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详细]

合集下载

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

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

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2008-12-1611:38钢筋冷挤压连接法是在待连接的两根钢筋端部套上钢管,然后用便携式液压机挤压,使套管变形,将两根钢筋连接成一体的一种机械连接方法。

此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高层建筑、地基工程等。

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φ20~40Ⅰ、Ⅱ级钢筋接头和异径钢筋接头,带肋钢筋连接能连接竖向、水平和任何倾角的钢筋、其接头强度、刚度、韧性均匀与母材相当。

一、施工准备材料⑴带肋钢筋符合钢筋混凝土GB1499-91标准。

⑵套管材质符合GB5310-85标准。

机械设备钢筋挤压连接的成套设备是由挤压连接钳、超高压电动油泵、超高压油管、悬挂器(手动葫芦)等组成。

钢筋挤压连接钳有YJ~40型挤压钳,用于φ40~36的带肋钢筋的对接,YJ~32型挤压钳,用于φ32~20的带肋钢筋对接,YJ~23型挤压钳,用于φ25~18的带肋钢筋的对接。

作业条件⑴压接前要清除钢套和钢筋压接部位的铁锈、油污、泥砂等,钢筋端部要平直,如有弯折,必须予以矫直。

⑵液压系统中严禁混入杂质,在连接拆卸超过软管时,其端部要保管好,不能粘有灰尘砂土。

二、操作工艺挤压工序及顺序钢筋挤压连接分为二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先在地面上把每根待连接的钢筋一端按要求与套管的一半压好。

第二道工序是压好一半接头的钢筋插到已待接的钢筋端部,然后用挤压钳压好,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接头的挤压工作。

挤压接头必须从套筒的中部按标记向端部顺序挤压。

钢筋半接头连接工艺即上述第一道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⑴装好高压油管和钢筋配用限位器、套管压模,并且在压模内也涂上润滑油;⑵按手控上开关,使套管对正压模内孔,再按手控Off开关;⑶插入钢筋顶到限位器上扶正;⑷按手控上开关,进行挤压;⑸当听到液压油发出溢流声,再按手控下开关,退回柱塞,取下压模;⑹取出半套管接头,结束半接头挤压作业。

接连钢筋挤压工艺即上述第二道工序,其具体步骤如下:⑴将半套管插入结构待连接的钢筋上,使挤压机就位;⑵放置与钢筋配用的压模和垫块;⑶按下手控上开关,进行挤压,当听到液压油发出溢流声,按下手控下开关;⑷退回柱塞及导向板,装上垫块;⑸按下手控上开关,进行挤压;⑹按下手控上开关,退回柱塞再加垫块;⑺按手控上开关,进行挤压,再按手控下开关退回柱塞;⑻取下垫块、压模、卸下挤压机,钢筋连接完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企业工法)一、前言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十分普遍。

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八十年代末以来,采用机械连接方法在钢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已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特种结构中成功使用。

由于机械挤压连接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建设部1997年4月1日发布了JG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国家科委已将该技术列为“八五”、“九五”重点推广项目。

为了使该项技术成果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根据上述有关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以及我们试点应用情况,制定本工法,供总公司范围内各单位参照使用。

二、特点:挤压连接属于机械连接。

它是运用不同规格的特制套筒在相应规格钢筋的接头之处,使用专门的机具进行径向冷挤压,从而使钢筋连接起来。

它能很方便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的接长,满足运输及施工的需要,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不削弱钢筋的强度,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它与传统的绑扎搭接和焊接相比有如下优点:1、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对钢筋无可焊性要求;2、功效可快10倍;3、使用动力仅1~3KW,不受现场电源容量的限制,体积小、轻巧灵活,能多台设备同时使用;4、无易燃易爆气体生产,无火灾隐患,不受风雨、寒冷气候的影响;5、能缓解钢筋搭接处的拥挤现象;6、操作简单方便,连接质量不随操作者不同而波动;7、可与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直径差≤5mm);8、节省因搭接接头而增加的钢筋用量。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和对接头的可靠性与塑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16~40的II 、III级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

四、工艺原理:挤压连接是在带肋钢筋需要连接的部位安装特制的套筒通过径向冷挤压的机械咬合作用,通过套筒将一根钢筋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016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

016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衔接1范畴本工艺规范实用于产业与民用修建、修建物的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直径20~40mm的带肋Ⅱ~Ⅲ级钢筋径向挤压衔接施工。

2施工预备2.1资料及要紧机具:钢筋的级不、直径〔l8~40mm〕必需契合计划请求及国家规范,应有出厂品质证实及复试讲演。

出口钢筋需对挤压衔接进展型式测验,契合功能请求后运用。

钢套筒的材质为低碳素冷静钢,其机器功能应满意请求。

Ⅱ级钢筋用套筒屈从强度σs≥205N/mm2;抗拉强度σb=335~520N/mm2,延长率σs≥20%。

Ⅲ级钢筋用套筒σs≥230N/mm2,σb=390~520N/mm2,σs≥20%。

直径差年夜于5mm,用变截面钢套筒。

套筒规格型号G18、G20、G22、G25、G28、G32、G36、G40,套筒应有出厂及格证,分批验收。

要紧机存在:超高压泵站、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悬挂小车、均衡器、角向砂轮、划标记东西及反省压痕卡板卡尺等东西。

注:带肋钢筋挤压衔接是将两根需衔接的钢筋拔出钢套筒,应用压钳沿径向紧缩钢套筒,使之发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衔接的钢筋严密联合全体的衔接办法。

2.2功课前提:参与挤压讨论功课的职员必需通过培训,并经考察及格前方可持证上岗。

去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污、砂浆等杂物。

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年夜者,应先改正或用手砂轮修磨,制止用电气焊切割超年夜局部。

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记跟反省标记,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

定位标记距钢筋端部的间隔为钢套筒长度的1/2。

反省挤压装备能否畸形,并试压,契合请求前方准功课。

3操纵工艺3.1工艺流程:→→→→3.2钢筋应按标记请求拔出钢套筒内,确保讨论长度,以防压空。

被衔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坚持统一轴线,避免公平跟弯折。

3.3在压接讨论处挂好均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起动超高压泵,调理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而后将下压模卡板翻开,掏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启齿拔出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衔接套中,插回下模,锁逝世卡板,压钳在均衡器的均衡力感化下,瞄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操纵挤压机换向阀进展挤压。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1)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1)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是钢筋连接方式中快速、简便的一种施工工艺。

为公路和工民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在此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我在现场施工中所得经验浅谈一下此项工艺。

1.挤压接头的性能与应用1.1挤压接头按静力学的单向拉伸性能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划分为A、B两个性能等级;其中两个性能等级的划分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1.2接头挤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小于15mm。

连接套筒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1.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1.4不同直径的带肋钢筋可采用挤压接头连接,当套筒两端外径和壁厚相同时被连接钢筋的直径相差不应大于5mm;1.5当砼结构中挤压接头部位的温度低于-20℃时,宜进行专门的试验。

2.对套筒的使用要求2.1对Ⅱ、Ⅲ级带肋钢筋钢筋挤压接头所用套筒材料应选用适于压延加工的钢材。

2.2套筒尺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2.3套筒应有出场合格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应按不同规格的堆放,不得露天堆放,以防止锈蚀和油污。

3.挤压接头的施工3.1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挤压前应将钢筋端头的锈蚀、泥沙及油污等清除干净,并将钢筋进行试套,如果钢筋端头有马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的情况,要预压矫正或用砂轮打磨。

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串用。

3.2认真检查挤压设备状况是否正常,进行试压,并制作试件进行检查,确定挤压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3.3挤压操作时要在钢筋连接端画出明显定位标记,按标记来检查钢筋插入查筒内深度,钢筋端头需查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

3.4挤压宜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进行,并使挤压机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

3.5挤压机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禁止对高压油管进行严重拖拉或弯折;在高压进行挤压操作时,必须遵守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挤压接头的施工现场检验及验收4.1工程中应用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时,应由该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1. 引言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因其可保证连接强度、施工方便、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应用。

为确保该连接方式的安全可靠,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

本文就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2. 条件与材料2.1 条件进行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时,需满足以下情况:1.筋材强度等级需符合设计要求;2.连接部位结构应满足轴向受力及刚度要求;3.筋肉应符合要求,且表面应清洁无锈蚀、腐蚀和油污;4.端部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筋端应不断裂、不扭曲;–筋端应圆滑,无锋利边角;–筋端应有适当的长度,一般不少于尺寸直径的2倍;–筋端粗糙度应符合要求;5.进行连接的筋肉应固定、支撑,以避免流动或抖动。

2.2 材料在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过程中,所需材料包括带肋钢筋、加劲套筒、挤压机等。

1.带肋钢筋: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加劲套筒:通常选用同级强度的带肋钢筋制作,表面应平整光滑,内径应略大于待连接钢筋的直径。

3.挤压机:应选用可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的压力、行程较大、行程调节方便、强度高的挤压机。

3. 工艺步骤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步骤如下:1.加劲套筒的长度应不少于连接的两端钢筋直径之和。

钢筋应置于加劲套筒内,然后用钳子将套筒和钢筋平行固定,以防止加劲套筒和钢筋相对移动。

2.在连接的位置上向两端各压制3-4个齿,使连接位置更稳固。

连接部位应用锉刀把两侧的毛刺打平。

3.挤压机的膜压应根据钢筋的直径和强度等级进行选择。

挤压机应调好压力和行程,并调节好压头的位置,使其与所需连接的钢筋位置重合。

4.挤压前应将加劲套筒和钢筋固定好,同时将挤压机的活塞下降到顶端,将压迫头放置在套筒上面。

紧固好挤压机的螺母。

5.开始挤压连接,保持挤压时间和速度实际施工中应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挤压结束后,再对连接处进行检查,确认其连接是否稳固可靠。

4. 检验标准进行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后,需对连接处进行检验。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1. 引言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简称挤压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该技术已被列入GB/T 29447-2012《钢筋机械连接器》标准中,并于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文旨在阐述该技术的操作规程,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使用该技术连接的钢筋直径范围为12-40mm。

3. 材料准备•带肋钢筋(按设计要求)•套筒(应符合GB/T 17395-2008标准)•润滑剂(应符合GB/T 3875-2006标准)•挤压机4. 工序1.润滑处理在套筒与钢筋的接触面上喷涂润滑剂,并利用手套将其均匀地推开。

2.钢筋锯断对需要连接的钢筋进行锯断,切口要光滑无毛刺。

3.套筒安装按设计要求在钢筋所在的构件上进行套筒的安装。

4.挤压端头用挤压机对钢筋进行端头加工,将其挤出至套筒齿部,即为挤压连接。

5.质量检查完成挤压连接后,对连接质量进行检查。

对于连接的钢筋进行拉力试验,拉力应达到设计要求;连接头表面不应出现明显裂痕、麻点或翘曲变形等现象。

5. 注意事项•进行挤压连接前,须将连接部位的油污、灰尘、锈皮等杂质清除干净。

•润滑剂应均匀涂布,不能出现涂面不均的现象。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应适用于同种规格的钢筋。

•不能使用过热或过冷的钢筋进行挤压连接。

•进行挤压连接前,检查挤压机的压力表和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压力不得超过机器的最大输出压力。

•进行挤压连接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6. 结论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已成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连接方式。

本文针对该技术的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QB中国石化集团企业(通用工艺)标准第四建设公司★建筑工程卷★FCC/TS06.11-29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2006-12-20发布 2007-01-01实施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发布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8mm~40mm的带胁HRB335、HRB400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a)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按规定做物理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b)钢套筒:材质为低碳素镇静钢,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要求,力学性能应满足《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中的要求。

套筒要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进行分批验收。

同一套筒连接的钢筋直径差不能大于5mm,若大于5mm应采用变截面钢套筒。

钢套筒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29-1。

钢套简尺寸的允许偏差(mm 表29-1套筒外径D 外径允许偏差壁厚(t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0.12t±2≤50±0.5-0.10t0.12t±2 >50 ±0.0lD-0.l0t2.2 机具设备a)机械:高压泵、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吊挂小车、平衡器、砂轮切割机、角向砂轮;b)工具: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卡尺、石笔等。

2.3 作业条件a)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b)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标定并经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c)检查设备及材料的厂家提拱的挤压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d)冷挤压连接前必须进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e)搭设好操作平台,接通挤压用电源。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挤压作业准备→面钢筋端头压接标记→钢筋插入钢套筒→挤压→检查验收3.2 操作方法挤压作业准备a)清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皮、泥沙、油污等杂物,逐个检查套筒的外观尺寸;b)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应切除、矫正或用手提砂轮修磨。

16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416.doc

16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416.doc

16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标准(416-1996)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20~40mm的带肋Ⅰ~Ⅱ级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施工。

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的级别、直径(18~40mm)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

进口钢筋需对挤压连接进行型式检验,符合性能要求后使用。

2.1.2 钢套筒的材质为低碳素镇静钢,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要求。

Ⅱ级钢筋和套筒屈服强度σs≥205N/mm2;抗拉强度σb=335~520N/mm2,延伸率σs≥20%。

Ⅲ级钢筋用套筒σs≥230N/mm2,σb=390~520N/mm2,σs≥20%。

直径差大于5mm,用变截面钢套筒。

套筒规格型号G18、G20、G22、G25、G28、G32、G36、G40,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分批验收。

2.1.3 主要机具有:超高压泵站、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吊挂小车、平衡器、角向砂轮、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卡尺等工具。

注: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是将两根需连接的钢筋插入钢套筒,利用压钳沿径向压缩钢套筒,使之产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连接的钢筋紧密结合整体的连接方法。

2.2 作业条件:2.2.1 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2.2 清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污、砂浆等杂物。

2.2.3 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用手砂轮修磨,禁止用电气焊切割超大部分。

2.2.4 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志和检查标志,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

定位标志距钢筋端部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1/2。

2.2.5 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钢套筒、钢筋挤压部位检查、清理、矫正→钢筋端头压接标志→钢筋插入钢套筒→挤压→检查验收3.2 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确保接头长度,以防压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挤压时,压钳的压接应对准套筒压痕标志,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如φ32钢筋每端压6道压痕,最后检查压痕.最小直径及压痕总宽度需符合规定,见图4-35.
图4-35
3.5为了减少高空作业并加快施工进度,可先在地面压接半个压接接头,在施工作业区把钢套筒另一端插入预留钢筋,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检查方法:观察及用尺检查.
5成品保护
5.1在地面预制好的接头要用垫木垫好,分规格码放整齐.
5.2套筒内不得有砂浆等杂物.
5.3在高空挤压接头时,要搭好临时架子,不得蹬踩接头.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要认真检查钢套筒的质量,材质不符合要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钢套筒,不得使用.
6.2要注意钢筋插入钢套筒的长度,认真检查钢筋的标记线,从防压空.
6.3挤压时严格控制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7.3钢套筒合格证.
7.4接头强度试验报告单.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钢套筒、钢筋挤压部位检查、清理、矫正

钢筋端头压接标志

钢筋插入钢套筒

挤压

检查验收
3.2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确保接头长度,以防压空.被连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保持同一轴线,防止偏心和弯折.
3.3在压接接头处挂好平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起动超高压泵,调节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取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连接套中,插回下模,锁死卡板,压钳在平衡器的平衡力作用下,对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控制挤压机换向阀进行挤压.压接结束后将紧锁的卡板打开,取出下模,退出挤压机,则完成挤压施工.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钢套筒的材质、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套筒标准的规定,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等缺陷.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明书.
4.1.3挤压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500个同一规格、同一压接工艺完成的钢筋接头为一批,且同批接头分布不多于三个楼层,不足500个仍为一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且每层不少于1个,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被压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5倍,若其中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再抽取双倍(6个)试件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2.1.3主要机具有:超高压泵站、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吊挂小车、平衡器、角向砂轮、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卡尺等工具.
注: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是将两根需连接的钢筋插入钢套筒,利用压钳沿径向压缩钢套筒,使之产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连接的钢筋紧密结合整体的连接方法.
2.2作业条件:
2.2.2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2.2清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污、砂浆等杂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用手砂轮修磨,禁止用电气焊切割超大部分.
2.2.4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志和检查标志,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定位标志距钢筋端部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1/2.
2.2.5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
2.1.2钢套筒的材质为低碳素镇静钢,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要求.Ⅱ级钢筋用套筒屈服强度σs≥205N/米米2;抗拉强度σb=335~520N/米米2,延伸率σs≥20%.Ⅲ级钢筋用套筒σs≥230N/米米2,σb=390~520N/米米2,σs≥20%.直径差大于5米米,用变截面钢套筒.套筒规格型号G18、G20、G22、G25、G28、G32、G36、G40,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分批验收.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4.2基本项目:
4.2.1接头的外观质量应在逐个自检基础上按层抽10%接头.压痕不得有凹陷、劈裂,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钢筋插入钢套筒长度必须符合规定.若不符合规定,应切除该接头重新压接.
检查方法:观察或用尺检查.
4.2.2钢筋接头压痕深度不够时应补压.超压者应切除重新挤压.钢套筒压痕的最小直径和总宽度、应符合钢套筒供应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共 页
第 页
交底内容: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20~40米米的带肋Ⅱ~Ⅲ级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筋的级别、直径(l8~40米米)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进口钢筋需对挤压连接进行型式检验,符合性能要求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