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

合集下载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一、什么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是指一系列系统而科学的原则、规则、概念和假设,用于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

它是会计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早期会计理论早期会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记录和处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和技巧上。

最早的记录系统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商业文书。

这一阶段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经验总结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 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给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会计师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

这导致了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其中包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和会计伦理等方面的研究。

3. 理论体系的建立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损益表理论、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报告提供了指导。

三、会计理论的基本原则会计理论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会计实践。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会计理论基本原则:1. 会计实体会计实体原则指出企业应该被独立地看作一个会计实体,与企业所有人之间应有清晰的界限。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独立于企业所有人的个人财务状况。

2. 全面性原则会计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应该记录和报告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关的信息。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全面、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以提供对外部用户有用的信息。

3. 会计周期性原则会计周期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将其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

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样做可以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

4. 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指出企业的经济活动应当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记账、算账、报账B. 监督、服务C. 预测、决策、控制D. 计划、组织、指挥答案:B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是指()。

A. 信息必须及时B. 信息必须相关C. 信息必须真实可靠D. 信息必须易于理解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会计要素?()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利润答案:D4. 会计的基本假设中,不包括()。

A. 会计分期B. 货币计量C. 持续经营D. 会计主体答案:D5. 会计的基本原则中,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 历史成本原则B. 权责发生制原则C.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D.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答案:C6.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中,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的是()。

A. 历史成本原则B. 权责发生制原则C. 配比原则D. 收付实现制原则答案:B7. 会计的确认是指()。

A. 确定会计要素的金额B. 确定会计要素的归属C. 确定会计要素的性质D. 确定会计要素的分类答案:C8. 会计的计量属性中,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是()。

A. 历史成本B. 现值C. 公允价值D. 净实现价值答案:C9.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包括()。

A. 追溯调整法B.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C. 未来适用法D. 重分类调整法答案:D10.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是()。

A. 追溯调整法B.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C. 未来适用法D. 重分类调整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会计要素包括()。

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收入E. 费用答案:ABCDE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

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及时性D. 可理解性E. 可比性答案:ABCDE3.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A. 会计分期B. 货币计量C. 持续经营D. 会计主体E. 历史成本答案:ABCD4.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

会计最前沿理论知识点总结

会计最前沿理论知识点总结

会计最前沿理论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会计领域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本文将总结一些会计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点,希望能对广大会计从业者和学者有所启发。

1. 因果关系会计理论因果关系会计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会计思维方式。

传统会计理论主要关注会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但并未深入探讨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会计理论通过分析会计信息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企业的经营问题。

这种理论不仅重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更注重信息的实用性和决策性。

2. 持续审计理论持续审计理论是近年来会计行业引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传统审计主要关注特定时间段内的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风险和问题并没有形成连续的监控和预警机制。

持续审计理论通过建立一套持续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效率。

3. 情景会计理论情景会计理论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情景会计理论认为传统会计理论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情景会计理论通过引入情景分析的方法,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4.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综合应用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理论框架。

在会计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了企业内部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会计制度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作用。

这种理论强调了会计信息的信用性和透明度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会计制度和规范会计行业的建议。

5. 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理论关注企业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传统会计理论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对企业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环境会计理论通过引入环境成本和环境利益的概念,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环境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理论解读:内涵与外延-PPT

会计理论解读:内涵与外延-PPT

3.1会计理论的内涵
3.1.1什么是理论
说起会计理论,首先它是一种理论,因此在讨论会计理论的定义之 前,有必要先对“理论”进行一个说明,看看究竟什么是理论。
《韦氏新国际大词典》里认为“理论是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 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原则”,这种 对于理论的概括是从理论的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的;
3.2会计理论的外延
3.2.2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和行为 会计理论。
2. 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所谓实证会计理论是相对于规范会计理论而言的,是一套关于会计 “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 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只能解释和预测哪些企业将 采用或不采用某个具体的会计实务(根据其偏好),而不能说 明企业应该采用哪种会计实务。实证会计理论采用归纳法,具体 有关实证会计理论及其方法论的讨论可参见第11章、第12章、 第13章。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也已经 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既然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其明确的研 究对象、完善的研究方法以及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会计在漫长 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经历了从实务发展向理论发展的过渡。 早期的会计发展是实务方法的发展,如复式记帐法的出现,到 了后期,人们意识到需要用理论来指导会计实务的发展,于是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会计规范。本章主要对会计理论进行简要的 介绍,说明什么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有哪些种类,会计理论 的作用等等。
3.2会计理论的外延
3.2.2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和行为 会计理论。
3. 行为会计理论(Behavioral Accounting Theory)

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理论与实践

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理论与实践

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会计学理论与实践会计学是一门关于财务信息记录和分析的学科,通过系统地记录、汇总和分析企业的财务交易,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在企业管理中,会计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

1. 会计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会计学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原理之上,这些原理是财务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会计主体性原则”,它要求将企业的财务活动与个人的财务活动区分开来。

此外,还有“会计货币计量原则”和“会计周期原则”,它们分别规定了财务报告中货币单位和时间范围的使用规则。

2.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财务报表是会计学的核心产物,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盈利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则展示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这些报表提供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全面了解,并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了记录和处理企业财务交易而设计的。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过程和程序,用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护资产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审计、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等,旨在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和错误。

4. 成本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记录和控制。

通过成本会计,企业可以了解到生产或提供产品所需的各项成本,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

另外,管理会计则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关,通过提供经济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5. 财务分析与决策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的,它旨在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潜力。

通过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分析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投资或其他决策提供建议。

基础会计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相关,它们相辅相成,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会计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会计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会计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货币计量D. 历史成本E. 会计分期答案:ABCE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是()。

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可理解性D. 及时性E. 可比性答案:A3.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

以下哪项不属于资产的特征?()A. 企业拥有B. 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C. 企业控制D. 非货币性E. 企业承担的债务答案:E二、多项选择题1. 会计要素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收入E. 费用F. 利润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A.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B.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C.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变更D. 会计估计的变更E. 会计年度的变更答案:ABC三、判断题1. 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它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

()答案:错误(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但它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2. 会计估计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答案:错误(会计估计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四、简答题1. 简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主要需求。

答案: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管理者等。

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投资价值;债权人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税收征管、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企业管理者则通过会计信息进行日常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

2. 阐述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及其重要性。

答案: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会计准则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一致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在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和事项中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应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及时提供,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

会计理论大全

会计理论大全

一、名词解释:1、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2、共有产权:是企业法人财产权,就是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即:共有产权=个别产权之和。

3、个别产权:是指债权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利,就是资产负债表右方相关权利人的权利;4、会计假设:亦称会计的前提,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

5、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都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6、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7、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8、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

内容:凡是当期己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

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10、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按其性质非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1、受托责任论:受托方管理委托方交付的资源并向其报告所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同时受托方要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2、决策有用论:会计报告应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供评估未来的信息、提供资源变动的信息.13、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会计系统中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提供相关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14、会计原则导向:原则导向就是定下一些很灵活的规则,落实到具体业务上,只要会计人员不违反这些原则就好了,是宏观性,指导性,比较简略的。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会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 核算与监督B. 预测与决策C. 计划与控制D. 组织与领导答案:A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这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核算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是指()。

A.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B. 企业预期会获得的经济利益C. 企业因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负债D. 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总和答案:A解析: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 下列哪项不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A. 可靠性B. 及时性C. 相关性D. 完整性答案:D解析: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等,而完整性并不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4.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

A.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B.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C. 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D. 会计监督的基本方法答案:A解析: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的基本等式,它体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5. 会计政策变更时,应采用()进行会计处理。

A. 追溯调整法B. 未来适用法C. 直接更正法D. 重新计量法答案:A解析:会计政策变更时,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6. 会计估计变更时,应采用()进行会计处理。

A. 追溯调整法B. 未来适用法C. 直接更正法D. 重新计量法答案:B解析:会计估计变更时,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以反映变更后的估计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7. 会计分期假设是()的基础。

A. 会计核算B. 会计监督C. 会计分析D. 会计预测答案:A解析:会计分期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8.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进行存货的计价。

A. 先进先出法B. 后进先出法C. 加权平均法D. 个别计价法答案:C解析: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的计价,以反映存货的平均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期初 本期
本期 期末
余额 + 增加额 = 减少额 + 余额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蒋敬,考算梁山 钱粮支出和纳入; 湖南潭州人氏,落科举 子出身,科举不第,精通 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 不差,人都唤他做
“神算子”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文艺复兴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 ①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 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 教会神学的束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 ②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 ③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
汇集一处。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 朗基罗、达芬奇,以及文艺复兴前期的“文学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全部诞生在意大利。 ➢ ④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 印刷术等)。
▪ 孔子曾做过“委吏”,主管过 仓库会计。《孟子·万章下》 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 ‘会计,当而已矣’”。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曾经当过管钱粮的小 官,他说:“会计嘛,谋求适当罢了!”。
▪ 所谓适当,其意义有三:一是会计人选要适当; 二是收支要适当;三是核算要适当。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
这一阶段以1340年热那亚市政厅的总账为代表(这是会计界公 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册明显具备复式记账所有特征的会计记录, 现收藏于热那亚古文化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人名账户)外,还包括商品、现 金(物名账户); 记录形式——左借右贷账户对照式(两侧型账户)。
➢ 1.西周时期——我国会计的起源
“会计”一词的出现: 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 西周的《周礼》(周公旦所著)。
司会机构的设立:设置了会计官职---司会 (天官所属中大夫),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 报制度:参互、月要、岁会。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中国会计第一人——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孔夫子是后人对他的爱称。 这位大名鼎鼎的学问家,不仅是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还是伟大的会计。
四、会计学的发展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 五、人类正在进入的电算化理财时代(信息化)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旧石器时代中、 晚期~奴隶社会) ➢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包括: 刻木记事、绘图记事、结绳记事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单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奴隶社 会~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夏 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代
➢ 卢卡·帕乔利也被后人尊称为西方 “现代会计之父”。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马大学数学教授。
1494年,发表的名著《算术、几 何、比与比例概要》的第三卷第九 部第十一篇题为《计算与记录要论》, 是世界会计理论研究之起点,也是近 代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迄今为止,现代会计离不开复式簿 记,而复式簿记离不开卢卡·帕乔利。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文硕的《西方会计史——会计发展的五次浪 潮》(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把世界会计 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时代:
一、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奴 隶社会);
二、单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奴隶社会~文艺 复兴时期);
三、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发展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
这一阶段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著名的《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的正式出版为代表。本书的出 版,使得复式簿记的优点及方法很快为世人所认识,并广为流 传,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至1854 年,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出现,会计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 其主要特点是:
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 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 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 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 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 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 “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文艺复兴”(英语:Renaissance)这个词在 1855年为法国历史学家Michelet首次提出。
▪ 在财税方面,孔子反对聚敛;在开支方面, 提倡节用,取要得当,用要得当,算要得当。
▪ 孔子强调诚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唐宋时期——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 唐代:户部、比部 ■ 宋代
会计机构:会计司、审计司 账簿:流水账、誉清账 结账方法:“四柱结算法”
记账方法——复式;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 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记录形式——账户式。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1.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
➢ 1494年,意大利人卢卡·帕乔利著 《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数学大全》)一书,全面系统地 介绍了复式记账法。该书的问世, 标志着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也被 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一章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复式簿记在意大利的产生和发展
➢ 13世纪初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 了复式簿记的产生,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逐渐 发展成为借贷记账法。
➢ 这一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 (1211—1340年)。这一阶段以1211年佛罗伦萨银 行家采用的簿记为代表(这是目前保存的意大利最 古老的会计账簿,现收藏于佛罗伦萨梅迪奇的拉乌 莱芝纳图书馆)。其主要特点是: 记账方法——转账; 记账对象——仅限于债权债务人(人名账户); 记录形式——叙述式(借贷上下连续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