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40分)1、当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时,我们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被称为水的浮力。
2、在日常生活中,泡沫、木块、带盖的空瓶子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石头、铁块、铜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重量、材料等因素有关。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被称为排开的水量。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5、潜水艇能在水上和水下航行,它是通过改变潜水艇的重量,而没有改变潜水艇的体积。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它,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
8、一块木头重5N,XXX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9、下沉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0、淹不死人的湖是死海。
11、影响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1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3、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比铜重。
14、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15、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改变。
16、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17、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轻重相同时,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18、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等因素都有关。
19、改变浮标的重量,可以使它上浮或下沉。
20、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二、判断题(共20分)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42分)1.我们研究生态系统。
(1)下面适合做生态瓶的是()瓶子。
A.透明的B.黑色的C.彩色的(2)请你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放入你选择的瓶子做成生态瓶。
()A.小鱼、水、金鱼藻、小虾、泥沙B.小鱼、金鱼藻、小虾、泥沙C.小鱼、水、小虾、泥沙(3)做生态瓶时也要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放入顺序。
下面放入顺序正确的是()A.先放入非生物,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放入小动物B.先放入小动物,再放入非生物,最后放入植物C.先放入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最后放入非生物(4)在这个生态瓶中,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动物的粪便为植物提供了,非生物泥沙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
A.食物B.养料C.阳光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3.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小兰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三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鹰→草→鼠→蛇B.草→鼠→蛇→鹰C.鼠→草→蛇4.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5.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
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湖里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6.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
A.光B.温度C.水7.在一个美丽的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草原上鹰、兔和草之间的食物链。
(2)①鹰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②兔子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③草大量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④草原上的鹰、兔子和草三者应达到平衡,任何一方出现大量减少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20分)1.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出发,“万物生长靠太阳”表达的意思主要是()A.太阳为地球送来了光明和温暖B.动物晒太阳可以增加钙的吸收,利于健康C.没有阳光,植物就无法生长,就不会有食物链的开端2.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说明生物()。
A.依赖环境B.影响环境C.适应环境3.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草←野兔←鹰B.蝉→黄雀→螳螂C.绿豆苗→蚜虫→小鸟4.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褐色B.绿色C.黄色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6.下列动物中,能通过冬眠来适应寒冷环境的是()。
A.天鹅B.蛇C.企鹅7.在“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中,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的环境是()。
A.干燥的环境B.黑暗的环境C.明亮的环境8.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构成网状的食物关系,被称为()。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群落9.种子发芽的实验证明,以下哪个条件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A.温暖的阳光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水分10.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二、填空题(9分)1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绿色叶片(或者植物体其他绿色部分)中制造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
12.春天,青蛙把卵产在水里,温度适宜时就会孵化为__________。
13.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分。
14.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的土壤里。
15.看下图,我们可知这是一个绿豆苗地常见的_____________,食物网的最顶端是_____________(填生物)。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第一单元 沉和浮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一、课堂练习题1.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 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 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4. 潜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5.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 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如:在水中向上搬一个物体比在陆地上搬这个物体感觉要轻一些,这是因为水对这个物体有浮力的作用。
10. 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1.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 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
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排开的水量一样,受到的浮力大小也相同。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4.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在浓盐水、清水、食用油中,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浸没在食用油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15.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比重计。
16.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二、课内实验探究1.观察物体的沉和浮实验材料:水槽、水、砖块、木块、泡沫塑料块、蜡烛、带盖的空瓶、橡皮、萝卜、回形针等各种材料。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3.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为了研究这种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他四(1)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最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B.土壤干燥C.阴暗、潮湿(2)如果这种小动物怕生存的环境突然变得十分干燥,那么这种小动物会( )。
A.迅速适应干燥的环境B.生存得很健康C.生病或死去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互惠互利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6.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7.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8.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9.(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间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蛇鼠B.草树C.草兔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书面形式有( )、( )、( )。
2.种子的萌发需要( )、( )和适宜的(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复习试题(填空式)(含答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一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2、小石块、回形针、橡皮在水中要( 沉)。
泡沫塑料块、蜡烛、萝卜在水中要( 浮)。
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把橡皮切成小块、把几个回形针穿起来在水中还是要( 沉)到水底,把萝卜切成小块还是( 浮)在水面上。
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 质量)和( 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同样重量的物体,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的状态。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6、潜艇在水中既能上浮也能下沉,当往压载舱里住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浮)。
7、轮船从河流驶入海里,轮船会(浮起来)一些,(选填“浮起来”或“沉下去”)第三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
2、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4、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它的沉浮状态(不变)。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7、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相同),因为它们排开的水量相同。
第四节造一艘小船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沉和浮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________。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________ 和________都有关。
3.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________下通过加减水改变________来实现沉浮的。
4.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________测出浮力的大小。
5.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________,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________(填“轻”或“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________,在盐水中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6.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________。
7.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________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________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8.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________很多。
(填“轻”或“重”)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等于物体排开水的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10.在水中沉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在水中浮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沉在游泳池水底的实心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12.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将它一切为二,它的沉浮状况是不会改变的。
()1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14.我们判断物体的沉浮不能只依靠主观想象,更要积极动手实践。
()15.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植物油上浮起。
()16.木块只能浮在水上,永远不能沉入水底。
()17.一个塑料泡沫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4N。
()18.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9.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上浮;在浓盐水中下沉。
()20.在测量浮力时,弹簧测力计可放入水中。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纸张C. 水蒸气D. 铁块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种气体是必需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鲸鱼D. 青蛙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A. 昼夜交替B. 季节变化C. 海水潮汐D. 极光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3.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5.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释放氧气。
3. 动物细胞中没有______。
4.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
5.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______的力。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4. 举例说明一个物理变化和一个化学变化。
5. 简述声音的产生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计算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和空气,加热容器,水会怎样变化?3. 举例说明一个物理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4.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5m/s,加速度是2m/s²,计算5秒后物体的速度。
5. 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
2. 分析食物链中各个层级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1.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如(石块)、(铁片)在水中是沉的.(木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实心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重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情况不变.
2.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体积大小相同时.(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
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改
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把橡皮泥挖空做成(船)形或做成各种(空心)的形状.
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
水量).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很大).
5.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正在上浮的物体.浮力
(大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时.此时浮力=(重力+拉力);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6.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沉入水底的重物.浮力(小于)重力.
7.相同大小的铁块和铜块在水中受到浮力(相同);相同大小的木块和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铁块的浮力大于木块的浮力);同一块橡皮泥做成的实心团和小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船的浮力大于实心团的浮力.)
8.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
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比水银(轻).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而比清水(重).
9.我们采用(增大船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来增加小船的装载量.用(分隔船舱)的方法来保持船的平稳.
10.比较同体积液体重量的仪器叫(比重计).
11.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科学探究
1. 如何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泡沫块、细线、弹簧测力计、带吸盘的滑轮、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弹簧测力计调零.并测出泡沫块的重力;
2)把细线一端固定在泡沫块上另一端通过杯底滑轮固定在弹簧测力计上;
3)弹簧测力计调零.提起弹簧测力计使泡沫沉入水底;
4)通过“浮力=重力+拉力”计算出浮力大小;
2.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实验材料: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实验过程:
1)弹簧测力计调零.并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2)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将金属块放入水中测得重力;
3)根据“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计算出浮力.
发现: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比在水中测得的重力要大.说明在水中物体受到了一个向上
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因此.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3.设计实验.测马铃薯的体积大小.
器材:烧杯、马铃薯、滴管
方法:在烧杯中取200毫升清水.把马铃薯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水位.上升的水量就是马铃薯
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这个体积等于马铃薯的体积.
4.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铁块排开的水量少.受到的浮力也小.所以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排开的水量多.受到
的浮力也大.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5.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你能用几种方法把它们区开了?
答:(1)、各取50毫升比重量.重的是浓盐水.轻的是清水.
(2)、放一个马铃薯(或鸡蛋).马铃薯浮的是浓盐水.沉的是清水.
(3)、用比重计测量.比重大的是浓盐水.比重小的是清水.
(4)、分别往里面加盐.溶解盐少的是浓盐水.溶解盐多的是清水.
(5)、加热两杯液体.有白色物质出现的就是浓盐水.
6.相同体积的铁块、石块、木块放入水中.它们受到水的浮力大小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答:铁块受到的浮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浮力.都大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因为铁块和石块都沉没在水中.排开是水量最大且相等.所以浮力也最大且相等.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少.所以受到的浮力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