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秦兵马俑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十九课 秦兵马俑(课件)公开课课件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上册第十九课 秦兵马俑(课件)公开课课件

马车还要好!”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感慨:“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精读感悟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学 完 本 课 收 获 多 多
感受了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受到情感
的熏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1
2
了解了先总写再具体表达 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了合理想 象的妙处。
课堂练习
1.补充词语。
举世( 无双 ) 规模( 宏大 )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
明。
精读感悟
01
02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03
个性鲜明
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
精读感悟
“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句话在文中 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这一自然段 的中心句,总领本段内容。
精读感悟
01
02
俑坑的面积 兵马俑的个数

03
兵马俑的排列
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排比
精读感悟
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凝视远方
紧握双拳
目光炯炯,神态庄重
精读感悟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
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句话与开头是什
么关系?
第三部分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点明了秦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 地位。
精读感悟
名扬中外的兵马俑
前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先生 称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
迹”,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 德国前总理科尔说:“今天看到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 和伟大的历史。”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
的其它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初读感知
鸟瞰: 从高处往下看。

兵马俑四年级作文(精选3篇)

兵马俑四年级作文(精选3篇)

兵马俑四年级作文(精选3篇)兵马俑四年级作文1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了西安看威武的秦兵马俑。

供人们参观的有三个坑。

我们先去了一号坑,一号坑是这里最大的俑坑,东西长二百多米,宽五六十。

这里的兵马俑也是最多的,大概有两千多个,而且他们形态各异很是壮观。

有的紧握双手,表情凝重;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有的表情严肃,好像在思考这什么……接着,我们又去了二号坑。

这里的兵马俑种类繁多,有武士俑、骑兵俑……武士俑非常威武,眼神中透露着杀气;骑兵俑一只脚踏在马鞍上,另一只脚立在地上,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弓箭,仿佛随时准备出发……此时我的脑海里,也涌现出千军万马奔腾而过的壮阔景象。

最后,我们来到三号坑,这里都是将军俑。

虽然不大,却最吸引我,将军俑们每两个面对这面,好像在商讨着应敌战术。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原来在古代职位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等级差别可真大呀!将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去了兵马俑博物馆。

这里有很多兵马俑模型,有大的,有小的,有排成排的……有包装精美的。

虽然真的带不走,但买两个模型带回家还是可以留作纪念呢!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民族首饰也很漂亮,看得人眼花缭乱。

参观完后我依依不舍得坐上了回家的车,回到家后,我还是缓不过神来,兵马俑那恢宏的气势深深地吸引着我,真是令人难忘啊!兵马俑四年级作文2暑假,我们来到了位于西安临潼县的兵马佣博物馆。

我们进入了兵马佣博物馆的大门,乘坐景点观光车来到了规模宏大的一号展馆。

一号展馆是三个展馆中最大的一个展馆,它的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它的兵马俑也是最多的。

兵马俑的平均身高180厘米,最高的足足有230厘米。

每个兵马俑的动作、表情都不一样,有的怒目圆睁好像听见了冲锋的号角;有的面带微笑好像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胜利;有的伏身射击好像瞄准了敌人准备射击;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

仔细观察,兵马俑的前三行站立特别整齐,装备也十分精良。

听导游讲:前三行是冲前锋的壮士。

然后,我们随着观看的人群来到了精品展馆。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秦兵马俑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 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 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 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 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 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 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 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 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 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 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 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 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 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1)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 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 宏大这一特点的?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 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 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 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 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 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 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
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 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 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 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 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 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 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 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 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 珍贵。[16]

弓弩俑
弓弩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 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 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 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弓弩 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 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 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 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 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 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 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 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 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 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 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 承袭。

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课文内容

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课文内容

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课文内容
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课文内容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19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和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9课 秦兵马俑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5单元第19课 秦兵马俑
u 串珠问题: 1.兵马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 宏大?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兵马俑的数量及 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反 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
2.课文主要写了几种类型的兵马俑? 课文主要写了将军俑、武士佣、骑兵俑、陶马。
大家 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 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 30千米的临潼。课文《秦兵马俑》把我 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文物面前,让 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 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我们一起去 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
19 秦兵马俑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总述: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令世

规模宏大
人界

民第
将军俑 久经沙场
为八
俑 分述 类型众 武士佣 整装待发
多,个 骑兵佣 威武勇猛
之大 自奇 豪迹
性鲜明
陶 马 跃跃欲试
.
总述: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 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和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
.
说一说课文主要描绘了秦兵马俑的 什么特点?
课文主要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 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课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秦兵马俑课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秦兵马俑课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秦兵马俑课文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秦兵马俑课文,感谢您的阅读!19*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

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秦兵马俑》课文原文【导语】《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的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方面,准确、细脚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期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宝贵历史文物。

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

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庞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精深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庞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出生入死、所向无敌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高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硬朗,体态匀称。

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

个个眼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肃,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样大小,一匹匹形体硬朗,肌肉饱满。

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兵马俑
四年级语文教案
秦兵马俑知识目标:
1、学习糜、挺、炯、唇等字;
2、继续学习、巩固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推想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并练习速读。

3、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情感目标:
在了解的规模和特点基础上知道它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点: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教学难点:速读练习,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手段:影视素材、电子幻灯片、图片、模型。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题,导入新课。

1、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

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3、(幻灯展示一课时学习内容)
●二、初步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朗读练习。

速读6----10自然段。

1、计时读文,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读完该段并说出主要内容。

2、同桌之间计时读文比赛。

3、速读全文看谁最快。

●五、再次读文。

找出文中联想和想象的部分,画出带有好像词语的句子,再读一读。

●六、总结:
1、介绍有关兵马俑及秦始皇等相关资料。

2、解释下列词语。

举世无双
恢弘气势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跃跃欲试
惟妙惟肖
鸟瞰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理解课文内容。

(幻灯展示二课时学习内容)
1、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
(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作者又是怎样介绍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
(1)分读作者介绍的不同的俑,说说你喜欢什么俑,为什么?
小结:作者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俑的类型,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2)读短文,与原文对比,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见二课时学习内容)
(3)依据资料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介绍一下可能还有哪些神态的兵马俑?
(4)小结: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示出的军功和军威。

3、齐读结尾段,主要写了什么?
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了这一情感?(见二课时学习内容)
4、小结:美轮美奂的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总结:
1、理解填空。

(幻灯片)
2、介绍一种课文所写以外的兵俑或马俑。

3、说说你所见到的和所知道的我国历史文物,介绍一下它的样子、价值,并展示其图片和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

⒉把你知道的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
(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