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发展史

合集下载

航母发展简史

航母发展简史
二战过后,航母成为除美国外各大强国无力供养的庞大的“吞金兽”,世界航母数量骤减,总共只有25艘。美国一国便拥有12艘航母,而且均是排水量80000吨以上的超级航母,其中10艘核动力航母,9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核8年就为32.5亿美元),其他国家的航母全是中小型航母,而且许多国家装备航母,体现国家尊严的意义超过了航母本身的军事价值。
航母是大工业时代的典型产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缩影。在2004年一支尼米兹级航母编队的采购费用高达120-150亿美元,美国拥有9支尼米兹级航母编队,价格昂贵,数量众多只是尼米兹级的表象,其反应出的内涵则是美国目前超级大国的综合国力。如果说从技术、经济角度,尼米兹级让美国国力优势得以充分体现,那么尼米兹级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更高了。今天尼米兹级已经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利器之一,是推行其全球战略的政治工具。
不久二战来临,一直屈居人下的航母开始大展拳脚,几次参战便取代战列舰几百年的霸主地位。
1941年12月,日海军以6艘航母为主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充分显示了航母巨大的作战威力,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珍珠港一战的战果是史无前例的,是战列舰和巡洋舰望尘莫及的。那简直就是航母的表演赛。
如果说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多少带有偶然因素,不足以确立航母在海战中的重要地位的话,那么,1942年的人类第一次航母大战——珊瑚海海战直接把航母推向了海洋霸主的地位。
为阻止日军在南太平洋的进攻,美国两艘航母进入珊瑚海海域,与日军两艘主力航母进行了首次航母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视距战争,而这种距离的海空作战形式从此也成为海上交战的主要形式。随后进行的使日本联合舰队由强转衰的中途岛海战,还有莱特湾海战、冲绳海战和大西洋战区的多次海战等,都是以航母编队或航母集群编队为舰队主力进行的,充分显示了航母的巨大作用,每一次海战都进一步巩固航母的霸主地位。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是一种装备有飞机和直升机的船只,可以在海洋上作为移动的基地使用。

以下是航空母舰的主要发展阶段:
1.早期飞艇母舰(1910年代-1920年代):最早的航空母舰是用
来作为飞艇的基地,这些母舰通常没有飞行甲板,而是用吊篮或固定的甲板来搭载飞艇。

2.早期装甲甲板航空母舰(1920年代-1930年代):在20世纪
20年代末期,飞行员开始尝试在装甲甲板上着陆和起飞。


些母舰还使用蒸汽弹射器来帮助飞机在起飞时获得足够的速
度。

3.舰载机的发展(1930年代-1940年代):在1930年代,舰载
机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些飞机可以在较短的跑道上起飞和着陆,并且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它们被用于远洋打击,控制海域,以及提供空中支持。

4.蒸汽弹射器的发展(1950年代-1960年代):在冷战期间,舰
载机的速度和负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帮助飞机在短跑道上起飞,蒸汽弹射器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弹射器可以将飞机在起飞前快速加速,从而让它们能够携带更多武器和燃料。

5.核动力航母的出现(1960年代-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
国推出了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它可以无限期地
在海上停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母舰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极大提高,包括更快的航速、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更强大的舰载机、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先进的导弹和武器系统等。

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制造国。

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等也在不断开发和建社。

西班牙航母发展史

西班牙航母发展史

西班牙航母发展史◎曾经的强国与梦想在率军完成了对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的“再征服”之后,伊莎贝拉女王支持哥伦布寻找东方航线的海上冒险。

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美洲。

依托来自美洲的巨额财富,西班牙成为西方最早的殖民帝国和海上霸主,其海上力量也一度被誉为睥睨天下的“无敌舰队”。

月满则亏,“无敌舰队”在1588年腓力二世征英之役中的崩溃,西班牙也开始国势倾颓,江河日下。

19世纪初南美爆发的解放战争则彻底摧毁了西班牙的根基,至1898年美西战争时,面对呼啸而来的杜威的新型装甲蒸汽战舰,孤军据守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竞只能以老旧不堪的木壳战舰相抗!在随后到来的无畏舰时代,西班牙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设计力量和制造材料支持下,倾举国之力才勉强完成了3艘“西班牙”级无畏舰。

首舰“西班牙”号在服役仅仅10年之后便于1923年触礁沉没,而继承了其舰名的2号舰“阿方索三世”和3号舰“贾西米一世”又在1936~1939年的内战中各为其主,双双战沉。

至此,西班牙海军和它的祖国一起沦为了彻彻底底的欧洲三流。

至1960年时,西班牙的钢产量仅有178.6万吨,工业总产值仅占西欧各国工业总产值的2.8%,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40%,工业仅占30%,此时已经沦为了一个对外贸易持续多年逆差的准农业国。

◎◎租借美国卡伯特号航母★租借的背景1953年,佛朗哥与美国签订了《美西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西班牙向美国提供萨拉戈萨等四个军事基地,以此为代价从美国换取经济、技术上的援助。

西班牙在1960年开始实行“经济稳定计划”第一次实现了贸易顺差,但即便已经获利若此,西班牙却仍不加入北约,佛朗哥在获利的同时仍不忘预留余地。

1963年签署美西延期协议,通过这个协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就包括西班牙海军的第一艘航母——1967年,美国海军将轻型航母“卡伯特”号租借给西班牙海军。

★在美国的历史“卡伯特”号系由“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建而来的“独立”级轻型航母的7号舰。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以来,中国航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一、中国航母的起始
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

2. 199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二、第一艘中国航母
1. 2002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兴建工程开始。

2. 2011年“辽宁舰”服役,并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服役的航母。

三、中国航母的发展进程
1. 2012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二艘航母。

2. 20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并且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3. 2020年第二艘航母完成海试并投入使用。

四、中国航母的性能和特点
1. 中国的航母采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

2. 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设计和生产都是自主完成的,表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1. 中国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多艘航母。

2. 未来中国的航母可能会搭载更为先进的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作战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充分展现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同时也能够预见到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前景。

航母发展史

航母发展史

• 继“企业”号之后,美国于70年代后又建造了7艘“尼米 兹”级核动力航母。“企业”和“尼米兹”的满载排水量 均为9万余吨,可载机90架,后者外形稍大,续航能力为 前者的2倍。“尼米兹”级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 舰,也是当今最大的军舰。
现今世界各国航母一览
• • • • • • • • • • • • • 美国:共拥有“小鹰”级、“尼米兹”级和“企业”级在内的13艘大型航母(现役11 艘)。 英国:无敌级航空母舰系列,现共有3艘,即“无敌”号、“卓越”号和“皇家方舟” 号 法国:现役只有1艘3.6万吨级“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俄罗斯:现役只有1艘排水量为6.5万吨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 意大利:现有 “加里波第号”“加富尔伯爵号”“凯沃尔号”3艘轻型航母。 西班牙:现有1艘满载排水量1.69万吨的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 印度:3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维拉特”号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元 帅”号(苏联建)。 韩国:现有1艘满载排水量1.9万吨的“独岛号”轻型航母。 巴西:现有“圣保罗号”一艘航母。 泰国:现有1艘航母,即1997年8月从西班牙购买的满载排水量为11485吨的“加克里? 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 日本:现在自称拥有3艘“大隅”级“输送舰”,其规模和作战能力接近航母。另有1 艘所谓的--16DDH“直升飞机驱逐舰”“日向”号。 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号航空母舰是阿根廷海军最大的战舰,也是阿根廷唯一一 艘航空母舰。 中国:曾从前苏联购买了瓦良格号、基辅号、明斯克号等航空母舰,但这些航母都未
“暴怒”号
• 1917年6月,英国 将一艘巡洋舰改装 为世界上最早的航 空母舰“暴怒”号, 它载机20架,但是 原巡洋舰中部的建 筑未拆除,甲板分 别前后两块,飞机 起落既不方便又很 危险。

航空母舰的前世今生

航空母舰的前世今生
武器 。
楼 、 桅杆 和烟 囱仍 然把 飞 行 甲板 分 舰 楼结 构 ,排 水 量达 1 . 0 8 5 万吨 ,时 5 海里 ,载机 2 5 架 ,1 9 2 3 年7 月 才 隔 为 两 段 ,使 飞机 升 降 相 当 危 险 和 速 2 不便 。这 艘 改 装后 的巡 洋舰 叫 “ 暴 全 部建 成 。 1 9 2 2 年 ,E l 本 历时 4 年 建 成一 艘
面 舰 艇 、潜 艇 和 运 输 舰 船 ,袭 击 海
岸设 施 和 陆 上 目标 ,夺 取 作 战 海 区 的制空 权和 制海 权 。 现 代 大 型 航 空 母 舰 满 载 排 水 量 为 界 , 铺 上 木 质 跑 道 供 飞 机 起 飞 机 。 舰 载 机 主 要 是通 过 机 轮 滑 跑 起 9 1 7 年8 月2 日 ,英 国 皇 家海 军 飞 ,采 用 2 2 根 两 端 系 有 沙 袋 的绳 索 在6 万 ~1 0 ; 7 5 - 吨 之 间 ,载 机 7 0 ~1 2 0 用 。1 架 ;中 型航 空 母 舰 满 载 排 水 量 在 3 航 空 队 邓 宁 中 校 驾 驶 飞 机 降 落 在 阻拦 降落 。 万 ~6 Y j " 吨 之 间 ;小型 航 空母 舰 满 载
的航 空 母舰 。同 年7 月 ,从 这艘 舰 上 第 一 艘 不 是 用 旧船 改 装 ,而 是 专 门 式 飞 机 甲板 ,上 层 建 筑 很 小 ,位 于
艘 舰 只 改 装 成 同 类 母 舰 。水 上 飞 机 起 飞 的 飞 机 ,轰 炸 了德 国的 一 个 空 设 计 建造 的航 空 母 舰 。它 具 有 全 通 利 用 浮 筒 下 可 脱 落 的 轮 子 起 飞 ,降 军基 地 。 落 时 则 落 在 舰 旁 羊 ,不 能没有 在 雪地 上觅食 的公 鸡和 母鸡 。 不能没 有一 堵矮 墙 ,或一 道稀 稀拉 拉 的 篱笆 ,也不 能没有 墙 内和墙 外 的杨树 。 家不仅 是 为 了人 ,家是 生命 的止 歇之 处 。 家 隔开 夜 的 恐惧 ,没有 隔开夜 ; 家 隔开 雨 的寒冷 ,没有 隔开 雨 。 家像 一 件衣 服 穿在人身上 ,穿在大大小小的生命 身上。 我 们在 家的深 处 ,犹 如 心脏 在胸 腔 。 家感触 着夜 和 雨 、冬 天和风 雪 ,我 们感 触 着家 的感触 。 狼在山中,羊在门外;鹰在岩上,鸡在栏里。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

美国航母发展史(有图有真相)二战之前1、Langley (CV 1)“兰利”号由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

“兰利”号,以纪念先驱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代号为航空母舰 1 号,或CV 1。

“兰利”号航空母舰(CV-1)是美国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军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因为它的出现,对此后的美国海军有着巨大的影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

“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月,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兰利”号到各地进行航行展示,并在航行中进行各种作战系统的试验。

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美国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二战前由煤船“木星”号改装的“兰利”号CV-1兰利号不仅是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第一艘通过的船只。

1924年11月16日1936年,由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兰利”号被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

1937年4月改装完毕。

此次改装将前半部飞行甲板拆除,并重定级为AV-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兰利号被用作飞机运输舰,负责美国本土到南太平洋美军战区的补给。

1942年2月27曰在运送P-40战斗机支援东南亚盟军作战时,于爪洼海遭到曰本海军岸基飞机攻击,被命中数弹失去动力,后被美国驱逐舰自行击沉。

这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排水量 11,050吨/14,700吨(1922年)尺寸舰长165米,舰宽20米,吃水5米动力 3台锅炉,2台电动机,最大输出7,000马力(1922年)飞行甲板长165.3米,宽19.8米航速 15.5节火炮127mm×4舰载机 35架编制 468人2、LEXINGTON CLASS 列克星敦级Lexington (CV 2)列克星敦CV-2是第四艘以列克星顿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美国历史上的航母

美国历史上的航母

二战前美国航母1.)兰利号追溯起来,美国航母的源头是由一艘排水量5500吨的运煤船“木星”号改装而来。

这一工程自1920年6月在诺福克海军工厂开始,于1922年改装完成,并以“兰利”号的名义出现于美国海军现役,从而掀开了美国航母的历史。

“兰利”号的编号为CV-1,标准排水量提高为11500吨,速度15节。

飞行甲板采用全通型,载有飞机34架,没设升降机。

1922年11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飞机弹射起飞试验成功。

“兰利”号服役后一直用于训练,为美国海军探讨航空母舰的早期战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6年,它又被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AV-3)。

1942年2月2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执行运送P-40战斗机任务时,被日本海军陆上攻击机击沉。

2.)列克星敦级继“兰利”号之后,列克星敦级航母也加入了美国航母的行列。

该级航母的原型舰为2艘1921年1月开工的南达科他级战列巡洋舰,而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影响在竣工前改为航空母舰,分别命名为“列克星顿”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

CV-2是第4艘以列克星顿号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竣工前改成航空母舰,1925年10月下水,1927年12月正式服役。

“列克星敦”号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战役中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航空战队击成重伤,被迫用己方驱逐舰击沉。

CV-3“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于1920年9月25日作为战列舰建造,1922年7月1日改造成航母,1925年4月7日下水,1927年11月16日“萨拉托加”号正式服役。

“萨拉托加”则熬过了二次大战,后于1946年7月25日被用作比基尼岛核试验舰被炸沉。

该级航母标准排水量为36,000吨,采用了封闭舰首,飞行甲板长270.8米。

航速34节,可载机90-120架。

与英、日同期几艘由主力舰体改建的航母相比,列克星敦级则更具有现代航母的特征,也是当时最强的航母。

3.)“突击者”号“突击者”号(CV-4)是美国第一艘开始建造时就作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航母,由于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13500吨),1927年设计时为13800吨,建造时则增加了700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母舰发展史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以飞行距离260米,滞空时间59秒飞行记录,开创了人类征服天空的新记录,也为航空母舰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飞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起飞;两月后,伊利又一次驾驶“金鸟”号由“宾夕法尼号”巡洋舰改装而成的航空母舰上降落。

这两次实验的成功,奠定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型战舰的生存基础,也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作为海空霸主的新一代武器——航空母舰,即将走上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其实,早在一年前独具慧眼的法国人克莱门特艾德尔曾在《军事飞行》一书中率先提到了在军舰上驾驶飞机的必要性,并对飞机起降军舰上建造宽敞起降甲板等观点都做了明确的阐述,只可惜《军事飞行》一书在法国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因此法国人的舰上飞行被整整耽搁了十年之久。

早期的航空母舰是先从水上航母的研究入手,都是由巡洋舰装上木质飞行甲板改装而成,。

英国的“克技神”号便是水上航母的代表之作,是世界上第一艘搭载水上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英国在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思想方面总是处于领先地位,1912年他们就开始有了3艘真正的航空母舰。

像倾斜式飞行甲板、蒸汽动力飞机弹射器、飞机降落指挥系统,还有现代飞机的垂直/短距起落技术都是英国人首创的。

而在一战中,英国也是唯一一个将水上航母应用于海战之中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航空母舰并不是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那时的海战还是其他战舰唱主角,航空母舰只不过是待在它们一边的飞机平台。

但航空母舰的潜在威力,却已经被头脑敏锐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发现,一战后,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迅速发展,为二战中航空母舰的精彩“演出”做好了准备。

而英美日三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展开了疯狂竞争。

日本自从在1922年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开始,此后又将“赤诚”号和“加贺”号战列舰改成了航空母舰,然后又陆续建造了“苍龙”号和“飞龙”号三艘航空母舰。

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海军又竭尽所能建造了“翔鹤”“瑞鹤”号两艘大型航空母舰。

二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这为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横行东南亚海域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但是日本海军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丝毫满足,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还在进行着规模庞大的航空母舰扩建计划。

到1945年战败,日本总共建造了25艘航母,拥有庞大的海军舰队,然而在正义面前像日本这样的强大舰队也是不堪一击的。

与此同时美国的“兰利”号、“列克星顿”号、“萨拉托加”号也相继服役。

而英国是最早研制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因此在航空母舰的制造上,有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一战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并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与日本美国有着较大差距,这也是二战初期英国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航空母舰立刻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

理由很简单,当时普通战舰的火炮射程只有37公里,而航空母舰的飞机活动范围已经可以达到480公里。

从此以后,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普通战舰只能待在航空母舰的一边,充当火力支援的角色。

英国奇袭塔兰托、日本偷袭珍珠港,充分证明了航空母舰的巨大威力,从此,航空母舰代替战列舰成为了海战的真正主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共建造和改装了100多艘航空母舰。

在大西洋,盟军的航空母舰负责攻击德国的潜水艇,为向欧洲战场运输兵力和物资的船队提供空中保护。

在太平洋,美国航空母舰舰队和日本航空母舰舰队进行了几次
大规模的较量,如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菲律宾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

在攻占日本占领的许多海岛的战斗中,航空母舰为登陆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空中支援。

航空母舰是一支强大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

它的存在和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由于全世界大面积的海洋都属于公海,因此给航空母舰很大的活动天地。

由航空母舰和其他舰船组成的舰队可以在全世界的公海上游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母舰一直在发挥着它的威力。

二战后,昔日的盟军美国和苏联为争夺全球的霸权,全面发展航母,而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利益,英、法、意也在自行研制航母,冷战时期无疑是航空母舰发展的黄金时期。

美国的“企业”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航母显示出了卓越的作战性能,强大的攻击力和生存能力,因此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号也应用而生。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在新的形势下,航空母舰作为国家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的最好体现,成了各国优先发展的重点。

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也在逐步实现自己的航空梦想。

例如泰国的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法国拥有有史以来第一也是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韩国的第一艘“独岛”号也已经投入了现役。

而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是不正常的,是中国军事落后的一个方面。

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唯独中国没有航空母舰。

一直以来,特别是中国海军周年庆典又一次引发了中国造航母议论热潮。

有专家认为,中国有实力并且也需要航空母舰,就如中国需要核武器、需要洲际导弹、需要发展自己的太空事业。

这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须的装备,不是“面子”,而是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必须的利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