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案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 通过学习《命运交响曲》,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理解《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简介2. 《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析3. 《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特色4. 《命运交响曲》的演奏家及版本介绍5. 欣赏《命运交响曲》全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的背景知识,分析乐章特点。
2. 聆听法:播放不同版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讲解:分析《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讲解其音乐特色。
3. 欣赏:播放《命运交响曲》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观看其他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出或视频,提高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3. 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4. 写一篇关于《命运交响曲》的感想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源1.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乐谱2.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演奏视频3. 古典音乐相关书籍4. 音乐播放设备5. 钢琴或其他乐器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命运交响曲》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人生哲理的理解程度。
3.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
2. 学生对《命运交响曲》中复杂乐理的理解。
音乐欣赏命运交响曲教案

1、了解交响乐的乐器。
2、认识贝多芬,了解贝多芬一生的事迹。
3、欣赏《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精神,体会歌曲的音乐感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各部分的情感表达,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敲门声”旋律的哼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命运交响曲》,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电钢琴、影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用钢琴弹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的主题并提问:这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乐曲,那么谁能说出它的作曲者和乐曲的名称。
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二)、教学新课1、认识乐器师:刚才我弹奏的乐句是《命运交响曲》的经典乐句,那么,交响乐是由什么来完成的呢?生:乐器师:对,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交响乐中的分类以及分类中的乐器。
出示PPT。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中音双簧管)、单簧管、低音单簧管、大管(巴松管)。
铜管组:小号、短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次中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锣、镲、铃鼓、三角铁、响板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钢片琴、排钟等[1] .2、介绍贝多芬以及乐曲背景(1)生平: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1818—1827年贝多芬左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已完全丧失。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的主要区别;学生基本能唱出两个主题主要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视唱、多媒体课件播放、听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贝多芬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通过音乐描述的人类与命运顽强搏斗的思想、意志与精神。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意志品质,完善自我人格。
【学情分析】(1)经过小学六年及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乐理知识,部分同学还会识简谱。
但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的感知、识别能力还有待培养。
(2)学生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曾学习过一篇有关贝多芬创作《月光奏鸣曲》的故事的文章,对这位音乐家有初步了解,有一定印象,为欣赏本作品作了铺垫。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与主旨。
2.学生能区别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该作品所体现的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1.播放Flash课件,展示六年级语文课曾出现过的有关贝多芬的图片,播放学生熟悉的贝多芬作品《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断。
2.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导入新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乐曲和小学六年级曾见过的图片,那么谁能说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和乐曲名字吗?学生活动:1.感受音乐,通过图片、音乐回忆起曾经在语文课“见”过的贝多芬。
活动2:作曲者及创作背景介绍。
教师活动:1.播放课件。
2.结合课件介绍曲作品作者生平简介及作品创作时代背景。
学生活动:1.浏览简介。
2.朗读创作背景活动3:整体欣赏,初步感受。
教师活动:1.课件展示问题:在听乐曲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能否用几个词语表达你的感受?(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2.课件播放《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在欣赏之前由教师对某些内容和特点,或在欣赏中应注意的地方进行提示,以便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重点内容。
九上音乐 第四单元《欣赏 ☆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

(2)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
思考:贝多芬的生平经历与命运这部交响曲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不幸
的生平使贝多芬的热情和冲动达到顶峰,从而迸发出了与命运抗争的创作乐思。
(3)看《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现场演奏。
思考:乐曲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听出或唱出主题旋律听完讨论
四、拓展学唱《欢乐颂》,简要了解大师的另一部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我们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学会做人,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巩固练习
让学生按照分组:用肢体语言把添了词的两个主题旋律和动机尽情的表现出来(可以自己表演也可以多个人表演)。
检测
作业布置
谈谈欣赏完《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深刻感受是什么?(从乐曲的主题中:获得了一个怎样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用这种思想怎样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课后反思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人
课题
讲课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贵族的厌恶和唾弃,感受着法国大革命的震撼和激荡,对未来的坚定和激昂,和对幸福的渴望等。
初中音乐: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ymphony of Fifth Destiny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第五命运交响曲一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1 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2 音乐知识:贝多芬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创作特征二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 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3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自我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的人格魅力。
4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5 学生基本上能够唱出两个主题部分旋律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 能够简单的区别主题之间的不同四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五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生平和重要作品:1770年12月16日,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上,文化上都比较活泼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飙运动及当时德奥实行的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
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性情暴躁的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莫扎特,用打骂的手段让他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钢琴。
但是,不幸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的兴趣。
1789年,贝多芬19岁在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了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
1792年他离开了波恩来到了维也纳。
开始频繁的出入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倔强的性格,和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和无知,时时激怒着他,他和贵族小姐的恋爱也从不成功。
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而且越来越重,这一切是贝多芬非常痛苦,热烈的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
课 题:第五单元 《第五(命运)交响曲》

音乐欣赏兰州市第十一中学课题:《第五(命运)交响曲》课型:音乐欣赏课授课人:周涛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通过欣赏与讲解、使学生了解交响乐,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方法:讲析欣赏法教具:电化多媒体、录音机、配套磁带板书:第五单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德)贝多芬什么是交响曲?大型的管弦乐曲。
音乐欣赏:《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构成: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富有戏剧性、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结构图示: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尾)作者简介:8岁登台演出;12岁学习作曲;22岁巡演;26岁耳疾33岁—43岁间患耳疾,创作上最光辉和成熟的年代57岁在维也纳去世作品简介: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交响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常规)(二)复习旧课:提问:交响乐队的编制?(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大家哼唱的旋律都是地道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旋律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和似曾相识,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到的是欧洲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作品--《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交响乐?(四)新课:1、什么是交响乐?大型的管弦乐曲。
由四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快板,富有戏剧性,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抒情性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无展开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快板,小部舞曲或戏谑曲,大多为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欢庆与胜利的宏大场面,多用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2、什么是奏鸣曲式?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曲式结构,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结尾),其中呈示部与再现部均含主部与副部。
3、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作者简介:贝多芬是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其祖父与父亲都是当时宫廷乐师,贝多芬在年幼时就显示出音乐才能,其父亲不分白天黑夜的逼他练琴,这使贝多芬感到生活的冷酷。
初中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命运交响曲》

初中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命运交响曲》引言大家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们常常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经典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们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本篇文章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一首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案设计,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并加深对古典音乐的了解。
前言:介绍《命运交响曲》在开始具体的教案设计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
《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07年创作的一部交响曲,被广泛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共有四个乐章:开头的激昂乐章、优美悠扬的第二乐章、舒缓恢弘的第三乐章以及激烈激动的终曲。
这部作品充满了贝多芬的个性风格,融合了浓厚的情感和音乐创新。
课堂目标在了解了《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后,我们来设定一些课堂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3. 学习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以加深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课堂活动一:音乐欣赏让我们开始第一个课堂活动:音乐欣赏。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让学生听一段《命运交响曲》的片段,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音乐作品。
1.让学生闭上眼睛,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播放《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片段。
3.在播放结束后,提出以下问题:•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能否想象出一幅画面来配合这段音乐?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贝多芬的音乐表达。
课堂活动二:探索音乐符号和动态在第一个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对《命运交响曲》的音乐有了一些感性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帮助他们学习一些具体的音乐知识,如音乐符号和动态等。
1.教授乐谱上常见的音乐符号和动态符号,如音符的长度、音高的表示、音符连接线、标记音符长短的节拍记号等。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07-1808年。
2. 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
3. 作品特点:《命运交响曲》以其激昂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其作品特点。
2. 教学难点:对《命运交响曲》音乐形式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作曲家及作品特点。
2. 欣赏法:聆听《命运交响曲》,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认识音乐形式。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讲解:详细讲解《命运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作品特点。
3. 欣赏: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认识音乐形式。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命运交响曲》的艺术价值。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命运交响曲》中的某个乐章,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2. 音乐竞猜:播放其他贝多芬的作品片段,让学生猜测是哪部作品,从而加深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认识。
七、自主学习1. 让学生课下查找有关《命运交响曲》的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讲座,增强对古典音乐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程
Ⅰ、课堂组织:5分钟
填写教学日志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
请两个同学表演“见面握手”
(1)互相看的见
(2)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
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点什么来?
我们请这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欣赏《命运》
对于主题动机,贝多芬是这样说的:“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Ⅲ、讲授新课:30分钟
(一)贝多芬简介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故事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Ⅳ、归纳总结:3分钟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Ⅴ、布置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钟
教学反思
希望贝多芬曲折的经历能够带给大家一些鼓励。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准备
播放器,教案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