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PPT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 提出了如下的定义性恒等式:
• 环境污染=人口(总收入水平/人口) (污染物/总收入水平)
• 公式表示: I = P A T • 其中, I表示对环境的影响;P表示人
口数量;A表示人均收入水平;T表示 单位收入的环境影响。
12
环境影响的贡献率
• 将上式变化为: Log(I)=log(P)+Log(A)+Log(T)
5
环境Kuznets 曲线的含义
• EKC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发展中国家), 人们注重维系生存的普通物品,环境质量将随着经 济增长而恶化,但是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物排放 量的增加可以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副 作用,而且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 随着经济增长的继续进行(或发达国家),人们给予 环境舒适较多的关注,人们愿意为较好的环境质量 支付成本,环境质量会自动地好转。
• 得到: I I
P A T P AT
物理意义:环境质量恶化的变化率=人 口数量的变化率+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 率+单位收入环境影响的变化率。
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个条件
1. 人口数量的变化 2. 人均物质消费水平 3. 有利于环境的技术进步
14
经济与环境之间进一步关系
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对环境 保护投资的意愿与能力
• 总之,EKC现象认为经济增长虽然引起环境恶化, 但是最终将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但是, 根据部分统计资料得出的经验未必具有规律性,未 必具有指导意义。
6
EKC曲线的示意图
曲线II
环境质EA 量恶化 或污染 物排放 量
F
环境安全阈值II
A 曲线I 环境安全阈值I
B
G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1)依据: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严峻形势; (2)地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4.我国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P122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P123
③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农村人口多
2014年末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 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 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 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 总人口的10.1%。
按照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度 内65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占 一国总人口的7%或10%以上, 这个国家为老年型国家。
• 2.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1)这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 • (2)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 (3)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4)有利于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5)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或构建和谐社会。 • (6) 人口的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的 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和 子孙后代的生存(当前世界现状)。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第三课时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问题
环境、资源 问题
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口膨胀--要求经济增长,以满足 需要--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资源浪 费和损失严重--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3、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 展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 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样,保 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 产力。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 适应市场经济的资源价格体系和市场体 系,改革过去那种“产品高价”、“原 料低价”和“资源无价”的扭曲现象, 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作为资源与生产力 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2、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是 实现健全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以“经济”为 唯一目标的小康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小康社会。 健全的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多重目标的小康 社会,它除了要求经济收入、能源消费数量及 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外,环境生态目标是健全小 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环境污染的控制 程度、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程度、自然生 态恶化趋势的缓解程度等。而达到上述目标, 必须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 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 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 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 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 社会的全面进步。
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 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就可能导 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高速经济发展背后 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后人不但要花费高昂 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 严重地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 地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 不可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经济发展 能富民强国,并且可以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 供支持。因此,放弃经济发展,单纯强调生态 的可持续性也是不利的。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可持续发展概述ppt

一、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他指出:历史和生态学的综合证据似乎提出了一个 总的结论:人为改变的激烈程度越小,在金字塔中的重 新适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反过来,激烈的程度是以人类 人口的密度而不同的,稠密的人口要求比较激烈的转化。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ppt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
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解释有关人类和 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环境伦理学假设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能够而且 也一直被道德规范约束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必须解释这些行为规范, 解释谁或那些人有责任,这些责任如何被论证。
1 生命中心主义:代表人物是P.W.泰勒,他在《尊重自然》一书中写 到: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植物看作 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 而尊重“生物共同体”就是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个动植物的“固有的价值”。 提出生命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的动植物,避 免被 人类伤害。 2 地球整体主义 :代表人物是李奥波德,他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 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在内的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 价值”和“权利” 。所有的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 人 一样,得到尊重。 3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强调人类各成员间的平等关系从“代 内”扩展到“代际”,认为在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的环境上,我 们的子 孙后代与我们当代人具有同等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理论
LOGO
Company
概述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 以来, 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 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经过 多年的认识和实践,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取得了全球共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行动。围 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开展了一系列 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最高级别的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加剧,威胁 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 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④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积 极参与。P124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5.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
展过程中,中学生该怎么做)? • ⑴从自身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
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 浪费严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 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 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 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 我国90%的煤炭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 西北和西南;70%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 于云、贵、川、鄂四省;铁矿主要集中在 辽、冀、川、晋等省。北煤南调、西煤东 运、西电东送和南磷北调的局面将长期存 在。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环节二: 分析人口的影响 人口现状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垃圾
资源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人 才 招 聘 会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
2015年中国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 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龙头,随手关灯等. • (5)积极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言献策;
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可持续发展(49张ppt)
节约 资源 保护 环境
我国的资源(状况)国情 我国的环境(状况)国情
实施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表现 措施
①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②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的工作力度.③充分运用法律 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④各部门要加强监督协作,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可持续发展》》课件

《可持续发展》》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