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家长学校教案第一课 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四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第一讲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四年级)教案第一讲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目的]1.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2.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向家长介绍孩子学习能力低的原因;[教学难点]让家长知道应该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课1、家长自由读文中的“情景对话”、“心灵独白”和“教育故事”,然后交流感受,生活中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教育故事,家长谈谈文中的父亲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启示。
小结:这位家长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是把孩子批评一通,也不是让孩子下保证写检查,而是积极向他人求助,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然后把这些方法提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这位家长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2、解读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般记忆特点:二、走进专家课堂1、每个人的记忆力相差不多,差别只是在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曲线,他经过大量记忆实验,最后总结出的规律是: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及时复习,让所学知识反复地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经过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情绪。
记忆的培养在于有“我能记住”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精神抖擞,心情舒畅,也就有了记忆的热情。
★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记忆方法①系统记忆法:循序渐进、深入理解、点滴积累②图示记忆法三、建议家长做法:1、帮助孩子扫除“记忆力不如别人的”的心理障碍家长平时一定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笨”,不要用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孩子,当孩子对知识的记忆产生了自卑心理,记忆就像久不磨的刀生了锈。
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可储存的信息量超过全世界所有的图书馆所容纳藏书的信息量。
即使大脑记忆力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仍有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关键在于家长要树立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的自信心。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第一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详细内容包括: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意义、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有效沟通的策略以及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家长了解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园共育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2. 培养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参与意识,提高家长对幼儿成长的支持力度。
3. 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促进家园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度。
教学重点: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意义、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有效沟通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家长学校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成功的案例视频,让家长感受家园共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2. 理论讲解(15分钟)(1)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意义。
(2)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3)有效沟通策略。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有效沟通策略,解决家园共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家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家园共育的重要性2. 内容:(1)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意义(2)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3)有效沟通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家园共育的认识。
(2)列举三个你认为有效的沟通策略,并简要说明理由。
2. 答案:(1)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有效沟通策略如:倾听对方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对方、保持耐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家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家长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家长学校教案与青春期的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与青春期的孩子一起成长欢迎阅读家长学校教案,与孩子一起成长。
这篇文档是我们精心整理的,相信您会从中获得收获。
如果您能收藏或转发此文档,将是我们的荣幸和动力。
教学目标:通过授课让家长了解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解决的问题。
帮助家长以负责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与学校合作,共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提高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青春期。
教学方法: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下午好,各位家长。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首先感谢大家抽出时间参加家长学校活动,对大家关心、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有着同样的爱。
作为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相信各位对教育孩子也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但是,我想问问大家,怎样才能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青春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家长谈认识)虽然各位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吗?请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类似的经历:(1)“虽然儿子放假成天在家,但儿子跟我之间每天的交流时间竟不到半个小时!”(2)“女儿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父母说多了,女儿还嫌烦!”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做父母的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孩子不理睬我们了?父母关心孩子的研究为什么会让他们反感?我们也有高学历,但孩子总说我们“老土”,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共同话题呢?子,总是过度干预和控制孩子的一切行为,这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无助,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
因此,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独立空间,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情感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需求强烈,他们需要得到家长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四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四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精品文档四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盐城市郭猛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名副其实的启蒙老师,家长应该是老师可靠的助手与伙伴。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是合格的家长吗,我们掌握了伴孩子成长的艺术了吗,我们该如何去配合孩子的老师的,如何能够协调好学校的教育的,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只有足够好的父母。
作父母的理当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然而事实却与此不尽相符,究竟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呢,二、案例分析与讲解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过失现象:1 / 17精品文档1、缺乏民主意识与个性。
现在的父母不再信奉“父为子纲”,“棍棒出孝子”等的旧的传统观念,甚至表现出对孩子的百依百顺,过分溺爱,这是家教中常出现的现象,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后果。
被父母溺爱娇纵的孩子,大都软弱、骄横、毫无社会责任感。
作为父母,保护孩子是我们的天职。
但是,保护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长大成人,独立于社会,而不是保护过分使孩子不能自立,以至于软弱、无能。
父母过分关爱,一方面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一种只能听好话,不能听批评的心里。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景下强化了某些不良的行为表现。
例如,我班有个孩子从小是姥姥、姥爷带大的,由于太溺爱、很不听话,生活习惯不好,常常在课堂上吃东西,随地乱扔纸屑等不良卫生习惯。
他的独立性也比别的孩子弱,课堂上不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小动作多,不自信,自己作业的答案总与其他同学比较。
2、常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一般来说,许多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或成绩不理想时,却有不问青红皂白的埋怨、批评、指责。
当遇到这种难堪的场面时,孩子总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心里感到特别的委屈。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主题为“家园共育,助力孩子成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家园共育的意义和方式;3. 家长与教师如何有效沟通合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育儿信心;2. 掌握家园共育的基本方式和方法;3. 学会与教师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园共育的意义和方式;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合作。
难点:如何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家长掌握与教师沟通合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笔记本电脑、音响设备。
学具:教材《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真实故事,让家长感受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2. 教材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中关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园共育的意义和方式、家长与教师如何有效沟通合作的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家长了解如何与教师沟通合作,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家长互相分享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讨如何与教师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5. 家长互动(10分钟):邀请部分家长上台,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心得,让其他家长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1.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 家园共育的意义和方式3. 家长与教师有效沟通合作的技巧七、作业设计2. 请家长思考如何与教师有效沟通合作,并列出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教材讲解、例题讲解、家长互动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家园共育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学会与教师有效沟通合作。
课后,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践行所学内容,与教师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四年级家长课程第一讲教案

四年级家长课程第一讲教案第一篇:四年级家长课程第一讲教案《大千世界人不同,悦纳自我写人生》教案教学目的:让家长了解自我接纳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导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心灵剧场:小脚丫的烦心事;小脚丫的A B剧。
剧中人的心灵独白。
【小脚丫A】我是不是天生就比别人笨呀,妈妈老师批评我,还拿我跟楼上的蒙蒙比,说蒙蒙比我努力,聪明,还说自己命不好,养了我这个没出息的儿子,尽给她丢脸。
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里没人看的起我,回到家里总是被妈妈训来训去,我真不想在学习了,要是能不上学该多好啊!【妈妈A】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啊?可这孩子太让人失望了。
他倒是比较听话,不怎么闯祸,可这有什么用呢?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说也不管用,这样下去将来上中学、上大学都难。
今天训了他几句,本想刺激他一下,让他好好努力,没想到他还像受了委屈似的流泪呢!都这么大的孩子了,再这样下去就完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脚丫B】我也想把学习搞好,可是每次都考不好,真失败呀!多亏有个好妈妈能理解我的心情,就像妈妈说的,我不能灰心丧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也有我的长处,只要好好把握学习方法,我一定能进步的。
谢谢妈妈为我鼓劲儿!【妈妈B】孩子成绩不好,这经常让他感觉自己不如别的孩子聪明,如果我再打击他,他更没有信心学好了。
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呢,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
我得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才有能力把学习搞好。
儿子呀,妈妈愿意永远做你的坚强后盾,让你充满自信的成长。
二、新授:(一)、提出问题,家长交流。
你觉得B剧中的妈妈的想法与A剧中妈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让A剧中的小脚丫觉得自己很笨?又是什么原因让B剧中的小脚丫下决心好好学习,觉得自己一定能学会?(二)、主编评价,总结分析A剧妈妈面对智力一般的孩子,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指责,贬低,导致了孩子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能自我接纳。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教案名称:《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的第一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1. 家园共育的概念与意义;2. 家园共育的基本原则;3. 家园共育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1. 使家长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意识;2. 帮助家长掌握家园共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园共育的概念与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
难点:如何让家长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园共育的短片,让家长了解家园共育的现状和重要性。
2. 教材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一章的内容,包括家园共育的概念、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举例说明家园共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家园共育。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家长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家园共育的计划,并分享给大家。
5. 家长互动(5分钟):鼓励家长就家园共育的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
6.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列出家园共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业设计:1. 请家长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园共育的心得体会。
2. 制定一个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参与的教育计划,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家长应能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师应关注家长的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
同时,鼓励家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家长生活的实践情景:为了引起家长的共鸣,教师应选择与家长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情景。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材》第一章“家园合作,共育未来”,详细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意义、家长的角色与责任、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家长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 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家园共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以及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重点:家园合作的意义、家长的角色与责任、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家园合作的成功案例视频,让家长感受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家园合作的意义、家长的角色与责任、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个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家长思考如何改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家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 互动环节(10分钟)家长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家园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2. 内容:家园合作的意义家长的角色与责任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一份改进计划。
(2)分享一个你认为成功的家园合作案例,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2. 答案:(1)请家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
(2)成功家园合作案例的关键因素包括: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相互尊重与信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同时,教师可提供相关书籍和资料,帮助家长深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一、教学目的:
1、建议家长注重自身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锻铸。
2、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
3、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三、教学准备:
1、进行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
2、请几位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作好简单的3分钟以内的发言准备
3、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思切入主题
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场景:
1、多媒体播放场景。
场景的大致内容如下:
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父亲一本正经地说:“想当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爷爷说一我就做一,爷爷说往东我不敢朝西,爷爷是长辈,长辈说的不会有错,可你呢?”孩子不服气地说:“现在什么年代了?长辈说的一定都对?”“长辈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喝的水还多!”父亲生气地吼起来。
儿子不甘示弱地说“不一定,爸爸,克隆你懂吗?上次我跟你讲中国探月的事情,你什么也不懂,还有……”“别说了,你……你还真的不得了了……”父亲气冲冲地摔了摔椅子。
“本来就是嘛……”孩子继续嘟哝着……
过渡:各位家长,看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场景,你想些什么?
2、家长讨论
3、交流讨论后归纳:
抛开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个场景至少告诉我们以下三点:(多媒体出示)
(1)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子女对家长惟命是从。
(2)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信息的敏锐和悦纳的优势-----远胜于家长。
(3)呼唤了一种新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成为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过渡:那么面对如此带有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的尴尬,我们家长如何做孩子说得来的“朋友家长”呢?我们必须确立一种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4、揭示主题: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过渡: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孩子对我们家长有些什么新要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
我
曾经选择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计102人,就相关情况作了一个问卷调查,现将内容归类,将调查的数据统计情况展示如下:
(二)数据展示剖析现状
过渡:请在座的家长自己对照一下,上面的统计表中的“内容”表现,自己是否同样也存在?我想结合着上面的数据统计情况,从孩子的角度作个解剖。
从上面的数据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希望自己的父母怎样?
2、多媒体出示:
孩子们想要的父母:
(1)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能客观地看待。
(2)不要只看重孩子知识的发展,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要多关注。
(3)不要过分保护、过分照顾孩子,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要多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5)不要只重言教,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6)不要只用说教、打骂这样简单的方式进行教育,要多研究并运用乐于让孩子接受的方法。
(7)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对孩子有着永无止境的要求。
过渡:各位家长,在了解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孩子对家长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来共同讨论如何适应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做孩子们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三)讨论互动达成共识
1、实例引导:
多媒体出示实例:《一个可敬的学习型家庭》
2004年和2005年,美国钢琴公主琳达珍蒂两次应邀到江苏南通演出时都要邀请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应陶同台演出。
这个小姑娘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工的家庭,自从小应陶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重新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学习之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他们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培养,小应陶从4岁开始就学习美术、钢琴和舞蹈,他们并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家”,什么“星”,只是想让孩子多一些兴趣和特长。
后来,他们根据老师的建议,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把业余时间主要放在了钢琴和美术上。
开始,小应陶学钢琴挺有劲的,可慢慢地就
哭着说不想学了。
这对父母在生气的同时,仔细想过后,决定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
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也不会弹钢琴,今后我不仅陪你学,我自己也一起学。
”小应陶眨着小眼睛,似信非信。
妈妈说到做到,不仅每天准时陪孩子练琴,还专门带来笔记本,在旁边仔细地记录,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学乐谱,练指法。
妈妈的决心和毅力,终于让孩子明白,学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正是这位母亲的持之以恒,陪出了女儿的兴趣,陪出了女儿的信心,也陪着女儿走上了成功之路。
不仅如此,在学校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的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便于互相沟通,妈妈就和她一起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等书。
妈妈和孩子一起享受到获取知识和本领的欢乐,一起经受了意志的磨练,丰富了母女俩的共同语言。
为了锻炼女儿的才能和胆量,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
社会上的爱心活动,他们都要带着孩子一起参加。
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外出旅游:爬长城时与孩子将祖国悠久的历史,去九寨沟时与孩子讲西部大开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沟通,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父母既是热心的老师,更是知心的朋友。
平时他们有意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看似生活小事,却培养了她从小独立生活的能力。
正是这样一个家庭,正是这样一种家庭教育,11岁的小应陶被评为了市“十佳少年”,才有了开头的成果。
2、读了上面的实例,尊敬的家长,您觉得小应陶父母的哪些地方值得您借鉴?
3、家长互动交流后归纳:
(1)孩子出生后就重视家庭教育
(2)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
(3)不用过高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4)在兴趣的选择上尊重孩子的意愿
(5)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允许孩子有适应的过程
(6)重视身教,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孩子
(7)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积极情感的养成
(8)和孩子共同学习,缩短年龄上的距离
(四)反躬自问着力改进
过渡:尊敬的家长,看了小应陶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实例,根据您的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您的家庭教育现状,在“与孩子共同成长”方面,您觉得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1、下发问答题:
就“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您觉得急需改进和加强
的是什么?
2、家长现场答题
3、实物投影仪展示家长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并相机进行相关的解读式的讨论。
4、归纳出示和孩子共同成长“十要”:
一要拿下“家长长官”的架势,蹲下来看孩子;
二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潜能、性格、需求,不“目中无人”;
三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温馨的家”;
四要根据孩子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五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多方面提高自身素养,让孩子信你、服你;
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七要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实践体验活动;
八要悦纳孩子们喜欢的新生事物,并做适当的了解;
九要经常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共同学习,既增长知识,又增进彼此感情;
十要有超前意识,具备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性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现场互动取经:
就以上“十要”,请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请4位家长就某一方面作3分钟以内的介绍。
(预设)
5、小结:各位家长,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每个家庭的氛围也各不相同,因此“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话题也没有统一的模式,我想以一段话作为结束:
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孩子在成长。
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应该做孩子:
身体的呵护者,
知识的共研者,
目标的引领者,
思想的指导者,
生活的管理者,
情感的沟通者,
情绪的调控者,
意志的锻造者,
能力的提升者,
创新的激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