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除渣系统改造建议

合集下载

锅炉出渣系统改造方案浅析

锅炉出渣系统改造方案浅析
1 MW 。 85
第一 , 水力冲渣 系统要求循环水量大 , 2台冲渣泵 ( 1 W 10k 1 台、2 W 台 ) 2 0k 1 连续运行 , 耗电量大 ; 第二 , 补充水量大 , 因出渣 和蒸发 , 每年需 向沉渣池补水近 7 0t 0 第三 , ; 故障较多 , 运行人员 多, 冲渣系统的阀门、 喷嘴 , 除尘系统 的阀 门、 喷嘴堵塞及园盘捞 渣机卡住 ,需要安排较多的人员巡检处理 ,人员的劳动强度较
上 灰 渣
出渣机 ——— 冲渣 、 系统 灰 ———— 沉渣灰池
现行出渣系统运行期 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渣沟堵塞给供热 系统稳定运行造成极大隐患 。尤其是严寒期锅炉满负荷运行时 ,
图 1 出渣 工 艺 流程 图 1 锅炉 选 型 . 2
冲渣系统堵塞现象经常发生 , 一旦 出渣系统发生堵塞 , 锅炉被迫 低 负荷运行或者停炉 , 这对稳定供热非常不利 。究其原因 , 主要 是沉渣池偏小 , 锅炉产生的灰渣不能在沉渣池 中有效沉淀 , 从而
烟气 洁净 烟 气 锅 炉 — — — 除 尘 器 — — — — 引风 机 — — — 烟 囱
渣管道 、 沉渣池。该系统设备 总功率为 4 62 w( 8 .k 不包括渣池 2
台 1 的行 车功 率 ) 6t 。其 主要 存 在 以下 缺 点 。 21 安 全 生产 稳 定 运 行存 在 隐 患 .
热源 厂锅炉为 7台天津宝成 锅炉厂生产 的 6 W 链 条炉 4M
排燃煤热水 锅炉 , 总供热量为 4 8 4 MW。6 4MW燃煤热水锅炉参
数如下 : 锅炉型号 D L 4 1 /3/0 A I额定热功率 6 W; Z 6 — . 107 一 I; 6 4 M 锅
炉 热 水 流 量 6 8 /; 炉 出 口热 水 压 力 1 a 锅 炉 出 口热 水 8 h 锅 t . MP ; 6 温 度 10℃ ; 炉 进 口水 温 7 。 3 锅 O℃ 63 (0 1 1— 2 6 0 10 — 0 3 2 1 )4 0 2 — 2

锅炉优化升级建议:高效环保双重提升策略

锅炉优化升级建议:高效环保双重提升策略

锅炉优化升级建议:高效环保双重提升策略针对锅炉质量的提升,可以提出以下“金点子”,这些建议旨在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环境污染:1. 优化锅炉设计与结构●改变炉拱结构:针对锅炉用煤质量低、燃烧不完全的问题,通过改变炉拱结构,使燃料在炉膛内更充分地燃烧,提高热效率。

●采用分层给煤燃烧装置:这种装置能更均匀地分布燃料,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2. 提升燃料利用效率●使用添加剂:在燃料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可以优化燃料性能,降低烟垢生成,提高热效率。

●富氧燃烧技术:通过增加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使燃料更充分地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和锅炉出力。

3. 加强锅炉房系统改造●更换高效风机:采用高效率风机,并通过变频调速等措施,优化锅炉房的风机系统,降低能耗。

●优化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锅炉的工作状态,确保锅炉稳定运行,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4. 严格控制水质与水处理●水质控制:使用合适的水质控制技术,如软化器、水处理剂等,降低水中的杂质和溶解氧含量,减少水垢生成,提高锅炉热效率。

●定期清洗:定期清洗锅炉内部的管道、燃烧器和受热面,防止积灰和水垢的堆积,保持锅炉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5. 加强锅炉保温与密封●保温材料:采用质量好、性能优良的绝热材料(如硅酸铝耐火材料)对锅炉本体、管道进行保温,减少热损失。

●密封检查:定期检查锅炉本体、炉墙和管道的密封性,防止漏风现象,提高锅炉的保温效果。

6. 提高操作与维护水平●人员培训:加大对锅炉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操作水平和节能意识,确保锅炉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

●定期检测与维护: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防止故障发生,延长锅炉使用寿命。

7.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烟气余热回收:安装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烟气中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

●高效换热技术:采用高效换热技术(如三维内外肋片管技术)提高锅炉的换热效率,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锅炉干式除渣及电除尘改造

锅炉干式除渣及电除尘改造

• 二、电除尘改造方面
– 从长远环保排放政策要求、目前电除尘设备可靠性、对下 游脱硫及GGH设备安全运行等多方面考优先选用“原电除尘掏空内部扩容+新型高压 电源”技术路线,排放浓度≤50 mg/Nm3;其次议选用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技术路线,排放浓度≤30 mg/Nm3。
• 结合我厂现场特点,进一步对“原电除尘 掏空内部扩容+新型高压电源”优先方案进 行细化,重点考虑顶部振打、顶部控制室 移位、整理变设备利旧等问题。
锅炉干式除渣及电除尘改造
• • • • • • • • 一、干式除渣改造方面 进行干式除渣系统改造,虽然技术上是可行,但经济性上收益不够明显,综 合安全可靠性、现场布置、改造工作量等因素,在现有灰场可用的情况下, 建议暂时不进行干式除渣系统改造。 干式除渣改造后,减少了泵房设备及厂区外灰管、废水回收系统,达到节地、 节水目的,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甚至可以取消现有灰场。 改造须采用两级中转传输,热一次风箱、#2定排等设备进行移位才可以达到 布置安装要求。 受场地限制,设备改动及施工难度较大,总成本大约4580万元,相比同容量 机组高40%,需10年半收回投资成本,时间较长。 改造后对煤质、锅炉结焦性比较敏感,结焦严重时因排渣系统造成停机的风 险比原来大,对锅炉效率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干渣系统对煤质变化、负荷波 动的适应性较差。 改造后锅炉装运渣区域环境卫生比原来差,对锅炉侧本来狭窄的检修场地影 响较大。 改造需同时解决好脱硫废水处理、备用灰渣车或应急干渣堆放场的问题。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火电厂煤粉锅炉是目前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能源设备之一,它具有热效率高、稳定性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不过,由于煤粉锅炉的长期运行以及燃料质量差异,其出渣系统常常出现诸多问题,如结渣、排渣不畅等,影响着锅炉的省煤减排效果、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严重时还会导致锅炉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改善锅炉炉膛内部结构、优化出渣方式、加强排渣设备、安装干膜加药设备等方面。

首先,改善锅炉炉膛内部结构。

炉膛内部结构直接影响锅炉的出渣质量。

现有锅炉炉膛内部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容易产生死角和积灰,使渣淤积,难以排出,造成结渣。

因此,改善锅炉炉膛内部结构应成为出渣系统改造的首要任务。

通过加强对锅炉烟道、辅助空气等的调整,减少死角和积灰的形成,使渣能够及时排出,有效地减少结渣现象。

其次,优化出渣方式。

现有锅炉出渣方式多采用机械排渣,但输送距离较远,易绞结,渣堵管道现象频繁,影响出渣效果。

因此,应优化出渣方式,采用高温气力排渣或水力排渣等方式,提高出渣效果,减少渣堵现象。

同时,还可以在机械排渣的基础上采用振动清渣等方法,增强出渣能力。

第三,加强排渣设备。

现有锅炉出渣设备使用时间较长,部分设备老化,落后于时代,对排渣效果形成制约。

因此,出渣系统改造中应加强排渣设备,例如更换新式排渣门或可升降排渣机构,增加电控系统,使排渣过程更加平稳和自动化。

最后,安装干膜加药设备。

火电厂煤粉锅炉使用的燃料中易水解成分较高,会形成粘性气体,加剧出渣系统问题。

因此,应安装干膜加药装置,控制燃烧内部水分含量,减少水解成分,使渣滑性更好,排渣更加流畅。

总之,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不仅是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关键一步,更是消除锅炉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的必要措施。

未来,出渣系统的改造将逐步倡导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更好地满足并适应市场需求。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

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改造1. 引言1.1 背景介绍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是火电厂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顺畅运行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稳定。

目前,许多火电厂的煤粉锅炉出渣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渣不畅、出渣量不稳定、易堵塞等,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对煤粉锅炉出渣系统进行改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进行改造可以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方案,从而提升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益。

本文将针对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介绍改造过程及使用的技术,评估改造效果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同时分析工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最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造建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个改造过程进行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火电厂煤粉锅炉出渣系统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在火电厂煤粉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现有煤粉锅炉出渣系统存在效率低、排渣不及时、易堵塞的情况。

由于煤粉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如果出渣系统工作不畅或排渣不及时,会导致锅炉内部灰积严重,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甚至可能引发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火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现有的出渣系统在排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耗浪费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排渣不及时也会导致锅炉内积灰过多,影响了锅炉燃烧空间,降低了燃烧效率,增加了锅炉的能耗。

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对火电厂煤粉锅炉的出渣系统进行改造,提高其效率、改善排渣情况,减少灰积与运行故障的发生。

需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出渣系统的升级和改善,以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系统改造设计方案一、系统改造的目标和需求:1. 提高煤粉锅炉出渣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锅炉出渣改造工程方案

锅炉出渣改造工程方案

锅炉出渣改造工程方案一、前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锅炉在长期运行中容易出现渣物排除不畅,影响锅炉正常工作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针对锅炉出渣问题进行改造工程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改造措施,提高锅炉的出渣效率,保障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问题分析1.锅炉出渣的原因锅炉在长期运行中,燃烧物产生一定的灰渣。

这些灰渣会堆积在锅炉燃烧室和管道中,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a.锅炉设计或操作不合理,导致燃烧产生的渣物无法充分燃烧或排出;b.燃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对锅炉出渣效果有影响;c.锅炉部件损坏或磨损严重,导致渣物排出不畅。

2.锅炉出渣带来的问题锅炉出渣不畅会引起以下问题:a.废气排放不畅,影响空气质量;b.堆积的燃料残渣会阻塞锅炉燃烧室和管道,甚至导致爆炸危险;c.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加能源消耗;d.降低锅炉运行稳定性,增加维护成本。

三、改造方案设计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造方案:1.优化锅炉设计和操作对现有锅炉的设计和操作进行优化,提高燃烧效率和温度,可以有效减少燃烧产物的残渣生成量。

例如通过加大燃烧室容积,增加燃料的充分燃烧时间,减少残渣生成。

2.改善燃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优化燃料的成分和含量,采用高质量燃料可以减少残渣的生成。

此外,可以考虑采用新型燃烧技术,如气化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残渣生成。

3.改进锅炉部件对锅炉部件进行改进,提高耐磨性;例如对管道、阀门等部件进行耐高温、耐磨材料的更新,减少部件的磨损程度,提高渣物的排除效率。

四、改造实施方案在确定改造方案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下具体的改造实施方案:1.锅炉优化设计和操作针对现有锅炉的设计和操作情况,我们将进行现场调研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案。

可能的改造措施包括调整燃烧室结构、优化空气供给系统、增加炉排区域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温度。

干除渣系统的优化改造

干除渣系统的优化改造

给料机 、负压风机 、布袋等)故 障率越来 越高 ,系统整 体 可靠性 日趋下降 , 日常维护工作量增加 。
() 负压 管道置 于地下 约2 m处 ,因负压抽 吸及热胀 4 . 5
造 后干 除渣系统 运行近 两年 ,但 因设计方 面存 在不足 ,又 于 2 1 年机 组检修期 间对干 除渣 系统进行 了二期 改造 ,将 00 原 负压 系统 更换 为二级钢 带 ,去 除中 间渣 仓 ,以提高 系统
级碎渣机破碎 ,再排入负压系统输送至渣仓贮 存。
2存 在缺陷 .
()运行 可靠性 低 。近年来 ,电厂燃 煤煤 质下 降 ,煤 1 中所 带灰分 大 ,在相 同负荷运行 下 ,所 消耗煤 量增加 ,造 成排 渣量 大和渣 斗蓬渣 ,同时 ,落渣常 出现高 温硬焦 ,温 度 高 、渣量 大 、硬度 高 ,使干除渣 系统超 负荷 运行 ,两条
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 。
二 、 原 干 除渣 系统 存 在 的缺 陷
冷缩 作用 ,法 兰接缝处 容易抽吸潮 气 ,甚 至会抽进 部分水
分 ,造成负压管道堵 管或 布袋堵塞和板结 ,影响运行 。
() 由于渣量大 ,两 台18 W的负压风机在 负荷> 0 5 3k 7 % 时需同时运行 ,电耗 高;当煤质灰分超过4 %且渣块大和硬 8 时 ,两条负压管线 的出力很难满足机组满负荷的运行要求 。
()小链 易跑偏 、爬链 、掉链 。小链 从 动轴无 轴 向限 2 位 ( 轴承 内侧无轴肩) ,受力 不平 衡时 ,轴及其 上的轮盘会 轴 向偏移 ,使链 条无法 准确套人 而掉链 ;钢带 排渣 及小链
排灰 均通 过一级 碎渣机排 放 ,当一级碎渣 机蓬 渣时 ,会使
上部安装液压控制换 向挡板 ,实现碎渣机一用一备 。

锅炉除渣系统除尘改造

锅炉除渣系统除尘改造

锅炉除渣系统除尘改造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粒径一般小于15mm,且小于1mm的颗粒占较大的份额。

在干式除渣的输送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粉尘的扬析现象,如不能采取可靠的除尘措施,将会严重影响锅炉间的现场环境卫生,并威胁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

文章介绍了针对我公司两台75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除渣系统设备结构及布置特点,以及实际运行状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改造,有效地降低了现场粉尘浓度,改善了现场环境。

关键词:粉尘;封闭;扁布袋除尘器我公司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除渣系统由冷渣机、平皮带输送机及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组成。

每台锅炉配置两台冷渣机,锅炉运行的底渣经冷渣机冷却至800c以下,经1#除渣机(dtⅱ-500型平皮带输送机)、2#除渣机(ddj-500型大倾角皮带输送机)输送并提升至除渣仓。

该除渣系统中的两台输送机除承料段设置封闭导料槽外,均为开式布置,锅炉底渣在输送过程中直接与现场空气接触,大量的粉尘飘逸至现场空气中,严重污染了锅炉间0米、7米层现场环境,导致0米层可见度极低,现场卫生清理工作强度增大,并严重危害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7年在除渣系统中安装了两台扁布袋除尘器,但收效甚微。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除渣皮带周围空间的粉尘含量,改善其周围作业环境,减少粉尘对现场员工的危害,必须对该系统进行改造。

1 运行现场灰尘产生的原因分析1.1 空气流动夹带灰尘对于开式布置的输送机来说,灰渣直接与室内空气接触,占很大份额的细灰会由于空气的流动作用被夹带至输送带周围的空气中,造成0米层现场的空气污染,并且由于锅炉间7米层鼓风机室内吸风口的吸风作用,空气会向上部流动,造成了7米层的空气污染,这种情况在冬季室内封闭的状态表现较为突出。

0米层空气流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灰渣温度偏高(800c左右),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较大,温差作用(热压作用)产生了空气的自然流动;(2)输送带的连续运行,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除渣系统改造建议
一、我厂锅炉除渣系统简介:
我厂锅炉除渣系统采用机械输送,在锅炉底部从东至西一共设有三个排渣管,在东西两个排渣管下方,各安装有一台SC8-43/20型气槽式冷渣机(编号为1#、2#)。

1#、2#冷渣机均由南侧进渣,北侧排渣。

在1#、2#冷渣机排渣口下,沿东西方向布置有一部DS540型链斗输送机(编号为1#)。

在1#斗式输送机的出口转载点下方,沿北南方向布置有一部DS540型链斗输送机(编号为2#),2#斗式输送机的出口进入渣库。

排渣工艺流程为:
正常运行时:锅炉排渣管——――1#、2#气槽式冷渣机——-1#斗式输送机——2#斗式输送机——――渣库————汽车运输至排渣场地。

机械输送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用1#、2#气槽式冷渣机中间的事故排渣管放渣,然后由人工运输。

二、现有除渣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1、冷渣机的出力低,不能满足锅炉正常运行的需要。

设计工况下,锅炉的排渣量计算为12.06T/h(290T/d),而冷渣机的额定出力只有8 T/h,两台冷渣机必须同时运行才能满足运行。

而在校核工况下(煤:矸为3:7,实际取样化验低位发热量只有1846千卡/千克),锅炉的排渣量计算为23.5T/h(564 T/d),两台冷渣机同时运行,出力只有16 T/h,远远不能满足运行。

2、锅炉事故排渣口处的场地狭窄,事故情况排渣时,场地空间太小,
无法使用平车运输。

3、排渣系统是单系统运行,一旦其中一部输送机发生故障,都会使整个系统停运。

4、气槽式冷渣机采用风、水两种冷却工质作为冷却介质,因此又专门配有冷渣风机和冷却水系统。

一旦冷渣风机出现故障就会使冷渣机降负荷或停运。

而冷却水系统的问题更突出:由于采用循环水作为冷却水,极易引起结垢,损坏冷却水管。

5、采用这一除渣系统,必需设置专人在锅炉零米监视设备运转情况,并及时处理下渣不畅、堵塞等问题,员工的劳动强度大。

6、由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完全依赖与转动设备的运转状况,可靠性小,维护工作量大。

7、由于炉渣在冷却、运输过程中处于非封闭状态,跑灰、二次扬尘会严重污染厂房及厂区环境。

三、改造目的:
四、改造方案:
针对锅炉除渣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我厂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研究,认为采用目前的除渣系统从根本上不能保证锅炉按额定工况正常运行。

为此,应该对锅炉除渣系统进行改造。

同时确立如下原则:
1.改造后的系统要有高度的运行可靠性;
2.在保证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非机械除渣系统,以减少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和检修维护工作量。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我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后认为,采用水利
冲渣是一种较理想的除渣方式。

具体的方式是:
从成庄热电厂冲渣泵出口管上引一根DN300管道,直埋于地,沿北南方向由新电厂东侧道路进入厂区,到气化风机房北侧后,向西拐约45度后进入锅炉零米,作为冲渣水源。

排渣沟由铸石板砌筑,沟道走向与冲渣管路平行,直通到成庄热电厂沉渣池。

采用水力冲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庄热电厂采用水力冲渣,从97年电厂投产一直到现在,运行非常稳定可靠。

2.利用成庄热电厂的沉渣池及灰渣泵系统,可以减少投资,节约成本。

目前热电厂冲渣泵房共有四台灰渣泵,两运两备。

全部开起来后,预计能满足所需水量(需要进一步的设计计算才能确定)。

即使现有设备不能满足,泵房里也有足够的场地安装增加的泵。

3.采用水力冲渣,运行费用低,维护成本少。

4.采用水力冲渣,可以减轻除渣工的劳动强度。

5.采用水力冲渣,可以保持锅炉零米环境清洁。

6.采用水力冲渣,拆除冷渣机等附属设备后,锅炉零米的空间开阔,便于在故障情况下人工除渣。

7.采用水力冲渣,锅炉二次返料的放料可以直接放到冲渣沟中,一并解决锅炉二次返料放料的问题。

水力冲渣系统管路布设示意图附后。

锅炉排渣、排灰量计算
一、设计工况下灰渣量:
1.查锅炉热力计算汇总表知:
a.设计工况下,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dw y=13588kj/kg
燃料的应用基灰份A y=34.54%
燃料灰份中灰渣份额αhz=0.6
烟气带走飞灰份额αfh=0.4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2.84%
灰渣总量M=A y+q4×Q dw y/8100=20.1T/h
灰渣中渣量为0.4M=0.4×20.1=12.06T/h
灰渣中灰量为:0.6×20.1=8.04T/h
二、校核工况下灰渣量:
校核工况下,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y dw=1846千卡/千克(7716.28kj/kg)
燃料的应用基灰份A y=65%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 yx=170856.73kj/s
燃料消耗量
B j=100Q yx/Q y dwη=100×170856.73 kj/s÷(7716.28 kj/kg×88.67)=
89.9T/h
灰渣总量
M j = B j ×⎥⎦
⎤⎢⎣⎡⨯+81001001004Y Qdwy q A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应用基灰份 =89.9T/h ×=⎥⎦⎤⎢
⎣⎡⨯+810028.771610084.21006558.74T/h 灰渣中渣量为0.4M j =0.4×58.74=23.5T/h
灰渣中灰量为0.6M j =0.6×58.74=35.24 T/h
此为校核煤种煤矸石与原煤混合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11933kJ/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