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秒表的读数练习
押填空题5:常见的测量仪器及读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

押填空题6:常考的测量仪器及读数本节内容包括了中考物理的所有常考的测量仪器,其中包括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
从近3年的广东省卷、深圳卷和广州卷发现、深圳卷和广东省卷每年的填空题的第1道题均考查对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今年深圳卷和广东省卷同样会对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的读数进行考察。
中考常考的测量仪器虽然有9个,但都是简单的送分题,考生务必拿下此分。
秘籍1.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cm;②确定起始刻度:6.00cm;③确定末端刻度:8.70cm;④确定物体长度:8.70cm-6.00cm=2.70cm.(2)注意事项:①视线与刻度尺垂直(如视线B);②读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③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需要估读的测量工具.秘籍2.秒表(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位置及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相加①分针的分度值:0.5min;②秒针的分度值:0.ls;③分钟:4min,过半格;①秒针:由于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0开始,秒针读数为39.5s;⑤确定时间:4min39.5s(或279.5s).(2)注意事项:大表盘读数时应注意小表盘中分针的指针是否过半格(半分钟),过半格大表盘的读数在30s之上,没有过半格读数在30s之下.秘籍3.温度计(1)读数步骤:①温度计的示数由下至上变大,则可确定所读示数为零上温度;②在40℃~50℃之间共有10小格,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③温度计液柱的液面与示数40℃以上的第8小格相平,则温度计的读数为40℃+8×1℃=48℃(2)注意事项:①读温度计示数时一定要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②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视线B)秘籍4.天平(1)读数步骤:确定砝码的质量一确定标尺分度值→确定标尺示数→相加①确定砝码质量:20g+10g+5g-35g;②确定标尺分度值:0.2g;③确定标尺的示数:3g+1×0.2g=3.2g;④确定物体的质量:35g+3.2g=38.2g.(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①天平放水平,游码归至零,测量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②标尺读数时应读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值;③测量过程中,平衡螺母是不能移动的.秘籍5.量筒(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①确定分度值:1mL;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8×1mL=18mL.(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秘籍6.弹簧测力计(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①确定分度值:0.2N;②确定弹簧测力计示数:2N+3×0.2N=2.6N.(2)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秘籍7.电流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流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0.6A;②确定分度值:0.02A;③确定电流表示数:0.4A+2×0.02A=0.44A.(2)注意事项:串联接入电路,“十”进“-”出.秘籍8.电压表(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①确定所选的量程:0~3V;②确定分度值:0.1V;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十”进“一”出.秘籍9.电能表(1)读数:①电能表上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如图所示电能表示数为248.6kW·h,即248.6度;②1920r/(kW·h)表示转盘每转1920r电路消耗的电能为1kW·h.(2)计算电能的方法:①W =W 末-W 初;②w=kw·h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亮亮同学做了如下测量:如图1,物体质量为:g ;如图2,停表读数为:s ;如图3,弹簧测力计读数为:N 。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

八年物理上册实验专项练习1、如图4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mm,物体的长度是 cm 。
图5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2)如图6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月19日~27日。
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 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 。
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 至少需要______s 。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
4、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 ;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
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
6、如图10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 ,塑料球的作用是 。
3 6 7 c图4 4 5 图图7、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 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2021年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 专题69 仪器使用与读数类中考问题(力学部分)(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69 仪器使用与读数类问题(力学部分)知识点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刻度尺构造2.刻度尺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一放。
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二看。
视线与刻度尺及被测物体垂直;三读。
估读到最小刻度值下一位;四记。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2)刻度尺使用中注意事项先要找准零刻度线,再看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注意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知识点2: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1.机械停表的构造与用途如图甲秒表的主要构造有: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C.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秒数)。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对于甲图秒表,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即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对于乙图秒表,使用前,转动秒表上端带滚花的手轮,上紧发条使用时,分为开始、停止、秒表清零三步。
(1)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指针开始走动;(2)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3)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清零,指针复位。
3.机械停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知识点3:用托盘天平测质量1.托盘天平的构造2.托盘天平的使用与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的使用】(1)看:称量(量程)和感量(分度值)。
感量是指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即最小称量。
表示天平的灵敏度和精度(标尺的分度值);称量是指天平能够称出的最大质量。
(2)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调: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
中考物理复习----仪器的使用及读数

2.某同学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是7.5 g,将物体放入量筒前后,量筒 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体积是 5 cm3,物体的密度是
1.5×103kg/m3。
3.如图8-3所示,有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量筒,若要量 取35 mL的水,应该选取__乙__量筒,请在所选量筒上画出液 面所在的位置。
图 8-3
4.某同学用实验室的停表测得某次跑1 000 m所用的时间,秒表示数如 图所示,则读数为 337.5 s。
5.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秒表读 数为 35.8 s;由此可以推算出小明的脉搏一分钟大约跳 75 次。
二、体温计和温度计
1.如图所示,寒暑表测出的气温是 -3 ℃。
2.小明同学用托Βιβλιοθήκη 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 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 衡,应使平衡螺母向 右 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木块,右盘添 加砝码,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 图乙所示,木块的质量是 62 g;若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没有 调到零刻度线处,测量结果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3.天平是用来测量__质__量___的仪器,如图所示天平标尺 的 分 度 值 是 ___0_._2_g_ , 被 测 物 体 的 质 量 是 __6_6_._8__ , 合 ____0_._0_6_6_8_kg。
4.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矿石的质量时,先把矿石放到已调平的托 盘天平左盘中,再通过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的办法,使托盘天 平再次平衡。当托盘平衡时,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及称量标尺上游码的 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矿石的质量是 78.4 g。
2. 如图 所示,属于电流表的是____甲__、__丙_;属于电压 表的是__乙__、__丁__。读出它们的示数:甲是___0_._7_A,乙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24.(1)刻度尺 秒表 (2)v=s/t (3)变速 (4)v2四、综合应用题 25.200s 26.8.1m/s 27.42min 第二章 声现象
11.C 12.(1)熔化 (2)甲、乙 (3)乙 甲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自主导学
1.液态 气态 液化 2.沸腾 蒸发 液体内部 表面 沸点 任何温度下 液体表面 3.压缩体积 基础练习
1.D 2.C 3.B 4.C 5.D 6.A 7.C 8.沸点升高 ② 水蒸气液化放出大量热,使人的皮肤损伤更严重 9.液化 压缩体积 10.蒸发 液化 11.(1)98℃ 不变 (2)97℃ (3)B A (4)如下图 图3-14 (5)此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在烧杯上加个盖子 提高练习
1.高低 振动的快慢 高 2.强弱 振幅 3.音调 响度 音色 4.20000 20 基础练习
1.B 2.A 3.D 4.A 5.C 6.A 7.B 8.D 9.B 10.C 11提高练习 12.D 3 .D 第3节 声的利用 自主导学
1.回声定位 声呐 2.能量 基础练习
1.A 2.B 3.D 4.D 5.D 6.D 7.D 8.B 9.A 10.750 提高练习 11.(1)高于20000赫兹 (2)能量 (3)真空不能传声 (4)3000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自主导学
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高中物理仪表读数

高中物理仪表读数一、读数记录时要注意“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运用在对结果的精确度表达的一种方式,如果给你一个数(如:0.0210),要确定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最后一个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有几个就是几个有效数字(如:“0.0213”就是三位有效数字),但结果真正有意义的只到倒数第二位,最后一位有效数是估计值。
例1:用最小刻度值为0.1cm (即: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如图1所示,因为该刻度尺精度0.1cm (即:1mm ),若以cm 为单位,则可以估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右图1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1.83 cm,其中0.03cm 是估读的。
例2:同样的刻度尺测量下面的木板的长度,如图2所示,如果认为刚好到2这个刻度值,则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2.00 cm,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于常用的仪器可按下述方法读数: ①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最小分度是0.1厘米的刻度尺(如:三角板),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是0.1A 的电流表(量程为3A ),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为0.1V 的电压表(量程为3V ),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②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最小分度是0.02A 的电流表(量程为0.6A ),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为0.5V 的电压表(量程为15V ),读到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是有效数字。
图2图1三、实例讲析一般来说:在中学物理中,仪表的读数问题有以下三种情况,有的仪表的读数记录是需要估读的,读数按以上所讲的规则进行记录。
2019-2020年人教版物理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基础实验器材和读数

基础实验器材和读数专题训练1.(1)图甲是用游标卡尺测量某金属圆筒外径时的示数,可读出该圆筒外径为cm。
(2)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棒直径时的示数,可读出该金属棒直径为mm。
解析:(1)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24 mm,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2 mm,游标卡尺第50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故游标尺读数为1.00 mm,所以该圆筒外径测量值为25.00 mm=2.500 cm。
(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2.5 mm,可动刻度部分最小分度值为0.01 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32.6×0.01 mm=0.326 mm,因此金属棒的直径测量值为2.826 mm。
答案:(1)2.500 (2)2.826(2.825~2.828均对)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打计数点5时,物块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打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打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v5= m/s≈1.00 m/s。
(3)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逐差法得a= m/s2≈-2.00 m/s2。
所以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00 m/s2。
秒表的使用

秒表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秒表的原理以及学习它的使用方法。
2、学会秒表的读数方法。
实验原理1、一般的秒表(停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S;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2、图中所示的最小分度是0.1s,即它的精度是0.1S。
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首先要上好发条,它上端的按钮用来开启和止动秒表。
第一次按压,秒表开始记时,第二次按压,指针停止走动,指示出两次按压之间的时间。
第三次按压两指针均返回零刻度处。
2、读数:所测时间超过半分钟时,半分钟的整数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半分钟的部分由秒表读出,总时间为两针之数之和。
实验结论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
因为机械表采用的是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 s更短的时间。
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周是15 min,每小格为0.5 min。
秒表的读数方法是: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秒表分为内外两个刻度盘,内盘每格是30s,外盘一周是30s,只要把两个的读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实验考点关于秒表的使用,目前单独考查的很少。
作为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一般只要会读数即可。
经典考题1、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_s.答案1.答案:3分48秒82.答案:;87.50 ;75.2 ;1.88数字计时器数字计时器和光电门一起组成气垫导轨的计时装置。
光电门的外形如图1。
它由发光器件(聚光灯泡或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器件(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组成。
通常使光敏器件处于亮(被光照)状态,在暗(光被遮)状态时向数字计时器迸出脉冲讯号,触发数字计时器计时或停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10.0s
2.6s
1、某同学测量一只铅笔的长度,测量了四次, 结果分别是:16.58cm,16.57cm,16.55cm, 16.56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测量结果是 16.57c,m准确值 是 16.5cm ,估计值是 0.07cm 。
2、四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
量物体的宽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c )
A、27.4cm
B、27.9cm
C、279.4mm
D、27.648cm
3.铅笔的长度是1.634分米,则测量时所用
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c )
A .分米 B.厘米 C.毫米 D. 微米
4、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 25.0cm,25.1cm,25.3cm,26.4cm,则测量结果中 26.4cm 数据是不正确的,测量所使用刻度尺 的最小刻度是 cm ,物体的长度更接近 25.1cm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测量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6、用皮尺测量时,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
则测量结果( B)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2
2
26
12
3
5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51
2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7min25.4s=445.5s
59
0 31
28 57
14 0 1
13
2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33 4 35
6
37
22 51
0cm 1
3.2cm
2
3
4
0cm 1
2
3
4
3.15cm
练习:读出下列各物体的长度。
5.5cm
0cm 1
2
34
56
78
6.0cm
0cm 1
2
3
4
5
67
8
1.66cm
0cm
1
2
0cm
1
2
2.27cm
1.40cm
0cm
1
2
读数训练
3min37.5s=217.5s
59
0 31
28 57
14 0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