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酸奶工厂设计工厂设计

(完整word版)酸奶工厂设计工厂设计

1 绪论1.1酸奶简介牛乳的组成最为接近人体的母乳,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营养最为均衡,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具有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由鲜牛乳发酵成的酸乳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爽滑的质构和良好的生理功能,备受人们青睐[1]。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酸奶定义为乳与乳制品(杀菌乳或浓缩乳)在保加利亚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的作用下乳酸发酵而得到的凝固型乳制品其中可任意添加全脂乳粉、脱脂乳粉、乳清粉等。

但在最终发酵产品中必须大量存在这些微生物。

也可简单将其定义为以新鲜牛乳或乳粉为原料,经乳酸菌保温发酵而制成的产品[2]。

通常根据酸奶在零售过程中的产品存在状态来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繁殖,发酵分解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导致乳的pH 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发生凝集,把这种乳凝状的酸奶称为凝固型酸奶。

所谓搅拌型酸奶,是指先在发酵罐中通过乳酸菌的作用,将经过标准化处理的牛乳发酵至乳凝,然后再用搅拌器破乳,是凝乳粒子保持在0.01~0.04mm大小的一种酸奶。

产品呈半流动状态的粥糊状,易使用吸管吸食[3]。

一半搅拌型酸乳可分为原味型和水果型,而凝固型大都为原味型[4]。

酸乳又名酸牛乳或酸奶,作为众多的发酵乳产品中当今最为流行的乳制品,最初出现时其名是与发酵乳混用的,表示变酸的乳。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人类何时第一次制作酸奶的明确记载,但酸奶的食用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

发酵乳起源于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在那里,牧民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可以通过发酵可以延长鲜乳保存期的方法。

虽然起源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酸奶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并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这一观念在许多文明国度里已存在了很长时间。

依据波斯人的传统,亚伯拉罕把自己的富饶和长寿归功于酸奶而法国皇帝法兰西一世据说也因饮用由山羊奶制成的酸奶而治愈其体虚气弱之疾[5]。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ppt 25页)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ppt 25页)

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是根据初步设 计的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和 深化;
❖ 确定设备管口、操作台、支架及仪表等的空间 位置;
❖ 确定设备的安装方案; ❖ 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和结构尺寸; ❖ 确定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的走向等。 ❖ 工艺专业人员绘制施工图阶段车间设备的平面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试行)(1987)。
2、基础资料
①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对施工图 设计需要管道仪表流程图;
②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 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据及处理方 法);
③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 式及保温情况);
❖ 车间布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 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 确定生产、辅助生产及行政生活等区域的布局; ❖ 确定车间场地及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尺寸; ❖ 确定工艺设备的平面、立面布置布置图; ❖ 确定人流及物流通道; ❖ 安排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等; ❖ 编制初步设计布置设计说明。 ❖ 主要成果是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主要包括:
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的位置; 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
公用设备的位置。 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
寸。 在上述各项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 其他。
设备布置的最终成果是设备布置图。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 (一)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1、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16-87。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 50160-1999。 •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HG20571-1955。 • 《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2348-1990。

(完整word版)年产200吨庆大霉素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

(完整word版)年产200吨庆大霉素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1。

1设计依据··11.1.1 主要文件··11。

1.2 主要技术资料··11.2设计原则··32.产品方案·32。

1 产品规格··32.2产品主要物性··42。

3 分析方法··4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43.1生产方法··43。

2工艺过程··53。

2.1工艺流程框图··53.2.2工艺流程说明··53。

3设备框图··63。

4 生产特点··73。

5 工艺介质的腐蚀性··73。

6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74.原料及中间产品的技术规格·85.物料衡算·95。

1主要物性参数··95。

2物料衡算··95。

2.1公称体积与台数的计算··95。

2。

2物料衡算··105。

3物料衡算框图··116.能量衡算·117.设备计算及选型原则·137.1设备衡算··137.1.1大罐··137。

1.2中罐··147.1.3小罐··157。

2设备选型的原则··168.车间布置·168。

1车间的生产性质··168。

2 车间布置说明··168。

2.1 生产工艺··168.2。

2设备安装检修··168.2.3安全技术··168。

车间建设方案

车间建设方案

车间建设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车间建设方案,为组织提供一个完整的车间建设方案,以确保高效的生产和工作环境。

本方案对车间进行了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车间布局、设备选购、工作流程等内容。

2. 车间布局车间布局是车间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车间布局方案:2.1 生产区域生产区域是车间的核心区域,应该根据生产过程的流程来进行布置。

建议按照车间工序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便于材料流动和工人的操作。

2.2 储存区域储存区域应该被放置在生产区域的附近,以方便取材和投料。

储存区域应该设置合理的货架和储物柜,以保持材料的整洁和有序。

2.3 办公区域办公区域是车间管理人员工作的地方,应该位于车间的一侧,并与生产区域隔离开来,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和监控生产情况。

3. 设备选购车间建设需要选购适合生产需求的设备和工具,以下是我们建议的设备选购方案:3.1 生产设备根据生产需求,我们建议选购以下生产设备:•生产线设备: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选择适当的生产线设备。

•机械设备:根据生产规模和技术要求,选购适宜的机械设备,如数控机床、注塑机等。

•检测设备:选购适当的检测设备,以保证产品质量。

3.2 辅助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我们建议选购以下辅助设备:•仓储设备:包括货架、储物柜等,用于储存和管理材料和成品。

•物料搬运设备:如起重机、叉车等,用于方便材料的搬运和装卸。

•办公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等,用于办公工作和管理车间。

4. 工作流程良好的工作流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减少工作中的浪费。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车间工作流程:4.1 材料采购车间应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给的及时性。

4.2 生产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生产方案并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的准时和工作的有序进行。

4.3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应设立清晰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对材料的流动和工人的操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卧式砂辊碾米机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版

卧式砂辊碾米机的设计(全套图纸)word版

摘要碾米就是借助旋转的碾辊使米粒与碾白室构件及米粒与米粒之间产生相互碰撞、摩擦及翻滚等运动,通过碾削及摩擦擦离等作用将米粒表皮部分或全部去除,使之成为符合预定质量要求的大米的加工过程。

按碾辊材质的不同,碾米机可大致分为砂辊碾米机和铁辊碾米机。

与铁辊碾米机相比,砂辊碾米机具有碰撞及翻滚等作用柔和以及碎米率低、电耗低、出米率高和生产效率高等优势。

关键词:碾米;碾米机;砂辊碾米机设计ABSTRACTRice Milling is made with the rotary grinding roller let rice and grinding the white room's components or rice and rice produce the collision,friction and rolling.It is by cutting and grinding or friction to remove part or all of a grain of rice epidermal, and then making it meet the intended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processing of rice.By different materials of grinding rollers,rice milling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sand roller rice milling and iron roller rice pared with the iron roller rice milling,the sand roller rice milling has the effect of collisions and rolling and the low broken rice rate,low power consumption,high white rice yield an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Key words: rice milling;rice milling;sand roller rice milling design目录一、绪论 (5)1.1碾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5)1.2我国碾米工业的发展史 (5)1.3碾米工业的任务 (5)二、碾米的基本原理及机型 (6)2.1碾米的基本原理 (6)2.2碾米机的分类 (7)三、设计方案和参数选择 (10)3.1机型选择: (10)3.1.1立式碾米机的优缺点 (10)3.1.2卧式碾米机的优缺点 (10)3.2以下就开始选各种参数: (11)3.2.1 碾白压力 (11)3.2.2 单位产量碾白运动面积 (12)3.2.3 向心加速度 (13)四、碾米机的结构设计 (15)4.1进料装置 (15)4.2碾白室 (18)4.3排料装置 (23)4.4传动部分 (24)五、碾米机的操作与维护 (32)5.1碾米机的操作调整 (32)5.2碾米机的维护保养 (34)六、参考文献 (36)致谢一、绪论1.1碾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碾米工业是粮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车间设备布置设计5.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5.1。

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1 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

2 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3 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

5 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

6 留有发展的余地7 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8 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 设备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

10 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道走向一致[13]。

5。

1。

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

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

第三,生产要安全。

即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

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

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

5。

1。

3 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

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

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

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且操作岗位安排在塔的中部以便观察塔内情况,这样就需要设计多层厂房;另一种情况是:设备大部分露天布置,厂房内只需要安置泵或风机,这种情况可设计成单层厂房。

毕业设计---10万吨年电镍的镍电解精炼车间设计 -(终稿word)

毕业设计---10万吨年电镍的镍电解精炼车间设计 -(终稿word)

10万吨/年电镍的镍电解精炼车间设计摘要本论文主要设计了年产10万吨电解镍的精炼车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基本了解熔炼硫化铜镍矿的准备工作及整个从熔炼到精炼流程工艺,重点介绍了硫化镍可溶阳极电解精炼的工艺流程,主要进行了厂址的选择、工艺流程的确定及相关冶金计算,包括金属平衡和热量平衡及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以及对炼镍厂的安全技术的相关了解,同时描述了镍冶炼厂的三废状况及治理关键词:镍电解净化工艺引言1.1镍资源概况及镍资源发展透视镍在地球上是储量丰富的一种金属。

据美国地质调查报导,2006世界镍储量为6200万吨,储量基础为14000万吨。

世界陆地查明含镍品位在1%左右的资源为1.3亿吨,其中60%属于红土镍矿床,共伴生矿产主要有铜、钴、金、银及铂族元素,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南非等国,这是目前主要开采的镍矿床。

另外大洋深海底和海山区的锰结核和锰结壳中还含有大量镍资源,其储量在1亿吨以上。

由于海洋镍资源还无法积极有效地利用,因此陆地镍资源成为当前各国开发的重点。

世界陆地镍资源储量的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我国镍工业始于1957年四川省力河镍矿的开采。

虽然生产规模较小,但填补了我国镍工业的空白。

1958年甘肃省地质局发现金川镍矿,并与60年代投产,这在很大程度上中解决壳我国对镍的需要。

到了90年代,由于新疆镍矿,云南金平矿及吉林镍矿的开发和投产使我国镍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镍矿区共有93处,镍矿资源储量分布于19个省。

70%的镍矿资源集中在甘肃。

其次,27%的分布在新疆、云南、吉林、四川、陕西、青海和湖北7个省其余镍资源分布在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河北、海南、贵州、山东11个省。

这些地区的镍资源合计的储量占总储量的 3.7%。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飞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镍工业体系。

2004年国内精炼镍产量近8万吨,世界排名上升至第五位;消费量达到14.6万吨,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镍消费国。

年产20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

年产20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

年产2000万瓶大输液(葡萄糖注射液)车间GMP工艺设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题目:年产2000万支大容量注射剂(100、250、500ml)玻璃生产车间设计学院:药学院中医药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化工制药)年级:09 级组别:第十二组组长:廖勇组员:侯迪、李邦、赵源、彭正刚、杨炜龙、王俊翔、郭舜、赵辉指导教师:刘红刘雪梅成绩:2012年5月28日年产2000万支大容量注射剂(100、250、500ml)玻璃生产车间设计分工明细廖勇: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工艺设计与说明第三章物料衡算附图设计的总体布置、排版与致谢侯迪:第四章热量衡算彭正刚:第五章设备选型赵源:第六章车间布置设计李邦、杨炜龙:第七章质量控制标准王俊翔: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郭舜、赵辉:第九章“三废”处理及其综合利用Key word:Glass bottle infusion;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tion equipment; Design第一章前言1.1 简介大输液为大容量注射剂,是我国医药行业五大类重要制剂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十多年来,输液剂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我国经批准上市的新品种达100余种;输液产量从1990年的6.34亿瓶增加到2003年的35亿瓶,输液剂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一步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

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

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的,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

1.2 输液的分类及临床用途1.电解质输液用以补充体内水分、电解质,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

如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5.1.1车间设备布置的原则
1 从经济和压降观点出发,设备布置应顺从工艺流程,但若与安全、维修和施工有矛盾时,允许有所调整。

2 根据地形、主导风向等条件进行设备布置,有效的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尽量采用露天布置及建筑物能合并者尽量合并)。

3 明火设备必须布置在处理可燃液体或气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侧,并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边缘。

4控制室和配电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域的中心部位,并在危险区外。

5 充分考虑本装置(车间)与其他部门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的位置,力求紧凑、联系方便,缩短输送管线,达到节省管材费用及运行费用的目的。

6 留有发展的余地
7 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火要求、防腐蚀措施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8 有毒、有腐蚀性介质的设备应分别集中布置,并设围堰,以便集中处理。

9 设备安全通道、人流、物流方向应错开。

10 设备布置应整齐,尽量使主要管道走向一致[13]。

5.1.2 车间设备平面布置的原则
车间平面布置首先必须适合全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应尽可能使个车间的平面布置在总体上达到协调、整齐、紧凑、美观,相互融合,浑成一体。

其次,必须从生产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

即要符合流程、满足生产、便于管理、便于运输、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

第三,生产要安全。

即要全面妥善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卫生等方面的问题,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

第四,要考虑将来扩建及增建的余地,为今后生产发展、品种改革、技术改造提供方便。

但这些一定要最有效的利用车间的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设备装置能露天布置的尽量露天布置,建筑物能合并的应尽量合并)。

5.1.3 车间设立面布置的原则
厂房的立面形式有单层、多层和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

多层厂房占地少但造价高,而单层厂房占地多但造价低。

采用单层还是多层主要应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

例如制碱车间的碳化塔,根据工艺要求须放在厂房内,但塔有比较高,
且操作岗位安排在塔的中部以便观察塔内情况,这样就需要设计多层厂房;另一种情况是:设备大部分露天布置,厂房内只需要安置泵或风机,这种情况可设计成单层厂房。

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设备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一般都设计一个较高的单层厂房,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制操作平台代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以适应工艺流程和设备变化的需要。

5.2车间设备布置
5.2.1车间设备平面布置
车间平面布置按其外形一般分为长方形、L形、T形和Ⅱ形等。

长方形便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利于设备排列,缩短管线,易于安排交通出入口,有较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但有时由于厂房总长度较长,在总图布置有困难时,为了适应地形的要求或者生产的需要,也有采用L形、T形和Ⅱ形的,此时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和立面等各方面的因素。

5.2.2车间设备立面布置
化工厂厂房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设计成单层、多层或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形式。

一般来说单层厂房建设费用较低,因此除了由于工艺流程的需要必须设计成多层外,工程设计中一般多采用单层。

有时因受建设场地的限制或者为了节约用地,也有设计成多层的。

对于为新产品工业化生产而设计的厂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工艺路线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所以一般都设计成一个高单层厂房,利用便于移动、拆装、改建的钢操作台代替钢筋混凝土操作台或多层厂房的楼板,以适应工艺流程改变的需要。

6. 公用工程
6.1供水
化工生产中的大量用水,主要用于工艺用水和冷却用水两类。

在本设计中工艺用水不与产品接触,故不做讨论,对于冷却水应该满足下列几点要求:(1)温度尽可能低,全年温度变化小;
(2)不会有水垢和泥渣沉积引起的危害;
(3)对金属的腐蚀性小;
(4)不会促进生物或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引起管道和换热设备的堵塞。

6.2供电
车间用电通常有工厂的变电所或由供电网直接供电。

车间用电一般最高为6000伏,中小型电机只有380伏。

通常在车间附近或在车间内部设置变电室,将电压降低后分配给各用电设备使用。

6.3供暖
采暖目前主要以锅炉方式提供热量,使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下,仍能保持适宜的工作或生活条件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按设备的布置情况主要分为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

6.4 通风
车间通风的目的是排除余热、余湿、有害气体和粉尘等,使车间内作业带的空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卫生要求,以保证操作者的政策卫生条件。

通风的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两大类,在本设计中主要采用自然通风,但在设备附近有局部通风的设施。

参考文献
[1]严福英等.聚氯乙烯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2]张洋.高聚物合成工艺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赵德仁等.高聚物合成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谭天恩等.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倪进方等.化工设计[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6]邴涓林,黄志明等.聚氯乙烯工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邓云祥.聚氯乙烯生产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M]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等.化工原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M]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M]郑石子,颜才南,胡志宏等.聚氯乙烯生产与操作.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M]林大钧等.简明化工制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