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炼字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习)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二、诗歌炼字的概念何为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炼哪些字呢?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颜色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四、答题技巧概括1、解释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明作用:或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或表达情感或心情等五、经典例子分析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1)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
(2)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古诗词鉴赏炼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一、炼字类(一)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1、一般动词【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例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体会意境)【例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例4】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物及人思考)【例5】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参考答案】①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②“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③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④“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⑤“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活用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最典型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三)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古诗炼字题方法技巧

古诗炼字题方法技巧
古诗炼字题的方法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研读诗句,明确诗意:首先仔细阅读诗句,理解诗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
2.分析字义,比较优劣:对于所炼之字,首先理解其字义,再与诗句中的其他字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在表达诗意上的优劣。
3.观察结构,判断效果:观察炼字在诗句中的结构位置,分析其对于诗句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及产生的表达效果。
4.运用想象,体会意境:通过想象,将自己置身于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中,体会炼字所带来的意境变化。
5.总结提炼,阐述理由:最后总结提炼炼字的优点和特色,阐述为何选择此字,并说明其在表达诗意和情感上的作用。
在解答炼字题时,可以运用以上方法逐一分析,同时结合诗句的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选择最恰当、最生动的字词。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炼字则是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炼字的技巧和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用字之美,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以下是一些炼字方法技巧和练,希望能对提升你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1. 注重字形古代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的字形包含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炼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字形的特点,比如笔画的书写顺序、线条的曲直等,进而理解古人用字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牵线起意古诗词通常采用典故、联想等修辞手法,通过字音、字形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意境的表现。
在炼字时,可以尝试将相似或有联系的字进行串联,通过牵线起意的方式,从字形中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智慧和意蕴。
3. 对比反衬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相近或相反的字眼来表现艺术效果。
炼字时可以注意观察诗句中对比反衬的字眼,比较其字形、字义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4. 品味用典古代诗词中常常含有典故和古代文化的引用,炼字时可以对典故进行深入了解,并品味其中的意蕴。
通过掌握用典的情境和意义,能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用字选择和修辞手法。
5. 练写字除了观察和理解古人的字形和意境,进行实际的字写练也是提高炼字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经典古诗词中的词句进行书写,注重每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使自己的字迹更加工整和优美。
希望以上的炼字方法技巧和练习,能够帮助你在古诗词鉴赏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不断地炼字,你将更深入地体悟到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加油!。
古诗中的“炼字”艺术例说_初二作文

古诗中的“炼字”艺术例说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下面就古诗的"炼字"艺术作一点简要介绍。
1、一字传情。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
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
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人数之多,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2、以动衬静。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过了滤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
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
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
3、化静为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4、以动写静。
如"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
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5、以实显虚。
以有形显无形。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古诗词鉴赏——炼字技巧

古诗词鉴赏——炼字技巧一、常考题型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二、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1、内容:判词性+含义+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精炼准确地写出了xx....的特点/描绘了....的景象/营造了....的氛围等)+主旨、情感2、结构三、炼字概念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炼到精警之处,人称“诗眼”。
前人云:“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是作品思想感情力量的蕴蓄之处。
四、具体解析1、判词性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例1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字是动词,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是形容词,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判断词性、释字义、描景象)诗句中的“咽”“冷”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是指通过巧妙运用词语的形象、声韵和意义等方面的特点,达到表达深刻、意境美丽的艺术效果。
这种方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被广泛采用,为古诗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象形炼字、声音炼字、意义炼字等。
这些方法在古诗中被灵活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生动、富有韵致。
象形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形象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景物的外形、特点、色彩等来体现自然界的美丽与奇妙。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太阳、山、河流等形象特征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的壮丽和自然的美妙。
声音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声音特点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运用排比、对仗、押韵等手法,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韵律流畅、动听优美。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通过“人生如梦”和“一尊还酹江月”的押韵和对仗,使整个诗句音韵和谐,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
意义炼字是一种通过词语的内涵意义来表达意境的手法。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运用比喻、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达到深化意境的效果。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将夏夜的蚊子噪音比作“流萤”,将宁静的秋夜比喻为“冷画屏”,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冷寂之感。
总体来说,古诗中的炼字方法是一种运用词语的形象、声韵和意义等方面的特点,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深刻、鲜活。
通过炼字,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中的炼字方法不仅为诗歌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古典诗文2014-02-27 1934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答题示例3: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分)[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炼字技巧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古人作诗最讲究“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遣词用字方面进行精细的斟酌锤炼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选用的字词获得形象生动、凝练优美、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炼字题”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很具区分度的题目,特别适合考查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解题指导】
“炼字题”的设题方式一般有两种:
1.某句诗或某联诗中,哪一个字(词)用得精妙?请找出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这首诗的“诗眼”(或“关键字”)是哪一个?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某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提问变体:(1)诗中的某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赏析某字的妙处。
(3)某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4)某字,别的版本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所炼字的词性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兼涉数词、虚词等。
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分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而唐代诗人郑谷把齐己《早梅》诗中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改为“一”,炼的是数词,郑谷由此留下“一字师”的美谈;杜甫《蜀相》诗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和“空”则是虚词炼字的典范。
炼字题的答题要点:
(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
“字不离句”,要想准确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一定不能孤立地看,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2)看看该字有没有运用某种手法,如拟人、比喻、双关等。
(3)展开联想或想象,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语言简练,信息全面。
(4)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例展示】
(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问题】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
“空”是个虚词,它描写的对象是“贪夫”,写出了“贪夫”在听到“子规”的啼叫声时的心理感受。
“贪夫”远离故乡,思念故乡而不得归,心情本来就郁闷愁苦,听到“子规”的啼叫声时,这种欲归不能的心情就更加难以排遣了。
虽然心情愁苦,但对于“子规”啼鸣又无可奈何,只能被动地听着。
“贪夫”的复杂心情由一个“空”字就可以品味得出。
【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奉济释重送严公四韵①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②讴歌惜,三朝③出入荣。
江村④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①严武任剑南节度使,亲自至草堂探望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两人纵酒吟诗,结下了深厚友谊。
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杜甫一路送别,因前已有《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东楼》,故此题称做“重送”。
②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
③三朝:
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
④江村:指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
尾联两句中的“独”“残”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