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福师《台湾历史文化》参考答案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在线作业一-0003.F49AD8A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在线作业一-0003
在郑成功复台战役中,荷兰殖民者坚守的最后一座台湾城堡是()。
A:赤嵌
B:巴达维亚
C:普罗文查
D:热兰遮
答案:D
在清郑“议和”期间,福建总督姚启圣发布有关对台政策的条例是()。
A:《招抚条例十款》
B:“禁海政策”
C:《安抚输诚文武官员兵民示》
D:《讨伐通谍》
答案:A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A:1662年
B:1663年
C:1661年
D:1624年
答案:A
率领清军出兵统一台湾的将领是()。
A:施琅
B:姚启圣
C:明珠
D:黄朝
答案:A
清朝“迁界令”的颁布是在()。
A:1661年
B:1760年
C:1516年
D:1601年
答案:A
较早反抗荷兰殖民统治而爆发的台湾人民的起义是()。
A:林爽文起义
B:郭怀一起义。
福师 《台湾历史文化》第四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72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
第四章郑成功与台湾
1. 为什么郑成功又叫国姓爷?
答:1645年,南明隆武帝(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政权后,郑成功与父亲一道拥戴唐王反清复明。
由于受到唐王的赏识,隆武帝封郑芝龙为“平国公”,赐郑森姓“朱”名为“成功”。
所以人们都习惯地称其为“郑成功”;因为姓皇姓“朱”,所以又称其为“国姓爷”。
2. 略谈在在郑成功军队的影响下的台湾反荷风暴?
答:郑成功军队收复台湾时,在郑成功军队的影响下,整个台湾到掀起了反荷风暴。
台湾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山地还是平原,大家都拿起武器,行动起来,捣毁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机构。
连荷兰人认为统治秩序最好的地区新港、哆啰啯、法沃兰等地也发生了捣毁教堂,焚烧圣经的事。
台湾各地都发生了袭击荷兰人的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苦心经营的38年之久的殖民大厦,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3. 简述郑成功时期的台湾对外贸易?
答:经过郑成功政权在台湾几年的经营开发,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台湾制糖、制盐、冶炼、造船、烧瓦、建筑等手工业也相继得到发展。
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基础。
江日升《台湾外纪》上亦记述了当时台湾对外贸易的情景:台湾“商船前往各港,多价购船料,载到台湾,兴造洋艘、鸟船,装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铜熕、倭刀、盔甲,并铸永历钱,下贩暹罗、交趾、东京各处以富国。
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除了郑氏台湾商船四下贸易外,郑氏政权还与四周的邻国通商,允许它们在台湾设立商馆,台湾商贸日益发展起来。
福师 《台湾历史文化》第十五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53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第十五章台湾电影的兴衰1. 简述台湾新电影的特点并举一著名导演加以评价。
答:台湾新电影的特点继承了六、七十年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优良传统,同香港的早期写实伦理电影遥相呼应。
叙述方式打破以往写实电影的惯例,采取某些非情节剧结构,带有探索和试验性质。
常采取开放性的结尾,观众可以用冷静的眼光品味电影所发生的一切。
常用意识流的手法,用倒叙、插叙来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交代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979年到1985年,七年中他平均一年一部影片。
他的作品包括了传奇性偶像明星的罗曼史以及最具台湾地方性的题材,表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对社会、人生的真诚关注,不仅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性,而且精确掌握电影本身的特性。
他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的拍摄,画外音等技法成为电影界讨论的焦点,在台湾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简述处于“黄金时代”的台湾电影有什幺新变化,其成果有哪些?答:新变化:(1)提出“健康写实主义路线”。
(2)通俗文学作品掀起成立独立制片公司的浪潮。
成果有:李行导演的《养鸭人家》为中影的“健康写实主义”路线做了一次示范。
该片获得台湾第三届金马奖最佳剧情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彩色摄影将。
1965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电影节上,又获得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3. 简评台湾新电影运动。
答:台湾的新电影运动是在台湾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解冻,台湾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向外国特别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彻底开放前,台湾本土电影业的一次自我革新的救亡运动。
台湾新电影运动最主要的贡献是让台湾极具才华的一批电影人找到了发泄自己才华的空间,这个契机来自于对台湾史的重写欲望,或者说是来自台湾自身的复杂性。
这种倾诉欲望对于各种背景的年轻创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刺激,而后又获得台湾当局的“辅导金”政策的保驾护航。
台湾的乡土和都市于是日益生动而深邃地展现在银幕上。
为了真实的表现现实生活的经验,台湾新电影在风格上刻意地追求现实主义,淡化情节,而将人物置于社会现实的脉动中,以非戏剧性的、更接近常人生活经验的方式审视社会和人物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旅游管理”《台湾历史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旅游管理”《台湾历史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东山陆桥”成为航海不发达时期,两岸居民来往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A、错误B、正确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A、1662年B、1663年C、1661年D、1624年3.“长滨文化”是在()发现的。
A、台北B、台南C、南投D、台东4.郑成功入台后设立的“一府二县”是()。
A、承天府;天兴县、万年县B、东宁府;天兴县、万年县C、台湾府;天兴县、万年县D、嵌府;天兴县、万年县5.郑氏政权在台湾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
A、学院B、府学C、州学D、社学6.清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是以土地开发为前提的。
() A、错误B、正确7.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中,台湾道是最高行政长官,正四品。
()A、错误B、正确8.下列属于清朝在台湾设立的武官系统的职位有()。
A、总兵B、副将C、参将D、把总9.台湾目前使用的铁路中,在日本据台以前就已兴建完工的是()。
A、基隆到宜兰线B、阿里山线C、基隆到新竹线D、纵贯铁路海线10.日本投降后出任台湾最高行政首长的是()。
A、陈诚B、白崇禧C、魏道明D、陈仪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BC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BCD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D。
福师 《台湾历史文化》第七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40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第七章日据时期的台湾1. 何谓牡丹社事件?答:1871年9月,有琉球国太平山岛人遭风飘至台湾,一行人误入牡丹社生番乡内,被生番围杀54人。
史称“牡丹社事件”。
琉球早在明初就与中国建立了宗藩关系,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1609年,日本萨摩番岛津氏曾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其进贡,从此琉球处于一仆二主的地位。
因此久而久之,日本人无视中国与琉球的宗藩关系,把琉球视为自己的属国。
日本明治维新后,日人怂恿琉球国王尚泰派世子尚健往东京祝贺,借机颁赐诏书封尚泰为藩王,进一步确定琉球是日本的属国。
“牡丹社事件”的发生,使日本人终于盼来了出兵台湾的机会。
2. 略论台湾民主国?答:1895年5月,马关条约签定后,日本人的舰队已逼近台湾,台湾危在旦夕。
在陈季同的筹划下组成抗日政府,定名“台湾民主国”。
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正式成立。
由于台湾民主国的领导上层都是大官僚、大地主,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他们不可能下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
在日本人强大的攻势下,台湾巡抚唐景崧化装潜逃。
丘逢甲得知唐景崧出逃后,失去信念,也只身逃往漳州。
喧闹一时的台湾民主国,昙花一现,就此消失的干干净净。
3. 简述日本在台湾的经济掠夺?答:日本占领台湾,是为了把它作为掠夺的对象。
通过各种方法,日本人强占全台%的山林原野。
全台湾的土地有%落入日本殖民者手中。
日本殖民者将食盐、烟酒、火柴、煤油、樟脑、鸦片等都划归政府专卖。
台湾俨然成为日本的原料供给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日本殖民者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向台湾人民征收80多种的苛捐杂税。
日本殖民当局,还利用政治力量,大力扶植日本在台湾的垄断资本,排斥西方经济势力,打击和抑制台湾的民间资本。
日本殖民者通过各种手法,在台湾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置台湾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台湾历史与文化选择试题

【单选题】台湾原住民是属于那种语系的民族B、犬C、梅花鹿D、百步蛇我的答案:D【多选题】下列名称哪些是历史上台湾曾经的名称B、审鹿社C、水社D、六社化番我的答案:ABCD【单选题】安平古堡在何地B、郑克塽C、郑和D、郑经我的答案:C【多选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文人学士入台者有B、铁器C、瓷器D、火药我的答案:ABD【单选题】施琅在给康熙的哪份奏折中就请求康熙要对台湾的弃留问题做出明确的决断A 、 《舟师抵台湾疏》B 、 《安抚输诚示》C 、 《飞报大捷疏》D 、 《谕台湾安民生示》6我的答案:C【单选题】在得知施琅要攻打台湾后,郑克爽派谁驻守澎湖我的答案:D【单选题】清朝时期,台湾的文官、武官任期都是几年A 、 1年B 、2年 我的答案:BA 、 郑聪B 、 郑明C 、郑智 D 、刘国轩1【多选题】海上“长城”的组成部分有我的答案:~ABCD【多选题】“三降三不降”是什么A 、 舟山群岛B 、 台湾海峡 C、庙岛群岛 D、 海南岛 A 、 官降吏不降 B 、男降女不降 我的答案:AB6 【单选题】“亿载金城”却标志着谁为中国海防建设的丰功伟绩与世永存【单选题】请问1874年的日本侵台,最终却以中日的什么条约签订而告终【多选题】二鲲鯓炮台还可以称为A 、 李鸿章B 、 刘铭传C 、 沈葆桢D 、 我的答案:~C董恂 A 、 《辽南条约》 B 、 《马关条约》我的答案:BA万流砥柱我的答案: 1B、国定古迹C、亿载金城D、固若金汤【多选题】沈葆桢为了加强台湾海防建设,先后在台湾的哪些地方修筑炮台A、旗后海口B、东港C、沪尾英国B、美国C、法国D、西班牙I我的答案:【多选题】安抚军主要招募的主要人员有A、台湾渔人B、乡勇【单选题】关于台湾建省一事,早在哪年日本出兵侵占中国台湾琅峤后就提出来了A 1850年B、1874年C、1936年D、1809年我的答案:B【单选题】台湾北部种茶之发源甚早。
如嘉庆年间即自哪里引入茶的种植A、安徽B、河南C、广东D、福建我的答案:D【单选题】天津条约签定后,福建之何处成为通商口岸,外国人潮水般地涌入台湾A、福州B、厦门C、台湾D、漳州B、行政1C、经济D、文化我的答案:ABCD【多选题】丁日昌先后在台湾铺设安平至台湾府的电线,设立了那几个电报所A、台南B、安平C、旗后D、台北我的答案:ABC【多选题】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建巡抚丁日昌等人,把台湾称为哪些名称A、七省之藩篱B、南洋之枢纽C、中国第一门户D、东鲲我的答案:ABC【多选题】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创立了西学堂,聘请西人教习哪些课程A、英语B、法语C、数学D、地理我的答案:ABCD10【多选题】当法军进犯台湾时,台湾防务有哪几种弱点A、兵力不足B、武器陈旧C、防务废弛D、饷糈匮乏我的答案:ABCD【单选题】光复后国民党军队在哪里登陆接收台湾A、基隆c 、咼雄D 、台北I 我的答案:A —【单选题】规定台湾总督有权“在其辖区内得颁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的命令,称为律令”是哪部日本法令我的答案:C 【单选题】针对台湾问题,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单选题】台湾民主国的国号和国旗分别是什么A 、 “六一法”B 、 “六二法” C、 “六三法” D、 “六四法”A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B 、 关于台湾问题的公报C 、 九二共识D 一个中国的声明 我的答案:AA 、 上清,黄虎旗B 、永清,白虎旗 2000年发表了白皮书全称c 、医疗机构D 、警察局我的答案:~ABCD【多选题】“台民布告”中请求总理衙门商情哪几个国家并阻割台我的答案:ABCD【单选题】记载台湾原住民民歌的史籍是A 、 《星槎胜览》B 、〈〈台海使槎录》 C 、 《东槎纪略》 D 《台湾志A 、法国 B 、 美国C 、B 、模国挺身队 C 、核心俱乐部 D 、 产业奉公会德国 D 俄国A 女青年奉公会我的答案:B【单选题】台湾高山族关于洪水的神话属于我的答案:~A【单选题】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的标志是A 、 人类来源和风俗习惯的传说B 、动物和植物的传说 C 、生产劳动和自然现象的传说 D 、对敌斗争的传说 A 、 B 、 沈佺期C 、郑用锡 D 、沈光文 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B 、声应会的成立A 、 陈梦林我的答案:ABD2【多选题】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家的有 B 、 《狩猎歌》【单选题】明清台湾画家水墨写意画以什么体裁最常见A、花鸟B、兰竹C、人物D、山水我的答案:B【单选题】“台湾景德镇”是指以下哪个地方A、桃源B、新竹C、宜兰D、莺歌我的答案:D【单选题】阿美族最擅长的唱法是哪种唱法A、单旋律曲调唱法B、复音唱法C、单音唱法D、异音唱法C、建筑D、观赏I我的答案:ABC【多选题】以下属于“保守的文人画时代”的画家有哪几位我的答案:ABCD【多选题】明末清初,以下哪个地区的陶瓷产品技术被大量引入台湾我的答案:AD10【多选题】南投陶三绝是指哪三绝A 、陶棺B 、金鱼缸A、蔡雪溪B、郑江立C、陈心授D、张金柱A、福建B、江西C、广西D、广东D、林清介我的答案:~D【单选题】什么戏种又称为“掌中戏”A、傀儡戏B、皮影戏C、布袋戏D、米茶戏A、歌仔戏B、布袋戏C、傀儡戏D、乱弹戏我的答案:BCD【多选题】属于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的有A、饮食男女B、卧虎藏龙C、最好的时光D、双瞳我的答案:AB【多选题】属于台湾乡土路线的影片有A、街头巷尾B、小城故事C、汪洋里的一条船D、养鸭人家A、唱歌B、吃饭C、互送礼物D、跳舞【单选题】什么是台湾现代人外出就餐的首选A、粥B、西餐C、便当D、烧烤我的答案:~C【单选题】开漳圣王属于哪个教派的神灵A、佛教B、基督教A丰年祭B、丰收节C、粟祭D、收获祭【多选题】台湾的宗教主要有哪些B、猪肉C、鱼D、香菇我的答案:BCD。
福建师范大学17年2月课程考试《台湾历史文化》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历史文化》作业考核试题1.简述清政府对台湾的开发。
(50分)1、在台湾设立府县,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和开发。
2、大批沿海民众迁往台湾,形成移民高潮。
在台湾的移民人数很快增加到二、三十万人,台湾中部和北部的荒野也得到成片的开发,3、大陆农业种植技术在台湾广泛使用,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得以兴建。
4、与台湾开发、经济发展一起,商品经济也相应发展起来,一些商业口岸发达起来。
5、在文化教育发面,清代设有府县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礼学及民学六种,极力推崇儒学,发展儒学教育,特别是在对原住民的教化上成果显著。
2.简述台湾岁时节俗。
(50分)1、简述台湾岁时节俗。
答: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
台湾民俗主要源于内地,其民间的传统节庆也大同小异。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
过节的形式也与内地相仿,如有春节有拜年之礼;元宵节有吃元宵、赏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有吃月饼、赏明月等等。
除此之外,台湾的岁时节俗中也有许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节俗活动,如三月“俏妈祖”、送王船节、国姓爷纪念日、尾牙节等等。
一年下来,几乎是月月有节日。
今天,无论是传统的节俗,还是现代的节日,都是台湾人调节生活节奏重要活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以娱乐为主的岁时节俗(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台湾民间过春节和大陆一样,实际上自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开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灯”为止,都算是春节的范围。
(2)、元宵节。
元宵夜,人们除了吃元宵、赏花灯外,还有“偷俗”和“钻灯脚”的习俗。
(3)、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
(4)、中秋节。
中秋夜除了赏明月、台湾同闽南人一样有“博饼”习俗。
(二)、以祭祀为主的岁时节俗(1)、清明节。
清明节主要的习俗是祭祖和扫墓。
(2)、妈祖诞辰。
在台湾的民间信仰中,以妈祖的信仰最为普遍。
(3)、普度。
福师《台湾历史文化》期末试卷A试题答案

《台湾历史与文化》期末考试A卷
成绩:
一、简答题(40分)
简述20世纪50年代,台湾“回忆文学”或“乡愁文学”流行的原因。
答:
第一,亲情和乡情是人类的感情领域中最原始、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台湾长期孤悬海外,那里的同胞久怀亡国之痛,代代相传着对原乡故土的怀念,对祖国大陆的向往,因而它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学形式,乡愁成为台湾社会独特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感情的体现。
这种在台胞中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和由此形成的台湾独特的文化、文学传统,无疑对台湾当代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是新的现实刺激的结果。
大批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来台的大陆军民,随着“反共复国”的希望彻底破灭,“老家回不去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焦灼感随之而生,“怀乡病”一时弥漫台岛。
二、论述题(60分)
试论台湾原住民工艺的特点。
答:
台湾原住民与世界上其他原始社会一样,没有专业性的艺术家,也没有纯艺术的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但从美术的观点,排湾、鲁凯、雅美、布农、阿美族的陶器,排湾、鲁凯、卑南等族的木雕,排湾、鲁凯、卑南、泰雅、赛夏以及巴则海等族的夹彩织布,泰雅、排湾和鲁凯等族的缀珠工艺,排湾、鲁凯等族的贴布和刺绣,以及各族的饰物、编器都有堪称为艺术精品。
台湾原住民的工艺特性基本上与其他地区的无文社会类似,重要的特征如下:
(一)实用性:工艺作品作为生活用品、举凡饮食、衣物、居勿、运输、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论述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60分)
论述沈葆桢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
答:沈葆桢,原名振宗,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侯官人。曾任江西九江知府、广信知府、广饶九南道、江西巡抚、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台湾近代化奠基人和领导人,为保卫和建设台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台湾历史文化》期末考试A卷姓名:Fra bibliotek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简答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40分)
简析移民入台的历史作用。
答:
1.移民入台,台湾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台湾的土地制度,租佃制度都得到发展。在土地大辟的基础上,台湾全岛开凿陂圳,兴修水利掀起了高潮。农业水利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台湾农产品如大米、蔗糖都远销岛外。台湾商品化的程度也逐渐提高了利掀起了高潮。农业水利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台湾农产品如大米、蔗糖都远销岛外。台湾商品化的程度也逐渐提高了。
台湾社会的近代化始于1874年沈葆桢渡台。由于日本人侵犯台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台湾应对。他在台湾府城与澎湖建新式炮台,安放西洋巨炮。建立军装局、火药局。在安平与厦门之间装置海底电线。调扬武、飞云、安澜、清远、镇威伏波六舰常驻澎湖,福星一号驻台北,还大力提倡购买铁甲船,从此迈开了军事现代化的步伐。沈葆桢还奏请采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建起了台湾第一个民用工业。
2.移民进入台湾,必然要与台湾土著居民发生关系。在郑成功时代,汉民就与台湾的平埔族(14)有了交往,平埔族人在与汉人融合的过程中,学会了使用牛耕、犁耙、开沟引水灌溉农田,在与汉人进行的贸易中,通过长期的交往、杂居、通婚和文化上的相互影响,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3.移民还与台湾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交往,与东岸居民,与高地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随着汉人不断移民台湾,在开垦、种植、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汉人占主导的地位。这些跨过海峡赴台湾的大陆开拓者,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大大加速了台湾整体开发的进程。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上的这一结论,符合台湾的历史,符合人民的意愿,符合历史上为台湾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开拓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