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训练(五)参考答案
高三地理滚动训练5

滚动训练(五)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1~2题。
表1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生产成本(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8~12560~750>-1419~231.20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 西海岸 B. 30°N ~40°N 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11 山东)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3~4题。
1234大西洋印度洋15°30°45°30°图23.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 B C D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B .②处风平浪静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 .④地森林密布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MN3060距市中心距离(km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年1990年1982年楼高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年1990年1982年楼高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PQ51015距市中心距离(km )甲城市 乙城市图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6.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参考答案(五)1-2 A C3. 【答案】C。
精品练习(附答案)《 电流的测量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滚动训练第十五章第4节电流的测量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②电路某处有断路;③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所测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④线路接错,某处发生了短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2.如图所示,小强把电流表并联在灯L的两端。
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A.电源短路B.电流表损坏C.2L的灯丝烧断D.1L不亮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要损坏电流表的是()A.B.C.D.4.下列关于电流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C.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D.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5.如图所示,电流表测量的是()A.通过灯1L的电流B.通过灯2L的电流C.通过灯1L和2L的电流D.通过灯1L和2L的电流之和6.如图所示,M、N表示一个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a、b、c、d表示电路中的四个连接点,若想用此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则以下连接正确的是()A.M接a,N接b B.M接d,N接aC.M接c,N接d D.M接d,N接c7.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B.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不用“校零”C.电流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D.电路电流无法预估时,用试触方法选定合适量程8.如图所示的几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接近5A的是()A.台灯B.电冰箱C.电饭煲D.抽油烟机9.下列关于电流表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并联B.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所选的量程D.电流表两接线柱不能与电源两极直接相连接10.某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是他误用了0~3A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二、填空题1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_表示,国际单位是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辽宁省大连培根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解答应用题训练52带答案解析

辽宁省大连培根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解答应用题训练52带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是:男性:(80)0.7-⨯=身高标准体重女性:(70)0.6-⨯=身高标准体重下表是体重的评价标准:(2)杜叔叔身高170cm ,体重至少减掉10kg 才算是“正常”体重,杜叔叔现在的体重是多少kg ?解析:(1)正常(2)79.3千克【分析】(1)吴阿姨是女性,根据(身高-70)×0.6=标准体重,先代入数据求出吴阿姨的标准体重,再求出吴阿姨的标准体重与其体重的差,用差除以标准体重,求出差占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几,从而得出结论;(2)杜叔叔是男性,根据(身高-80)×0.7=标准体重,求出杜叔叔的标准体重,再加上10千克,就是杜叔叔现在的体重。
【详解】(1)(158-70)×0.6=88×0.6=52.8(千克)(52.8-50)÷52.8=2.8÷52.8≈5.3%吴阿姨的体重比正常体重轻5.3%,属于正常范围。
答:吴阿姨的体重等级是正常。
(2)(170-80)×0.7=90×0.7=63(千克)63×(1+10%)+10=63×1.1+10=69.3+10=79.3(千克)答:杜叔叔现在的体重是79.3千克。
【点睛】解决本题先理解题目给出的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已知数量代入公式计算。
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当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为8:7.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了25%,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A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45小时的路程.(1)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析:(1)35千米;(2) 300千米【详解】(1)40×78=35(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2)甲到A时,乙行驶路程占全程为:(35×815)÷[40×(1+25%)]=2875所以全程为:(45×35)÷(715-2875)=300(米)3.仔细观察下面的点子图,看看有什么规律.(1)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2)探索填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解析:(1)(2)27;65【详解】(2)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3+4+5+6+7=2+5+(3+7+4+6)=27(个)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3+4+5+6+7+8+9+10+11=13×5=65(个)答: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7个,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65个.4.一辆快车与一辆慢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在距中点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慢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解析:50千米【详解】5×2=10(千米)设慢车行了x千米,则快车行了(x+10)千米,则有:(x+10):x=3:23x=(x+10)×23x=2x+20x=2020+10=30(千米)20+30=50(千米)答:甲、乙两站相距50千米5.一个书架,原来上层和下层中书的本数比是8:7,如果从上层取出8本书放放下层,这时上层和下层的比为4:5,原来上层和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解析:上层48本;下层42本【详解】8÷(887+﹣445+)=8÷(815﹣49)=8÷ 4 45=90(本)则原来上层有书:90×887+=48(本)下层有书:90×787+=42(本)答:原来上层有书48本,下层有书42本。
八年级数学上册滚动周练卷五同步训练(含答案)

滚动周练卷(五)[时间:45分钟 测试范围:14.1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3·a 4=a 12B .(a 3)2=a 5C .(-3a 2)3=-9a 6D .(-a 2)3=-a 62.下列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3| B .(-3)0C .-(+3)D .(-3)2 3.已知3x=8,3y=2,则3x +y的值是( )A .4B .6C .10D .16 4.若单项式-3a4m -n b 2与13a 3b m +n 是同类项,则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 )A .-a 6b 4B .a 6b 4C .-83a 4b 4 D .-a 3b 25.长方形的一边长为2a +b ,另一边比它小a -b ,则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a 2+ab -b 2B .2a 2+ab C .4a 2+4ab +b 2D .2a 2+5ab +2b 26.如果x +m 与x +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3 B .3 C .0 D .1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7.化简:(-a )6÷a 3=__ __,a (a -1)-a 2= __ __. 8.计算:(-1)2 018+(3.14-π)0=__ __.9.计算:-3x 2·2x =__ __;(-0.25)12×411=__ __.10.若(2x +a )(3x -4)=bx 2-2x -8,则a +b =____.11.若x +y =5,xy =2,则(x +2)(y +2)=__ __.12.有若干张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A 类、B 类卡片和长方形C 类卡片,若要拼成一个长为(3a +2b ),宽为(2a +b )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 类卡片__ __张.图1三、解答题(共46分) 13.(8分)计算:(1)⎝ ⎛⎭⎪⎫-32ab -2a ⎝ ⎛⎭⎪⎫-23a 2b 2; (2)(2m -1)(3m -2);(3)(x +5)(2x -3)-2x (x 2-2x +3).14.(8分)解方程与不等式:(1)(x -3)(x -2)+18=(x +9)(x +1); (2)(3x +4)(3x -4)<9(x -2)(x +3).15.(10分)红光中学新建了一栋科技楼,为了装修该楼一间科技陈列室的顶棚,计划用宽为x m,长为30x m的塑料扣板进行装修,已知这间陈列室的长为5ax m,宽为3ax m,如果你是该校的采购人员,应该至少购买多少块这样的塑料扣板?当a=4时,求出具体的扣板数.16.(10分)已知(x3+mx+n)(x2-3x+4)的展开式中不含x3和x2项.(1)求m,n的值;(2)当m,n取第(1)小题的值时,求(m+n)(m2-mn+n2)的值.17.(10分)阅读材料: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a b cd 的意义是⎪⎪⎪⎪⎪⎪a b cd =ad -b c.例如:⎪⎪⎪⎪⎪⎪1 234=1×4-2×3=-2.(1)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5 678的值;(2)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 2-4x +4=0时,⎪⎪⎪⎪⎪⎪x +1 2x x -1 2x -3的值.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D 6.A 7.a3-a 8.2 9.-6x31410.8 11.16 12.713.解:(1)⎝ ⎛⎭⎪⎫-32ab -2a ⎝ ⎛⎭⎪⎫-23a 2b 2=a 3b 3+43a 3b 2;(2)(2m -1)(3m -2)=6m 2-4m -3m +2=6m 2-7m +2; (3)(x +5)(2x -3)-2x (x 2-2x +3)=2x 2-3x +10x -15-2x 3+4x 2-6x =-2x 3+6x 2+x -15.14.解:(1)去括号,得x 2-5x +6+18=x 2+10x +9, 移项合并,得15x =15, 解得x =1;(2)去括号,得9x 2-16<9x 2+9x -54, 移项合并,得9x >38, 解得x >389.15.解:根据题意得,(5ax ·3ax )÷(x ·30x )=15a 2x 2÷30x 2=12a 2,∴应该至少购买12a 2块这样的塑料扣板,当a =4时,12a 2=8,即具体的扣板数为8块.16.解:(1)(x 3+mx +n )(x 2-3x +4)=x 5-3x 4+(m +4)x 3+(n -3m )x 2+(4m -3n )x +4n , 根据展开式中不含x 3和x2项,得⎩⎪⎨⎪⎧m +4=0,n -3m =0,解得⎩⎪⎨⎪⎧m =-4,n =-12,即m =-4,n =-12; (2)(m +n )(m 2-mn +n 2) =m 3-m 2n +mn 2+m 2n -mn 2+n 3=m 3+n 3,当m =-4,n =-12时,原式=(-4)3+(-12)3=-64-1 728=-1 792. 17.解: (1)根据题意得,原式=40-42=-2; (2)∵x 2-4x +4=0,即(x -2)2=0, ∴x =2,∴⎪⎪⎪⎪⎪⎪x +1 2x x -1 2x -3=(x +1)(2x -3)-2x (x -1)=2x 2-3x +2x -3-2x 2+2x =x -3=2-3=-1.。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滚动训练(一)[范围:第一章 第1节~第3节] (练习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滚动训练(一)[范围:第一章 第1节~第3节] (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2bdc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滚动训练(一)[范围:第一章第1节~第3节](162)1.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2.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
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s。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3.一辆小轿车在上午9:00从哈尔滨出发进入京哈高速公路,中午11:12到达距哈尔滨230km的长春,求:(1)此轿车从哈尔滨到达长春的平均速度。
(精确到整数位)(2)若此轿车基本保持匀速行驶,根据图中高速路上的限速牌判断,它从哈尔滨行驶到长春这段路程中,是否符合限速要求。
分析并写出判断依据。
4.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
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
则:(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上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5.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A.8cmB.8mmC.8dmD.8μm6.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A. B.C.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st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和时间t成反比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8.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下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象的是()A. B. C. D.9.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10.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滚动周练卷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最新精品优秀打印版

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滚动周练卷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前言:该滚动周练卷同步训练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滚动周练卷同步训练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滚动周练卷同步训练习题)滚动周练卷(一)[时间:45分钟测试范围:11.1~11.2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下面给出的四个三角形都有一部分被遮挡,其中不能判断出三角形类型的是( )A B C D2.[2016·独山月考]如图1所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图1A.3个 B.4个 C.5个 D.6个3.将一副三角板摆放成如图2所示的样子,则∠1的度数是( )图2A.90° B.120° C.135° D.150°4.[2016·洛江期末]如图3,在△ABC中,∠B=∠DAC,则∠BAC和∠ADC 的大小关系是( )图3A.∠BAC<∠ADC B.∠BAC=∠ADCC.∠BAC>∠ADC D.不能确定5.如图4所示,已知∠1=20°,∠2=25°,∠A=35°,则∠BDC的度数为( )图4A.60° B.70° C.80° D.85°6.[2016·吴中区期末]a,b,c,d四根竹签的长度分别为2 cm,3 cm,4 cm,6 cm,若从中任意选取三根,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则围成的三角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7.[2016春·长春校级期末]三角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5,房屋支架、起重机的臂膀中都有三角形结构,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图58.如图6,在Rt△ABC中,∠ACB=90°,CD⊥AB,如果∠A=40°,则∠1=____.图69.[2016·涪陵期中]如图7,BF,CF是△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若∠A =50°,则∠BFC=_ _.图710.[2016·新蔡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1-2m,8,则m的取值范围是__ __.11.[2016·宿州期末]如图8,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A=45°,∠BDC=60°,那么∠BDE=__ __.图812.[2016·宜宾期末]如图9,∠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1,∠A1BC的平分线与∠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若∠A=60°,则∠A2=__ _.图9三、解答题(共46分)13.(8分)[2016秋·西华县期中]如图10,在△ABC中,∠C=∠ABC=2∠A,BD⊥AC于D,求∠DBC的度数.图1014.(8分)如图11,A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D点,若∠B=30°,∠ACD=100°,求∠DAE的度数.图1115.(10分)[2016·台中期中]如图12,已知△ABC,D在BC的延长线上,E在CA的延长线上,F在AB上,试比较∠1与∠2的大小.图1216.(10分)如图13所示,P为△ABC内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图1317.(10分)[2016·长春月考]如图14,∠CBF,∠ACG是△ABC的外角,∠ACG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与∠ABC,∠CBF的平分线BD,BE交于点D,E.(1)求∠DBE的度数;(2)若∠A=70°,求∠D的度数;(3)若∠A=α,求∠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图14参考答案1.C 2.C 3.B 4.B 5.C 6.B7.稳定性 8.40°. 9.65° 10.-5<m<-2 11.15°12.15°13.解:∵∠C=∠ABC=2∠A,∴∠C+∠ABC+∠A=5∠A=180°,∴∠A=36°.∴∠C=∠ABC=2∠A=72°.∵BD⊥AC,∴∠BDC=90°,∴∠DBC=90°-∠C=18°.14.解:∵∠B=30°,∠ACD=100°,∴∠BAC=100°-30°=70°,∴∠EAC=180°-70°=110°,。
课时作业10:滚动训练(一)

滚动训练(一)一、选择题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3cos B =asin A,则cos B 等于( ) A.-12B.12C.-32D.32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B解析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可得b 3cos B =bsin B ,∴tan B =3,B ∈(0,π),∴B =π3,cos B =12.2.在△ABC 中,c =3,b =1,B =π6,则△ABC 的形状为(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D解析 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C =sin B b ·c =121·3=32,∴C =π3或C =2π3,当C =π3时,A =π-B -C =π2,△ABC 为直角三角形,当C =2π3时,A =π-B -C =π6,△ABC 为等腰三角形.3.若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 =1,BC =2,则AC 等于( )A.5B. 5C.2D.1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面积求边或角 答案 B解析 (利用钝角三角形验解)由题意知 S △ABC =12AB ·BC ·sin B ,即12=12×1×2sin B ,解得sin B =22, ∴B =45°或B =135°.当B =45°时,AC 2=AB 2+BC 2-2AB ·BC ·cos B =12+(2)2-2×1×2×22=1. 此时AC 2+AB 2=BC 2,△ABC 为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当B =135°时,AC 2=AB 2+BC 2-2AB ·BC ·cos B =12+(2)2-2×1×2×⎝⎛⎭⎫-22=5,解得AC =5,符合题意.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c 2-b 2)tan B =3ac ,则角B 的值为( ) A.π6 B.π3 C.π6或5π6D.π3或2π3考点 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 题点 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 答案 D解析 ∵(a 2+c 2-b 2)tan B =3ac , ∴a 2+c 2-b 22ac ·tan B =32,即cos B ·tan B =sin B =32. ∵0<B <π,∴B =π3或2π3.5.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cos B +cos C ,则△ABC 为(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考点 判断三角形形状题点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三角变换判断三角形形状 答案 C解析 由已知得cos B +cos C =sin B +sin Csin A ,由正弦、余弦定理得a 2+c 2-b 22ac +a 2+b 2-c 22ab =b +ca ,即a 2(b +c )-(b +c )(b 2-bc +c 2)=bc (b +c ), 即a 2=b 2+c 2, 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6.在△ABC 中,a sin B cos C +c sin B cos A =12b 且a >b ,则B 等于( )A.π6B.π3C.2π3D.5π6 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利用正弦定理、三角变换解三角形 答案 A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cos C +sin C sin B cos A =12sin B .∵0<B <π,∴sin B ≠0,∴sin A cos C +sin C cos A =12,即sin(A +C )=12,即sin B =12.∵a >b ,∴B =π6.7.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如果2b =a +c ,B =30°,△ABC 的面积为32,那么b 等于( ) A.1+32B.1+ 3C.2+22D.2 3考点 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用余弦定理求边或角的取值范围 答案 B解析 ∵S △ABC =12ac ·sin 30°=32,∴ac =6.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a +c )2-2ac -2ac ·32=4b 2-12-63,∴b 2=4+23=(3+1)2, ∴b =3+18.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已知b 2=c (b +2c ),若a =6,cos A =78,则△ABC 的面积等于( ) A.17 B.15 C.152D.3考点 解三角形求面积题点 综合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面积 答案 C解析 ∵b 2=c (b +2c ),∴b 2-bc -2c 2=0,即(b +c )·(b -2c )=0,∴b =2c . 又a =6,cos A =b 2+c 2-a 22bc =78,解得c =2,b =4.∴S △ABC =12bc sin A =12×4×2×1-⎝⎛⎭⎫782=152.故选C. 二、填空题9.在△ABC 中,已知BC =5,sin C =2sin A ,则AB =________. 考点 正弦定理及其变形应用 题点 正弦定理的变形应用 答案 2 5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Csin ABC =2BC =2 5. 10.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3,sin B =12,C =π6,则b =________.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题点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答案 1解析 由sin B =12,解得B =π6或B =5π6.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舍去B =5π6,所以B =π6,A =2π3.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3sin 2π3=bsinπ6,解得b =1.11.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A +C =2B ,则sin C =________.考点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题点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答案 1解析 ∵A +C =2B ,A +B +C =π,∴B =π3.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得1sin A =3sin π3.∴sin A =12.又a <b ,∴A <B =π3,∴A =π6.∴C =π2,∴sin C =1.三、解答题12.已知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 sin A =3a cos B . (1)求角B 的大小;(2)若b =3,sin C =2sin A ,求a ,c 的长. 考点 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 题点 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综合 解 (1)∵b sin A =3a cos B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B sin A =3sin A cos B . ∵sin A ≠0,∴tan B =3,又∵0<B <π,∴B =π3.(2)∵sin C =2sin A ,∴由正弦定理得c =2a , ∴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 得9=a 2+4a 2-2a ·2a cos π3,解得a =3(负值舍去),∴c =2a =2 3.1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 2-b 2-c 2+3bc =0,2b sin A =a ,BC 边上中线AM 的长为14. (1)求角A 和角B 的大小; (2)求△ABC 的面积. 考点 解三角形求面积题点 综合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面积解 (1)由a 2-b 2-c 2+3bc =0,得a 2-b 2-c 2=-3bc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32,A ∈(0,π),A =π6.由2b sin A =a ,得sin B =12,B ∈(0,π),故B =π6.(2)设AC =BC =x , 得AM 2=x 2+x 24-2x ·x 2·⎝⎛⎭⎫-12=(14)2, 解得x =22(负值舍去),故S △ABC =12×22×22×32=2 3.四、探究与拓展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3,E 在AC 上,若BE ⊥AC ,则ED =________.考点 几何图形中的计算问题 题点 四边形有关的几何图形计算问题 答案212解析 在Rt △ABC 中,BC =3,AB =3, 所以∠BAC =60°.因为BE ⊥AC ,AB =3,所以AE =32. 在△EAD 中,∠EAD =30°,AD =3,由余弦定理知,ED 2=AE 2+AD 2-2AE ·AD ·cos ∠EAD =34+9-2×32×3×32=214,故ED =212. 15.如图经过村庄A 有两条夹角为60°的公路AB ,AC ,根据规划拟在两条公路之间的区域内建一工厂P ,分别在两条公路边上建两个仓库M ,N (异于村庄A ),要求PM =PN =MN =2(单位:千米).问如何设计,可使得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即工厂对村庄的距离最远)?考点 解三角形的实际综合应用 题点 解三角形的实际综合应用解 设∠AMN =θ,则在△AMN 中,由正弦定理得MN sin 60°=AMsin (120°-θ),因为MN =2,所以AM =433sin(120°-θ).在△APM 中,∠AMP =60°+θ, 则AP 2=AM 2+MP 2-2AM ·MP ·cos ∠AMP=163sin 2(120°-θ)+4-2×2×433sin(120°-θ)·cos(60°+θ) =163sin 2(θ+60°)-1633sin(θ+60°)cos(θ+60°)+4 =83[1-cos(2θ+120°)]-833sin(2θ+120°)+4 =-83[3sin(2θ+120°)+cos(2θ+120°)]+203=203-163sin(2θ+150°),θ∈(0°,120°), 当且仅当2θ+150°=270°,即θ=60°时,AP 2取得最大值12,即AP 取得最大值2 3.。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阅读训练和参考答案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阅读训练和参考答案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阅读训练和参考答案「篇一」春天,想栽棵树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个念头都会泛起,那就是想栽棵树。
我想象着栽树的地点,那应该是块荒地,是一面缓缓的山坡,风掠过时发出沉闷的呜呜声,远途而来的鸟儿洒下几滴鸣音,就匆匆离去,因为这儿没有可栖息的树;山脚下有泠泠作响的泉水,一片云飘过,就会有一片山阴覆盖住它,然后又撤离当我拎着铁锹和树苗到此处的时候,我会仔细地观察这儿,尽可能地记住周围的一切。
有必要的话,我会请一位有诗人气质的画家朋友,在优美情感的指引下,将这儿画下来。
我会把这幅画挂在书房里,累了的时候,我会抽着烟喝着啤酒看它,久久地,我想那时我的内心会有一种深沉的感动和辽远的洁净感。
我想该说说我为什么想栽棵树了。
为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一种生物,这是表面的想法。
深层的想法是,我想死后就埋在这棵树下,如果我幸运,能再活个几十年,到我死时,它一定会变得有些高有些粗了,会有着苍劲的'枝干、碧绿的叶片。
我当然不会在这树下弄个气派非凡的大坟,连土堆都不要,我只想请我的儿子绕树挖一条浅浅的沟,将我的骨灰撒进去,然后覆盖上,用不了多少日子;它就会了无痕迹,我的生命将附着在这棵树上而得以延续。
我不希望牛来蹭痒痒,我不希望狗到c这来睡觉,我更不希望狗用它那丑陋而可笑的姿势到这儿来撒尿,当然如果它们真来了,我想我也能容忍,我只是一棵树,而它们也是天地间的生物;我希望风能来,它会陪我跳舞;我希望雨能来,它会让我洁净;我希望鸟能来,唱一曲清音或者在这棵树上筑巢,我们会成为友善的邻居。
当然我更希望一个人会来,他是我的儿子,我知道生活迟早会让他尝到苦头,我知道他会有难以排解的心思,我希望他能坐在这棵树下,说一说他的苦恼、他的烦闷虽然那时我什么也帮不了他,但我知道一个树一样清正的父亲会给他以鼓励、安慰和支持。
我希望有一天,他也会带一棵树来,在我的身边栽下,让我看护他的成长,等他长得又高又粗、苍劲碧绿时,他也会到那棵树下,然后是我的孙子慢慢地这儿就会变成一片树林,慢慢地这儿就会演变成一个家族,血脉会在此处延伸,亲情会在这儿得以光大,这是一个灵魂的安息地,也是一个天人交流的圣洁场所,在这儿,我会成为一个统帅,统帅着一群平凡而又干净的灵魂,我是如此爱他们,千百倍地,胜过爱我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 明党中央推动深化医改奋力前行的原因(12分) •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决定了党 中央必须推动深化医改奋力前行。 • ②健康是人民的福祉。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 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 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资源配置手段”的知识,说 明怎样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11分)
•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 ②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吸引企业参与养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 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养老服务业进行 调节和提供支持、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过程是 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14分)
• ①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让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决策.更好地 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 ②人大代表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代表人民 在国家权力机关对《规划纲要》进行审议和表决; • ③政协委员通过参与协商民主,维护公民健康权益; • ④人大常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代表人民审议通过 《规划纲要》,保征人民当家作主; ⑤国务院印发《规划纲要》并推动实施,直接实现人民 利益,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