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心理描写分析

合集下载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对人物外
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

成功的肖像描写,首先要能从肖像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2、动作描绘:就是所指对人物动作犯罪行为的描绘。

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3、语言描绘:就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的富豪之家
白的描写。

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的性格,应该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4、心理描绘:就是用以整体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
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

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
(1)自我告白。

在描绘前需用“我想要”、‘“我
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在引号内。

(2)作者轻易叙述。

用第三人称回去写下人物内
心活动,需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

所想内容如加引号,引号内用第一人称;如果不加引号,则仍用第三人称。

(3)对话式对白。

这就是指叙述心理与自己对
话,或自言自语。

对话前一般也有提示语,表现形式如对话。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作文指导: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人物描写,包括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要想形象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必须步步深入,才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下是我整理的人物外貌,心理,动作描写方法,欢迎大家参阅。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一、外貌描写要准。

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

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

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

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

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

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

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

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

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

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

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

三、外貌描写要深。

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

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个性特征,气质情感的外貌特征予以重点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感人,达到神似的境界。

肖像、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

肖像、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
6.给动作“插上翅膀”
写好人物动作,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适当加上心理活动描写,还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动作。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三)动作描写词语
[跑]
小跑 慢跑 飞跑 飞奔 飞越 扭头就跑 拔腿就跑 连蹦带跳 东奔西窜
横冲直撞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跑得比兔子还快 飞似得跑
(二)技巧
1.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三国演义》
2.捉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例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2.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3.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写具体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写具体

如何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写具体一、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的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

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状态,是直接刻画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的又一重要方法。

描写人物的心理,又分描写自己的心理和描写他人的心理这两种形式。

(1)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作文时,无论是主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往往都需要描写自己的心理,用来展示自己心理活动的经过,或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所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采取“我想”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只是要注意:描写时,既要写出自己“想什么”,还应写清“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

这样,就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具体了。

另外,要写出深层的、真实的心理,避免口号化,表面化,遮遮掩掩。

(2)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因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家的脑子里,所以要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就比较难了。

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呢?尽管他人头脑中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可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从他的表情神态、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讲,具体描写他人心理活动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如: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动作,来揭示人物内心隐蔽着的微妙的感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描写人物幻景的方式,来具体展示他的心理活动。

二、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

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

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

动作语言心理综合描写运用法

动作语言心理综合描写运用法

初一时,我被评为“三好学生”,心里美滋滋的。 一放学,我就一溜烟地跑回家,想拿奖章给奶奶看,让 她也高兴高兴。“奶奶!”一进院门我就高喊,“您 看我的奖章!”我站在奶奶面前,自豪地指着胸部, 可是,一低头,却发现那枚奖章已不翼而飞了。我先 是一愣,随后便委屈地哭起来。奶奶忙问:“怎么啦, 当了三好学生还哭呀?”“我的……奖章……丢…… 丢了”。我抽泣着说。“兴许在书包里呢,来,奶奶 帮你找”。奶奶边说边给我擦干了眼泪,“莫哭,肯 定能找着。”我看着她把书包翻了个遍,也不见奖章 的影子。奶奶见我呆呆地坐在那里,便解下围裙说: “在家等奶奶,我去学校问问老师,兴许还有多余的 呢。”奶奶说完就出来门。过了好久,奶奶手里拿着 一枚亮闪闪的三好学生奖章回来了,我兴奋地一下子 扑进奶奶的怀里,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舒心地笑了。
如何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动作、语言、心理 综合描写运用法
动作描写: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下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心理描写:我赶紧拭 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语言描写:过一会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 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 吧,里边没人。”
“孩子,再长的阴雨天总有放晴的日 子,你不能总这样苦着自己呀!” 父亲说,声音有些发颤。之后,父 亲便又沉默了。沉默的父亲便长久 地呆在那里。 “你休息吧。”很久,
很久,父亲缓缓的起身,却打了个 趔趄。父亲晃了晃肩膀稳住身子, 一颗苍白的头颅深深地低下了,不 易察觉地叹了口气,慢慢地转身, 走出屋子,将房门又轻轻地掩上。 在父亲走出房门的瞬间,我发现父 亲的腰背越发弯得低了。 我眼里涌 满了泪水。 "我怎么了?怎么就那么 狭隘呢?怎么就那么自私呢?我这 样做,对得起谁呢?"这一刻,我忽 然醒悟到,原来自己竟这般不懂事!

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了。
动作描写:谨
慎得体,处处
小心
1.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 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 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2.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 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 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3. 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 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 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
是听嚎了啕大宝哭玉,这然番越话是这,等心无中声虽之然泣,有气万噎
无语凝噎,意味深长
喉中句虽堵言,然词更有,觉万只得句利是言害词不。,能听只说了是得宝不玉能,这说半番得日,话,,半方心日 ,抽方抽抽噎抽噎噎的噎的说说道道:“:“你你从从此此可可都都改改了罢
!了”罢!”
袭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薛宝钗——封建卫道士 林黛玉——同命运的共情者
心理描写:聪 慧细致,时时
在意
总结: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 写可知,林黛玉是一个……的弱女子形象 。
课后探究:林黛玉如此小心谨慎,为何会与“混世魔王”“惫懒人物”“懵懂顽 童”心意相通?究竟是黛玉眼光有误还是世人对宝玉有误解?
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 ,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
羞怯红怯,了非脸可,形低容下得出头者只…管…弄衣带
夸张比喻,悲伤难抑
忽只又见觉两有个人眼推他睛,肿恍的恍桃忽儿忽听一得般有,人满悲 戚面之泪声光。…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
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只见两个眼睛肿的
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此时林黛玉虽不
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2.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

动作、心理描写讲解

动作、心理描写讲解

丹麦作家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借助一系 列生动的幻觉描写展露了小女孩在饥寒交迫、濒临绝 境之际对温饱、光明、幸福的渴求,揭露社会的冷酷、 黑暗和罪恶,和《凡卡》的梦境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一起欣赏: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 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 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 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 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 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 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 墙。
练一练:用梦幻描写法写一段表现恐惧或喜 悦的心理描写。 我的皮肤不好,只要一接触麦芒子,身上就 长疙瘩。于是我很害怕割麦子这样的活,可是我 家还有十几亩地,勤劳的父亲都种上了麦子。每 到麦收季节,拿着镰刀来到天更上,我就感到天 空中有数不清的麦个子倾泻下来,将我埋在下 面……
三、景物衬托法: 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 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 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 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 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 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 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 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 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 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 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 。
赏一赏:哪些词语体现了动作 的连贯性。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 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 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 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 根拔起。
练一练: 写一个燃放烟花爆竹的片段,细致描摹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精选21篇)

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精选21篇)

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精选2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篇1猫猫是温顺又有用的小动物,她们会抓老鼠,当然也会撕烂你的枕头。

我加有一只猫猫它却很善良。

在某一天的早晨,小红背着书包去上学,走着走着,她看到一只燕子从树上的巢里掉了下来,它疼痛的嘶叫着。

她正要上前去,突然一只猫跑在了她的前面,于是她躲在一个角落,静静的观察它们。

面对一个突如其来的庞然大物,燕子不经打了一个寒颤。

猫轻轻的说:“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燕子半信半疑:“是真的?”“是真的。

”猫耐心的说:“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哎,我正在与伙伴们玩耍,可谁知老天不长眼,把我从巢里吹了下来。

现在倒好,我的翅膀受了伤,腿也折了,再也回不了家了!”燕子一边抹去像断了线的珠子的眼泪,一边痛苦的呻吟着。

猫会心一笑:“这可难不倒我,爬树可是我的强项,更何况爬墙?我脚上的肉垫很利于攀爬的。

”说罢,猫便爬上高高的树,又迅速的爬下。

“哇,你好厉害,快把我送上去吧!”燕子兴奋极了,跌跌撞撞的爬到猫的脑袋上。

“抓稳了哦!”说罢,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的爬上了墙壁。

到了巢前,燕子回到了家,高兴地对它说:“谢谢你救了我!”“不客气,下次可要小心一点哦!”这一切,都被小红看在了眼里。

小红微笑着把她包里的零食拿出来,递给猫,并说:“乖咪咪,你真是一直善良的猫咪!”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作文篇2上课铃响了,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了教室,看着老师那阴沉沉的脸,同学们猜想这次考试成绩一定不好,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试卷刚发到他的课桌上,只见坐在我旁边的李明,他的身子猛地往后一缩,眼睛死死地盯着试卷,脸色煞白,像一尊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一赏:体会括号中的哪个词语 使用得更契合文意。 爸气极了,一把将我从床上(拖、 拉、扶)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拿) 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 一(抡、晃),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我挨打了!
欣赏一段动作描写,用准动词,表现人物性 格特点。
已记不清从哪天开始,在我上班的途中——王仙铺 的村头,多了个一跛一跛慢跑的身影。她跑步的姿势 很可笑:左脚先由外向内甩个弧线,再擦回来半步, 之后再把右脚拖到左脚前;她的左臂总是曲着,只有 右臂随着左脚画出的弧线,一甩一甩的。可我笑不出, 反而觉得她很可怜,也可敬。因为,每天上班经过这 里,总能与她相见。春光明媚的日子,她在跑;夏日 炎炎的时节,她在跑;落叶纷飞的秋天,她还在跑; 寒风凛冽的冬季,她依然在跑。没有人陪伴,也不需 要别人“陪伴”。从她跑起来的姿势和锻炼时的执着, 我读出了一位病人对健康的追求,对延续生命的渴望。
二、梦幻描写法。 如果把心理剖析、内心独白和情绪直感比 作直接心理描写的“常规武器”的话,那么写 梦境和幻觉则是它的“特种武器”。俗话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幻觉是现实生 活的曲折反映,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它怪 诞离奇,却曲径通幽,因为在梦境和幻觉中人 物的深层意识往往坦露无遗。因而描写梦境和 幻觉实在是揭示人物心灵隐秘的一条通道、一 条捷径。
例如:契诃夫的《凡卡》中写九岁的凡卡由于生 活所迫,从乡下被送到城里一家鞋匠铺当学徒,在那里 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圣诞节前的深夜,他趁老板一家 出门,伏在凳上胆战心惊地给爷爷写信,请求爷爷把他 带回去,但信封上却没有写地址。信投出去以后,凡卡 夜里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 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 摇着尾巴…… 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但梦里却再现了凡卡熟 悉的乡下生活,表现了他纯真无邪的童心和摆脱厄运追 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也正是通过这个不能实现的 “梦”,反照出凡卡的悲惨境遇,控诉了沙皇俄国社会 的黑暗和罪恶。从这个戛然而止的梦境结尾中,我们听 到了作家发自内心的深沉叹息。
练一练:写一段动作描写,要能体现人 物心理活动。
例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 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 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 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 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 “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作业: 在你的成长中,一定接触过许多人, 经历过许多有趣的事,以动作、心理描写 为主,写一篇作文。
三.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既可以把 动作描绘得更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 特点,也可以使文章显得更有趣味。 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 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 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 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 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 点。
赏一赏:哪些词语体现了动作 的连贯性。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 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 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 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 根拔起。
练一练: 写一个燃放烟花爆竹的片段,细致描摹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 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 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这个片断中的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 1、把爆竹放在地上;2、伸长胳膊往前凑;3、 手打哆嗦,扭头就跑。可以用“放到、伸长、 凑、打哆嗦、跑”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 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 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 的性格特点。
赏一赏:体会修辞在表现人物形象时 的作用。 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 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 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 “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 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 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 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练一练:运用比喻、夸张等 手法,写一个动作描写的语句。 我一只手捂着纸条,歪着头, 顺着张开的缝隙窥视,老师如 一片云,飘到了我身旁,伸手 抓走了纸条……
教师归纳: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 “我 想……”、 “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 着……”、“我思索着……”等词语引出。
练一练:通过内心独白,写出上课时害怕 老师提问道自己的心理。
例子:语文课上,老师提问了一个我不会 的问题,当同学们都把手陆续举手的时候,我 心里嘀咕着:“老师啊,老师。您可千万别叫 我回答问题啊,求求菩萨了,如果叫我回答的 话,我一定会很难堪的!”这句话表现了我不 想回答问题的紧张的心理活动。
进入八年级后的第一 次月考,业已落下了帷幕。 看到成绩后的你最想说些 什么呢?请跟老师交流一 下吧。
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在写 作上就叫做“人物的心理活 动”,把它诉诸于文字就是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心 理活动加以描写,以表现人物 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让心灵说话 ——如何进行心理活动 描写 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
产生于心里。因此,要想写活人 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内心独白法。 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 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 己讲的无声的话。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 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例子:如《最后一课》中写道这样一句话:屋顶 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 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心理描写嘲笑了普 鲁士侵略者的愚蠢,表现了对侵略者憎恨和反抗的思想 情绪。
赏一赏:这段文字体现了鲁提辖怎 样的性格特点。 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 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 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 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练一练:运用恰当的 动作描写,描绘学生下课打 饭时的场景,要求通过动作 描写,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一练:通过一段景物描写,表现考试不 及格的心情。
“骑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刮着冷冷的 风,路边的树叶都耷拉着,没有一点活力,枝头 上麻雀在那唱着一首难听的歌曲……”。 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考试不 及格的失落及烦躁的心情。
四、动作暗示法: 一个人的思想的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 的动作中表现出来,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 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行动向外界传达。 例如: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丹麦作家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借助一系 列生动的幻觉描写展露了小女孩在饥寒交迫、濒临绝 境之际对温饱、光明、幸福的渴求,揭露社会的冷酷、 黑暗和罪恶,和《凡卡》的梦境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一起欣赏: 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有窜了出来,发出亮亮 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 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 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 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几只大面包也从桌 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 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 墙。
一.用准动词、体现人物性格、年龄、身份的人, 行动的特点。 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 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 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 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 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 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因为顾客们通过哑女用刀断铁丝的动 作,证实了刀的锋利,刀的质量就这么被 “剁”出来了。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 文也是这样。如果将人物的动作写传神, 那么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人物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的重要方法 之一,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 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
二、细致描摹、写出连贯的动作 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 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 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 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 具体了。 例如:(捕鸟这个动作,鲁迅是这样写的)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 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 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 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 背… …
练一练:用梦幻描写法写一段表现恐惧或喜 悦的心理描写。 我的皮肤不好,只要一接触麦芒子,身上就 长疙瘩。于是我很害怕割麦子这样的活,可是我 家还有十几亩地,勤劳的父亲都种上了麦子。每 到麦收季节,拿着镰刀来到天更上,我就感到天 空中有数不清的麦个子倾泻下来,将我埋在下 面……
三、景物衬托法: 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 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 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 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 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 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 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 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 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 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 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 。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 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 传自己的产品。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 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刃对准细铁丝一 剁,细铁丝瞬间分为两段,而刀刃无损; 她又手起刀落,猛砍面前的粗铁丝,转眼 间粗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