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1、掺水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
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
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
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
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
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
2、掺食盐取乳样10ml于试管中,加入5毫升摩尔/升硝酸银溶液,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充分摇匀。
若红色消失,变为黄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食盐为氯化钠,当食盐掺进奶中,则牛奶的氯离子(Cl-)含量增多,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黄色。
检验时,取5ml L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加被检牛奶1ml,充分混匀。
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被检奶样呈黄色,说明掺入了食盐,而对照管呈原乳色3、掺芒硝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
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
在lml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
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
掺入芒硝(Na2SO4?10H2O)的牛奶中含有较多的SO42-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并与玫瑰红酸钠作用呈色。
检验时,取被检奶样5ml于试管中,加1~2滴20%乙酸、4~5滴1%氯化钡液、2滴1%玫瑰红酸钠乙醇溶液,混匀,静置。
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牛奶中掺有芒硝,则呈玫瑰红色;纯牛奶呈淡褐黄色。
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掺假成份及其有害物质

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掺假成份及其有害物质?1、如何检测乳房炎原料牛奶?乳房炎乳不是掺假乳,但它属生理异常乳。
检测乳房炎乳的目的一是可防止乳品加工企业收进这种生理异常乳,二是帮助奶农及早发现患了乳房炎的病牛。
主要检测方法有电导率法、体细胞计数法、酒精试验法、氯化物检测法等。
2、如何查验原料牛奶掺入碱性物质?可采用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法。
取奶样2mL于试管中,使试管倾斜,沿管壁小心加入0.04%的溴百里香酚蓝乙醇溶液0.6mL,然后缓慢转动3~5次,静置2分钟后,观察界面环层颜色变化。
黄色为无碱,黄绿色、淡绿色、绿色的含碱量依次升高。
也可为采用玫瑰红酸显色反应法,取被检奶样、正常奶样各1mL分别注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各滴加0.2%玫瑰红酸酒精溶液1mL,摇匀后观察其变化。
若乳中含碱则呈玫瑰红色,含碱量越大其颜色也越鲜艳,而不含碱的牛奶则呈棕黄色(肉桂色)。
3、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方法一: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α-萘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从而加以识别。
指示剂配制方法为:将0.1gα-萘酚、0.2gα-萘胺及0.6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400mL 50%的冰醋酸中,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检测时,取奶样2 mL于试管中,然后加入1.5 mL测亚硝酸盐指示剂,摇匀2分钟后,白色为正常乳,微粉红至粉红色的亚硝酸盐含量依次升高。
方法二: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和甲萘胺作用形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可用于检测。
指示剂配制方法为:(1)还原剂:硝酸钡44克,硫酸锰5克,醋酸镉2克,锌粉2克,烘干后混合在一起,研成细粉贮存于棕色广告口瓶中备用。
(2)显示剂:同测定亚硝酸盐的试剂。
检测时取乳样2mL于小试管中,加还原剂一小勺(约0.3克),充分摇匀后,加显色剂2mL,摇匀约3分钟后观察颜色深浅判定结果。
乳白色为正常乳,粉红至红色的亚硝酸盐含量依次升高。
4、如何检测原料牛奶中葡萄糖及多糖类物质?根据葡萄糖粉、糊精、脂肪粉、植脂末中都有含量不等的葡萄糖,通过医用尿糖试纸(各大医药店均有销售)对其进行检测。
牛奶中掺假检验

牛奶中掺碱的检验1.原理生鲜牛乳中如掺有碱性物质,可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变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亦称为溴百里香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变化范围在6.0~7.6。
颜色由黄变蓝,加碱的生鲜牛乳氢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因而使溴麝香草酚蓝显示出与正常牛乳不同的颜色,同时根据颜色的不同,还可判断其加碱量的多少。
2. 试剂:0.04%溴麝香草酚蓝 [ C27H28O5Br2S ] 乙醇(95%)溶液:称取0.04g溴麝香草酚蓝溶于少量95%乙醇溶液,然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再用95%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
3. 仪器:试管、吸管、洗瓶(内装蒸馏水)。
4. 操作:先用洗瓶冲洗试管,然后取生鲜牛乳样5mL于试管中,将试管保持倾斜位置,沿管壁小心向试管中加入0.04%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溶液5滴,而后将试管轻轻斜转2—3回,使其更好地相互接触,但且勿使阴天相混合,然后把试管垂直放置,2min后根据环层指示剂的颜色特征判定检验结果。
同时用未掺碱的正常生鲜牛乳作空白对照。
5. 掺碱量的判定:根据环层颜色的变化判定结果如下表,对照试管中指示剂无颜色变化,生鲜牛乳中含碱量折算成NaHCO3的量。
见下表:6. 注:掺水的生牛乳、掺石灰水、洗衣粉以及乳房炎牛乳均可呈现出黄绿色至深青色的颜色变化。
牛奶中掺尿素的检测1.原理:尿素在温热的尿酶作用下生成铵离子溶于其中,并与纳氏液反应生成黄色或橙黄色沉淀物。
2.试剂:尿酶的制备——取黄豆粉5克,放入30%的酒精100ml的三角瓶中,充分的振摇溶解15分钟。
离心取上清液或过滤,置于有盖玻璃瓶中,放入冰箱内保存。
纳氏液制备——称取75g氢氧化钾加蒸馏水250ml充分溶解,称取碘化钾20.63g、碘化汞27.5g加蒸馏水充分溶解后加入上述碱液中混合均匀后定容至500ml。
试剂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置暗处。
3.操作:吸取被检乳2ml于试管中,加尿酶液1ml,置于30—50度水浴中5—10分钟,混合均匀加2ml水,再加10滴纳氏液充分混合。
牛乳鉴伪实验

牛乳鉴伪实验正常生鲜牛乳的质量要求感官指标:色泽:正常牛乳呈乳白色或微带黄色。
不得有红色、绿色或其他颜色。
滋味和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
不得有苦、成、涩的滋味和饲料、青贮、霉等其他异常味道。
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
无沉淀、无凝块。
不得含有杂质和肉眼可见的异物。
1.028~1.032鲜乳鉴伪实验1.掺水的检测:密度计法将鲜牛奶充分搅拌均匀,取样400~500 mL,沿量筒壁缓慢倒入,然后将比重计轻轻插入量筒内,待静止后读数。
同时测定牛奶温度,最后算出比重值。
2.掺入豆浆的检验①碘溶液法:取10mL牛乳于试管中,加入0.5mL的碘液,混匀,观察颜色变化。
正常牛乳呈橙黄色,掺豆浆的牛乳呈浅绿色(污绿色)。
碘液配制:碘2g和碘化钾4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即得。
②甲醛法:取牛乳2mL于试管中,加入40%甲醛溶液0.2mL,轻轻摇动混匀,加2滴0.1%甲基红指示剂,轻轻摇匀,加入1.5%醋酸溶液0.1mL,将试管倾斜,轻转4—5次,观察管壁有无沉淀产生,如有明显沉淀即为阳性。
沉淀越多,说明添加的豆浆越多。
0.1%甲基红指示剂的配制:称0.1g甲基红溶于60mL乙醇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3.掺淀粉的检测取奶样3mL于试管中,加入1滴淀粉试剂摇匀后观察现象。
有淀粉存在时,奶样呈现蓝色。
淀粉试剂:10g碘与20g碘化钾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
4.掺入中和剂的检测(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①溴甲酚紫法:取5mL牛乳于试管中,加入溴甲酚紫指示剂5滴左右,振摇试管,观察颜色。
溴甲酚紫在pH值5.2—6.8—8.0的溶液中,颜色由黄色变紫色变蓝色。
溴甲酚紫指示剂的配制:称取0.1g溴甲酚紫,溶于20mL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②溴百里香酚蓝法:取奶样2mL于试管中,使试管倾斜,沿管壁小心加入0.04%的溴百里香酚蓝乙醇溶液0.6mL,然后缓慢转动3~5次,静置2min后,观察界面环层颜色变化。
常见掺假乳的检验

常见掺假乳的检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由于牛奶具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和老少皆宜等特点,故被誉为仪器中的"皇后"。
因此对鲜牛奶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
在市场经济的潮中,奶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常常会在鲜奶中掺假,这势必会影响乳品加工企业产品的内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势必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所以,对于掺假牛乳的鉴别十分必要。
按掺入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电解质物质:常见的有中性盐,弱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及其它盐类。
掺入目的为了增加相对密度,有的为了中和牛乳酸度,掩盖酸败。
非电解质物质:是指在水中不发生电离,以真溶液形式存在于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蔗糖等。
胶体类物质:一般都是大分子液体,以胶体溶液、乳浊液等形式存在,如米汤、豆浆等。
防腐剂类物质:指具有掳或杀菌能力的物质,常见的有甲醛、硼酸及其盐类、苯甲酸、水杨酸等。
杂质:指与牛乳呈互不相溶状态的物质,更严重者在牛乳中倒入牛尿、人尿和污水。
一、牛奶中掺水的检验1.测相对密度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
仪器及设备:密度计(20℃/4℃);温度计(100℃,棒状水银温度计);玻璃量筒(250mL)。
操作方法:将鲜牛奶充分搅拌均匀,取样200~250 mL,沿量筒壁缓慢倒入,然后将密度计轻轻插入量筒内,待静止后读数。
同时测定牛奶温度,最后算出比重值。
操作简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2.测冰点检验牛乳是否掺水,冰点测定方法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方法。
正常乳的冰点为-0.525~-0.565℃。
一般相当稳定,如果向牛奶中掺水,稀释后的奶冰点会升高,掺水量越多,冰点也越高。
一般地,每掺入1%的水,可使冰点上升0.0054℃。
检测时用冰点测器进行测定。
按公式计算。
3.测非脂乳固体含量牛乳掺水后,牛乳中各组成成分含量降低,可测定乳中非脂乳固体含量来推算掺水量。
实验一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实验一掺假掺杂乳的检验一、掺水乳的检测方法(一)联苯胺法1. 原理:正常乳完全不含硝酸盐,而一般水(包括河水及井水)中所含的硝酸盐与硫酸作用后生成的硝酸,可使联苯胺氧化而呈蓝色物。
2. 试剂(1)20%氯化钙溶液(2)联苯胺硫酸溶液:取20mg联苯胺溶解于20ml稀硫酸(1:3)中,再用硫酸加至100ml3. 仪器:锥形瓶、量筒、酒精灯4. 操作方法(1)取20ml乳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0.5ml20%氯化钙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凝固,冷却,过滤;(2)在白瓷皿内加入2ml联苯硫酸溶液,再取过滤液沿瓷皿边缘滴入不敷出2-3滴,观察反应。
5. 结果判定:若在液体接触处呈蓝色,说明也中有硝酸盐存在,可判为掺水乳。
(二)硝酸银法1. 原理:正常乳中氯化物含量很低,一般不超过 0。
14%,但各种天然水中都含有很多的氯化物,故掺水乳中氯化物含量随掺水量增多而增高,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可检测之,其反应式如下:AgNO3 + Cl-→ AgCl↓ + NO3-检验时,先在被检乳中加2滴10%重铬酸钾溶液,硝酸银与乳中氯化物反应完后,剩余的硝酸银便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黄色的重铬酸银:2AgNO3 + K2Cr2O7→ Ag2Cr2O7 + 2KNO3由于氯化物的含量不同,则反应后的颜色也有差异,据此鉴别乳中是否掺水。
2. 试剂:(1)10%重铬酸钾溶液(2)0.5%硝酸银溶液3. 仪器:吸管、试管4. 操作方法:取2ml乳样放入试管中,加入2滴10%重铬酸钾溶液,摇匀,再加入4ml0.5%硝酸银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同时用正常乳作对照。
5. 结果判定:正常乳呈柠檬黄色;掺水乳呈不同程度的砖红色,此法反应比较灵敏,在乳中掺水5%即可检出。
(三)计算法1. 原理:利用测得乳样的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再采牛舍乳样测得其比重和含脂率,计算出总固体和非脂固体,两者相比较,即可确定市售乳掺水情况。
2. 计算E-E1掺水量(%)= 100%E式中:E——牛舍乳样或标准规定的非脂固体含量E1——被测乳样中的非脂固体含量(四)乳清比重的测定1. 原理:牛乳中的乳糖和矿物质的含量比较稳定,变化较小,一般牛乳的乳清比重为1.027-0.030,若降至1.027以下,便可估计为掺水。
原料奶新鲜度和掺杂异物检验方法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

原料奶新鲜度和掺杂异物检验方法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YLNB 1.5方法一:固体试剂法1.原理鲜奶中的亚硝酸盐与显色试剂作用,形成红色的化合物;鲜奶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后,再与显色试剂形成红色化合物。
2.试剂哈尔滨龙泽科技有限公司的鲜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试剂。
(使用之前要对该试剂验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3.方法取鲜奶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试剂(按试剂说明添加)到试管中,加入被检奶样,振荡混合均匀,必要时加热溶解,5-10分钟内观察结果。
4. 结果判定:正常乳:呈无色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乳:呈粉红色,且由掺入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
(a量)(b量)最低检测限:硝酸盐为2*10-6亚硝酸盐为:10-85. 注意事项5.1.1 药品瓶必须用颜色较深的纸包好避光保存。
5.1.2 药品置于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最好放在干燥器中。
5.1.3 已打开包装的药品要密封好后于干燥器中避光保存,如果发现有结块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5.1.4 硝酸盐检测时,所加硝盐试剂要足量(约0.3克),要使试剂和样品充分混匀后,应在5分钟内观察结果。
方法二:液体试剂法(仲裁法)1.试剂1.1显色剂:称取对-氨基苯磺酸0.6g,甲-萘胺0.2g,甲-萘酚0.1g,溶于400ml 50%的醋酸溶液中,置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1.2还原剂:硫酸钡44.0g, 硫酸锰5.0g, 锌粉1.0g, 混合在一起,干燥研磨成细粉末,密闭保存。
2.方法:吸取2.0ml牛乳于试管中,加入还原剂约0.1g混匀(亚硝酸盐检测不加还原剂),加显色剂0.5-1.0 (ml)摇匀, 5-10分钟内观察结果。
3.结果判定:掺假乳:微粉-水粉-粉红-红色(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大小)正常乳:无色4. 注意事项:还原剂配制时,一定要研磨均匀,否则会严重影响硝酸盐检测。
实验九:牛乳掺假检验

实验九:牛乳掺假检验检验项目一、碱性物质的检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碱性物质的检验方法。
掌握食盐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一)玫瑰红酸法1、原理:玫瑰红酸的pH变色范围为6.9~8.0,遇到加碱的乳,其颜色由红棕色变为玫瑰红色,故可借此检出加碱乳与乳房炎乳。
2、试剂:玫瑰红酸酒精溶液,溶解0.05g玫瑰红酸于100mL95%的乙醇中。
3、方法:取牛奶5mL,加5mL玫瑰红酸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有碱时呈玫瑰红色,不含碱的纯牛奶为褐黄色。
其加入量与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在检验时应做对照试验)(二)溴百香草酚蓝法1.原理:鲜奶中如掺碱,可使指示剂变色,由颜色的不同,大略判断加碱量的多少。
溴麝香草酚蓝(称百里香酚蓝,简称BTB)的pH变色范围为6.0~7.6,由黄变蓝。
2.试剂: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0.04g溶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3.操作方法:把5mL被检牛乳注入试管中,将试管保持倾斜位置,再沿管壁小心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5滴。
把试管小心倾斜旋转2~3次,以便这些液体更好地相互接触(但切忌液体相互混匀),然后把试管垂直放置2min后,根据指示剂颜色的特征确定结果,同时需作空白对照实验。
4.实验结果见表4-9-2碳酸钠掺入量显色对照表4-9-25.注意事项:掺水奶、掺洗衣粉奶及乳房炎奶均可呈黄绿色至淡绿色反应。
检验项目二、食盐的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食盐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鲜乳中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用铬酸钾作指示剂,当乳中的氯化物与硝酸银作用后,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生成赭红色铬酸银。
三、所用仪器及试剂药品1、试剂:硝酸银(9.6 g/L):准确称取9.6g硝酸银加入1000 mL蒸馏水溶解。
铬酸钾(10%):准确称取10g铬酸钾,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
2、仪器:试管四、操作步骤:取乳样2mL于小试管中,加铬酸钾指示剂5滴,混和均匀,加硝酸银试剂1.5mL混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
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1、掺水
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
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
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
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
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
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
2、掺食盐
取乳样10ml于试管中,加入5毫升摩尔/升硝酸银溶液,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充分摇匀。
若红色消失,变为黄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食盐为氯化钠,当食盐掺进奶中,则牛奶的氯离子(Cl-)含量增多,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黄色。
检验时,取5ml L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加被检牛奶1ml,充分混匀。
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被检奶样呈黄色,说明掺入了食盐,而对照管呈原乳色
3、掺芒硝
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
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
在lml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
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
掺入芒硝(Na2SO4?10H2O)的牛奶中含有较多的SO42-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并与玫瑰红酸钠作用呈色。
检验时,取被检奶样5ml于试管中,加1~2滴20%乙酸、4~5滴1%氯化钡液、2滴1%玫瑰红酸钠乙醇溶液,混匀,静置。
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牛奶中掺有芒硝,则呈玫瑰红色;纯牛奶呈淡褐黄色。
A.马钱子碱法:取约马钱子碱晶体置于点滴板上,加入浓硫酸2~3滴,再加被检乳清2~3滴搅匀。
如立即出现血红色,逐渐变为橙色,证明有硝酸根离子存在。
B.铜屑法:取被检乳清2ml,加入铜屑或铜丝2~4粒,再加入浓硫酸lml并加热。
如存在硝酸根离子即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8、掺尿素
在 3毫升被检乳中加入1%NaN03溶液和浓H2S04各l毫升摇匀,待气泡稍落,加入黄豆粒大的格里斯试剂,混匀观察颜色。
如呈现黄色,说明牛乳中掺有尿素。
此外,尿素和氨基硫尿在强酸性条件下与二乙□一□共热,生成红色的二秦衍生物。
根据显色反应也可判断是否加入尿素。
在测定中,奶中的碱、硫酸盐,少量的蔗糖对测定结果没有干扰,高含量的蔗糖%以上),酸坏奶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9、葡萄糖物质
有少量奶农为了提高鲜奶的密度和脂肪、蛋白等理化指标,常在原料奶中掺入葡萄糖类物质,包括葡萄糖粉、糖稀、糊精、脂肪粉、植脂末等
检测用品:医用尿糖试纸
监测方法:取尿糖试纸一根,浸到奶样中2秒后取出,在2分钟内对照标准版,观察现象。
含有葡萄糖类物质存在时,试纸既有颜色变化。
10、掺淀粉
较多的是掺入小米粥的上清液,将5毫升牛乳稍稍煮沸,冷却后加入数滴2%碘液(碘的酒精溶液),充分混匀。
若呈现蓝色或青蓝色,说明有淀粉掺入。
11、掺豆浆
取乳样5ml于试管中,加入8ml醇醚混合液后,再加入28%的氢氧化钠溶液2ml。
充分混合均匀,5-10分钟后,若有黄色出现则证明牛奶中掺有豆浆。
豆浆中含有皂素,可溶于热水或酒精中,并可与氢氧化钠(钾)反应生成黄色物质,据此进行检测。
取2ml被检奶样于试管中,加入3ml乙醇、乙醚的1∶1混合液,混匀后加5ml 25%氢氧化钠(钾)液,混匀,在5~10分钟内观察颜色变化。
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牛奶中掺入10%以上豆浆,则试管中混合液呈微黄色,纯牛奶对照试管中呈乳白色
12、掺抗生素
发酵法:
取150ml奶样于250ml三角瓶,在电炉上加热煮沸后,冷却至42℃,加入15ml经接种后的乳酸菌菌种,然后置于42℃的培养箱中发酵,1小时后观察。
如果奶样发酵,证明无抗生素。
13、掺双氧水
取牛奶样品1ml置于试管中,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置于试管中,混均。
再加入硫酸溶液1滴,摇均。
1分钟后若出现蓝色则证明牛奶中掺有双氧水。
备注:配制碘化钾淀粉溶液(现用现配):将3g可溶性淀粉溶解于5-10ml冷却蒸馏水中,在少量逐渐加入至100ml蒸馏水,冷却;将3g碘化钾溶解于3-5ml蒸馏水中,然后缓慢加入淀粉溶液中,混合均匀。
14、掺洗衣粉
检验掺洗衣粉牛乳有荧光法,亚甲兰法及氯化钡法等。
其中亚甲兰法具有简便、快速、易掌握、灵敏区高等特点,其检出限量大于10mg/100m1,适合现场操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牛奶中掺洗衣粉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紫外线下发荧光。
检验时,取10ml奶样于蒸发皿中,在暗室中置波长365纳米(nm)的紫外线分析仪下观察荧光。
同时采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
如果牛奶中掺有洗衣粉,则见发银白色荧光;纯牛奶无荧光,呈乳黄色。
本法灵敏度为%。
15、掺硝酸盐
A.单扫示波极谱法:胡志芬等探讨了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牛乳中硝酸盐的可能性,研究了最佳分析条件、样品除蛋白的方法及共存物质的影响等。
B.甲醛法:将5m1检样乳与2滴10%甲醛溶液混合,另将3ml硫酸注入混合液中。
如1000ml牛乳中含有的硝酸盐,经5-7min便出现环带。
16、掺亚硝酸盐
利用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磺胺重氮化后,再与盐酸□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的原理,可以检测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
17、掺白矾
取1g金黄色素三羧酸铵盐,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成1%铝试剂溶液。
再取牛乳5ml于试管中,滴加1%的铝试剂3~5滴,如牛乳生成红色便有铝离子存在。
18、掺陈乳
A.煮沸法:将10ml乳样置沸水浴中5分钟,若产生凝块或絮片则不新鲜。
B.酒精法:等量的重型酒精与牛乳混合,振摇后不出现絮片的牛乳是新鲜的。
19、掺植物油
掺入的植物油种类不同,奶油折射计的牛奶脂肪读数则不同。
依照此原理,建立纯牛乳的读数范围则能判断是否掺入植物油。
另外,波长在700nm~之间的近红外光谱也可以检测牛乳中植物油的存在,且错误率低。
20、防腐剂
主要为焦亚硫酸钠的监测
原理:焦亚硫酸钠具有强烈的还原性和漂白性,它能使碘失去遇淀粉变蓝的能力
试剂:
1、淀粉试剂:10g碘加20g碘化钾溶于500ml蒸馏水中
2、1%淀粉溶液:1g淀粉溶于100ml蒸馏水中(必要时可以加热熔解)
操作方法:取3ml奶样于试管中,滴加1滴淀粉试剂,震荡摇均3-5秒,再加2滴1%的淀粉溶液,震荡摇匀观察现象。
蓝色正常,白色为含防腐剂。
21、牛奶中掺牛尿的检验
牛尿中含有肌酐,在pH12的条件下,肌酐与苦味酸反应生成红色或橙红色的复合物苦味酸肌酐。
其方法是事先配制好饱和苦味酸液,即取2g苦味酸,加蒸馏水至100ml,煮沸,冷却至室温,待有结晶析出时,倒出上清液即得。
检测时,取5ml被检奶样于试管中,加入4~5滴10%氢氧化钠溶液,再加饱和苦味酸液,充分摇匀,放置10~15分钟。
如为掺尿牛奶,则呈现明显的红褐色,而纯牛奶对照试验呈现苦味酸固有的黄色。
此法灵敏度为掺尿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