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区治理方案
路基沉降整改措施及方案

路基沉降整改措施及方案路基沉降是路面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会给道路的使用和交通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下面是一份针对路基沉降的整改措施及方案。
1. 路基沉降的原因分析:- 车辆过度频繁:车辆经常在同一区域通过会导致路基的沉降;- 路基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质状况和路基设计,导致路基的不稳定。
2. 整改措施:- 定期检查路基的状况:每年至少两次对路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疑问题;- 增加支撑:对于已经发生沉降的路基,可以考虑在沉降区域采取加固支撑的方法,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合理设计路基的排水系统,确保水分能够迅速排除,减少水分对路基的影响;- 增加路基的挡土墙:在路基边缘设置挡土墙,以防止路基因沉降而引起的侧漏、侧滑等问题。
3. 整改方案:- 使用高强度材料:在路基施工时,选择高强度的材料,以增加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强施工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防止一些施工不当导致的路基沉降问题;- 合理设计路基断面:根据地质和工程要求,合理设计路基断面,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定期维护养护:对已经建设完成的道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养护,及时修补和处理路基沉降问题;- 强化交通管理:加强对道路使用的管理,限制大型重载车辆的通行,减少车辆对路基的压力。
通过以上的整改措施及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路基沉降问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路段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和难点,因此在具体的整改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调整。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路基工程的质量监控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以减少路基沉降问题的发生。
围墙基础沉降处理方案

围墙基础沉降处理方案首先,在处理围墙基础沉降问题之前,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围墙基础沉降的原因和程度。
这可以通过对围墙的倾斜情况、裂缝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以及对土壤和地下水位进行测试等方式来完成。
只有充分了解问题的根源和严重程度,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其次,一种常见的处理围墙基础沉降问题的方式是采用加固工程。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加固基础:对于基础沉降较为严重的围墙,可以考虑采用加固基础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注浆加固、桩基加固等方式来实现。
注浆加固可以通过在基础周围注入特殊材料,增加土壤的粘结力,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桩基加固则是在原基础周围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基础的承载面积,改善基础承载能力。
2.加固围墙:除了加固基础,还可以考虑对围墙本身进行加固。
这可以通过在围墙倾斜较大的一侧增加支撑来实现。
支撑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墩,或者其他具有承重能力的材料。
通过增加支撑,可以有效地改善围墙的承载情况,减少围墙继续倾斜和沉降的可能性。
除了加固工程,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案:1.排水处理:如果围墙基础沉降的原因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导致的,可以考虑进行排水处理。
通过设置排水系统或者改善周边地势,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础沉降的风险。
2.土壤改良:在一些土质较差或者不均匀的地区,可以考虑进行土壤改良。
这可以通过加入粒状材料、加固土壤结构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围墙基础沉降的风险。
3.定期检测和维护:对于已经进行过处理的围墙基础,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这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和测量围墙的倾斜情况、裂缝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维护措施,如清理围墙周围的杂草、维修破损的部分等,保持围墙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处理围墙基础沉降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问题的原因和程度。
然后,可以采取加固工程、排水处理、土壤改良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防沉降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总投资约10亿元。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粉土,地基承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沉降风险。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防沉降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量,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
2. 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地下管线、道路等设施的损害。
3.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三、施工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4. 保护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措施1. 施工准备(1)成立防沉降专项施工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防沉降工作。
(2)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沉降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防沉降意识。
(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各阶段的防沉降措施。
(4)准备必要的防沉降材料,如土工布、砂石、钢筋等。
2. 施工过程(1)地基处理1)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2)在基础垫层中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3)在基础垫层中设置砂石层,提高地基的排水性能。
(2)基础施工1)基础施工前,对基础位置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基础位置准确。
2)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提高基础的抗沉降能力。
3)在基础底部设置钢筋网,提高基础的抗拉、抗压性能。
4)在基础底部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3)主体结构施工1)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主体结构进行沉降监测,确保主体结构安全。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提高主体结构的抗沉降能力。
3)在主体结构中设置钢筋网,提高主体结构的抗拉、抗压性能。
4)在主体结构中设置土工布,防止地基沉降。
(4)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1)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对屋面及装饰装修进行沉降监测,确保屋面及装饰装修安全。
2)采用轻质屋面材料,降低屋面及装饰装修的重量,减少沉降。
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方案1. 引言公路路基的沉降是指由于路基材料的压缩变形或路基土层下沉导致路面下沉的现象。
沉降可能会导致路面开裂、坑洞以及路面不平整,对行车安全和路基结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方案,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工程师们解决路基沉降问题。
2. 常见的公路路基沉降处理方案2.1. 固结加固法固结加固法是通过对沉降区域的路基进行固结加固,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具体步骤如下:1.配合土处理:将适量的水泥、石灰等固结剂混入松散的土壤中,通过搅拌或混合等方式使土壤与固结剂充分混合。
这样可以实现土壤颗粒之间的连接,增强土壤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固结剂灌浆:使用注浆机将固结剂灌注到需要处理的路基区域,灌浆后固结剂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结体。
固结体可以填充土壤孔隙,增加土壤密实度,并提高路基承载力。
3.压实处理:使用压路机对灌浆区进行压实,增加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压实后的路基能够更好地承受车辆荷载并减小沉降的风险。
2.2. 补充路基材料法补充路基材料法是通过在沉降区域补充新的路基材料,使路基恢复原有的高度和稳定性。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工作:对沉降区域进行清理,将路面上的碎石、泥浆等杂物清除,确保补充材料能够有效地与原有路基材料接触。
2.补充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如砾石、碎石或砂土等。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材料的粒径和厚度,以确保补充材料与原有路基材料紧密结合。
3.压实处理:使用压路机对补充材料进行压实处理,使其与原有路基材料相互融合。
压实后的路基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3. 土地改良法土地改良法是通过改良路基土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土壤改良剂选择: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土壤改良剂,如水泥、石灰、石子等。
改良剂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改良效果、环境影响和经济性等因素。
2.土壤改良处理:将土壤改良剂与路基土层充分混合,可以采用搅拌、喷洒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处理。
挡土墙沉降整改方案

挡土墙沉降整改方案
挡土墙沉降整改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确定沉降原因和程度:对挡土墙进行详细的检测和测量,确定沉降的原因和程度,以便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
2. 加固土体:根据挡土墙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加固方式,例如,可以在挡土墙的背面设置排水沟来减少地下水对土体的影响,或者在土体内部设置加固钢筋网来增加土体的整体强度。
3. 加固基础:如果挡土墙的基础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例如,可以对基础进行加宽加固,或者在基础深度不够的情况下,进行扩底处理,以提升基础的稳定性。
4. 排水处理:在挡土墙的周围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导到安全的区域,以减少地下水对土体的压力和影响。
5. 定期检测和维护:对整改后的挡土墙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修复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整改方案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并确保符合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
同时,在整改的过程中,应注重沟通与协调,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沉降处理方案 施工方案

防沉降处理方案施工方案防沉降处理方案施工方案篇一1、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各原材料须提前经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本工程的抹灰等级按高级抹灰进行,施工中我们严格按规范标准来要求和指导施工: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
4、抹灰前砖墙面必须提前浇水润湿透。
5、抹灰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掺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6、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7、抹灰用石灰膏,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mm某3mm的筛过筛,并贮存在沉淀池中。
熟化时间:深圳温下一般不小于15天,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天。
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8、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沿的阳角,宜用1:2.5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cm。
9、墙面的预埋线管管槽先用1:2水泥砂浆内掺3%膨胀剂填补,墙面预留洞用c20砼内掺3%的膨胀剂填补,钉挂铁丝网后才抹灰。
1、基层清理:外墙抹底灰前先将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木屑、松动的砼部分等清刷干净,并浇水湿润。
2、外墙预留洞填补:(1)先将预留洞内的残留的砂浆、松动的砼块、石子等凿打掉,两外侧凿打成外八的喇叭口,并用水冲刷干净。
(2)在洞壁四周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0.5内掺107胶的水泥素浆。
(3)两侧支模填补内掺适量膨胀剂和防水剂的干硬性砼。
3、外墙螺杆孔洞填补:(1)将螺杆孔洞两侧凿打成向外喇叭口,并将里内的套管剪切掉。
(2)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内掺适量膨胀剂和防水剂塞填孔洞。
(3)在两端往pvc套管内打塞相应直径的圆钢(外包止水胶带)长约5cm。
(4)在pvc套管剪切面用防水材料封口,后用水泥砂浆(内掺适量膨胀剂和防水剂)将喇叭口补平。
4、按设计要求,剪力墙与砌体交界处应剔10某10斜槽,并用防水油膏嵌填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外墙窗框塞缝和周边做法:(1)门窗框与墙空隙要保证在2.0~2.5cm之间,待框洞口四周冲洗干净后方用设计要求的硅胶嵌缝。
沉降整改专项方案

沉降整改专项方案1. 背景介绍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基承载能力不足、地质条件不佳或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地表沉降的现象。
地表沉降不仅会影响土地的稳定性和使用价值,还有可能对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必须对沉降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处理。
2. 整改目标本沉降整改专项方案的目标是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土地的正常使用,确保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具体目标如下:1.检测和确定沉降区域及范围;2.分析沉降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3.进行整改施工,恢复地基承载能力;4.监测整改后的效果,确保沉降问题得到解决。
3. 整改步骤步骤一:沉降区域勘测和范围确定1.对可能存在沉降问题的区域进行勘测,包括现场实地勘测和相关文献资料的调查;2.根据勘测结果,确定存在沉降问题的区域范围。
步骤二:沉降原因分析1.收集并分析沉降区域的地质勘测数据和监测记录;2.利用现代地质勘测技术,进行沉降原因的分析和判别;3.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导致沉降的主要因素。
步骤三:整改措施制定1.根据沉降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2.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处理、加固地基、改善地下排水等方面的措施;3.确定整改方案并进行评估。
步骤四:整改施工实施1.按照整改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实施整改工程;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3.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步骤五:整改效果监测1.在整改施工完成后,设置沉降监测点;2.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和监测设备对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3.监测结果与预期效果进行对比,评估整改效果。
4. 风险控制措施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1.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整改过程中可能出现预估不准确、施工质量不过关等问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3.沉降整改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事故,需要加强安全监管和管理。
沉降处置方案

沉降处置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重载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兴建增加了地基承载压力,导致地基沉降问题愈演愈烈。
地基沉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对于沉降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
沉降原因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土体在很长时间内的压缩变形和环境和水文作用的影响而导致下降或移动的现象。
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土体自重、地下水位变化、工程挖掘、降雨排水等因素。
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沉降,需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沉降处置方案基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沉降,可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沉降处置方案: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指通过针对地基土体来改变其结构和力学性能,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减小沉降量。
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土体加固、灌浆加固、地下注浆加固等。
例如,在地下铁路建设中,可以通过预应力灌浆法注入到潜在的被破坏区域内,并形成一种统一的加固作用来消除沉降。
强夯处理强夯处理是指用高能量的瞬间负压作用力打夯钉或钢板,通过永久性下沉来增加地基承载力和抵抗沉降能力,达到提高地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加强由浅到深的地层,如干胜、粉砂、砂的土层。
强夯处理还可用于加强路基、堤坝、码头、机场跑道等承载平台的地基。
补偿加固补偿加固是指针对地基已经发生沉降的情况下,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来消除沉降的影响。
补偿加固方法包括土工布栽、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加固等。
例如,当建筑物已经发生沉降时,可以在地下注入加固柱,提供支撑强度和刚度,以拦截地基沉降的活动力并保护建筑物的稳定。
结论地基沉降是常见的建筑问题,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处置方案。
根据不同的沉降原因,可采取土体改良、强夯处理或补偿加固等措施来解决沉降问题。
经过有效的沉降处置方案处理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得到保障,并且有效防止了发生的沉降问题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区治理方案————————————————————————————————作者:————————————————————————————————日期:不连沟煤矿地表塌陷区治理方案一、矿井概况项目名称: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有限公司不连沟矿井;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建设规模: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0.0 Mt/a,配套建设10.0 Mt/a选煤厂;开拓及采煤方式: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单一水平开采,开采水平标高+924m。
工作面采用长壁综放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主采煤层为石炭系太原组6煤层,厚度10m~38m,平均20m,煤层赋存深度在200~450m,平均325米。
本井田为一个单斜构造,倾角平缓,断层较发育。
开采接续的原则是由近至远、由上至下依次回采。
矿井初期移交生产时,共有四条井筒,其中主斜井、副斜井布置在矿井工业场地内,进、回风立井布置在风井工业场地内。
二、地理位置及交通准格尔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不连沟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最北部,行政隶属准格尔旗大路镇,隔黄河北与托可托县为邻,东与清水河县相望。
地理坐标:东经111°16′00″~111°20′00″,北纬39°55′45″~40°00′00″。
井田的西部、北部有S103道通过,距呼和浩特约95km,至薛家湾镇约23 km。
薛家湾镇有公路分别到达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东胜区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东胜高速公路,途经薛家湾镇。
三、井田境界、储量及服务年限(一)井田境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划字[2006]012号《国土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划定的不连沟井田境界范围为:东部以7、8、1~3号拐点连线为界,南部以3、4号拐点连线为界,西部以4、5号拐点连线为界,西北部以5、6号拐点连线为界,北部以7、8号拐点连线为界。
井田东西宽2~5.7km、南北长3.8~7.9km、面积约34.19km2。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地理坐标国家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拐点编号经度纬度X (m) Y (m)1 111°19′00″39°56′00″4422252.90 37527068.102 111°19′00″39°57′00″4424103.50 37527061.503 111°20′00″39°57′00″4424108.70 37528485.804 111°20′00″40°00′00″4429660.50 37528465.105 111°18′45″40°00′00″4429654.10 37526686.006 111°18′45″39°59′45″4429191.40 37526687.607 111°18′30″39°59′45″4430300.00 37528250.008 111°18′30″39°59′30″4428727.50 37526333.40(二)井田储量及服务年限不连沟煤矿地质资源量1411.20Mt,可采储量826.04M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0Mt/a,服务年限63.5a。
(三)井田内及周边小煤窑关停、整合情况不连沟矿井井田北以煤层露头线和井筒位置为界,西以呼准铁路与孔兑沟井田为界,南与玻璃沟、唐公塔井田为邻,东与窑沟乡扶贫煤矿、伊东煤炭公司牛连沟煤矿等中小煤矿开采区相邻,各周边煤矿与本矿在开采上没有压茬关系。
井田范围内没有小煤矿和古窑存在。
与不连沟井田相邻的窑沟乡扶贫煤矿、伊东煤炭公司牛连沟煤矿已于2005年进行资源整合,其中:牛连沟煤矿与孙家壕煤矿整合为孙家壕煤矿;窑沟乡扶贫煤矿整合为窑沟煤矿。
四、地形地貌、地表水系及气温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黄土高原,呈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地表被广厚的黄土和风积沙大面积覆盖,只在较大的冲沟中才有基岩出露。
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树枝状冲沟十分发育。
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海拔约1127m~1346m,高差219m。
井田内发育有大不连沟、小不连沟、不连沟、房塔沟、水涧沟等,其支沟特别发育,多以向源侵蚀为主,横断面常呈“U”字型,形成陡峻的峡谷,沟源及两侧多有泉水涌出,形成溪流,经不连沟注入黄河。
井田北部有门沟、三拉沟、孔兑沟,沟源及两侧多有泉水涌出,形成溪流,经孔兑沟注入黄河。
雨季多瀑发山洪,其流量大,时间短,水动力强,水土流失严重,旱季沟口截流灌溉农田,但时有干涸。
本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热而短暂,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3℃~7.6℃,最低气温-36.3℃,一般结冰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1.50 m。
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降水量408mm。
年总蒸发量为1824.7mm~2204.6mm,是降水量的5~8倍。
本地区无霜期约150天。
区内受季风影响,冬春季多风,风速一般为16m/s~20m/s,最大风速40m/s。
区内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五、自然生态环境(一)土壤区内共有五个土类,八个土壤亚类,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亚类,并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在河谷阶地和丘间洼地,以及极度侵蚀的沟坡,主要分布有草甸土和粗骨栗钙土。
区内地带性土壤以栗钙土和黄绵土为主,有机质含量0.49%,含氮量0.04%,含磷量3.0ppm,含钾量丰富, PH为7.8~8.7,土壤质地为轻壤—中壤土。
(1)栗钙土具有一定厚度的腐殖层,呈灰绿色,多为疏松的粒状结构,腐殖层厚度通常在20厘米左右,质地较轻,植物根系多,一般无石灰反应。
但矿区的栗钙土均有石灰反应。
可分为三个亚类。
(2)黄绵土的成土过程是腐殖质积累过程、石灰沉积过程和人为耕作熟化过程,黄绵土土层深厚,质地均一,疏松多孔,垂直节理明显,透水透气性能好,石灰含量高,碳酸钙淀积不明显。
黄绵土只分一个亚类,即黄绵土亚类。
(3)风砂土的分化不明显,通体为砂质,有机质含量低,通体有石灰反应,风砂土根据其形状分为固定、半固定、流动风砂土。
(4)草甸土腐殖质层较厚,土壤剖面发育明显,心土层有氧化—还原现象,出现绣纹锈斑,在本区内出现一个亚类—灰色草甸土亚类。
(二)植被区内地处暖温型典型草原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型典型草原植被。
土壤侵蚀严重,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绝大区域为草原退化形成的百里香群落和农业生产所占据。
同时受非地带性生态环境条件和强烈风蚀的影响,尚分布有沙地植被和低湿地草甸植被。
自然植被覆盖度较低,产草量很低。
区域植被类型与特征为:(1)典型草原植被:为本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布于该区内的丘陵坡地上。
优势种有本氏针茅、糙隐子草、百里香、牛枝子、扁蓄豆、多叶棘豆等,其次还有阿尔泰狗娃花、冷蒿、羊草、细叶黄芪、丝叶苦荬菜等。
(2)沙地植被:分布于该区域内风蚀比较严重的丘坡顶部(包括流动、半流动、固定、半固定沙地)。
沙地植被有:一、二年生的沙米、虫实,多年生根茎禾草、沙竹及沙生半灌木籽蒿,沙生灌木羊柴、柠条等。
(3)低湿地植被:在该区域主要分布于河谷、沟谷阶地上,该类型植被镶嵌于农田之间,而小片的农田或撂荒地又镶嵌于自然植被之间。
主要植物有芨芨草、赖草、寸草苔、羊草、碱茅、碱蒿等。
(4)人工植被: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植被和人工林植被。
农田植被主要为旱地作物,呈斑块状分布,主要种类有玉米、小麦、糜子、黍子、高粱、莜麦、谷子、蚕豆、绿豆、小豆、黄豆等以及一些蔬菜。
该区人工林地大部分为疏林地,林地状况以20年以下树龄的林木居多,树种主要为杨树。
六、井田范围社会经济环境不连沟井田行政隶属准格尔旗大路镇。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大路镇何家塔村附近。
井田及周边共涉及3个村庄,均为行政村。
井田及周边共涉及996户,3796 人。
区内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及其它环境敏感点。
七、不连沟井田地层及沉降原因分析本区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风积沙黄土层(平均厚30米)、第三系红土层(平均厚13米)、白恶系砂砾岩(平均厚120米)、二叠系砂泥岩互层地层(平均厚140米)、石炭系煤系地层顶板(平均厚6米)。
6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粘土岩、炭质泥岩,其次为砂岩,原岩应力较大,易膨胀、崩解,易冒落,导致工作面直接顶压力显现明显、基本顶来压较明显。
各类岩石多为泥质胶结,完整性较差,弹性小,脆性大,易于断裂。
黄土层含砂丰富,胶结不好,当其底部的基岩沉降时,黄土层也随之沉降开裂。
八、地表沉陷预测本矿井开采面积较大(全井田面积34.19 km2),煤层呈单斜构造,断裂不发育,在矿井范围内平面上不进行人为分区,煤层按由近至远、由上至下依次进行开采,首先开采井田北部6号煤层上分层。
根据不连沟环评报告,对本矿井地表沉陷情况分别在三个不同时期进行预测,即开采第10年、开采第20年和开采终止三个时期。
本矿井可研报告对井田境界、工业场地、主副斜井井筒、主要井巷留设保护煤柱,在井田内高压线、村庄未留设保护煤柱。
因此,本矿井按上述留设煤柱的原则进行预测评价。
1、预测方法我国目前实际应用的地表移动计算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典型曲线法、负指数函数法和概率积分法。
其中概率积分法更全面考虑了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各项主要因素,因此,本次评价选择概率积分法作为不连沟矿井地表移动变形的预测模式。
2、计算模型(1)稳定态预计模型在煤层开采范围内取一微元dF,微元中心点坐标为(s,t),微元的走向方向为s,倾斜方向为t。
s,t坐标轴与地质坐标系坐标轴x,y夹角为φ,微元内煤层可看作板状结构,微元拐点偏移距为d。
当采区内煤层全部开采后,地表任意点(x,y)处的下沉为:5)地表任意方向的移动变形值换算下沉量W (mm) 水平移动值U(mm)倾斜值i(mm/m)曲率值K(10-3/m)水平变形值ε(mm/m)13456 2141 104 1.9 37.8表8-2-2 开采第10年时下沉面积统计表下沉量(mm) 面积(km2) 下沉量(mm) 面积(km2) ≥10 13.98 ≥7000 2.70≥1000 12.11 ≥9000 2.43≥3000 10.98 ≥11000 1.70≥5000 2.95 ≥13000 1.20(2)开采第20年预测在开采第10~20年期间,在6上煤层和6煤上、下分层进行开采。
通过预测计算,在开采第20年时,最大下沉值为15.78m,下沉面积为32.53km2。
九、不连沟煤矿地表沉降区概况首采面F6102综放工作面已于2010年10月回采结束。
该面位于井田的北部,开采6煤,6煤埋深130-321米,采长870米,采宽240米,采厚15.8米,倾角0-5度,地表沉降范围约540米*1070米=577800平方米,最大裂缝宽约3.4米,最大降深约6.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