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静平衡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冷风扇制冷测评报告表

冷风扇制冷测评报告表

冷风扇制冷测评报告表
测试目的:评估冷风扇的制冷效果及其性能。

测试日期:2022年10月1日
测试仪器:温度计、冷风扇、计时器
测试环境: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
测试方法:
1. 将冷风扇置于室内,确保其工作环境无阻碍。

2. 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温度,并记录初始数值。

3. 开启冷风扇,并设置为最高档位,持续运行30分钟。

4. 每5分钟记录一次室内温度,共记录6次。

5. 记录冷风扇制冷期间的噪音水平。

测试结果:
时间室内温度(摄氏度)噪音水平(分贝)
0分钟 25 45
5分钟 24 43
10分钟 23 42
15分钟 22 41
20分钟 21 40
25分钟 21 39
30分钟 20 38
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冷风扇在运行30分钟后,室内温度从初始的25摄氏度下降至20摄氏度,制冷效果明显。

2. 在制冷过程中,冷风扇的噪音水平逐渐降低,表明其运行平稳且较为安静。

建议:
基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对冷风扇的性能进行以下改进:
1. 提高制冷效果,使其能更快降低室内温度。

2. 进一步降低噪音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测试中有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测试过程中未考虑到室内外的温度差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动力风扇实验报告总结(3篇)

动力风扇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力风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家用、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

为了提高动力风扇的性能,降低噪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引射效应的动力风扇的技术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基于引射效应的动力风扇的技术原理;2. 分析动力风扇的性能指标,如风量、风压、噪音等;3. 评估动力风扇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3D打印动力风扇、压气机、输气管、白烟发生器、高速摄像机、风速仪、噪音仪等;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连接相关设备;(2)将动力风扇安装在实验平台上,调整好相关参数;(3)开启压气机,观察动力风扇的工作状态;(4)使用白烟发生器产生白烟,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流谱形状;(5)使用风速仪、噪音仪等测量动力风扇的风量、风压、噪音等性能指标;(6)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力风扇工作状态:实验过程中,动力风扇启动后,白烟在涵道内部低压诱导气流向后加速的效果显著,第25秒时流谱形状清晰可见,证明引射效应在该风扇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2. 风量、风压:通过实验数据,动力风扇的风量可达100立方米每小时,风压为0.034千克每秒。

该风量和风压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噪音:实验过程中,动力风扇的噪音水平较高,需进一步优化设计以降低噪音。

4. 性能评估:基于引射效应的动力风扇在风量和风压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噪音方面有待改进。

综合考虑,该风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五、实验结论1. 基于引射效应的动力风扇技术原理得到验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 该风扇的风量和风压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但在噪音方面有待改进;3. 实验结果表明,解耦的设计降低了系统设计复杂度,有利于提高动力风扇的性能。

六、实验展望1. 优化动力风扇的设计,降低噪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 研究不同工况下动力风扇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3. 探索新型动力风扇材料,提高风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风扇检验报告

风扇检验报告

风扇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FS-20210715
检验单位:XXXX检测中心
检验日期:2021年7月15日
被检产品:Cental Air FS-08 风扇
检验依据:GB/T10156.1-2012《风扇─第1部分:试验方法》
检验结果:
1.外观检查:经过外观检查,被检产品表面无裂纹、破损、变形等缺陷,符合外观要求。

2.静电检测:对被检产品进行静电检测,电阻值符合要求,无安全隐患。

3.噪声检测:对被检产品进行噪声测试,A加权声级为
35dB(A),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风量检测:对被检产品进行风量测试,最大风量为6m³/min,最小风量为3m³/min,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电气性能测试:对被检产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电流值符合
要求,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被检产品Cental Air FS-08 风扇在本次检验中合格,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备注:本次检验采用GB/T10156.1-2012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仅针对被检产品在检验时的状态。

凉水风扇实验报告

凉水风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凉水风扇的工作原理。

2. 探究凉水风扇在不同风速、水量条件下的降温效果。

3. 分析凉水风扇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凉水风扇通过风扇旋转,使水珠与空气接触,从而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空气温度。

凉水风扇的降温效果与风速、水量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材料1. 凉水风扇一台2. 温度计一个3. 电子秤一个4. 水杯若干5. 计时器一个6. 风速计一个四、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场地,将凉水风扇放置在实验区域内。

2. 在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测量水的重量。

3. 将水倒入凉水风扇的进水口,调整水量。

4. 启动凉水风扇,调整风速,记录不同风速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5. 在不同时间间隔内,使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区域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6. 比较不同水量、风速条件下的降温效果。

五、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不同水量对凉水风扇降温效果的影响(1)将水杯中的水倒入凉水风扇的进水口,调整水量为100ml。

(2)启动凉水风扇,调整风速为最大。

(3)每隔10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区域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4)重复实验,分别调整水量为200ml、300ml,记录温度变化。

2. 实验二:探究不同风速对凉水风扇降温效果的影响(1)将水杯中的水倒入凉水风扇的进水口,调整水量为100ml。

(2)启动凉水风扇,调整风速为最小。

(3)每隔10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实验区域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4)重复实验,分别调整风速为中等、最大,记录温度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分析(1)水量为100ml时,温度从室温(假设为30℃)降至26℃。

(2)水量为200ml时,温度从室温降至24℃。

(3)水量为300ml时,温度从室温降至22℃。

结果表明,随着水量的增加,凉水风扇的降温效果逐渐增强。

2. 实验二结果分析(1)风速为最小时,温度从室温降至28℃。

(2)风速为中等时,温度从室温降至26℃。

(3)风速为最大时,温度从室温降至24℃。

电风扇实验报告

电风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 通过实验测试电风扇的转速、风力、噪音等性能。

3. 分析电风扇的性能与电压、风速、叶片数量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 电风扇1台2. 万用表1台3. 秒表1块4. 风速仪1台5. 噪音计1台6. 电源插座1个三、实验原理电风扇是一种利用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家用电器,通过电机带动叶片旋转,产生气流,以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

本实验主要测试电风扇的转速、风力、噪音等性能。

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源,将电风扇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风扇的输入电压,记录数据。

3. 使用秒表测量电风扇的空载转速,记录数据。

4. 使用风速仪测量电风扇在不同档位下的风速,记录数据。

5. 使用噪音计测量电风扇在不同档位下的噪音,记录数据。

6. 改变电风扇的叶片数量,重复步骤3、4、5,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1. 输入电压:220V2. 空载转速:- 档位1:1000r/min- 档位2:1500r/min- 档位3:2000r/min3. 风速:- 档位1:2.5m/s- 档位2:4.0m/s- 档位3:6.0m/s4. 噪音:- 档位1:45dB- 档位2:55dB- 档位3:65dB5. 改变叶片数量后:- 输入电压:220V- 空载转速:1000r/min- 风速:2.0m/s- 噪音:40dB六、实验分析1. 输入电压对电风扇性能的影响:实验中,电风扇的输入电压为220V,符合国家标准。

电压稳定时,电风扇性能良好。

2. 档位对电风扇性能的影响:随着档位的提高,电风扇的转速、风速和噪音均有所增加。

档位越高,风力越强,但噪音也越大。

3. 叶片数量对电风扇性能的影响:改变叶片数量后,电风扇的转速、风速和噪音均有所降低。

叶片数量越多,风力越弱,噪音也越小。

4. 性能关系:电风扇的性能与电压、风速、叶片数量等因素有关。

电压稳定时,风速和噪音与档位成正比;叶片数量越多,风力越弱,噪音也越小。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风机叶轮动平衡试验(实例)
以2017年8月28日试验数据为例(变频开度以85%为准):
一、试验步骤
1、原始振动值为7丝
2、启动风机转动后自由转动至叶轮静止,将自由停止后的顶端定为B点(大体为配重块的安装位置),将叶轮三等分后,顺时针定出A、B、C点。

3、根据送风机叶轮直径、转速、振动值,确定初步配重150克。

(相同的振幅,叶轮越大、转速越高,那么增加的配重就越重)
4、分别将配重安装在A、B、C三个位置,自变频开度50%-100%每隔10%测试振动并记录(本次以85%为基准)。

A点——15丝B点——7.6丝C点——15.5丝
5、A、C两个点的振幅应比较接近,说明第2步选择的B点比较准确。

(参照图例)
1)A、C两个点的振幅若相差很大,说明第一步停的位置不准确,
2)若完全一致,说明B点就是增加配重的位置,
3)若A点振幅<C点振幅,且B点振幅更小,如本次试验7.6<15<15.5,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单纯分析以上3个数据,配重过小,再增加相同的配重使三个点的振幅基本相等,位置在B点附近,方向指向逆时针方向(原因是A点振幅<C点振幅);二是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数据及原始振动值,配重过大,需要减少配重,也就是说原来B点附近因较轻而振动7丝,现在增加配重后因较重而振动7.6丝,需要
减少新增加配重150克的一半,即减少75克。

本次试验首先考虑了第二个方案,一次减少75克成功。

并且位置由原来的5又1/3处调整至5,振动得以解决。

更多方法参考《三圆幅值法找动平衡原理》。

试验人员:
2017年8月28日。

风电实验报告

风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樊姗 学号:031240521一、实验目的:1掌握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2掌握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仿真与分析;二、实验内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 3.1风速模型的建立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课题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b V 、阵风风速g V 、渐变风速 r V 和噪声风速n V 。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n r g b V V V V V +++= (1-1) (1)基本风速在风力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基本反映了风电场平均风速的变化。

一般认为,基本风速可由风电场测风所得的韦尔分布参数近似确定,且其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取为常数(2)阵风用来描述风速突然变化的特点,其在该段时间内具有余弦特性,其具体数学公式为:⎪⎩⎪⎨⎧=0cos v g V g g g g g g T t t T t t t t t +>+<<<1111 (1-2)式中:⎥⎥⎦⎤⎢⎢⎣⎡--=)(2cos 121max cos g g g T t T t G v π (1-3) t 为时间,单位 s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 s ;cos v ,g V 为阵风风速,单位m /s ;g t 1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 s ;max G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3)渐变风用来描述风速缓慢变化的特点,其具体数学公式如下:⎪⎩⎪⎨⎧=00v ramp r V r r r r t t t t t t t 2211><<< (1-4)式中:⎪⎪⎭⎫ ⎝⎛---=rr rramp t t t t R v 212max 1 (1-5) r t 1为渐变风开始时间,单位 s ;r t 2为渐变风终止时间,单位 s ;r V ,ramp v 为不同时刻渐变风风速,单位 m/s ;max R 为渐变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实训报告

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实训报告

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实训报告
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实训报告
1. 引言
节能型自适应风扇是一种能够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风速和转速的创新产品。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们进行的实训项目,包括设计、制造和测试节能型自适应风扇的过程和结果。

2. 设计与制造
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开发一种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的风扇,以减少能源浪费和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我们选择了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来实现这一目标。

传感器负责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微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调节电机的转速和风速。

在制造过程中,我们选用了高效节能的电机作为动力源,同时,我们使用了轻量化的材料来减少风扇的整体重量,降低功耗。

3. 测试与结果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来验证节能型自适应风扇的性能。

首先,我们对室内温湿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并记录了风扇的转速和风速。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能够自动调节风速和转速,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率。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功耗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风扇,节能型自适应风扇在相同的风速下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平均节省了20%的电能。

4.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次实训项目,我们成功设计、制造和测试了一款节能型自适应风扇。

该风扇能够根据室内温湿度自动调节风速和转速,以提供更高的舒适度同时节省能源。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风扇的效率和性能,并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办公室、家庭和公共场所,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个风扇:施工前G9.5,在134度的位置不平衡量为2.24g,添加2个垫片(1g/个)后在78度的位置为0.38g,平衡等级为G1.6,符合测试标准(见照片)
试验结论:
根据上述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和相关标准比较,符合要求,风扇平衡合格
温帆轴流风扇(苏州)有限公司
风扇静平衡试验报告单
报告编号:WFCN-001
试验项目
静平衡
测试标准
ISO1940/G6.3
工程代号
ENG-001
零件描述
700/9-9/P4ZR/37.5/PAG/20/4/B
零件图号
WFLCN09 178 22
重量
3.6 kg
零件名称
风扇
数量
3个
试验日期
2014.5.28
试验时间
9:00-10:00 AM
试验设备
美国BTI静平衡机
试验人
朱小齐
试验原理:对于某些几何形状对称的回转构件,因制造误差、材质不均等原因引起的惯性力不平衡,是无法通过计算来确定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的。即使某些构件有明显的若干块偏心质量,但也可能无法准确确定各偏心质量的大小及其质心位置。因此以上情况都只能通过静平衡试验来确定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
试验数据:
第一个风扇:施工前G10.6,在104度的位置不平衡量为2.5g,添加2个垫片(1g/个)后在16度的位置为1.19g,平衡等级为G5.1,符合测试标准(见照片)
第二个风扇:施工前G14.4,在170度的位置不平衡量为3.39g,添加3个垫片(1g/个)后在136度的位置为0.91g,平衡等级为G3.9,符合测试标准(见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