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CO2的循环;2、认识大规模的开采与使用化石燃料对CO2含量变化的影响;3、了解CO2含量变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4、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的兴趣;5、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6、确立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法教学和活动过程:引言:化石燃料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化石燃料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

然而近百年来,人类对化石燃料进行的大规模的开采和使用,一方面导致了其储量的急剧减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

CO2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其含量的增加会对大自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板书: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讲述:CO2这种气体对于大家并不陌生,空气中含有CO2,人和动物呼吸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大自然中的CO2本来是一种符合生态平衡的循环。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循环问题: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对原来平衡的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呢?【说明: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积极分析、思考。

】讲述: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那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的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连续测量,为研究CO2含量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请同学们看书136页的图,图中描述的是1958-1994年期间的测量结果。

质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同一年中,大气中CO2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不同的年度,CO2的含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说明: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图像分析能力。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
课后反思
(3)确定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确定发生装置应考虑:
确定收集装置应考虑:
【当堂作业】
1、实验室制备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时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锥形瓶C.酒精灯D.集气瓶.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5.科学家们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何认识?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与空气比)
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பைடு நூலகம்碳
氧气
8.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装置比较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O2
加热KMnO4
H2O2和M nO2
C O2
【指名学生回答】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
探究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对比氧气、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 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语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3.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学会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的设计和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难点: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教法:指导法、引导法学法:探究式、讨论式学法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

教学过程一、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1、请同学们看书137页图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图中数据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相对量。

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2)人和动植物呼吸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3)动植物尸体的腐败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2)水的溶解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弊?大家提前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2、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那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的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连续测量,为研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请同学们看书136页的图,图中描述的是1 958-1994年期间的测量结果。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同一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和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来分析。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案)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案)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学案)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制取主备人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记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4、记住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验满方法及操作步骤。

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习过程:(我能行!我是最棒的!)一、二氧化碳的循环:1、(自学尝试)阅读课本P127二氧化碳的生成和消耗图,说出①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学尝试)认真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同一年里,二氧化碳含量是怎样变化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②在不同的年度里二氧化碳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回忆前边所学习的氧气的制取方法,完成下表:气体氧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证明方法在上述职取氧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本P128和课件中的信息,完成下列探究:1、实验原理的确定: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信息1种已经给出了反应的产物,你能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的选择:根据信息1,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该是下列装置中的(),该装置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__(相同或不同)3、收集方法的选择:根据信息2回答下列问题:①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_____________,所以用___________方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_____, 所以不能用__________方法收集。

②用集气瓶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应怎样放置?_________________4、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根据信息3,交流讨论下列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证明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应该怎样证明一瓶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根据上述我们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的探究,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化学)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第2课时课件(鲁教版化学)

石灰石与硫酸反 应生成微溶于水 的硫酸钙,覆盖 在石灰石表面, 禁止反应进行。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注意:盐酸浓度不能太大。因为浓盐酸挥发 性强,若用浓盐酸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 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 H2O + CO2↑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课堂达标
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取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取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取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是冬季高于夏季,而且这种变化规律 每年都在产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 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 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
在不同的年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 量是逐年上升的。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2)分析左图,分析二氧化碳产 生和消耗的途径,试讨论:
怎样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
〖讨论〗
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如何验满? 2.如何证明一种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
能否用燃着 的木条去检 验二氧化碳?
不能,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归纳总结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药品和反应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CaCl2+CO2 +H2O
2.如右图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1)当气体产生装置连接好后,接着进行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起点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但学生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二氧化碳的属性及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本中两幅图片提供的信息入手,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系统地认识二氧化碳;并在学生了解了大自然中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环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并让学生学习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晓得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自学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分析、加工处置图片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准备: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带分液漏斗和导气管)、集气瓶、毛玻片、试管(2)、酒精灯、试管夹、碳酸钙、稀盐酸、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课时:1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回答引入:co2可以污染空气吗?但如果空气中co2含量过多可以有何影响?学生活动思索提问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独立自主交流学习目标:1、自学介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循环;2、掌控二氧化碳的性质主要性质与用途,自学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复习检测:1、二氧化碳就是导致的主要气体,它在空气中主要的消耗途径就是,近年来大气明晰本课自学中二氧化碳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

目标,顺利完成复习2、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就是一种色味的气检测题体,密度比空气,溶水。

液态二氧化碳又称,就是一种常用的。

3、实验室常用和去制备co2。

4、二氧化碳无法也无法积极支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分解成的能够并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小;二氧化碳能够并使回应石灰水。

独立自主探究:独立自主自学一:二氧化碳的循环1、仔细观察教材p131图片信息,提问以下问题:思索探究在1960年――2021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就是如何小组交流展现变化的?在同一年中,夏季和冬季就是如何变化的?a、近50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是逐年减少-1-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完成预习任务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b、同一年中,二氧化碳就是冬多夏少(原因)2、仔细阅读教材p132活动天地内容,提问以下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各存有哪些?a、产生途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冷却b、消耗途径:光合作用独立自主自学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a、无色无味的气体;b、密度比空气小;c、能够溶水。

鲁教版化学九上同步课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循环及温室效应

鲁教版化学九上同步课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循环及温室效应
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这
新 必然会地球环境造成影响。 授 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环境的影
响目前有以下三种观点:
教学过程
新 知 新 授
记一记
(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 高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 (2)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说明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此外甲烷、臭氧和氟氯代烷等气体也能引起“温室效应”。
教学过程
记一记
新 知 新 授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化石燃料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使森林遭到破坏,二氧化碳 的吸取量减少,从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 加。
教学过程
新 知 新 授
记一记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①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融化; ②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③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教学过程
学 以 致 用
做一做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低碳”是指减少碳元素 B.只有二氧化碳才能造成“温室效应” C.垃圾分类处理 D.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教学过程
记一记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的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二氧化碳的消耗
植物的光合作用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3)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演变进程中的 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二氧化碳含量升 高导致的气候变暖对延缓“冰期”到来具有 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
记一记
新 知 新 授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危害就是 “温室效应”。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6.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课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在地球大气中,因CO2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大气中 CO2含量的增加主要原因是( A.含碳 燃料的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石灰石的分解 D.人口增长呼出的CO2
4. 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 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 的方式或途径 。 (任写一点);
1、C 2、C 3、A
4. (1)动植物的呼吸;
(2)造成温室效应;
(3)植树造林。 5、①B, ; ②盐酸浓度太大,石灰变质。 ③E;
进一步进行;不能用碳酸钙和浓盐酸,原因是----------------,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掺杂在二氧化碳中,导致气体不纯。
自主学习课文P13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3、收集二氧化碳 是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原因 (填“正放”或“倒放”), ,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
原因是

1、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 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 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 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 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
5、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装置回 答: ①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有关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③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A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 D 、人工净化除去二氧化碳 2、下列不是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D) A 、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汽车尾气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近几十年来呈递增趋势 B、在同一年度内冬季比夏季含量高 C、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只有光合作用 D、森林砍伐量增大也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 因
屠狗妖到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呢?
①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在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同样的 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同一年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冬季高于夏季 原因:冬季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冬季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②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了怎 样的趋势? 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碳的溶解。
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下列各组试剂中,最适宜的是( C ) A 在氧气中点燃木炭 B 石灰石和浓盐酸 C 大理石和稀盐酸 C 碳酸钠和稀盐酸 9、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向广口瓶中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③按要求连接仪器,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顺序是(B ) A ①④③②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③②④①⑤ D ①②③④⑤ 10、鉴定二氧化碳气体常用( D ),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 可用( B ) A 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B 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11、选择“O2”或“CO2”填空: O2 ① 能跟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 CO2 ②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 O2 CO2 ③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O2 CO2 ④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 O2 ⑤ 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________; CO2 ⑥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是_______。 CO2
探究活动一:确定反应原理。
1、药品的探究
每组进行3个对照实验、看哪个实验能得到平稳气流?
实验
石灰石 + 盐 酸
碳酸钠 + 盐酸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平和有大量气泡产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生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 产生 Na 2CO3+2HCl=2NaCl+CO 2↑+H 2O
③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不同年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月均数值有升有 降、呈逐年上升趋势。
数字表示通过不同途径 产生或消耗碳量的相对 值
阅读课本第132页、研究碳循环图片,讨论: 1、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哪些?
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大自然通过哪些途径消耗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和矿物对二氧化碳的溶解。
4、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B ) ①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正常情况下维持这个含量 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 括下列哪项(C)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呼吸 C 、用氢气作燃料驱动火箭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一般有两种: 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
(2)向下排空气法。
2、排水法
气体发生装置 2、
A、B哪套装置可制取CO2?
A 反应物: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常温
B 反应物:固体 反应条件:加热
3、 气体收集装置
哪种装置可收集CO2?
(A) 不易溶于水
(B ) 密度比空气大 且不和空气中 的成分反应
石灰石+硫酸 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 CaCO +H SO =CaSO +CO ↑+H O 3 2 4 4 2 2 逐渐减少
石灰石 结论:实验室制取CO2最合适的药品是:________和 稀盐酸 __________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3、讨论(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 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2) 反应原理的选择原则 选择反应速度适中;药品价格便宜,来源广泛, 实验安全;制取气体纯净,操作方便,污染少的反应
探究活动二:设计实验装置。
1、讨论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两部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反应物的状态(如液态、固态)和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
(3)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4)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
合作探究
1、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哪些?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
2、防治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哪些?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
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利与弊
利: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延缓“冰期”的到来。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生物圈受到影响。
低碳生活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 直接或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而降 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C) 密度比空气小 且不和空气中 的成分反应
探究活动三:确定CO2的验证、验满方法。 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 验满:将燃烧的细木条 石灰水,或往气体中 放在集气瓶口,木条 滴加澄清石灰水,振 熄灭说明CO2集满。 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气体是CO2。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探究活动四:设计实验操作步骤。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北馆陶镇中学:陈勇
2013年6月30日
1、通过了解自然界里的碳循环,知道二氧化碳的 产生和消耗途径,以及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2、通过阅读温室效应的资料,知道温室效应及其 遏制途径。
3、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进一步提炼实验室制 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故事导入 在意大利有一个 “死狗洞”,狗一过 去就会死亡,人走过 去却安然无恙。为什 么会有如此奇怪的现 象呢?迷信的人说: “洞里住了个专杀狗 的妖怪”……
3、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可能原因主 要有哪些?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主要原因)、森林的破坏、人口增加。
CO2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133页相关内容,了解科 学家的三种不同观点。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产生的影响 :过多 吸收二氧化碳,水稻、小麦产量显著提高,营养 成份下降 ;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 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 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
6、“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 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 活”主题的是 ( ) D A. 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B. 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 活动 C.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 深秋时节焚烧落 叶 7、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可能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 加,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国际上通过会议决定限制发达国 家向空气中排放CO2量. 0.033% (1)空气中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______. 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 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和矿物对二氧化 (3)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