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事故和突发事件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来及时处理和报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
一个有效的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事故报告流程、信息收集与处理、报告方式和内容、保密与透明度等。
首先,事故报告流程是一个有效的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报告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应对措施、事故认定和信息收集、事故分析和评估、最终报告和总结。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同时也为后续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提供了基础。
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事故的认定和信息收集,搜集可能影响事故情况或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信息,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等。
然后,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事故分析和评估,从而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将整个过程总结成报告,并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应对类似的事故。
其次,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是一个有效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的核心。
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搜集必要的信息。
其中,线上信息的搜集主要通过电子设备获取,例如事故发生地点的监控摄像头录像、事故相关人员的电话通话记录等。
线下信息的搜集则主要通过现场调查与询问等方式获取,例如在事故发生地点对目击者进行询问、调查车辆及设备等等。
搜集到的信息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其分类整理以及提取出与事故相关的核心信息。
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完成信息的整理、分析和评估,以便进一步对事故进行研究和总结。
然后,报告方式和内容也是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报告方式可以包括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在线报告等多种途径。
在进行报告时,需要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人员等)、事故的成因和影响、事故的应对措施以及事故的分析和评估等内容。
报告的方式和内容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非常重要,可以使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一、简介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是组织内部的一项紧要制度,旨在规范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适时精准地报告相关信息,防止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影响,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制度内容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重要包括以下内容:2.1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定义在制度中,需明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定义,以便在发生相关事件时能够精准判定是否需要报告和处理。
2.2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分级依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可以进行分级,例如细小、一般和重点等,不同级别的事件可能需要实行不同的处理和报告方式。
2.3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制度应明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立刻实行应急措施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后,首先需要立刻实行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现场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步骤二:适时报告事件发觉事故或突发事件后,应立刻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汇报,认真描述事件的情况和影响,并供给相关证据和资料。
步骤三:打开调查和分析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责任人将会打开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订立相应的应对措施。
步骤四:整理报告依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订立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影响及建议等,报告需精准、客观。
2.4 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要求制度应明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报告要求,包括以下方面: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需以清楚、简明的语言描述,尽量避开使用过于技术化的术语。
报告时间报告时间要求在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肯定时间内完成,实在时间限制应依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而定。
报告范围报告范围需涵盖全部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报告形式报告可以采纳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实在形式应依据组织内部的流程和要求而定。
2.5 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的归档与分析对于每一起事故或突发事件,都应进行归档保存,并进行分析,以便从中总结阅历教训,改善相关管理和掌控措施。
调度室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2021)

调度室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2021)
发生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重大恶性事故时,值班调度员的工作程序是:
1、接到发生事故的电话汇报时,要记录清时间、地点、性质、概况和汇报人姓名。
2、如涉及到调度员十项遇险紧急处置和紧急避险的事项,调度员直接下达某个生产区域或整个矿井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人员。
3、迅速向调度室科长、值班领导汇报情况,继续查清实际情况、影响范围、人员遇难情况。
4、根据实情向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矿长汇报。
由矿长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后,根据指挥部成员名单按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指挥部报到。
同时通知救护队、消防队赶赴现场进行救灾,并通知医院、辅助运输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根据事故类型、受灾损失、人员伤亡情况,按矿领导的指示,逐级向上级公司、安检局、煤炭局等管理部门汇报。
并迅速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指示和安排。
6、在抢救事故中,随时了解事故的发展变化和抢救工作进展情况,做好记录。
如有伤亡者,记清姓名、单位、年龄、工种、籍贯、家庭情况,随时听取领导指示,迅速传达贯彻。
7、在抢救事故中,按领导指示,调动所需人力、物力、组织有效的事故抢救工作,直至救援结束。
8、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生产。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是一种组织机构内部或政府部门制定的管理体系,旨在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报告各种事故和突发事件,确保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收集: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设立监测点、安装监控设备,同时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汇总、筛选和整理。
2. 信息报告:建立及时、准确的事件报告机制,确保有关部门可以及时收到关键信息。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基本信息、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目标人群等。
3. 信息处理:建立应急管理中心或类似机构,负责中心化处理和协调各类事件。
相关工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置经验和知识,能够快速响应和决策。
4. 信息通报:建立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及时将处理和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通报方式可以包括口头通知、书面文件、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
5. 效率评估:建立事件处理效率评估机制,对每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此外,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还需要考虑保护信息安全和保密性,避免信息泄漏和滥用。
同时,建立与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衔接机制,确保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顺畅协调。
第 1 页共 1 页。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引言在各行各业工作中,突发事件和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报告事故、突发事件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建立一套健全的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对于保障人员及时、安全地从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立该制度的原则和流程。
一、制度的原则1.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应对事故、突发事件。
2.制定制度的原则应符合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制度的内容应具有可行性。
3.制定制度时应考虑人员素质因素,即对受训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培训和考核的有效性。
4.制度应考虑到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
二、制度的流程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流程:预防、处理和报告。
1. 预防流程首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减少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企业或组织应根据能力和资源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为了有效预防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制度、环保制度等等;2.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安全记录和安全事故处理情况;4.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2. 处理流程当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或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处理流程也有所不同。
1.人员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成应急处理小组,做好伤员救护、灭火疏散等应急处置工作;2.突发事件如污染事件、供电故障、设施故障等,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人员安全;3.对于一些疑难或复杂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应及时调集专家组或采用先进技术来进行有效处置。
3. 报告流程处理完事故、突发事件后,应按照规定要求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负责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
在报告过程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1.报告的信息应及时、准确、详实、有序,确保不漏报、不少报、不错报;2.报告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及组织的实际情况,但不要隐瞒真相、虚假报告;3.报告流程应严格遵循组织内部的管理规定,保证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
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

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报告要求:对于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要求煤矿企业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报告相关信息。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等详细信息。
2. 报告渠道: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渠道,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
通常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形式进行报告。
3. 报告责任人:煤矿企业需要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工作,确保报告责任人24小时值班,能够随时接受、处理报告。
4. 报告程序:当煤矿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报告责任人应立即将信息报告给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
同时,还需要将事故信息及时传达给现场的救援人员。
5. 信息处理: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接收到事故信息后,需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处理。
6. 信息发布:煤矿企业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信息,向相关单位和公众提供必要的警示和防范措施,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7. 信息追责:对于不按要求报告事故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煤矿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不同地区和单位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4篇)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本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处置工作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____《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在本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____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及安全科等有关业务部门。
第五条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1、涉险____人以上的事故;2、造成____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事故信息报告时限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____小时内报告河南分公司及登封市煤炭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在汇报河南分公司及登封市煤炭局的同时,应当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省煤监局,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在依照上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省煤监局,同时向登封市矿山救护大队汇报,请求救援。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
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
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____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____次。
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企业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处理与报告制度

事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1、发生一般事故采区调度室应在30分钟内向矿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应在1小时内向公司总调度室、公司安全监察部驻站安监站、安全监察部、市政府安委办、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佳合分局等5方同步报告。
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瓦斯、煤尘、冲击地压、水火等灾害造成3人及以上作业人员遇险被困紧急险情,事故采区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或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采区调度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应立即向公司总调度室报告。
2、各生产辅助单位发生伤亡事故以及正在事故地点抢救尚不能确定受伤程度的人身事故时,采区调度室立即通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通知救护队、矿医院和事故地点就近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救助、汇报矿副总师以上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
3、发生非伤亡事故:如透水、发火、瓦斯煤尘爆炸、大面积冒顶、全矿井停风、停电和提升等严重危害安全生产的事故时,采区调度室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立即汇报副总师以上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汇报公司总调度室。
4、日常发生的一般非伤亡事故,立即通知事故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组织处理,汇报矿调度室。
5、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汇报本单位负责人和调度室,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调度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6、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值班调度员接到事故电话后、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按程序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和下列人员:值班矿领导、矿长、救护队、集团公司调度室、事故单位区长、书记、技术员、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生产副矿长、党委书记、其他副矿长、副总工程师、业务部门、其他领导到调度室待命,并及时传达矿长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我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建立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信息处置工作机制,根据“三规”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凡在我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和处理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和完善,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调度室为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在收到事故信息报告的同时汇报矿领导。
第五条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是指: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第六条事故信息报告时限: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矿领导,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调度室
必须立即向上级和有关领导、部门汇报情况,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及救护队组织抢险救灾,待事故原因进一步明确的情况下,再及时作出补充,随后补报文字报告。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
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要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
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
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第七条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已经采取的措施;
第八条事故信息处置
调度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立即向矿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汇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按照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同时通知安检科,由调度室和安全科共同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置、督导等工作。
第九条事故责任分析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间接责任者。
直接责任:凡是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直接责任。
间接责任: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的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间接责任。
2、事故责任人员一般分为四类责任: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主要是指因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
主要责任者、重要责任者、一般责任者属于间接责任,主要是指各级管理人员、矿级领导。
其中领导责任又分为:主要领导者、重要领导责任者、一般领导责任者。
第十条事故责任追究及处罚
按照《事故调查报告》做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部室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做出处理。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报告》下达后由安检科按标准进行落实。
第十三条对于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调查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由安检科负责跟踪落实。
第十四条如发生事故现场管理应向矿调度报告,矿调度向集团公司报告,集团公司向旗煤炭局上报依次逐级上报
内蒙古恒东集团汇隆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处理制度
二零一七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