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合集下载

结肠癌

结肠癌

结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从回盲部至肛门齿线之间肠粘膜发生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指回盲部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

大肠癌发生部位以直肠最多,占45%乙状结肠占25%左半结肠癌中5%左右横结肠癌约占9%右半结肠癌占18%左右病因一、大肠癌的癌前病变(1) 家族性息肉病: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

(2) 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

(3)溃疡性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

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

二、大肠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日本及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低于美国。

移民至美国的亚裔人群流行病学证实在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大肠癌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

大肠癌部位也有明显右移。

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三、大肠癌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基因,大分子的变化。

根据大肠癌发展过程中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其伴随的基因变化已被归纳成如图。

高危人群(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

病理与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

结肠癌

结肠癌

二、结肠癌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41—51岁发病率最高。

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图38—6)以及相应的染色体的改变,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存在的分子事件基因表达亦渐被认识,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

结肠癌的病因虽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

活动。

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一组高危人群。

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病理与分型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1.肿块型(图38—7)肿瘤向肠腔内生长,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

2.浸润型(图38—8)沿肠壁浸润,容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生于左侧结肠。

3.溃疡型(图38—9)其特点是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为:①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

②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③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分期根据我国对Dukes法的补充,分为:癌仅限于肠壁内为DukesA期。

又分为三个亚期,即癌局限于粘膜内者及穿透粘膜肌层达粘膜下层为Al期,累及肠壁浅及深肌层者为A2及A3、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为B期,有淋巴结转移者为C期,其中淋巴结转移仅限子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为Cl期;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

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为D期。

结肠癌主要为经淋巴转移,首先到结肠壁和结肠旁淋巴结,再到肠系膜血管周围和肠系膜血管根部淋巴结。

结肠癌,你知道吗?

结肠癌,你知道吗?

结肠癌,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20-07-17T17:07:09.39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0期作者:赵方[导读]结肠癌是常见于发生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40岁到50岁的年龄,发病率最高,往往发病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女性发病率相对比男性发病率高,其发病率占肠道肿瘤的第三位,所以需要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当具有结肠癌病状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直肠癌的病状,病因,以及当患有结肠癌时,如何进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发生在结肠部位的癌症,通常发生于直肠直结肠的交接处,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结肠癌的主要病发人群,为具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或者是结肠息肉的患者。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同时是腹泻以及便秘或者是便秘与腹泻进行交替出现,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腹痛,粘液便或者是黏血便等现象。

对于结肠癌晚期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消耗性的症状,比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对于结肠癌手术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同时对于部分的患者来说,还需要结合化疗来进行治疗。

我国结肠癌的病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乙状结肠,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以及横结肠二、结肠癌的症状结肠癌的症状与疾病的发病与解剖的部位有关,在疾病的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左半结肠与右半结肠有各自特异性病症,从而可能会引起转移器官功能障碍,如肝功能受损,呼吸困难,头昏头晕,以及骨转移等疼痛, 1.典型症状(1)体重下降及消瘦结肠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因为结肠而产生的长期的腹胀腹痛,导致消化能力吸收减弱,从而会引起营养不良体重会下降,产生严重的消瘦。

(2)左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性或者是部分性的肠梗阻,因为粪便进行到此,大多已经成型干结,所以容易形成肠腔阻塞,同时左半结肠癌还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导致便血、腹胀,腹痛等。

(3)右半结肠癌的主要表现右半结肠癌早期的症状主要是腹胀,腹部不适,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疲劳等。

早期结肠癌的症状,治疗方法

早期结肠癌的症状,治疗方法

早期结肠癌的症状,治疗方法一、早期结肠癌的症状早期结肠癌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但是,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1.肠道不适感:这包括腹痛、腹泻、便秘、胀气和疼痛。

2.粪便改变:比如便秘、拉稀、便血、粪便变细、排便时有不适感。

3.消瘦、乏力:由于肿瘤会影响身体的代谢,使身体无法利用营养,所以患者可能会感到虚弱无力。

4.贫血:如果肿瘤在肠道内引起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现象。

二、早期结肠癌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通常采用下述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早期结肠癌的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可有效治疗早期结肠癌。

2.内窥镜切除:对于一些较小的、局限于肠道壁内部的早期结肠癌,可以采用内窥镜切除手术。

这种手术不需要开刀,在患者恢复更快,伤害更小。

3.化疗:针对一些高危因素如淋巴结倍增或浸润深度较深的早期结肠癌患者,或者在手术后有远处转移可能时,可以采用化疗。

4.放疗:通常用于治疗早期结肠癌的放疗,是少数情况(比如如果结肠癌扩散到骨骼)下采用的。

三、注意事项1. 饮食方面:医生建议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煎炸食品、刺激性食物和咖啡等。

同时,还应当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肠道健康。

2. 心理调节:结肠癌治疗的过程可能很漫长,患者和家人应当相互鼓励,将焦虑和不安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康复课程和交流活动来缓解压力。

3. 定期复查:结肠癌的复发风险存在,因此,即使治疗结束,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早发现复发,早期治疗。

4. 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结肠癌及恶性肿瘤前期的病变,可以有效降低罹患结肠癌的风险。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既可以提高治愈率,也可以有效避免其转移。

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原位鳞状细胞癌用光动力治疗好吗,治疗方法原位鳞状细胞癌(in situ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SSC)指的是一种表皮细胞癌前病变,具有高度癌变倾向,但暂时未侵犯基底膜,即未形成肿瘤。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不同有差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手术:手术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根据病情可以采取肠段切除术、结肠全切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2. 化疗:化疗是结肠癌治疗的一种辅助方式,通过药物治疗来杀死癌细胞。

3.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照射来杀死病变区域的癌细胞。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结肠癌细胞特异性的治疗,通过针对癌细胞的靶点来治疗结肠癌。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抵抗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例如,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等方法。

以上是常见的结肠癌治疗方法,治疗的具体选择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

结肠癌ppt课件

结肠癌ppt课件

~E.5日分常钟生,开活始指时导每(日11)次,饮7食~与10排天便后护改理为隔:日建1议次均。衡(3饮)食指,导多患吃者
自新我鲜护水理果造、口蔬,采菜用,示保范持,大参便与成自形我,护理并的养模成式定,时护排理便时习让惯患者。观使独立用操有作底1板~的2次造,口以袋确,保只患者要在在出底院板前与能皮完肤全接自触我
内、左右交替。杜绝反复穿刺同一部位以防渗漏。由于化疗药
物立刷都牙战具的胜有动疾较作病强要的的缓刺信、激心力性度,,要主多轻动次,配化防合疗止后医损可生伤能坚黏会膜持发。治生若疗静发。脉生炎口,腔表黏现膜
为炎从,静可脉用注温射盐部水沿漱静口脉。走向的疼痛、血管变硬呈索条状,局部
皮BE肤.饮胃发食肠红护道等理反,:此应进时的餐可护时以理间局:应部稳避热定开敷患化,疗用者药中情物药绪作温,用敷病的则房高效内峰果时要更间好整。,洁如还、 可空静以脉气进用清行化新理疗;疗药。鼓物在励,静患最脉好者给在大药空量的腹饮过时水程进中以行,减,有轻因时为化化通疗疗过药药静物物脉对会给渗胃予漏肠高于的浓 静伤度脉化害外疗,。药必导物要致后局时可部使能皮用有肤恶止及心吐软和剂组呕;织吐饮的,非食空特方腹异面可性减要炎轻富症恶有,心营出、养现呕局且吐部易等的消症 红化状肿。,疼如不痛果要,口吃此服时油化对腻疗外食药渗物物部,。位可要能进对行胃冷有敷一,定使的用刺地激塞作米用松,与以普饭鲁后
3、血行转移 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 骨等其它组织脏器。
4、腹腔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在肠腔内,可种植到别处粘膜上,脱落在 腹腔内,可种植在腹膜上。
5
.
临床表现
12,4、、、形最肠者早腹中体早癌出期部毒不期的现症包症规可肿贫状块状则有瘤血:::,腹溃、为也有胀烂低瘤是的、失热体属可不血、或于随适和乏网结肠、毒力膜肠管消素、、癌有化吸消周的一不收瘦围临定良,、组床的症常浮织表活状可肿浸现动,导等润之度其致 症的一,中结状肿,晚右肠,块由期半癌其,于时结患中质结肿肠硬 癌瘤时浸尤,润以多严贫为重血腹 ,、痛肿消不块瘦适可为或固著隐定。痛。右。半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 3、早收肠期能梗结力阻肠强表癌,现的癌:症肿为状多不开为全始软性时癌或可,完为易全间溃性歇烂低性、位,坏肠后死梗转致阻为出症持血状续感,性染如。,腹 大右胀腹5、便半,隆因恶晚习结腹、此病期惯肠痛肠以质症的癌,型中,状改 的 便 、毒直:变早秘局症肠有,期或部状前黄也表便有为凹疸是现闭压主肿、属为。痛。块腹于粪结,,水早便肠并锁、期稀肿可骨浮结薄瘤闻上肿肠,的及淋等癌有常亢巴肝的脓见进结转症血症的肿移状,状肠大征表排是鸣等象现便体音肿,之次检。瘤以一数可左远及。增见半 多结,肠处当肠扩结腔散肠相转癌 对移的狭的癌小表肿,现继粪。续便增至大此影已响粘到稠粪成便形的,通且过该时部还分可多出为 现浸交润替型出癌现,的 肠腹腔泻环与状便狭秘窄,,而因左此半较结早肠出癌现则肠多梗表阻现症为状排。便 困难,并随结肠癌的病情发展而不断加重。

结肠癌的科普知识

结肠癌的科普知识
结肠癌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结肠癌? 2. 谁容易得结肠癌? 3. 何时需要筛查? 4. 如何预防结肠癌? 5.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
定义
结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 结肠内壁的腺体细胞。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形成粪便。
什么是结肠癌?
谁容易得结肠癌?
生活方式
缺乏锻炼、肥胖、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生活 方式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保持健康的体重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 结肠癌的风险。
何时需要筛查?
何时需要筛查?
筛查建议
建议50岁及以上的人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具体 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等。
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提前开始筛查,具体时间 应咨询医生。
发病机制
结肠癌通常由结肠内的息肉逐渐演变而来,这些 息肉可能是良性的,但有些会转变为癌症。
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均可能影响结 肠癌的发生。
什么是结肠癌?
流行病学
结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在发达国 家,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接近。
中国的结肠癌发病率近年来也在上升,特别是在 城市地区。
谁容易得结肠癌?
何时需要筛查?
筛查频率
正常风险人群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而高 风险人群则需根据医生建议更频繁地检查。
早期发现结肠癌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何时需要筛查?
筛查的意义
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从 而采取相应治疗,降低死亡率。
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筛查能有效降低结肠癌相关 死亡率。
如何预防结肠癌?
化疗的副作用较多,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什么是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原发于结肠黏膜上皮,具有极高的发生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的发病率明显要比农村地区高,且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

加强对结肠癌相关知识的的了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一、结肠癌的疾病类型1、结肠癌大体分型结肠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溃疡型结肠癌、隆起型结肠癌和浸润型结肠癌,具体内容如下:(1)溃疡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已经形成了溃疡,且深达肠壁的肌层,或者已经贯穿了肠壁肌层,同时继续朝着肠壁周围和深层浸润和生长,这种类型的结肠癌通常发生转移的时间比较早。

(2)隆起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主体朝着肠腔部位突出,当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可能会出现溃疡,但通常情况下不会向周围浸润。

(3)浸润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朝着肠壁的各层浸润,导致肠壁局部出现了增厚、肠腔狭窄等情况,但是其表面通常不会出现溃疡或者隆起等情况。

2、根据组织学分类根据组织学科量结肠癌分为三类,分别是腺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具体内容为:(1)腺癌是结肠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病例类型,具体由可分为粘液细胞癌、管状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和乳头状腺癌。

(2)腺鳞癌在结肠癌患者中比较少见,其主要是由鳞细胞癌和腺细胞癌组成。

(3)未分化癌指的是结肠癌患者的癌细胞的分布状态为团状或者片状,且癌细胞的排列没有规则,这类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3、根据解剖位置分类根据解剖位置可将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其中右半结肠癌发生的部位在患者腹部偏右半位置,包括有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和约左侧1/3横结肠癌等,而左半结肠癌发生的位置在患者腹部偏左半位置,包括有升结肠癌和约右侧2/3横结肠癌。

4、结肠癌分期根据结肠癌的侵犯程度、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也就是TNM分期,主要分为下一下几期:(1)0期至Ⅰ期,也就是早期结肠癌,具体指的是患者的肿瘤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没有出现远期转移,肿瘤仅仅局限于黏膜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癌变过程模式图
正常上皮
染色体改变 突变、缺失
增生微腺瘤 早期腺瘤 中期腺瘤 晚期腺瘤 癌 浸润转移
大体分型
早期大肠癌:
扁平型、息肉隆起型
扁平隆起型、扁平隆起溃疡型
晚期大肠癌:
隆起型、 溃疡型、 浸润型
组织学分型
腺癌:占大多数 黏液癌:预后差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Dukes分期
A:癌仅限于肠壁内 B: 癌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但无淋巴 结转移 C: A、B期基础上有淋巴结转移 C1: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 壁及结肠旁淋巴结 C2:转移至浆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D: 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 脏器无法切除者
5-FU增效的可能性
★合并使用生化调节剂
CF LMZ IFN MTX PALA DDP ★改变5-FU给药方案
剂量调节、持续输注
CF(Leucovorin)
★本身无细胞毒作用,为生化调节剂 ★机制:在肿瘤细胞内与5-FU活化物 脱氧氟尿苷酸及胸苷酸合成酶结成三 联复合物,从而阻止尿苷酸向胸苷酸 的活化,最终影响DNA的合成。 ★剂量:100mg/M2,不是越大越好 ★用法: 先用CF 后用5-FU
大肠癌化疗有效的药物
5-FU DDP ADM
MMC
MTX VDS VP16
新药: TAXS,
草酸铂,CPT-11,TOMUDEX
联合化疗方案
一线:5-FU+CF;+LMZ
二线:5-FU+CF
5-FU+DDP(+ADM) 5-FU+ADM(+VP16) 5-FU+MMC+ADM 5-FU+VP16
5-FU持续输注特点
※更高的有效率
※毒副反应下降,生活质量提高 避免血浆峰浓度
FUFOL ld
Myao clinic
CF
5-FU
20mg/M2
425mg/M2
d1-5
d1-5
LV5FU2 DE GRAMONT
CF 200mg/m2 d1
5-FU 400mg/m2 bolus d1, 5-FU 2.4-3.6g/m2 IV conti
5-FU+OXA+CF
5-FU+CPT11 CPT11+OXA
5-FU作用机制
5-FU→FUMP →FUDP →FUTP →干 扰RNA合成 5-FU →FUDR →FDUMP →FDUDP →FDUTP →干扰DNA合成
5-FU →FUDR →FDUMP →与TS结合 →减少TMP的合成→干扰DNA合成
饮食因素 过度摄取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
纤维素摄入减少
遗传因素
家族倾向
生活习惯
便秘
缺乏适度的体育锻炼
高发人群
★多原发癌 ★血吸虫病流行区 ★大肠腺瘤 ★多发性家族性 ★克隆氏病 ★溃疡性结肠炎 ★出血性结肠炎 ★盆腔放疗
危险因素
长期饮酒、肥胖、动物脂肪 摄入过多、少食新鲜蔬菜、 少食维生素及硒、年龄大于 40--45岁、肠腺瘤、精神刺 激、肿瘤家族史等
谢 谢!
肿瘤出血----贫血、便血 肿瘤阻塞----梗阻、腹痛、包块 继发症状----腹泻、便秘、周围疼痛、发热 等等 转移症状----转移器官相应表现 特殊表现----穿孔、类癌、恶液质 右侧: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 左侧: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
诊断
1、临床症状及体征
2、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如钡灌 肠、 结肠镜、B超、CT及病理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等
★术前、术中、术后辅助化疗
★晚期大肠癌化疗
★放射治疗:术前、术中、术后
★综合治疗: 局部 全身
★随访
手术前后准备
1、术前肠道准备:抗生素、泻剂 2、术中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
手术治疗
1、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1)右半结肠切除术 (2)横结肠切除术 (3)左半结肠切除术 (4)乙状结肠切除术 2、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 (1)经鼻型肠梗阻导管 (2)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3)结肠造瘘
FUFOL ld
Numb of pts RR 217 14.4%
LV5FU2
216 p=0.0004 32.6%
PFS
OS
22wks
p=0.001
27.6wks
62wks 11%
56.8wks p=0.067 p=0.0004
Grade3/4 Toxicity 23.9%
化疗新进展
LV5FU2+OXA(50%)
晚期大肠癌化疗
适应症:晚期不能手术者 姑息手术后者 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者 治疗目的:控制肿瘤病灶及转移病灶
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腹腔化疗
适应症:T4 、部分 N2 、 N3 、部分M1 、 腹腔种植、 术后腹腔转移 用药:5-FU、DDP、CAB、VP16、
生物制剂
腹腔注射+外周水化 腹腔内保持大量液体非常重要,配合热疗 优点:局部疗效高、不良反应低 缺点:腹腔粘连、操作损伤
放射治疗副作用
▼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 腹痛
▼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小 肠炎(急性、亚急性、慢性) ▼穿孔、出血
▼放射性盆腔炎
术前化疗
★估计手术困难,可采取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 ★目的:病灶局限,利于手术切除 抑制癌细胞活性,减少术中播散
消灭亚临床病灶,减少术后复发
★缺点:增加粘连,不利于手术 延误手术时机 化疗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感染、伤口愈合困难
术中化疗
◆适应症:肿瘤已浸润浆膜外,或肉眼 可判断淋巴结转移,腹膜播散种植,估 计有残留病灶等 ◆目的:消灭残存病灶;提高术后生存 率 ◆方法:多采用5-FU、DDP等腹腔或动 脉给药
术后辅助化疗
★适应症:早期大肠癌中有预后不良 因素;进展期大肠癌 ★目的: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5年生 存率
★疗程:6个周期 ★时机:术后3周左右
40岁以上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具有二项以上者 粘液便史、慢性腹泻、慢性便秘、 慢性阑尾炎及精神创伤史。
鉴别诊断
大肠腺瘤
淋巴瘤 溃疡型结肠炎 肠结核 痔疮
治疗原则
★根治性切除术:目前唯一治愈手段。
★姑息切除术:减少负荷,缓解症状
TNM分期
Tis 原位 T1 粘膜或粘膜下层 N0 无淋巴结 N1《=3个
T2 肌层或浆膜下
T3 浆膜外、肠腔周围组织 T4邻近组织或器官
N2 》=4个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和预后
分 期 TNM DUKES 5Yr Survival(%)

T1N0M0
T2N0M0
A
B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C1
放射治疗
◆总的来说结肠癌不敏感,直肠癌较敏感 ◆术前放疗: 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率 术前2-3周开始,剂量 5-45GY ◆术中放疗: 控制不能切除病灶或残留亚临床 病灶;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电子线 10-20GY ◆术后放疗:减少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尤 其适合于Ⅲ期直肠癌术后。术中标记,提高手术 效果; 45GY ◆复发转移放疗: 局部控制、缓解症状
97
90 78--80 63 56--60

T3N0M0 T4N0M0

TxN1M0
TxN2M0
Ⅳ TxNxM1
C2
D
26--30
5 25 (手术切除转移灶)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邻近组织器官 种植播散:腹盆腔
淋巴道转移:肠系膜周围、
左锁骨上
血行转移:左半 ----肺多见
右半 ----肝多见
临床表现
LV5FU2+CPT11(研究中)
OXA+CPT11(35-67%)
TDC(Time To Disease Control) 即从一线化疗实施的第一天至二线或三 线化疗方案获得SD或RR(PR+CR)后 到开始进展的时间。
方案 一线 二线 三线
RR(%) 41 30 5
TDC(月) 9.7=PFS 16.3 18.6
结肠癌
天津市南开医院 杨士民 E-mail:Yang_shm1973@
流行病学
发达国家:第2位, 35—50/10万/年
发展中国家:较低,2—8/10万/年
我国:第4--6位, 10—20/10万/年
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明显提前 41—65岁高发 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癌变经历 10—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