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 ———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徐磊青

提 要 在2001~2002年为调查研究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内的环境行为,每年的3~6月之间,笔者共访问

了上海市中心区的4个广场与5条步行街,共有917人接受了调查并回答了问卷。文章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关

于使用者活动期望与活动的研究结果。揭示在上海城市开敞空间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放松心

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空间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

和设施有关。停留活动中主要是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而步行街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三种取向。

关键词 广场 步行街 使用者活动 活动期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4007806

1前言

我国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成不少广场、步行街和绿地。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开敞空间,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笔者结合对上海城市中心区已使用的开敞空间调查,分析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和活动。

2研究方法与程序

调查选择上海的四个广场与五条步行街为调查样本,它们是:G1静安寺广场、G2淮海公园前广场(下简称淮海广场)、G3人民广场、G4弘基休闲广场(下简称弘基广场);以及B1吴江路步行街、B2南京东路步行街、B3多伦路步行街、B4港汇广场步行街(下简称港汇街)和B5雁荡路步行街。

这些样本的区位分布是: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位于南京路上,吴江路位于南京西路南面距离100m。淮海广场、雁荡路位于淮海中路。多伦路位于四川中路商业街。弘基广场和港汇街位于上海商业副中心的徐家汇。这些开敞空间可以说都位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和人流汇聚的上海核心商业区,位置非常优越,是上海零售商业区的典型空间和精华。笔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2001级硕士生80多名,分别在2001

~2002年3~6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首先在2个广场与2条步行街先进行各15名参与者的小样本问卷测试。然后再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对每个样本都进行多天的调研,每天至少调查2h。这个系列调研涉及多种信息的搜集,采用了观察、拍照、平面注记、问卷、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相应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调查涉及两部分:一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

图1各开敞空间景色。

(上图为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下图为淮海广场。)

二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从事的活动。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旨在实现某些可期望的有价值的心理结果。这就是行为动机与环境行为期望。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选择若干时刻(每个研究日至少两次)观察此时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统计开敞空间中的人流。以时间取样(time sample)的方式计算某一时段(如10min)内空间中的人流走向。在广场与步行街上对人群进行访问,分发问卷,请参与者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问卷中包括一个活动期望量表和一个活动量表分别测量人们的环境期望和活动。这两个量表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陈彰仪(1989)和黄茂荣(1989)两位台湾学者关于游憩活动和休闲动机的相关研究。将活动期望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0个题目中,将活动的检测项目组织在13个题目中,广场与步行街的题目稍有不同,皆为多项选择。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3调查结果

3.1 使用者的活动期望

3.1.1 强烈的休闲期望

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的活动期望。这说明目前城市中心区的开敞空间的活动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这既包括放松性休闲活动,也包括社交性休闲活动。其中以放松心情为最主要目的。

3.1.2 社交与观光需要

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也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期望,说明人们希望开敞空间也是一个社交场所,因而开敞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小群体的活动空间,如2~4人的小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社会交流中私密性的各种需要。

各种开敞空间中人们也有较高的观赏城市风光的需要,这包括多伦路(3613%),人民广场(3512%),南京东路(3415%),淮海公园(2318%),静安寺广场(2210%)。这几个开敞空间是所调查样本中空间较宽敞的,这表明,人们希望能有较大的开敞空间可以观赏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见表1。

表1各广场的活动期望(%)

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

1放松心情

58.2放松心情

41.7

放松心情

74.2

放松心情

63.2

2与同伴相聚

23.4购物35.7观赏城市风

光35.2

与同伴相聚

20.8

3观赏城市风

光2210观赏城市风

光23.8

与同伴相聚

22.0

其他22.6

4娱乐21.2活动身体

21.4接近自然

22.0

观赏城市风

光14.2

5接近自然

13.5与同伴相聚

17.9

娱乐17.0娱乐11.3

6其他13.5接近自然

9.5活动身体

11.9

购物10.4

7活动身体

12.8其他7.1购物10.1活动身体

10.4

8购物11.3娱乐5.9了解新信息

8.8了解新信息9.4

9了解新信息

7.1了解新信息

3.6

其他8.2接近自然

814

续表1

静安寺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弘基广场

10体验奇妙感

觉2.8

体验奇妙感

觉2.4

体验奇妙感

觉6.3

体验奇妙感

觉517

调查人数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

伴相聚”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聚”为“与同伴、家

人相聚”。(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1.3 空间的不同性质影响了不同的期望

购物需要在各开敞空间中大相径庭。在南京东路

(5915%)、港汇街(41.7%)和淮海广场(35.7%)的比例较高,

但是在其他几个开敞空间则比例不是很高。据此可以认为除

了几个商业中心开敞空间以外,人们到开敞空间中来主要不

是为了购物。也说明南京东路、港汇街(它边上的港汇中心)

和淮海广场(淮海中路)担负着明显的商业功能(表2)。

表2步行街的活动期望(%)

吴江路

步行街

南京东路

步行街

多伦路

步行街

港汇街

步行街

雁荡路

步行街

1放松心情

7211

购物5915放松心情

6912

放松心情

5813

放松心情

5317

2与同伴相

聚4413

放松心情

5418

观赏城市

风光3613

购物4117与同伴相

聚2414

3娱乐2411观赏城市

风光3415

与同伴相

聚2019

与同伴相

聚2618

观赏城市

风光1813

4购物2012与同伴相

聚2510

接近自然

1716

娱乐1713其他1711

5接近自然

1512

娱乐2114体验奇妙

感觉1312

其他1517购物1519

6观赏城市

风光1118

活动身体

1413

购物1312观赏城市

风光1411

娱乐1416

7了解新信

息1011

体验奇妙

感觉1017

了解新信

息1211

了解新信

息1118

了解新信

息815

8活动身体

819

了解新信

息915

娱乐1110活动身体

613

接近自然

815

9其他819接近自然

813

活动身体

818

体验奇妙

感觉511

体验奇妙

感觉419

10体验奇妙

感觉511

其他418其他818接近自然

活动身体

419

调查人数79人84人91人127人82人

说明:“与同伴相聚”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与同伴相

聚”为“与同伴、家人相聚”。下同。(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人们即使到商业中心附近的开敞空间也不全是为了购

物,譬如港汇街和弘基广场只有100m之遥,弘基广场被一个

非常休闲的美食中心围绕,因此人们就没有强烈的购物需

要。淮海中路上的雁荡路段要比淮海公园段更繁华,但是人

们的购物需求反而不如后者,这与雁荡路步行街两边的空间

功能有关,这条路两边布满了美食店。

人民广场样本中有较高的接近自然的需要(2210%),而

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城市规划汇刊

这种需要在其他样本中没有体现,原因可能与人民广场是类似于都市绿洲型的空间性质有关。另外,只有在淮海广场,人们才有较高的活动身体的要求。这也与淮海公园中有较多的老年人活动内容有关,老人们把这个开敞空间看成是社区中心绿地。这说明本次调查的开敞空间样本与社区开敞空间有较大不同,基本上属于商业性和观光性的开敞空间。

3.1.4 良好的空间品质可以促进娱乐的期望

在吴江路(2411%)、南京东路(2114%)和静安寺广场(2112%),人们还有较高的娱乐要求。这几个开敞空间是人们满意度评价比较高的(有另文述及),这说明如果开敞空间的质量是比较高的话,人们会有更多的娱乐方面的需要。

3.2 使用者活动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开敞空间的活动采用问卷统计与观察两种手段进行分析,下面是问卷分析的结果。

3.2.1 坐和休息是最主要的活动

与活动期望一致,人们在开敞空间的活动主要以休闲/社交活动为主。大多数样本中,闲坐和休息是人们在空间中的最主要活动,比例接近或超过50%,这说明开敞空间人们有强烈的休息需要。看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散步等也是主要活动。在某些餐饮性空间中,进食也是主要活动。

3.2.2 观赏活动

观赏景色排名排列第二。在人民广场(5315%)、南京东路(5711%)、多伦路(6014%)和雁荡路(4419%)样本中看风景活动比例非常高。在其他空间中,风景观赏也是重要的活动。人们可以发现这些空间很有特点,如人民广场的空间最开敞、南京东路、多伦路和雁荡路分别有一些历史性的建筑。这说明空间本身的特点以及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是构成景观的主要部分之一,观看就成为了开敞空间中的人们活动的最主要方面。所以空间的特点(包括视野以及开敞程度)以及建筑设计的特点,是一种很重要的行为诱发点。

3.2.3 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有关

各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差别不大,主要是休息,然后是欣赏风景、与家人、同伴聊天等活动。在景色良好的广场如人民广场、静安寺广场等散步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他如吃食、观看人们的活动、玩耍等也有不少人选。在不同点方面,人民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最丰富。淮海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购物活动。弘基广场上人们选择了较多的餐饮的活动,所以活动内容与广场的性质、功能及区位有关(表3、4)。

表3各广场的停留活动(取前十位)(%)

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

1休息5312休息5213看风景5315休息5815

2散步3313购物2612休息5010和同伴聊天3410

3看风景2918看风景2216散步4313吃点东西2514

4观看人们活动2717与同伴聊天

1617

玩耍3012看风景2316

5与同伴聊天

2515

散步1311与同伴聊天

3010

路过2018

续表3

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

6路过2113活动身体1311看看人们活

动2415

散步1918

7玩耍1814看看人们活动

1311

吃点东西

1113

玩耍1213

8吃点东西1412玩耍915购物1113阅读报刊1113

9购物1211吃点东西711路过1017看看人们活动1014

10阅读报刊919路过418其他1017其他715

调查

人数

141人84人159人106人

说明:①本题为多项选择,百分率总计超过100%,下同;②“与同

伴聊天”与“路过”均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和同伴聚会”为

“和家人、同伴聊天”;“路过”为“通过此地去别处”。(资料来源:本研

究整理)

表4步行街的停留活动比较(取前十位)(%)

吴江路南京东路多伦路港汇街雁荡路

1坐一会儿

6210

购物5813观赏街景

6014

购物4916观赏街景

4419

2和同伴聚会

4618

观赏街景

5711

散步5419坐一会儿

3816

坐一会儿

4217

3吃东西

4118

坐一会儿

3517

坐一会儿

4814

吃东西

3816

吃点东西

3014

4散步3617散步3313和同伴聚

会1918

散步2813散步2414

5观赏街景

3116

吃东西

2318

玩耍1817观赏街景

2716

路过1915

6路过3014和同伴聚

会2110

购物1615和同伴聚

会2218

购物1813

7玩耍1615玩耍1719路过1514看看人们

活动1811

和同伴聚

会1519

8购物1512看看人们

活动1017

阅读报刊

1413

路过1118阅读报刊

713

9看看人们活

动1319

路过1017看看人们

活动1312

阅读报刊

1110

看看人们

活动611

10阅读报刊

1319

阅读报刊

112

吃点东西

515

玩耍817其他

调查人数79人84人91人127人82人

说明:“和同伴聚会”、“路过”为本文缩写,在实际调查表中“和同

伴聚会”为“和同伴、家人或朋友聚会”,“路过”为“通过此地回家、上

班或去别处”。(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2.4 步行街活动的三种取向

步行街的活动存在三种不同的活动取向,一是吴江路、雁

荡路的餐饮休闲取向,主要是在这里坐一会儿,与同伴、家人

聊聊天,吃点东西。这两条街共同特点是顺路来坐会儿、挑点

吃的人特别多。二是南京东路和港汇街的购物休闲取向,主

要是购物,然后顺便看看、坐会儿、走走、吃些东西,但是南京

东路观赏街景的比例(5711%)也很高。南京东路和港汇街的

特点是近90%的人是直接来此,路过而来者较少。多伦路为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观光休闲取向,主要是散散步,浏览街景,坐一会儿。

3.2.5 社交活动与设施有关

有些样本中与朋友、家人的聊天活动较多,这包括吴江路(4618%)、弘基广场(3410%)、人民广场(3010%)、静安寺广场(2515%)、港汇街(2218%)和南京东路(2110%)。笔者发现这些聊天活动较多的地方,不仅有较多良好品质的可坐之处,而且有的广场或步行街在其附近建筑中有较多酒吧、咖啡厅或是相似闲聊之所。

3.2.6 自发性的活动

除了淮海和弘基广场以外,其他2广场与5条步行街上的自发性休闲活动还是很多样的。包括“散步”、“玩耍”、“看看四周人们的活动”等。一般来说,这种自发性的休闲活动越多,则开敞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就越成功。本调查说明这些开敞空间的规划和设计非常成功。

3.2.7 工作日与周末活动的差异不大

活动丰富性在工作日和周末日差异不大。静安寺、弘基广场和多伦路的使用者认为周末时的活动要比工作日时丰富。但是在南京东路,人们认为工作日要比周末的活动更丰富,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体验到的拥挤感有关。其他几个空间差不多。总体上说,工作日活动与周末的活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周末活动更丰富一些,但不像美国同类研究中显示出的那样巨大差异(见表5、6)。

表5不同时间使用者对广场活动丰富性的评价(%)

(

%

)

静安寺淮海人民弘基

工作

周末

工作

周末

工作

周末未分3

工作

周末

很贫乏3110171515190310 1.3 5.5 2.0

贫乏20107.925.025.016.312.111.730.921.6

一般44.632.930.034.136.736.440.341.839.2

多样24.650.022.520.540.842.439.021.831.4很多样7.79.2 5.0 4.6 6.1 6.17.80 5.9

说明:3有2个时间在调查完成时,没有将周末与工作日分开,导致无法区分两者。(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表6不同时间步行街使用者对广场活动丰富性的评价(%)

(

%

)

吴江路南京东路多伦路雁荡路工作

周末未分3

工作

周末

工作

周末

工作

周末

很贫乏00 5.3 2.30 4.4 2.2 2.00

贫乏12.920.70 4.7 2.48.98.724.524.2

一般35.524.147.432.653.748.943.538.842.4

多样41.955.242.155.836.626.739.126.524.2很多样9.70 5.3 4.77.311.1 6.58.29.1

说明:3有2个样本在抽样完成时,没有将周末与工作日分开,导致无法区分两者。港汇街调查时没有将工作日与周末的问卷分开,导致无法做这个分析。(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3 活动丰富性评价

表7表示人们对活动丰富性的评价和活动丰富性指数。将活动总数除以该空间被调查者总数得出活动丰富性指数。活动丰富性指数越高表示广场活动越丰富。丰富性评价越高标识空间活动丰富性印象越高(表7)。

表7 各开敞空间活动丰富性指数与活动丰富性评价

评价项目

静安

淮海人民弘基

吴江

南京

东路

多伦

港汇

雁荡

丰富性评价 3.39 2.73 3.38 2.98 3.42 3.52 3.35 3.35 3.16

丰富性指数 2.52 1.86 2.94 2.37 3.14 2.80 2.71 2.64 2.02

样本总数1418415910679849112782

说明:活动丰富性评价为从1~5的5点量表。1为“很贫乏”,2为“贫乏”,3为“一般”,4为“丰富”,5为“很丰富”。(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南京东路、吴江路、静安寺、人民广场、多伦路、港汇街等参与者对活动丰富性评价较高,表示活动较丰富。雁荡路评价一般,弘基广场和淮海广场的活动印象评价较低。活动丰富性指数与此相似。

笔者认为活动丰富性与空间的大小并没有多大关系。而与空间中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雁荡路和弘基广场两边建筑功能单一,主要是餐饮空间,淮海广场周围基本上没有界面,主要通过道路和绿化分隔。相比而言,活动丰富的开敞空间中的建筑和空间功能是多样的。

3.4使用者活动现场观察结果

问卷主要调查的是空间中的停留者,这可能存在偏差,所以除了问卷以外,通过大量的现场观察来揭示使用者活动的规律。笔者发现:

3.4.1 行走和穿越为主的活动

除了淮海广场以外,其他在开敞空间中行走和穿越是开敞空间中的最主要活动。表8表示静安寺广场人流的活动方向。笔者发现,出地铁车站进入下沉广场人流中,直接进入广场地下商业中心的人数只有约15%。这个人流与笔者在2000年调研相比有所下降。

表8 静安寺广场出地铁站人流运动方向之分析(人)

日期时间

出地

铁站

出西侧

自动扶梯

出东侧

大台阶

进地下

商业中心2002年4月

13日(周六)

14:24~14:3426215012732

19:22~19:32110735225 2002年4月

15日(周一)

13:05~13:151********

14:49~14:59193979324说明:广场上原有逗留的人也被统计在内,这导致出西侧自动扶梯、出东侧大台阶和进地下商业中心三者相加总人数多于出地铁站人数。(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城市规划汇刊

表9表示在从吴江路步行街西面入口进入的人群中,穿越者与停留活动者的人数比例。从表9中可以发现,6213%的人穿越步行街未做任何停留,3714%人有停留活动。

表9 吴江路步行街西入口进入人流中穿越和停留活动的人数统计

日期

时间段

西入口进入总人数

停留活动之人数

穿越未作任何停留之人数

2001年5月11日(

周五

)16:25~16:4010053(53%)47(47%)14:00~14:15

8942(47%)47(53%)2001年5月24日(周四)11:25~11:35

6924(35%)45(65%)12:45~13:0011424(21%)90(79%)14:04~14:206512(18%)53(82%)2001年5月27日(周日)

10:00~10:15

8239(48%)

43(52%)

总计519

194(37.4%)325(62.3%)

(资料来源:李慧锋、祈颖、刘憬的环境心理学课程作业“吴江路步行街调查研究报告”,指导教师:徐磊青,本文重新整理)

3.4.2 大量坐的活动和对座位的强烈需要

休息和坐息是开敞空间最主要的停留活动,所以对座位的强烈需要是开敞空间活动的主要特征。表10表示2000年4月和5月2个周末和一个工作日下午淮海公园前广场人们活动的统计。笔者发现该广场上坐息的人很多,其次是穿越广场的人,在广场上玩耍的人也不少。

淮海广场位于繁华的淮海中路边,有大量的座位,那些逛淮海路的人累了就到这个广场上休息。而且该广场是附近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该广场上中有很多老年人围坐在一起往往就是半天,他们总是聚集在靠近淮海公园的一侧。那些逛街路过此地的休息客,则往往占据靠淮海中路的另一侧。

表10 2000年4月和5月三天中不同时段淮海广场活动统计(人次)3

日期

坐息

行走

玩耍

2000年4月的

一个周末下午

119

61199549228265122000年5月的

一个工作日下午

104

50377042118271132000年5月的

一个周末下午

96

4519783920108

73

29

3:为10min 内活动统计(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3.4.3 停留性活动与空间中的设施有关

停留性活动与开敞空间提供的设施有关,特别是座位设

施和商业设施有关。静安寺广场的停留性活动大多数与茶座有关。淮海与弘基广场的停留性活动主要也与座位和边上的餐饮店有关。吴江路、南京东路、雁荡路、港汇街、雁荡路的停留活动也主要是与各种座位有关。人民广场的活动最复杂,一是与广场的各种座位有关,二是与广场上的各种可依靠的东西有关,三是与广场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关。表

11表示吴江路步行街停留活动全部与空间中的设施有关,全

部与座位和商业有关。该步行街中八角亭和中部的售货亭吸引了最多的人流。

表11 从吴江路步行街西入口进入的停留活动人流与商业和座位设施的人流统计

日期

时间段

西面进入

步行街且停留活动之总人数

西面进入步行街且入座人数

西面进入步行街且进入商业人数

2001年5月11日(周五)16:25~16:4053252814:00~14:154217252001年5月24日(周四)11:25~11:35

2415912:45~13:002471714:04~14:2012572001年5月27日(周日)

10:00~10:15

39

15

24

(资料来源:李慧锋、祈颖、刘憬的环境心理学课程作业“吴江路步行街调查研究报告”,指导教师:徐磊青,本文重新整理)

图2 人民广场中心喷水池

图3 南京东路步行街

3.4.4 特殊事件丰富了开敞空间的活动

当开敞空间中有特殊事件发生,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流。譬如喷泉开始喷水、广场上开始有文艺表演、商业推销和物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图4 

弘基广场

图5 

多伦路步行街

图6 

吴江路步行街

图7 

港汇中心步行街

图8 雁荡路步行街

品展示的时候,或是突然放飞鸽子,开敞空间活动会变得异常丰富。这在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等地方表现得非常明显。其他开敞空间也有类似的展演活动来吸引人流。

3.4.5 可达性对活动的影响

可达性对活动有很大影响,这与美国学者的研究一致。至少在吴江路步行街可以发现,吴江路步行街上二、三层步行通道与街面上的人流差异极大,连1/10的街面的人流也没有。也与这些通道上的店面没有开张有关。

4总结与讨论

在讨论了城市开敞空间使用者的活动期望与活动后,笔者发现,在上海的开敞空间样本中,放松心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的活动期望。说明人们在这些空间中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以放松心情为最主要目的。开敞空间活动也是丰富和多样的,其中行走与穿越是最主要方面。在停留活动中,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和

设施有关,特别是座位设施和周边的商业设施有关。停留活动主要是就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因而对座位设施和视觉景观有大量需要。

在人民广场、南京东路、多伦路和雁荡路样本中观看风景活动比例非常高。这些空间很有特点,空间最开敞而且分别有一些历史性的建筑。这说明视觉可达性以及历史性建筑,是构成景观的主要部分,于是观看就成为了开敞空间中的人们停留活动的主要方面。

步行街活动存在三种明显的取向,即餐饮休闲(吴江路、雁荡路)、购物休闲(南京东路、港汇街)和观光休闲(多伦路)。周末日和工作日的活动内容和丰富程度并无本质不同。而且活动丰富性与活动期望与空间的大小没有多大关系,而与空间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开敞空间的空间功能越是多样,空间中的活动就越丰富,人们对空间也就越满意。

2004-04

参考文献

①陈彰仪.工作与休闲———从工业心理学的观点探讨休闲的现状与理论.淑馨出版社,1989.

②黄茂荣.环境心理学研究———游客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情绪体验.淑馨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徐磊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

leiq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65488221.html, ;leiq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65488221.html,

2004年第4期总第152期 城市规划汇刊

The paper int roduces the planning aspects of World Exposition in Hanover,2000,as well as its after2use and impacts on urban development.

K ey w ords:World Exposition Hanover

The Promotion of I ndustry H eritage Conservation on Cultural Business(B y RUAN Yisan&ZHANG Song)53

……………Based on the int roduction of successf ul cases of indust ry her2 itage conservation in China and overseas,the paper puts for2 ward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 ry heritage conser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ultural business and the forming of ur2 ban public space.

K ey w ords:indust ry heritage,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reuse,cultural indust 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putes of American Zoning(By TIAN Li)58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zon2 ing,and then it describes the f ramework of zoning formula2 tion,administ rative p rocedure,and rezoning.The following part analyzes the p roblems generated by st ringent zoning con2 t rol such as exacerbating social segregation,slowing urban e2 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ing inner city dilapidation. It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ite Development Cont rol System of China.

K ey w ords:zoning,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United States

A Study on E cological Concept Planning of U rb an G reen Space in

B eijing(By L I Feng,WANG Rusong,Juergen P aulussen)

61…………………………………………………………The p resent situation and p roblems of urban green space of Beijing are analyzed,and development st rategies are put for2 ward in this article.It is advanced that green space of Beijing should be planned in regional and Beijing bay area,taking green plot ratio as ecological cont rolling indicator.Urban for2 est,agriculture,parks and green corridors should be planned together in Beijing bay area.The regulatiing st rategies of green space of different zones in Beijing are p roposed in the end.

K ey w ords:Beijing,green space,ecological conceptual plan2 ning

Study on Support T echnique in E cological R esidential Q u arter: A C ase of Yinhe Experimental E cological R esidential Q u arter (By SHEN Q ingj)65

…………………………………………First,this paper bring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pport technique i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and point out that the support technique i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is a aggregate which run through the whole p rocess of planning,design,const ruct and management.Second indicates that the support technique i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is also an opening system resolving the special p roblem,it is not only the high2tech or modern technology,and it also may in2 clude t raditional and parochial technology.Third,int roduces some support technique of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in China,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with a case of Y inhe Ex2 perimental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ter.

K ey w ords:Y inhe Experimental Ecological Residential Quar2 ter

Studies on the R elationships betw een Peopleπs Different N eeds and the Design of U rb an E nvironment(B y JI Xiaolan)71

…The paper argu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2

vironment:the de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 should be based on peopleπs physical needs,living needs and developing needs.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peopleπs needs change accordingly.However,p resent urban environment is not satisfactory to peopleπs physical and spiritual needs,and even brings negative effects to peopleπs physical and psycho2 logical health.Therefore the aim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or2 relation between peopleπs needs and urban environment is to, based on peopleπs initiative,adapt urban environment to a hu2 man and responsive environment.

K ey w ords:the design of urban environment,living needs,de2 veloping needs

A Study on Usersπ

B ehavior and E nvironmental W ants in Dow ntow n Plazas and Pedestrian Streets(B y XU Leiqing)

78

…………………………………………………………

A series of empirical studies and field observation on4plazas and5pedest rian st reets in Shanghai downtown area,which applied the p 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OE,were conducted in sp ring f rom2001to2002.The results showed every plazas and pedest rian st reets we studied att racted a large number and variety of users,which mainly att ributed to the cent ral lo2 cation,characteristics of t ransportation and city design,espe2 cially,the high density reality of the Shanghai downtown area.There are nearly no usage and behavior differences be2 tween the weekend and workday.The environmental wants and activities of the users in these sample open spaces are various and most of them for relax and rest.It demonst rated that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actors in shanghai downtown area were found to be someway different f rom those of the U. S.actors indicated f rom the books written by White(1980) and Marcus and Francis(1998)and other American re2 searchers.

K ey w ords:usersπbehavior,environmental wants,plaza, pedest rian st reet.

On the U rb an Spatial Form Evolution in Shanbei Loess Plateau R egion from the E cological Viewpoint(By ZH OU Q inghu a)

84…………………………………………………………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urban spatial form in Shanbei loess plateau region,discusses the rational ecological way of f uture development,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st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 rotection.

K ey w ords:the loess plateau,ecological,urban spatial form, evoluton

The Diff iculti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urable”Mobility Policy:The case of U rb an T ransportation Plans in France(B y Jean2Marc OFFNER,T 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ZHU O Jian)

88…………………………………………………………The French Air Act of1996requires all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over100,000inhabitants to p repare an Urban Transporta2 tion Plan(U TP).Inter2modal t ransport,bicycles and shared access to the road network would all appear to p rovide “durable”solutions regarding mobility.However,the condi2 tions in which the documents have been drafted,the measures planned(reserved lanes for public t ransport and road t rans2 port inf rast ructure)and the fact that the p roblem has not been posed at a territorial level will make it possible neither to achieve a reduction in road t raffic,the major aim of the law,nor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and consistent local policies. K ey w ords:PDU(U TP),public action,mobilit y,durable,policy

ABSTRACT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学术研究权 B、管理学生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权 【答案】C 【解析】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教育教学权。故选C。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孟禄 C、沛西·能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桑代克和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故选B。 3、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A、教师职业标准 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教育原则 【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教师教育原则是教育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故选C。 4、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答案】C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其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中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故选C。 5、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答案】D 【解析】变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改变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其本质特征。故选D。 6、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内,做出处理。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申 诉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A、10日 B、15日 C、30日 D、2月 【答案】C 【解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日内,做出处理。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若申诉内容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故选C。 7、遗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请指出以下哪一方面个体很难通过遗传来传递()。 A、外貌 B、身高 C、行为 D、骨髓构造 【答案】C 【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如外貌、身高以及骨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_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 ———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徐磊青 提 要 在2001~2002年为调查研究人们在城市开敞空间内的环境行为,每年的3~6月之间,笔者共访问 了上海市中心区的4个广场与5条步行街,共有917人接受了调查并回答了问卷。文章介绍了这个研究中关 于使用者活动期望与活动的研究结果。揭示在上海城市开敞空间中,人们有很强烈的休闲期望,其中放松心 情、与同伴、家人相聚和观赏城市风光为最主要。空间中的活动也是丰富多样,活动内容与空间的性质、功能 和设施有关。停留活动中主要是坐、休息以及观赏风景。而步行街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三种取向。 关键词 广场 步行街 使用者活动 活动期望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4)04007806 1前言 我国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成不少广场、步行街和绿地。如何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开敞空间,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需要对环境设计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笔者结合对上海城市中心区已使用的开敞空间调查,分析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和活动。 2研究方法与程序 调查选择上海的四个广场与五条步行街为调查样本,它们是:G1静安寺广场、G2淮海公园前广场(下简称淮海广场)、G3人民广场、G4弘基休闲广场(下简称弘基广场);以及B1吴江路步行街、B2南京东路步行街、B3多伦路步行街、B4港汇广场步行街(下简称港汇街)和B5雁荡路步行街。 这些样本的区位分布是:静安寺广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步行街位于南京路上,吴江路位于南京西路南面距离100m。淮海广场、雁荡路位于淮海中路。多伦路位于四川中路商业街。弘基广场和港汇街位于上海商业副中心的徐家汇。这些开敞空间可以说都位于交通发达、商业繁华和人流汇聚的上海核心商业区,位置非常优越,是上海零售商业区的典型空间和精华。笔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2001级硕士生80多名,分别在2001 ~2002年3~6月间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首先在2个广场与2条步行街先进行各15名参与者的小样本问卷测试。然后再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对每个样本都进行多天的调研,每天至少调查2h。这个系列调研涉及多种信息的搜集,采用了观察、拍照、平面注记、问卷、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相应也采用多种数据分析的方法。 调查涉及两部分:一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的活动期望; 图1各开敞空间景色。 (上图为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下图为淮海广场。) 二是人们在开敞空间中从事的活动。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旨在实现某些可期望的有价值的心理结果。这就是行为动机与环境行为期望。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选择若干时刻(每个研究日至少两次)观察此时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统计开敞空间中的人流。以时间取样(time sample)的方式计算某一时段(如10min)内空间中的人流走向。在广场与步行街上对人群进行访问,分发问卷,请参与者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并对有兴趣人士进行访谈。 徐磊青 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

一个商厦改变一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一个商厦改变一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作者:————————————————————————————————日期:

个商厦改变一座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 析 ◎张粉层 在郑州,闹的是城北,静的是城东。然而一座商厦的建造,颠覆了整个城市的商业格局。人气不旺的金山区紫荆山路,自从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耸立路口后,往日疏落的交通变得拥堵,往日寂静的城东被带旺起来。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郑州人倾情于集逛街、逛广场、逛公园、购物于一体的前所未有的CITYMALL消费体验。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商铺成为郑州中产阶级甚至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投资话题……

□楼盘: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操盘:安佳置业 郑州是个五朝古都,早在夏商时期,郑州就已成为重要的都邑。虽然3600年前的繁华旧梦早已湮没于尘土,但骑在中国铁路十字架上的郑州早已把“商”字深深烙在自己的肌肤上。这个中原腹地,五衢通邑,京广线、陇海线在这里交汇,承东启西的位置,使郑州市场对周边省份乃至全国有着强烈的辐射影响,成为一块足以影响全国的战略要地。 郑州的商业地产觉醒较晚,价格相对较低,升值空间很大,这种投资上的“洼地效应”,使郑州近年来更成为地产商觊觎的对象,商厦、步行商业街、水景街......开发商推陈出新,把商业做成了楼市的亮点。独特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商业环境,可操作的商业地产项目……郑州因其营商氛围发生的深刻变化而愈来愈受地产商人的垂青。 在郑州有一个金水区,是郑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河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郑州北站,纵贯全国南北的京深高等级公路与横跨东西的兰州至连云港的高等级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正处于此区。 正大世纪城市广场位于郑州金水区农业路与107国道的交界处、紫荆山路口,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城乡结合部,在正大世纪城市广场项目建成前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流的区域,更谈不上商业环境了。安佳置业在接手该项目后,全面分析项目地块潜在的机会和优势,颠覆传统区位理念,提出“新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理念,并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体资源,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最终在毫无商气的地块上创造出开盘后五天就售馨的商业地产销售神化,并大

海城三塔

我的家乡辽宁省海城市有三座神奇的辽金时期的古塔,分别叫做“金塔”、“银塔”和“铁塔”。它们经多年风吹雨打,饱阅人间沧桑,是海城市乃至鞍山地区目前尚存最早、最多的古塔。 金塔,因塔有金顶而得此名,座落 在海城市东南约22.5公里析木镇羊角 村西山坡上。该塔八角十三级,密檐实 心砖结构,高31.5米。基座系两层须 弥座,每面长4.1米。下层雕乐舞人物, 有的弹箜簇、琵琶,有的吹笛、箫,还有的击鼓,男女舞姿优美自然,动作和谐,衣带飘拂,皆栩栩如生。上层每面中央雕半身海狮,性情凶猛,势若吼哮。各角配列金刚力土像,肌肉隆起,造型生动。基座与第一级塔身之间雕复瓣莲花。塔身八角为仿木砖砌圆柱,柱顶有砖雕斗拱,每面有辅间斗拱一垛。塔身每面佛龛雕有座佛一尊,两旁立有胁侍,上有四重宝帘与飞天。佛像姿容端庄,飞天轻盈活泼。塔的全部雕刻或以庄严肃穆取胜,或以生动流利见长,造型优美,形象逼真,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塔前原有大禅宝林寺,又称金塔寺。该寺曾于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寺为三层大殿,均为硬山式建筑。殿内塑有佛

像,并有僧数人。“文化大革命”中该寺被毁,金塔也受到严重破坏,刹杆、宝珠、相轮都已不存,塔顶、塔檐、浮雕画面也已残缺不全。唯有塔仍圪立于山腰之中,坐看河水长流,四季变迁。文革期间,寺庙被荡平,金塔外层严重损坏。2004年,辽宁省和鞍山市文物保护部门对金塔进行修缮,面貌基本如旧。为研究辽代建筑与雕刻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 银塔,因塔身为白色而得此名,座落于 海城市东30公里处的接文镇塔子沟村后山 东坡上。该塔为六角九级密檐实心砖筑结 构,高约20余米,塔基须弥座每面长2.8 米,周有仿木砖砌围栏,栏板雕有卍形花纹 及鹭鹚、虎、荷叶、水草等图案。塔座与塔身之间雕有莲瓣图案。第一级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形柱,上有柱头和补间四辅作斗拱。塔身有拱龛,每面龛内有座佛一尊,两旁有胁侍,上有宝盖与飞天。塔檐用砖叠砌,上复实心半圆瓦垅及虎头瓦当。每面檐均嵌有砖雕兽头,塔顶砌莲瓣宝瓶。 塔下原有妙德寺,又称银塔寺。寺有大殿两层,坐北向南,均为硬山式建筑,殿内塑有佛像。大门左右有钟楼和鼓楼。寺内存有明代嘉靖,万历及清代雍正、道光等年代的碑刻数甬。“文革”“砸四旧”,寺庙无存,碑亦被毁。今银塔

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景观设计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65488221.html, 滨水地区开敞空间的景观设计概述 作者:赵娜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 摘要:滨水地区开放空间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世纪的滨水地区规划建设在发展动因、规模、区位、功能和目标上都呈现出一定的新趋势, 滨水地区的建设已不能只从形象的改善、景观的整治着眼, 而更应该从城市生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审视整个建设过程。这样, 不仅可保证滨水地区建设的良性发展, 而且可使这一地区真正成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就此,本文探讨了基于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的一些特点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生态开敞自然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 人们一方面是追求自然、渴望回归大自然, 而另一方面是对城市中自然要素的漠视, 甚至肆意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 伴随而来的是现代城市病的蔓延。水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度被人们遗忘的城市滨水地区正日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和规划设计的热点。滨水景观设计也成为了热点的话题。我们从分析滨水开敞空间的特点入手,来讨论如何进行滨水空间的景观设计。 (一)滨水开敞空间的特征分析 1. 自然性 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城市中滨水的地带一般包括有城市的水体、绿化、植被等, 是自然群落的集中地, 自然特性明显。 2. 兼容性 滨水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的交错区, 是水陆两种自然环境交界融合的区域。这里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 兼有水陆两种气候的特征 3.生态性 滨水地区的生态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从纯生态角度来讲, 河流地区水域和陆域环境构成了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 水中生长着各种藻类、水生昆虫、鱼类、虾类和蟹类等; 水边陆地上长着植物、昆虫、鸟类等多种生物。河流地区对于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替代的作用。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改革开放30年海城的城镇doc

改革开放30年海城城镇经济变化 机械工程系 G11261 杨浩 2012年8月5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镇特色经济发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丰县城处处霓灯四射,流光溢彩,艳丽迷人。沐浴改革开放30载的春风化雨,蓦然回首,人们发现,海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显得更美、更富有魅力了! 路的变迁 “老海城”们一定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前,海城的街道绝大部分是土路,只有人民南路、中山南路等为数不多的几条沥青路,县城街道狭窄且路面状况很差。当时,县城主要道路只有17条、总长度8983米,占地面积仅10.03公顷,人均道路只有2.18平方米。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海丰县加快了县城道路水泥化的建设步伐。而二环路的上马建设,更堪称是大手笔。该路环绕县城三镇,总长度9.85公里,路宽64米,设6条主车道和两侧非机动道、人行道以及全线5条绿化带,总投资约2亿元。该路于1996年开工,1998年10月全线通车。 这些年来,海丰县先后完成了国道324线穿城路段、海汕路、广富路、新园北路、四化路、西华路、电器街、步行街等一大批街道的新建扩建工程,县城大街小巷路面100%实现了水泥硬底化。 目前,一条环绕海丰县城的比二环路更长、更宽的水泥路———三环路,正在加紧推进建设中。 推进“四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海丰县突出县城中心镇的区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城镇发展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投入巨资完善县城的给排水、垃圾处理、公园旅游景点、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县城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四化”建设。而龙津河的整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龙津渔唱”是海丰旧八景之一。龙津河途经海丰县城建成区北起二环路北桥(拦河坝)南至二环路南桥(龙山),全长2.85公里,自然河床宽30至50米。由于年久失修,该河在笃志围村以南河道淤积严重,两岸垃圾成堆,河水严重污染,浮莲杂草丛生,水质黑臭,水量干涸,变成了一条“死河”。1992年,海丰县通过县财政拨款和社会集资方式,投入850万元,完成了龙津河治理第一期工程,主要项目为两岸笃志围村至新桥、东岸茗园路至新桥的拆迁、路基平整以及两岸护堤420米、西截污沟400米的建设等。1996年5月,龙津河二期整治作为当时的一项“民心工程”付诸实施,工程包括引水冲洗、清淤竣深、筑堤立栏、截污溢洪、两岸筑路、园林绿化等6个部分,总投资2760万元,于1997年全线竣工。经过两次整治后,龙津河恢复了“龙津渔唱”美名:碧水荡漾、涟

关于大连市城市空间规划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关于大连市城市广场绿地 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城市与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007级王世贤 学号:20071136010019

关于大连市城市广场绿地与开敞空间的分析研究 人类所做的城市规划一方面要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城市建设及其相关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意识保护和恢复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利用包括规划在内的各种人工手段努力创造出更为接近自然的城市环境,以缓解过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城市规划的种理念需要通过绿化及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具体落实。而作为大连市的城市规划主要特色的是大连的广场,同时各大广场又连接了大连的交通网,结合教材《城市规划》第十章内容城市绿化及开敞空间系统规划,我将结合图片对大连市的几个较有特色的广场进行简单介绍: 一、星海广场: 星海广场,10多年前这里是垃圾场,现在规划建成了大连乃至全国知名的海滨广场。它建于1997年6月30日。中心广场面积4.5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围绕华表的的汉白玉石柱高12.34米,各自托起的是一盏宫灯。广场中心仿效北京天坛圜丘的设计,由999块四川红大理石铺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干地支、24节气和12生肖,广场内圆直径199.9米,外圆直径239.9米,环绕广场周围的是大型音乐喷泉,从广场中央大道中心点北行500米是会展中心,南行500米是蓝色的大海,中央大道红砖铺地,两侧绿草如海。

从开敞空间的设计来讲,星海湾广场设计与建设的诸多方面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巧妙结合,是广场文化地充分发挥,它用综合的方法提高了市民的舒适程度。作为星海湾广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由10年前垃圾场所改造而成的,而城市规划的第一方面正提到了这一点。另外一点,在于星海湾广场有着大片的绿地,它为市民提供休息与游览的活动空间,这里也必须提到它的功能:1、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它成了旅游者喜爱的参访目的地,是城市居民清晨锻炼身体、傍晚散步的好去处2、改善城市景观,它与不远处的贝壳博物馆互相辉映,烘托出幽邃的气氛,形成有效的视觉缓冲与隔离。3、提供心理安定剂,绿化的环境和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景观对缓解过度的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降低噪音。另外几点,星海湾的局部绿地对大连的整体影响不是那么重要,这里就不再提及了。而作为大连的标志,它又有着特殊的广场文化,每年一次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起点,大连啤酒节,还有08年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点,以及种种美丽的风景文化。当然,我也要提几点我的看法,现在在海边规划建设这么多高层住宅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而且也影响了广场文化的发展,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在其范围内加速发展广场文化。使其成为文化广场,而不是住宅小区里的“大花园”。 二. 友好广场: 它是圆形封闭性环岛广场。位于市中心商业娱乐区,东邻中山广场,西接胜利广场,北靠天津街商业街,它建于50年代,是为了纪念中苏友好而命名的。广场四周有许多电影院和娱乐场所及西餐厅。

基于风环境改善的城市开敞空间设计研究报告

基于风环境改善的城市开敞空间设计研究报告 01211131 马浩宇

摘要:气候是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城市设计能够营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降低能耗,并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新的设计思路。本文在归纳总结相关学科研究基础上,从微气候的风环境角度切入,通过通风廊道、街区廊道和开敞空间风环境设计三个专项研究,并结合scSTREAM软件的风环境模拟,掌握开敞空间风环境设计的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运用到城市设计方案中,以期营造一个风环境理想的城市生活空间。 关键词:风环境设计,开敞空间,廊道,风环境模拟。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1)全球气候局势严峻 气候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明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频繁,人们对这一系列关系生死存亡的变化越来越担忧,减少碳排放,减弱温室效应,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2)能源危机 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为人类敲醒了警钟。从设计行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减少人们主动方式避免气候影响所带来的高能耗问题,营造舒适的户外环境,延长户外休闲活动时间,减少室内停留时间所引起的能耗。 (3)地域景观特色的趋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气候设计的相关作品却比较少,设计领域内的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缺乏地域特色。 2、研究意义 针对开敞空间微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可以指导改进建筑布局以及下垫面的配置,从而改善空间微气候,提高室外环境热舒适性,降低建筑空调能耗。 本专题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弥补“城市微气候”与“景观设计”交叉学科之间的研究不足。使得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城市气候因素的思考与应对得以规范、科学,也为“景观空间形态布局气候合理性”的实现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最大限度的实现景观设计中环境舒适度和能源低消耗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把人类聚居与生态学、环境学结合起来,这一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流行起来。 (2)V.奥戈雅——“生物气候建筑学”:将设计与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舒适性结合起来,提出生物气候设计的原则。 (3)C.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建筑物和我们的城市。(4)拉尔夫.厄斯金——“形式和构造”:提出了“巨构建筑”的城市模式来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保证城市内步行交通及各项社会生活的连续性。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评价表 一城市广场 1、对附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析是否表明拟建的新空间将会受到欢迎和使用? 2、委托人和设计师是否已定下了广场的各种设计功能——建筑的视觉退让距离、过渡区、午间休闲、等公共汽车、人行道咖啡馆、展示或展览、表演、街区内部的行人通道? 3、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否考虑过街区位置和广场类型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场地规划之初进行选址 时还是在决定广场的具体形式和细部时——例如,街角位置适用于高利用率的广场,尽端街位置适于绿洲型的广场? 4、假定服务半径为约274m,目前未享受到服务的人能在项目建成之后得到相应的服务吗? 5、服务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工作人员确保对午间光顾者的服务? 6、广场的位置是否有利于多种人群的使用——工作人员、旅游者以及购物者? 7、广场的位置是否会对通往城市中心区的现有或拟建步行体系造成干扰? 8、地方气候室和建设广场吗?如果户外空间在一年只用的使用少于三个月,就应该考虑建设室内公 共空间。 尺度 9、考虑到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限制广场的尺度时是否考虑了林奇和格尔的建议?林奇建议合适的尺 度是从25m_100m,而格尔认为是从70m-100m——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视觉的复杂性 10、设计中是否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比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程变化? 11、如果从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设计是否突出了这点? 使用和活动 12、广场设计得是适应休闲闲逛者还是穿行着?如果两种功能都有,他们是否位于不同的分区以避免冲突? 13、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超近道,是否已经消除了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14、如果要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是否布置了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如果要举行音乐会、集会等,是否提供了没有障碍的开放空间?

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及趋势。 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核心指标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辽宁省海城市生产总值同全国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辽宁省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辽宁省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辽宁省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辽宁省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辽宁省海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整合

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整合 摘要:都市农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兴盛的今天,我国的都市农业活动实践仍然停留在发展城郊农业上,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都市农业受到重重约束。本文试图从城市开敞空间的角度研究都市农业存在的可能性,为我国都市农业与城市开敞空间的整合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都市农业,城市空间,开敞空间,整合 Abstract:While urban agriculture is popular in the world now, the practice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remains in developing suburba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n urban space is still constrained by a variety of obstacles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possibilities for urban agri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open space, and crea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urban open space.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 Urban Space; Open Space; Integration 1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都市农业在欧美各国城市中日益兴起,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在不断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都在探索如何将都市农业融入城市空间,城市管理者也逐渐认可都市农业,将其融入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范畴。 我国作为一个资源贫乏、人口众多,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的引入将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城市开敞空间的角度研究都市农业存在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都市农业融入城市开敞空间提供参考和借鉴。 2都市农业概念及类型 2.1都市农业概念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专家穆杰特将都市农业定义为:位于城镇内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2020下半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故选A。 2、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凸显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并巧妙地将这一主题和“简约”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独具巧思。这说明:()。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C、人能够认识事物的矛盾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调节 D、人们的正确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 【答案】B 【解析】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将绿色环保的主题和“简约”巧妙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意识的主动创造性。里约奥运会选择绿色环保的主题,体现人的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故题干说明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故选B。 3、下列公文发文办理流程中,均属于公文制发阶段的是()。 A、会签与登记 B、审核与复核 C、签发与注发 D、缮印与用印 【答案】D 【解析】编号、注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封装构成了公文的制发阶段。 4、资本的报酬是()。 A、工资 B、租金

D、利润 【答案】D 【解析】资本报酬是指资本投人所新增值的价值,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利润”。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人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通过资本的投人获得利润,也就是获得了资本的报酬。故选D。 5、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 A、拾得遗失物 B、获取不正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授权行为 【答案】B 【解析】甲不知道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也不是授权行为。因此排除A、C、D项。故选B。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科技创新 B、加大资金投入 C、城镇化 D、城乡发展一体化 【答案】D 【解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故选D。 7、下列选项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的是()。 A、工龄工资 B、绩效工资 C、津贴补助 D、基本工资 【答案】A 【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七章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故选A。 8、撰写决定、讲话稿时,一般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 B、说明 C、论证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以合肥天鹅湖为例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 姓名:刘赛 班级:09城市规划2班 学号:09202020211 指导老师:冀凤全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评析 ——以合肥市天鹅湖为例摘要: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口日益稠密而土地资源有限并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而珍贵。本文首先介绍什么是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以及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然后重点从谈到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接着以天鹅湖为例,思考了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最后总结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打造相当重要,并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绿色开敞空间、生态性、功能性、要素 一.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定义 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是由城市绿地和专有绿地组成,包括郊野森林公园、市政公园、农田、菜地、果园等。美国规划界认为,“所谓的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是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护地、风景区,或者为调节城市建设而保留下来的土地”。强调的是有自然特征的环境空间。日本规划界认为“绿色开敞空间指的是城市的道路、河川、运河等供公众使用的建设场地以外的,没有被建筑物覆盖的空间”。强调的是城市的空地率,即未被建筑物覆盖的绿色空间。 二.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以物质实体为主的生态系统,工作、生活、交通、休息是城市的四大功能。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内的自然绿色开敞空间起着保护自然过程和控制增长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扩张。其次,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增加城市的开放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绿色开敞空间,能给人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感觉。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因而,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再者,城市内绿色开敞空间的存在有助于为市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娱乐场所,回归大自然,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三.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生态性和功能性 1.生态性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 命力的部分,它能有效调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自然环 境容量,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避免西方因城 市环境恶劣而呈现的城市集中化——郊区化——逆城市 化的城市化道路。合肥市建设环城绿地,据测算,每天 能产生氧气30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20吨,明 显改善了合肥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 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水土、注水调洪; 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分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温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吸尘减尘;消除噪音等。 2.功能性 (1).保护功能

海城城市规划

海城城市规划及建设 (1)总体规划布局及理念 辽宁省2010年春节后推出了《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规划范围》,实质性建设一批沈阳经济区的“新城市”。海城市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制定了《海城市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两城两市镇”规划建设,同时以专业市场集群建设为牵动,市场建设布局与城镇化布局相结合,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两城”即海西新城和腾鳌新城;“两市镇”即牛庄新市镇和析木新市镇。其中,海西新城、腾鳌新城和牛庄新市镇纳入省新城新市镇建设规划,析木新市镇纳入鞍山市级规划。通过大力实施整村向城镇迁移,推动人口向“两城两镇”集聚。5年后,海城城区达到55万,远期目标70万;腾鳌新城达到15万,远期目标30万,“两城”总人口达到100万。 海西新城划用地面积317平方公里,辖区包括海州、兴海、开发区、响堂、东四、南台、西柳、感王、毛祁、八里、王石、耿庄共计12个镇区的部分村庄。 (2)城市定位:国际生态镁都,东北商贸名城。 产业规划:主导产业为物流市 场业、工业产品加工业、地产业三大 产业。其中,物流市场业打造海西新 城市场产业集群,包括服装、水暖、 箱包、4S店等多个专业市场;工业产 品加工业打造两大工业加工园区,包 括海西新城镁制品加工园区(开发 区)、海西新城专业市场配套加工园 区(感王);地产业包括商业地产、 工业地产和住宅地产。 重点是建设“一区、五个综合 体”。“一区”即加速海西新城20 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

地产开发。 最新的海城市五大经济区规划图 东部经济区. 主要包括马风、牌楼、八里、英落和析木的一半。这一区域主要发展镁砂、滑石包括白云石的综合开发利用产业。要搭建三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矿山开采权交易中心。第二个平台是成立矿业公司。第三个平台是成立承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办公室。镁可以拉出四个产业链条。一是耐火材料;二是镁金属;三是建筑材料;四是镁化工。这个经济区里要打造两个基地,一个是添加剂基地,一个是镁金属材料基地,或者叫金属镁材料基地。 南部经济区.主要是 海城经济开发区,同时携 带着中小、感王和西柳的 一部分,中小、感王和西 柳这一块主要以印染、纺 织服装为主,因为那一块 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同时 西柳要规划建设一个现代 生产或生活物流园区。海 城开发区重点是发展高科 技精加工产业,工业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