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

合集下载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2007-02-28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

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及样本

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及样本

出版《工法汇编》编写要求及文本范例一、出版《工法汇编》编写要求1.工法题目层次要求:(1)工法名称;(2)完成单位名称;(3)主要完成人。

每个层次要换行,位置要居中。

2.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的11部分,题目位置要居中;“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A=Q/B×100% (1.1.1-1)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3.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4.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工法文本范例工法编号(仿宋_GB2312,三号)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仿宋_GB2312小二)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仿宋_GB2312 五号)马锁柱王先堂(仿宋_GB2312 五号)1.前言(仿宋_GB2312 四号)(正文+ 仿宋_GB2312, (符号) 宋体)(仿宋_GB2312 五号)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及样本

国家级工法汇编要求及样本
施工准备→导洞施工→隔离桩墙施工→ 洞内水平降水施工→隧道开挖及初支→隧道结构施工。
5.2操作要点
5.2.1 导洞施工
导洞断面大小由施工工艺、围岩条件、采用设备等因素确定,可为拱形直墙或曲墙。视情况可采用全断面或上下台阶法施工(导洞施工工艺流程参见图5.2.1-1,导洞-隔离桩墙断面结构示意参见图5.2.1-2),施工中的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图5.2.1-1 导洞施工工艺流程图图5.2.1-2导洞剖面示意图
1、 严格控制导洞线路精度,确保导洞与结构关系。
2、喷混凝土封闭后开挖前排设超前管棚,间隔一个作为超前注浆管,于开挖前超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3、严格控制开挖进度,每次开挖一榀,并留核心土,严禁多榀一次开挖。
4、遇到导洞上方存在人工杂填土,开挖过程出现不良地质情况及时对开挖面进行网喷封闭,进行加固 Nhomakorabea理后再施工。
章 节 条 款 项
(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如一个条
二、工法文本范例
工法编号(仿宋_GB2312,三号)
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仿宋_GB2312小二)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仿宋_GB2312 五号)
马锁柱 王先堂(仿宋_GB2312 五号)
2.工法特点(仿宋_GB2312 四号)
2.1 利用地下导洞施作钻孔隔离桩,并将隔离桩与导洞衬砌连接在一起,能有效地保护邻近既有建筑物,使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对它的影响非常之小。
2.2 采用新的“地下基坑”围护结构分析模型和解析方式,用简单的代数运算即可预测地层沉降和水平位移值,与实测值相比在同一数量级上。
1、施工方法
根据水平抽水钻机工作空间确定工作坑尺寸,施工后安置水平钻机。采用Ф89mm钻头打孔清水钻进,Ф89mm套管跟进。将套管打到预定长度后,停止钻进冲孔。从套管中放进Ф60mm/Ф50mm螺旋打眼缠丝PVC滤水管,拔出Ф89mm套管,将PVC滤水管留在土层中,封孔口使地下水从PVC滤水管中自动流出。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一、引言国家级工法是指由国家级部门或机构编制的用于指导、规范和推广特定领域的先进技术、工艺、方法和经验的技术文献。

国家级工法的编写与申报是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各级部门或机构提供国家级工法的编写与申报指导。

二、国家级工法的编写1.确定编写的领域与范围2.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编写者需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经验。

可以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有关资料和数据,确保编写的工法具备权威性和实用性。

3.规范编写格式和内容编写者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规范编写格式和内容。

通常包括工法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介绍、适用范围、技术要点、应用效果、经济效益、推广前景等。

4.编写工法的核心内容工法的核心内容应包括技术流程、工艺参数、操作规范、质量检验标准以及安全环保措施等。

编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和实践,确保内容科学、完整、准确、可操作。

5.写作的语言和表达编写者应使用规范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避免模糊、歧义或主观意见。

重要概念和关键词应明确并加以解释,避免读者理解误差。

三、国家级工法的申报1.申报部门和程序2.申报材料的准备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国家级工法的编写报告、附件等。

申报书应包括工法的名称、领域和范围、编写者的单位和个人信息、编写原因及应用价值等。

编写报告应包括工法的编写背景、目标、内容、技术特点、应用效果等详细内容。

3.审核与评审申报材料提交后,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其进行审核与评审。

审查者将根据工法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推广潜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4.公示与批准审核与评审通过后,申报者将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相关部门根据审核评审的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工法的申报。

四、国家级工法的推广和应用1.发行宣传材料,在行业内外进行广泛宣传和推介;2.举办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推动该项工法的普及和应用;3.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其在生产实践中应用;4.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5.加强标准化工作,将该项工法纳入相关标准中,推动行业规范的制定和执行。

国家级工法样例

国家级工法样例

附件2:《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编写要求及文本范例一、《土木建筑国家级工法汇编》出版编写要求1.工法内容要完整,工法名称应当与内容贴切,直观反映出工法特色,必要时冠以限制词。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1)工法名称;(2)完成单位名称;(3)主要完成人。

每个层次要换行,位置要居中。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的11部分,题目位置要居中;“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章节条款项(2)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3)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A=Q/B×100% (1.1.1-1)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4. 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 2、m 3、kg、d、h等。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二、国家级工法文本范例导洞施工防护隔离桩墙施工工法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马锁柱王先堂1.前言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最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筑物附近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对附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北京城铁13号线14标区间为下穿高层楼房的浅埋隧道,需防止隧道暗挖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地表及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国家级工法编写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指南《国家级工法编写指南》一、基本注意事项嘿,朋友。

当我们开始写国家级工法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弄几句话就行的。

我当初刚开始写的时候就想得太简单了。

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格式。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一般来说呢,会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就像公文格式那种严谨性,标题啊、目录啊、正文内容的各个部分的排序等,都得按照要求来。

可别觉得这是小事,我当时就是忽视了格式,结果被打回来重新调整,浪费了不少时间。

还有,编写工法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这就像我们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

标准和规范是底线,一定得查准了、用对了。

我曾经就因为对一个标准的理解有点偏差,差点把这个工法弄个大错误。

二、实用建议咱来说说内容方面。

工法的名字得取得简洁明了,要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个工法是干啥的。

比如说“混凝土快速浇筑工法”,简单直接。

我一开始的时候取的名字特别复杂,都把自己绕进去了,别人看着更是云里雾里的。

编写过程中呢,技术原理要讲清楚。

这就像是解释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

比如你要是写一个关于建筑抗震的工法,那就得把为什么这样设计可以抗震,用到了什么原理,像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之类的,都得清清楚楚地写出来。

工艺过程要详细,分步骤地写,而且每一步都要有实际操作里该有的细节。

这就像是给人一个菜谱,每一步怎么做都要具体。

你要是少写了一个关键步骤或者步骤里某个关键环节,这工法可能就不成立了。

我记得我在写一个桥梁施工的工法时,就少写了其中一个很小但是很关键的。

三、容易忽视的点这里有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就是对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的描述。

安全在施工里头多重要就不用我说了吧,可别把它写得马马虎虎的。

就好像安全带这个东西,你不能就简单说要戴安全带,得详细说说系安全带的正确方法之类的。

而且质量要求要具体量化。

不是光说合格就行,要具体到像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多少数值才算满足这个工法的要求。

还有对材料和设备的要求,你得把需要什么材料的规格、品牌(如果有特殊要求的话)写清楚。

国家级工法格式

国家级工法格式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

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

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为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规范国家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制定本指南。

一、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原则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国家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着、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

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国家级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编写。

工法的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国家级工法的选题分类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3.对类似现有的国家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国家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等11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 工法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 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 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工法汇编相关规定
一、汇编格式要求
1、目录及工法文本内容按照山西省省级工法编号的顺序进行排序。

2、汇编时工法内容首页页眉无内容,偶数页页眉内容“山西省省级工法(201×~201×年度)”,页码编号设置在左下角;奇数页页眉内容为“工法标题”,页码编号设置在右下角。

二、工法文本编写要求
1.工法按照《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规定进行内容编写。

2.工法题目层次要求:
工法标题
工法编号
编制单位
主要完成人
3.工法文本格式采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的格式进行编排。

(1)工法的叙述层次按照章、节、条、款、项五个层次依次排列。

“章”是工法的主要单元,“章”的编号后是“章”的题目,“章”的题目是工法所含11部分的题目;“条”是工法的基本单元。

编号示例说明如下:
章节条款项
(2)工法中数值的书写
①数值应采用正体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性文字段中,对10以内的数字,可采用中文数字书写。

例如“三力作用于一点”。

②数、百分数和比例数的书写,应采用数学记号表示。

其中分数宜改用小数表示,例如四分之三、百分之三十四和一比三点五,应分别写成3/4(或0.75)、34%和1:3.5。

③书写的数值小于1时,必须写出前定位的“0”。

小数点应采用圆点,齐底线书写,例如0.001。

④标明量的数值,应反映出所需要的精确度。

数值的有效位数应全部写出。

例如级差为0.25的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均应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如:
正确的书写:1.50,1.75,2.00
不正确的书写:1.5,1.75,2
⑤多位数的数值需采用乘以10n(n为整数)的写法表示时,有效位数中的“0”必须全部写出。

例如:100000这个数,若已明确其有效位数是三位,则应写成100×103,若有效位数是一位则应写成1×105。

⑥有表示偏差范围的数值应按下列方式书写:
20±2℃不应写成20℃±2℃
20+2-1℃不应写成20℃+2-1℃
0.65±0.05不应写成0.65±.05
在叙述性文字段中,描述绝对值相等的偏差范围时,应采用“允许偏差为”的用词,不应写成大于(或小于)、超过等。

例如:尺寸的允许偏差为±2mm,不应写成尺寸的允许偏差为不超过±2mm。

⑦表示参数范围的数值,应按下列的方式书写:
10~15N,不应写成10N~15N;
10%~12%,不应写成10~12%;
1.1×105~1.3×105,不应写成1.1~1.3×105;
18°~36°30′,不应写成18~36°30。

⑧带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应按下列方式书写:
外形l×b×h(mm):240×120×60,或240mm×120mm×60mm,不应写成240×120×60mm。

(3)工法中的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

如一个条文中有多个图或表时,可以在条号后加图、表的顺序号,例如图1.1.1-1,图1.1.1-2…。

插图要符合制图标准。

(4)工法中的公式编号与图、表的编号方法一致,以条为基础,公式要居中。

格式举例如下:
A=Q/B×100% (1.1.1-1)
式中A—安全事故频率;
B—报告期平均职工人数;
Q—报告期发生安全事故人数。

(5)图名、表名、公式、表栏标题,不宜用标点符号;表中文字使用标点符号,最末一句不用标点符号。

“节”或“条”后如果仅有一个题目,则题目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4.工法文稿中的单位要采用国家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凡前面有量值的采用单位的符号表示。

单位符号应采用正体字母。

当工法条文中列有同一计量单位的一系列数值时可仅在最末一个数字后写出计量单位的符号。

如:10、12、14、16Mpa。

专业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5.工法中的符号和代号
(1)符号代表特定的概念,代号代表特定的事物。

在工法文本中不得使用符号代替文字说明。

如:钢筋每米重量而非钢筋钢
筋每m重量。

(2)下标应采用正体字母,其中代表序数的i、j为斜体;代号应采用正体字母。

(3)范围号应采用“~”,不采用“-”;连接号应采用“—”,只占半格,写在字间;破折号占两字。

(4)书写时,标点符号均占一格;各行开始的第一格除引号,括号、省略号和书名号外,不得书写其它标点符号。

(5)“注”中或公式的“式中”,其中间注释结束后加分号,最后注释结束后加句号。

“注”应采用1、2、3……顺序编号。

“注”的内容应比正文的内容小一号字。

6. 文稿统一使用A4纸打印,稿面整洁,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页面边距:上下左右边距各2.5cm,左侧装订线0.5cm
页眉页脚边距:1.5cm
行间距:单倍行距
章的编号及标题居中,章的段前段后间距1.5行
7. 工法的字体和字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