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导管维护标准
常用导管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常用导管护理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项目质量标准分值内容和要求评价方法吸氧管吸氧环境安全,装置连接正确,氧流量符合病情要求10.吸氧装置通畅、无漏气,用氧状态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吸氧方法正确,流量符合患者病情及治疗要求.导管护理、鼻部清洁2次/日.湿化瓶每天消毒,湿化液每天更换,使用中的湿化液为湿化瓶的1/2-2/3满.停止吸氧操作顺序符合要求.有评价用氧效果的记录卡,记录正确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鼻饲管鼻饲管通畅,鼻饲液符合要求,鼻饲操作规范,带管期间护理措施到位10.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粘膜.每次灌注前必须先抽吸胃液以确认鼻饲管在胃内并通畅,鼻饲管标识清晰.每次灌注间隔时间>2h,灌注前后用少量的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鼻饲液清洁卫生,温度适宜(38℃~40℃),每次量<200ml,推注速度缓慢.长期鼻饲者,应根据鼻饲管材质定期更换鼻饲管(晚上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留置鼻饲管期间加强呼吸道护理,口、鼻腔护理2次/日,必要时雾化吸入.准确记录鼻饲时间及鼻饲液的量、性质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静脉输液管输液通畅,滴速符合治疗要求,出现问题护士能及时处理10.静脉输液管通畅,滴速符合病情要求.输液滴管内液面应在滴管的1/2~2/3处.针头固定方法正确,局部无渗血、渗液.巡回记录内容正确,滴速与实际相符.需连续输液患者,24h必须更换输液器.更换补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查对制度,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待点滴流畅后方可离开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静脉留置管输液通畅,滴速符合治疗要求,出现问题护士能及时处理,按要求对穿刺点进行护理10.基本要求和内容与静脉输液相同(略).周围静脉留置针72~96小时更换一次,其余静脉留置管根据材质和具体情况按时更换.穿刺点敷料清洁,局部无渗血、渗液,敷料帖填写正确,注明穿刺日期、敷料更换日期和操作者签名,并按时更换.留置管标识清晰,与输液管衔接紧密,针头不外露,固定稳妥.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输液完毕需按操作规范进行封管.再次输液时常规消毒留置管接头胃肠减压管胃管引流通畅,负压符合要求,插管操作规范,带管期间护理措施到位10.胃管标识清晰,与胃肠减压器衔接正确、紧密.引流通畅,维持有效负压(6kPa~8kPa).加强呼吸道护理,口、鼻腔护理2次/日,雾化吸入2次/日.观察患者水电解质、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排气等情况并记录.严密观察胃管引流情况、胃液性质、颜色并记录.告知患者禁止进食、饮水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脑室引流脑室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密闭、引流通畅,符合治疗要求,带管期间护理措施到位10.整个引流装置标识清晰,严格无菌、密闭,不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脑脊液渗漏及细菌感染.定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并保持其清洁干燥.每日按无菌操作原则更换引流袋一次.严禁提拎引流管,以防脑脊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最高点高于脑室前角10cm~15cm.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或遵医嘱.移动患者前应夹闭引流管,防颅内压骤变引起脑疝等并发症.脑室引流一般不超过14天,拔管前1日应试行抬高引流装置或夹闭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详细记录.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颅内高压等症状并记录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胸腔引流胸腔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密闭、引流通畅,负压符合治疗要求,带管期间护理措施到位15.引流装置标识清晰、连接正确、无菌、密闭、接口衔接良好,连接胸导管的长管保持在水封瓶液面以下3-4cm.引流管内水柱符合要求(4-6cm),并定时挤压引流管.水柱波动过大,应定时夹管、引流.水封瓶位置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患者体位正确,卧床时取半卧位,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固定安全,位置应低于膝关节.每天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方法正确(双重夹管).观察记录引流液量、性质、颜色,如每小时在100ml以上并呈鲜红色,及时汇报医生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处理.运送患者时方法正确(双钳夹管).胸腔引流期间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咳嗽咳痰T 管引流引流有效,无逆行感染,带管期间护理措施到位10.T管标识清晰,可在引流管上作“T”标记.认真观察引流管的长度,判断有无脱出,定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其清洁干燥.保持患者功能、舒适卧位且符合引流要求,引流袋始终低于T管引流口平面.定期向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色、质、量,患者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并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遵守无菌操作,方法正确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留置导尿管尿管清洁、引流通畅、固定稳妥,无泌尿系统逆行感染,护理措施到位15.尿管固定稳妥、美观、标识清晰,预留长度宜,便于患者活动.导管走向正确、无扭曲、压迫,连接方法正确,管道间衔接紧密.尿袋、引流管维持在耻骨联合水平以下,尿袋内尿液及时排空.引流通畅、无堵塞,正确记录尿量、性质、颜色等.尿道口清洁,无分泌物和污垢,无尿液外渗,会阴护理2次/日.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间隙性夹管放尿(每3小时~4小时开放1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骨盆底肌的锻炼.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尿量维持在2000ml以上查看患者及资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静脉导管的维护

静脉导管的维护PVC:外周静脉导管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导管PORT:输液港1、冲管及封管1.1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先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再用0.9%生理盐水10-20ml脉冲式冲管后输液1.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可产生较大压力导致导管破裂,必须严格禁止;PVC可使用5mL注射器进行冲封管1.3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PICC、CVC、PORT如导管全堵塞(推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在医生医嘱的指导下,用尿激酶1万单位化0.9%的生理盐水2ml溶栓,如导管半堵塞(抽吸无回血推无阻力,用尿激酶1万单位化0.9%的生理盐水2ml推1ml(5000单位)保留1h再抽回血,判断导管是否通畅)1.4 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举例:PICC(4F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一般采用5毫升封管液1.5 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 PICC及CVC可用10U/mL(部分特殊导管科根据导管说明书要求)1.6 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7d更换一次。
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1.9 脉冲方式冲管:有节律地推动注射器活塞,轻一下,重一下,有节律地推注生理盐水,使生理盐水产生湍流,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不可使用重力静滴方式代替脉冲方式冲管1.10 正压封管方法: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使导管内无药液或血液1.11 输液结束、输血或血液制品、输胃肠外营养液及抽回血后须立即冲管敷料的更换1.1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第8页
冲管与封管
• 经PVC输注药品前宜经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经PICC.CVC.PORT输注药品前宜经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 管在静脉内。
• PICC.CVC.PORT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 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假如碰到阻力或 者抽吸无回血,应深入确定导管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 管。
静脉管路维护和注意事项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第1页
主要内容
• 各类型导管注意事项 • 冲管与封管 • 敷料更换 • 拔管指征 • 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及预防 • 维持导管通畅办法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第2页
各类型导管注意事项
• 外周静脉导管(PVC) • 中心静脉导管(CVC)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 输液港(PORT)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第13页
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及预防
•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静脉导管感染类型
静脉管路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第14页
静脉导管感染类型
类型
表现
护理方法
插管部位无临床感染征象
导管病菌定 植
导管末端半定量培养发觉病菌≥15CFU
定量培养病菌浓度≥103CFU 局
加强消毒 ,亲密观 察
部 穿刺部位局 插管处2cm内,皮肤出现红肿、压痛、硬解、皮温升高或脓性分泌
感
部感染 物
染
小室感染
完全植入装置贮存表面皮肤有红肿、坏死,或皮下包 容有贮存软组织腔室产生脓性分泌物
汇报医生, 给予拔管
隧道感染
覆盖导管表面和插管处大于2cm皮肤或组织出现红肿 、压痛和皮温升高
静脉导管维护标准

静脉导管维护标准(PICC、CVC、外周静脉)一、目的1.操作正规化、标准化。
2.保证病人的治疗。
3.保证导管的通畅、安全。
4.减轻病人的痛苦。
5.预防感染。
6.降低病人的费用。
二、维护原则(一)更换接头常规维护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以下情况随时更换。
(1)任何情况下接头与导管断开后。
(2)输入血制品后。
(3)接头内有血渍时。
(二)冲洗导管1.输液前、后需冲管,输血、输脂肪乳等药物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
当导管在停用时期,应每7天冲洗一次。
2.应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3.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1-2ml,儿童约0.5-1ml。
4.如用普通注射器封管,在注射器还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如用预冲式注射器封管,可将液体全部推入管内。
(三)更换敷料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3.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次。
如有潮湿、松动、血迹、污染等异常随时换药。
4.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这样的贴膜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
5.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段。
三、维护流程1.查看中心静脉置入长度及上次换药时间。
(PICC:了解患者置管种类、PICC置管长度、上臂臂围和近期换药时间。
)2.协助患者暴露置管部位。
3.肩下铺无菌治疗巾(PICC:垫于臂下),打开接头包装,预冲无菌接头备用。
4.打开纱布,卸下旧接头,用75%酒精消毒路厄式接头,更换正压接头。
5.抽回血,勿抽至输液接头里,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在血管内。
6.使用预冲式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
7.去除蝶形胶布,先用酒精棉签清除周围皮肤胶迹,沿导管方向揭开透明敷料2-3厘米,一手拇指轻压穿刺点,另一手零角度沿四周平拉透明敷料,自上下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8.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分值操作前准备1.自我介绍、询问患者姓名、用两种方法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方法正确12.查看维护登记本、检查导管外露长度是否正确、导管有无移位、打折、折断等情况、置管时间及上次维护时间检查内容全面23.评估:①问: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带管肢体及颈肩部有无酸痛、肿胀等不适;有无消毒液过敏史、材料过敏史等;②看:上肢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穿刺局部皮肤完整性、有无湿疹、红肿、分泌物;③触:穿刺点有无压痛、硬结、条索状变硬、皮温升高等;④查:导管管腔及输液接头内有无血液药迹残留;敷料有无潮湿、污染、松动、卷边;⑤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⑥测:必要时测量臂围评估全面64.用物准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包、输液接头、10ml预充式冲管注射器、快速手消毒液、锐器盒、弯盘、污物桶、酒精棉片、医用胶带,必要时备肝素钠封管液(CVC、前修剪PICC导管)用物准备齐全25.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符合规范要求16.患者准备:戴口罩,体位舒适、暴露置管部位,注意保暖17.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1操作过程1.使用治疗车携带用物至床旁,解释目的,两种方法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核对方法正确12.患者头侧向导管对侧,护士洗手体位符合要求13.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包2%葡萄糖酸氯己定酒精(2%CHG)或0.5%有效碘消毒液:(1)打开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包外包装袋,将治疗巾垫于患者肢体下遵守无菌原则2(2)使用10m1预充式冲管注射器或抽吸5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与输液接头连接,排气、备用44.取下原有输液接头,洗手、戴清洁或无菌手套消毒方法正确、时间符合要求25.用75%酒精棉片包裹路厄式接口,手捏酒精棉片外包装,用力擦拭消毒导管接口横截面及周边螺口,时间大于15秒,自然待干26.连接新的输液接头接头连接紧密17.轻轻回抽,见回血手法正确28.脉冲式冲洗导管39.正压封管(1)当冲管液剩余0.5-1m1时,持续正压推注时分离注射器(2)双腔管要求双管双冲双封,方法:单手持两管>5m1的0.9%氯化钠注射液的注射器或使用10m1预充式冲管注射器,脉冲式冲洗导管,封管方法正确3当冲管液剩余0.5-1ml时,持续正压推注时分离注射器10.洗手符合规范要求111.拆除外固定胶带动作轻柔212.0°角度平行撕拉,将敷料边缘360°度松动,然后180°角逆导管方向撕除敷料,同时注意固定导管符合规范要求4 13.再次观察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表皮破损等症状或其他皮肤反应局部观察全面214.暴露导管消毒范围充分暴露215.洗手、戴无菌手套符合规范要求116.2%葡萄糖酸氯己定酒精(2%CHG)或0.5%有效碘消毒液均可用于皮肤消毒,方法如下:(1)以穿刺点为中心,先用75%酒精棉棒避开穿刺点1cm清洁皮肤,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清洁皮肤3遍,清洁面积大于敷料面积,自然待干(视皮肤清洁度决定3根酒精棉棒是否都用完)消毒力度及方法正确、充分待干6(2)再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酒精(2%CHG)或0.5%有效碘消毒液棉棒轻柔按压穿刺点,稍作停顿,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局部皮肤,第1根棉棒顺时针消毒皮肤及导管正面,第2根棉棒逆时针消毒皮肤及导管反面,第3根棉棒顺时针消毒皮肤,消毒面积大于敷料面积,自然待干817.固定导管:(1)持无菌方纱将体外导管根据穿刺点的位置、外露长度摆放成U型、S型或C型等合适的形状,导管成钝角,避开原来摆放位置符合无张力原则2(2)无菌胶布横向高举平台固定固定翼,嘱患者肘部伸直,单手持膜,贴膜中心对准穿刺点,无张力放置,完全覆盖固定翼6(3)由穿刺点向固定翼方向提捏塑形1(4)由贴膜中心向边缘用指腹施压排尽空气,边按压贴膜边缘,边除去纸质边框2 (5)胶带做蝶形交叉固定导管,另一根胶带再次横向固定在交叉固定处导管上方2 (6)将导管接头高举平台固定于手臂外侧(输液期间使用纱布包裹无针接头;间歇期,酌情使用消毒导管帽)(双腔管同法做两次固定,将导管分别呈两个对称“U”型或“S”型固定于皮肤上)218.行屈肘试验,查看导管是否打折;询问患者带管肢体活动是否舒适,贴膜处皮肤有无紧绷感固定妥善、美观,标注内容全面319.脱手套、洗手、记录:记录胶带上注明置管日期、外露刻度、更换日期、操作者姓名3操作后1.安置患者、再次核对患者核对方法正确32.进行带管期间注意事项的宣教宣教全面23.填写维护手册记录正确14.整理用物用物处置正确15.垃圾分类处理1注意事项1.揭膜时防止导管脱出1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管,遵循ANTT原则,戴手套的手尽量不接触导管13.敷料污染、松动、潮湿及完整性受损时,立即更换14.禁用10ml以下注射器冲、封管15.禁止将已脱出的部分导管重新回纳16.高凝状态患者,CVC及前修剪PICC导管可使用肝素钠封管液2-3ml封管,若再次给药,应先回抽导管内残留肝素盐水17.维护后导管清洁无胶痕,穿刺点无纤维蛋白包裹等异常情况28.封管时冲洗、夹闭和断开注射器的顺序应遵照产品说明书,若无说明,则考虑每种类型无针接头的反流量,遵循以下顺序进行正确封管:负压接头为冲洗、夹闭、断开;正压接头为冲洗、断开、夹闭;平衡压接头和抗反流接头无需遵循特定顺序根据输液接头,选择正确封管方法2。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考核评分标准

置呈“S”或“U”“
12.标识。在贴膜标
5
识上注明换药日期、
时间、操作者。
□未核对扣3分 □项目不全扣一项扣0.5分 □无效核对扣2分 □未洗手扣1分 □未检查包装扣0.5分 □未按无菌方法打开包扣1分 □未合理摆放物品扣0.5分 □消毒未避开穿刺点1cm周围皮肤扣1分 □未按压穿刺点1-2秒扣1分 □消毒方法错误扣1分 □消毒范围不符合要求扣2分 □无菌观念不强扣2分
□未登记扣2分 □记录不全扣1分
现场查看 □根据熟练程度、无菌观念及终末质量酌 情处理 □沟通欠佳,未体现人文关怀扣1分
理 1.中心静脉置管维护 论 目的 提 2.中心静脉置管维护 问 的注意事项 5 3.中心静脉置管维护 分 的适应症
现场查看 □回答不全面扣2分 □未答出扣5分
5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
受检者:
项目
评价指标
仪 1.着装规范,仪表符 表 合要求 2分
核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对 核对患者,自我介 4分 绍,核对患者腕带
告 向患者说明中心静脉 知 置管维护的目的、方 2分 法、注意事项及配合
要点,取得合作
评 1.患者的病情、意识 估 状态、年龄、治疗需 5分 求及配合程度,了解
7.观察穿刺部位。再 5 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红肿、渗血及渗液; 导管有无移位、是否 脱出。
□未洗手扣1分 □洗手不正确扣1分 □取洗手液方法不正确扣0.5分 □口罩未全部遮挡口鼻扣0.5分 □未戴口罩扣1分 □未核对扣2分 □未核对治疗单扣1分 □未核对患者床号扣0.5分 □未核对患者姓名扣0.5分 □未核对诊断扣0.5分 □未核对监测项目扣0.5分 □无效核对扣2分 □没更换正压接头扣5分 □不带瓣膜的导管未关闭导管夹扣2分 □消毒导管连接器处的方法错误扣2分 □无菌观念差扣2分 □使用10mL以下注射器封管扣2分 □封管前未抽回血扣1分 □没有脉冲式封管扣2分
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操作标准

携用物至
1 1.使用正确方法核对患者信息
2
床旁
3分
2 3.患者取合适体位
1
3 打开换药包
1
4 在穿刺肢体下放无菌治疗巾
1
5 揭开固定输液接头的胶布 去除胶痕清洁皮肤
2
6 手消毒
2
更换接头 冲封管
23分
抽取10-15ml生理盐水(或备福莱喜),预冲输液接头备 7用
撕开酒精棉片备用,卸下旧接头,酒精棉片包裹消毒接 8 口,用力多方位擦拭15秒
2
19 取下白色固定翼,酒精棉片消毒放于无菌区备用
1
20 分离思乐扣,从锁扣上移开导管
1
酒精消毒:打开酒精棉棒包待用,左手持纱布覆盖在输液
21
接头上提起导管,右手持酒精棉棒,避开穿刺点直径1cm 处,顺、逆、顺时针消毒皮肤三遍。消毒范围:以穿刺
5
点为中心直径20cm,待干(口述)
碘伏或洗必泰消毒:取消毒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顺、逆
22
、顺时针消毒导管(加连接器、可视窗中下1/3)和皮肤 三次。消毒面积等于或小于酒精范围,完全待干(口
5
更换贴膜 39分
述)
23 确认导管外露长度(口述),L型或U型摆放导管
3
24 思乐扣固定
25 ① 涂抹皮肤保护剂,待干
1
26
② 按思乐扣上箭头所示方向(箭头应指向穿刺点)摆放 思乐扣
1
27 ③ 将导管安装思乐扣的立柱上,锁定纽扣
未口述扣2分、回血抽至 注射器内扣2分、
未口述扣2分、冲管方法 不正确扣2分
生理盐水至少剩余1ml
13 轻压穿刺点,“0”角度平拉自下而上去除敷料
2
14 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口述)
中心静脉导管的标准维护流程介绍

皮肤撕脱
患者皮肤损伤
皮疹
发红、水泡 皮肤撕脱
导管穿刺部位红肿
导管相关感染 穿刺点感染
发红、水泡
张力性损伤
血流感染
。 。 。
6
1
2014/2/28
3M Critical & Chronic Care Solutions
关于透明敷料,那些困扰着我们的……
12.3%[2] 增加的医疗费用介于7288美元至29156美
元之间[3]
[1]2011 CDC,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11版CDC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南
[2]Umscheid CA,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1; 32:101-114.
• 用流程指导操作,就会达到精细化、标准化的 目标,质量一定就会有保证,效率当然也会有 提高。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些流程、规范,并 让它得到贯彻执行,我们一方面可保证质量、 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可降低工作对个人技术和 职业素养、质量意识的依赖,也可降低管理的 难度,
© 3M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5.每日判断导管保留的必要性
© 3M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3M Critical & Chronic Care Solutions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护理流程
第一步
洗手
第二步
口罩、帽子、 一次性清洁 手套
第三步
评估穿刺部 位(每天每 班,注意有 无红肿热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导管维护标准(PICC、CVC、外周静脉)
一、目的
1.操作正规化、标准化。
2.保证病人的治疗。
3.保证导管的通畅、安全。
4.减轻病人的痛苦。
5.预防感染。
6.降低病人的费用。
二、维护原则
(一)更换接头
常规维护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以下情况随时更换。
(1)任何情况下接头与导管断开后。
(2)输入血制品后。
(3)接头内有血渍时。
(二)冲洗导管
1.输液前、后需冲管,输血、输脂肪乳等药物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
当导管在停用时期,应每7天冲洗一次。
2.应选择大于10ml注射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
3.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1-2ml,儿童约0.5-1ml。
4.如用普通注射器封管,在注射器还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如用预冲式注射器封管,可将液体全部推入管内。
(三)更换敷料
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2.建议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
3.透明贴膜应在导管置入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以后每周更换1次。
如有潮湿、松动、血迹、污染等异常随时换药。
4.如需用纱布,通常应用于透明贴膜下面,这样的贴膜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
5.所有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更换敷料的时间段。
三、维护流程
1.查看中心静脉置入长度及上次换药时间。
(PICC:了解患者置管种类、PICC置管长度、上臂臂围和近期换药时间。
)
2.协助患者暴露置管部位。
3.肩下铺无菌治疗巾(PICC:垫于臂下),打开接头包装,预冲无菌接头备用。
4.打开纱布,卸下旧接头,用75%酒精消毒路厄式接头,更换正压接头。
5.抽回血,勿抽至输液接头里,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是否在血管内。
6.使用预冲式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
7.去除蝶形胶布,先用酒精棉签清除周围皮肤胶迹,沿导管方向揭开透明敷料
2-3厘米,一手拇指轻压穿刺点,另一手零角度沿四周平拉透明敷料,自上下
去除原有透明敷料。
8.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
9.手消,打开换药包,戴无菌手套。
10.以穿刺点为中心,先用75%酒精棉签消毒皮肤三遍。
第一遍酒精棉签顺时针摩擦旋转消毒,第二遍酒精棉签逆时针摩擦旋转消毒,第三遍酒精棉签顺时针摩擦旋转消毒;(注意三次酒精消毒都要避开穿刺点)然后再用碘伏消毒皮肤三遍。
第一遍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点停顿2秒钟,正方向摩擦旋转消毒,同时消毒导管,第二遍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点停顿2秒钟,反方向摩擦旋转消毒,同时消毒导管,第三遍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点停顿2秒钟,正方向摩擦旋转消毒,同时消毒导管,待干。
(注:消毒面积均大于贴膜面积)。
11.(PICC:将体外导管放置成“S”或“L”型弯曲。
)穿刺点位于贴膜中央,无
张力粘贴(捏、抚、压),以导管末为中心向四周贴紧,注意将贴膜内空气排尽。
12.蝶形交叉固定外导管。
13.注明换药日期。
14.贴膜外导管及输液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固定。
15.洗手。
附:流程图
四、携带PICC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2.不要擅自拆下贴膜。
3.避免使用带有PICC一侧手臂提重物。
4.儿童不要玩弄PICC导管体外部分。
5.避免盆浴泡浴。
6.淋浴前将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2-3圈,如有浸水及时更换。
7.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异常。
五、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要求
1、静脉导管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Ω型固定,肝素帽高于穿刺点与血管平行,敷料外应注明日期(留置时间段)、签名。
3、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
4、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5、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敷料发生松动、污
染等应立即更换。
6、外周留置针应72~96h更换一次。
7、一旦发生静脉炎、确认导管堵塞时、可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
立即拔除。
六、冲封管要求
1、给药前后或使用两种不同药物之间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
如果遇到阻力或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2、冲管: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
3、封管:带有正压接头的留置针,生理盐水5ml正压封管;肝素帽
留置针,肝素盐水(0~10单位/毫升)正压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