骨折线从关节面开始穿过骨骺,再平行横越部分骺板的肥大层。
该型占骨骺损伤的4%。
多发生在胫骨远端内侧或外侧和肱骨远端外侧。
无移位关节面平整者预后良好,有移位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般移位超过2mm者既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
第四型(Ⅳ型) 骨骺和干骺端骨折。
该型也较多见,仅次于第二型,占30.2%;骨折线呈斜形贯穿骨骺、骺板及干骺端,由于骨折线同过生长板全层,所以容易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和关节畸形,多见者为鱼尾状畸形。
此型多见于10岁以下小
儿的肱骨外髁及年龄较大儿童的胫骨远端,此型必须切开复
位及内固定。
第五型(V型) 骺板挤压性损伤,少见,占骨骺损伤的1%。
由于严重暴力损伤造成,相当于骺板软骨的压缩骨折,有学者指出此型损伤只发生在一个方向活动的关节,如膝关节和踝关节。
由于软骨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或来自骨骺营养血管广泛损伤,导致骺板早闭和生长停止。
逐渐出现骨骼变形和关节畸形,但早期X线表现常常为阴性结果,多在晚期发生生长障碍时才能作出诊断。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岁男孩,肘关节外伤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