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信息技术概述学习材料

合集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与概括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与概括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梳理与概括信息技术是一门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关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网络。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信息技术的阶段,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信息技术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概括。

首先,我们来谈谈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硬件是指由各种电子元件组成的计算机的物理部分。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运行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程序。

内存是用来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硬盘是用来存储长期保存的数据,如操作系统、软件程序和文件等。

2.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是常见的输入设备,它们用于将用户的输入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显示器、打印机和扬声器等是常见的输出设备,它们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给用户或输出到其他设备。

3. 存储设备:硬盘、U盘、光盘等是常见的存储设备,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硬盘具有大容量和较低的价格,适合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U盘体积小、便携,适合临时保存和传输数据;光盘存储容量较大,适合用来备份重要数据。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计算机软件的知识点。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体,初中阶段学习的信息技术软件包括以下内容: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协调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的工作。

Windows、Mac OS和Linux是常见的操作系统。

2.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来完成具体任务的软件程序。

例如,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用于文字处理、制表、演示等;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用于编辑和处理图像;多媒体软件(如Adobe Premiere)用于制作和编辑音频和视频等。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型班课课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应能描述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的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流。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兴趣,并认识到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学生应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安全和隐私问题,形成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综合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工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语言的产生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应掌握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突破。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强调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如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实现创新和转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解释和举例说明微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复杂技术如何工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融合。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全面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1共44页PPT资料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1共44页PPT资料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为线性电路,如
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29.03.2020
12
集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
专用集成电路(ASIC)
29.03.2020
13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集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它是计算机和通信设 备的核心
先进的微电子技术→→高集成度芯片→→高性能的计算 机→→利用计算机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过程控制 及自动测试→→制造出性能高、成本更低的集成电路芯 片
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
的系统 银行是一种以处理金融业务为主的系统 图书馆是一种以信息收藏和检索为主的系统 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处理系统
29.03.2020
6
1.2 微电子技术简介
1.2.1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 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是在电子电路和
18吋晶圆和0.07~0.05微米的工艺。在未来十 年时间里,集成电路的技术还将继续遵循Moore 定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9.03.2020
18
1.2.4 IC卡
全称为”集成电路卡”
英文名:chip card 或smart card 按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可类:
29.03.2020
14
1.2.3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Moore定律
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Gordon E.Moore,1965年 Intel公司创始人
29.03.2020
15
1.2.3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Intel公司微处理器集成度的发展
系统的超小型化和微型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信息科技学习基础知识材料梳理

信息科技学习基础知识材料梳理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2•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3•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发布。

4•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信息的获取要全面、信息的加工要准确、信息的表达要规范、信息的传输要安全。

5.信息处理的工具:算盘、电报、电话、计算机等。

6.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准确。

7.B与b:—个字节(Byte,简写为B)由8个二进制位(bit,简写为b)构成。

(1)lB=8bit(2)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最小单位是比特(bit )(3)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8.数码: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0, 1(2)十进制的数码是:0, 1, 2, 3, 4, 5, 6, 7, & 9(3)十六进制的数码是:0, 1, 2, 3, 4, 5, 6, 7, & 9, A, B, C, D, E,F9.基数: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2(2)十进制的基数是:10(3)十六进制的基数是:1610.位权: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1)二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3 2 10•… 2 , 2 , 2 , 2(2)十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3 2••••10 , 10 , 10 , 10(3)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二态逻辑:电阻的大和小及电路的通和断等都可以认为是一态逻辑(或二态现象)。

12•进位法则:二进制的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

13•数制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按权相加”和“除2倒取余”。

14•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1)信息编码的意义: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

(2)生活中信息编码的例子:身份证号码、商品的条形码、邮政编码15•汉字编码的作用:汉字可以被计算机存储、处理、传输和交换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高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高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高一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1. 数据与信息在信息技术领域,数据是指未加工的原始材料,而信息则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生成有用的信息。

2.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设备,它通过运行程序来完成各种信息处理任务。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四个方面,整个信息技术系统都围绕着计算机展开。

3.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连接各种计算机设备,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信息。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在线服务和信息资源。

2.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各种功能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3. 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长,大数据分析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和价值。

四、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与网络世界连接起来,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无缝通信与协作,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3.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五、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习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材料.doc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复习材料.doc

信息技术学科复习材料(基础知识)概述1、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各知识点(1946年诞生于美国、ENIAC、18000个电子管、每秒5000 次运算、电子管)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5、电子计算机正向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等诸多方向发展。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迄今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基本上是按照冯。

诺依曼的“存储程序”的思想设计的。

1、用来描述各种事物的特征、变化及相互关系的数据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信息。

注意:信息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来实现信息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是信息的数字化。

2、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的。

进制标识:B二进制D十进制十六进制3、二进制数(1)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形式表示,其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写B),一个字节由八个二进制位(bit,简称b)构成。

(2)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相互转换(整数部分)见教材p4・5◊二进制转十进制将每位二进制数和该数位的权(2的相应次幕)相乘再取和。

1011B=l *23+0*22+1 *21+1 *2°= 11D◊十进制转二进制:“除以2取余数法”(余数逆序排列)。

把十进制数“29”转换为二进制。

2 |2 92 1 4 .......................余数为12| 7 ............... 余数为02| 3 ................. 余数为1 2 1 ................. 余数为1 0 ................... 余数为1商为0,则转换结束。

29D=11101B (3)二进制数的运算◊算术运算力口、减、乘、除 运算规则逢二进一:0+0=0 0+1=1 1+1=10◊关系运算比较二个数据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再区分大小关系运算包括“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和“不等于” 六种。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技术。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出发,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执行指令来处理数据,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

在信息技术中,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数据库也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包括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的威胁。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人们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

常见的应用程序有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处理文档、数据和演示等。

《信息技术概述》课件

《信息技术概述》课件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指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技术,包括有线 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软件技术
软件技术是指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技 术,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语言等。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 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包括数字音频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 处理等。
云计算
总结词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虚拟化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详细描述
云计算将数据和应用程序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资源。云计算提供了灵活的资源使用 方式,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计算和存储能力,降低了IT成本和维护难度。
0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 泄露、破坏、修改,以及非法的控制、干扰和破坏,以确 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9字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 为四个阶段:计算机技术出 现之前、计算机时代、互联 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9字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 发展重点在于网络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实现了全球范围 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9字
在计算机时代,信息技术主 要关注的是计算机硬件和软 件的研发,以及计算机在各 个领域的应用。
稿的制作。
图像处理软件
如Photoshop、GIMP等 ,用于图片编辑、设计等

网络通信
有线网络
通过网线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实现高 速数据传输。
无线网络
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设备,无需网线,方便 灵活。
移动网络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设备,实现随时随 地的网络接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信息技术概念
1.信息
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是极其普遍和广泛的,它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人们的信息器官主要有感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及效应器官。

基本的信息技术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如雷达、卫星遥感;②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如电话、电视、Internet;③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如计算机、机器人;④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二、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简介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它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Si),也可以是化合物砷化镓(GaAs)等。

1. 集成电路的含义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其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

其封装的外壳有圆壳式、单列直插式和双列直插式等多种形式。

2. 集成电路的分类
根据所包含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等)数目,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①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小于100个电子元件。

②中规模集成电路:100~3000个电子元件。

③大规模集成电路:3000~10万个电子元件。

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0万~100万个电子元件。

⑤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

现在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元器件都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按所用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的不同,集成电路主要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双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按功能不同,集成电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如门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和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如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按用途不同,集成电路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等)和专用集成电路。

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等都属于通用集成电路,而专用集成电路是按照某种应用的特定要求而专门设计定制的集成电路。

3.集成电路的制造
集成电路的制造工序繁多,从原料熔炼开始到最终产品包装大约需要400道工序,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非常高,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

许多工序必须在恒温、恒湿、超洁净的无尘
厂房内完成,生产、控制及测试设备也异常昂贵,动辄数千万元一台。

4.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

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因此,人们一直在缩小门电路面积方面努力。

196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戈登·摩尔、安迪·格洛夫一起创立了Intel公司。

Intel公司以持续不懈的技术创新,深深地影响了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1965年,摩尔在《电子学》杂志上曾发表论文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元件的数目)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当前,世界上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主流技术已经达到12~14in(1in=2.54cm)晶圆、45nm 或32nm(1nm=10-9m)的工艺水平,并在近年内将向22nm及其以下方向演进。

5.IC卡
集成电路卡(简称IC卡)又称chip card或smart card,它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卡基片内部,使其成为能存储、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载体。

与磁卡相比,它不受磁场影响,能可靠地存储数据。

(1)IC卡按功能划分
1)存储器卡:信息存储方便,使用简单,价格便宜,主要用于电话卡、公交卡、医疗卡、水电费卡等。

2)CPU卡(又称智能卡):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能力强、信息存储安全等特性,广泛用于信息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如信用卡、手机卡、身份证等。

(2)IC卡按使用方式划分
1)接触式IC卡:通过IC卡读写设备的触点与IC卡的触点接触后进行数据的读写,如电话IC卡。

2)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感应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