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参
林下种植这种中药材,十年才能见收益,亩均产值高达60万!

林下种植这种中药材,十年才能见收益,
亩均产值高达60万!
野山参是一种滋补效果极佳的中药材,但是现在野山参很难买到了,因为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
目前,我国的人参种植,主要靠普通耕地种植以及林下种植,而林下种植又是唯一能够媲美野山参的药材,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巨大市场。
亩均收益至少30万元
以一亩地来算,普通人参高产种植,是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亩产可达600-800公斤,亩产大概可以到30万元左右。
而林下参的收益按照4公斤鲜参产出1公斤干参的比例来算,林下参每亩最高可以达到2800克左右,但是林下参特别值钱,20年以上的林下参现在的市场价格是280元左右每克,15年生的优质林下参也有180元左右每克,我们按照230元一克来算的话,每亩可以获得高达60万的收益。
林下种植最适宜
人参的种植地点不能乱选,不是逮个山地就能种好林下参,林下种参最好的选择还是阔叶混交林,最好能是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最
好是森林棕壤、沙瓤或者轻壤。
坡度最好是15-20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林下参的生长。
另外,刚买回来的种子,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漂洗一下,洗干净以后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时间不能太久或者太短,2-3小时刚好,然后再使用赤霉素把种子浸泡一天一夜,捞出来就可以播种了。
当然,人参种植需要系统化的学习,而且一般是10年以上才能见到收益,如果对这种药材感兴趣,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信息来源:三农中国。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林下参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之一,其品质和药效优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药品生产商的青睐,而林下参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对于其生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林下参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一、种植技术1、土壤条件林下参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土壤环境,它喜欢生长在湿润、肥沃、疏松且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环境中。
对于林下参的生长,土壤的酸碱度必须控制在6.5-7.5之间,同时土层深度要足够,才能让林下参的根长得更加茂盛。
2、气候条件林下参生长的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温度和光照,在适宜的范围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在温度方面,林下参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过高过低都会对其生长形成不利影响,对于光照方面,林下参是一种喜阴性植物,它喜欢在充足的散射光下生长,过强的直射光会对其生长形成不利影响。
3、种植密度林下参的种植密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一般来说,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这样容易导致林下参之间的养分和光线竞争加剧,生长不健康。
一般的,林下参的种植密度在每亩种植1000-1500株之间,这样不仅可以使其生长快速,还可以让其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以及土壤中的营养,形成品质更佳的林下参。
二、管理1、灌溉控制在林下参的种植过程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灌溉方法对于林下参的生长和发育非常有帮助。
一般来说,林下参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但是过度的灌溉会导致根系腐烂和土壤过湿,影响林下参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在灌溉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量,控制灌水的时间和频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林下参的生长。
2、施肥方法林下参的生长需要充分的养分,因此施肥是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般来说,肥料的选用应该以有机肥为主,这种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且能够均衡供应林下参种植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增加其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的时候,需要均匀撒布肥料,不要让其过多堆积在某个地方,也不要施肥过量,否则会对林下参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浅谈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林下参是一种高品质的中药材,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因而备受人们青睐。
但是,由于林下参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气温、土壤、光照等环境因素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其种植技术与管理也需要高度的关注。
本文主要就林下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作一些浅谈。
一、林下参的选择与准备种植林下参需要选择生长条件适合的地点,在地理环境和水土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种植土地中的树林位置进行准备,原则上树龄在10年以上的树种为宜。
在准备种植土地时,首先应该对种植土地进行测量,确定其面积,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后续的种植过程能够顺利实施。
根据林下参的生长习性以及地理环境和土壤质量等因素,结合经验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推荐种植人工栽培如鹿苏、仙丹、绿仙、罗汉等品种。
三、林下参的育苗和移栽育苗的方法有多种,如地栽,熏房、花坛等,以熏房和地栽较为常用。
在最适生长季节,也就是春季,将育苗的林下参苗移栽到土地上。
在秋季移栽的仅限南方的地区为适应当地气候,但要注意移栽时间的选定,避免极端天气出现。
四、林下参的基肥投入在移栽林下参苗时投入基肥,新植株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养。
在制定基肥投入方案上,根据土地养分状况和种植面积的大小,对于每亩土地一般投入30-40公斤的基肥,可使林下参在生长前期养分充足,有利于保证后期生长和发育。
五、林下参的灌溉管理林下参在生长期间,必须要保证土壤湿度,否则会使林下参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处理林下参的灌溉应尽量减少土地强度与水肥率的变化。
在成长旺盛的季节,每隔7-10天进行一次灌溉,以每次灌溉15-20升的量为宜。
在极端天气时需要根据气候变化对灌溉进行调整。
六、林下参的病虫害防治在林下参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病虫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有机肥,增加土地肥力,这样会有利于减少林下参遭受病虫害的概率。
在管理非常重要的过程中,要持续加强对林下参的养护、管理等措施,对其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及时解决,保证林下参的健康生长,从而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林下参种植条件和方法

林下参种植条件和方法一、选地野生人参是半阴半阳植物,适于肥沃潮湿的土壤,怕干旱和积水,土壤的PH值为5.5-6.5左右,主要生长在海拔300—900米的天然林下。
1、植被:以柞树、椴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间生胡枝子、榛柴等小灌木的林地为好。
树龄20年以上,树高10—15米,林向比较整齐,郁闭度在0.6—0.8。
2、土壤:土壤要求地下水位较低、不内涝,选择肥沃的含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一般多选用黄砂腐殖质和黑砂腐殖质土、壤土和砂质壤土,土壤PH值5.6-6.5。
3、坡度以15°-25°的高燥坡地、平台地为宜,超过25°的坡地不宜使用。
4、坡向以东坡、东北坡最佳,东南坡次之,但不宜选择北坡和西北坡,必要时可选择南坡。
二、整地1、规划;在选好的林地上进行规划,打档子,档子长8-10M,宽为6-7M,呈“井”字形或梯形,档与档之间留出0.5米的作业道。
2、清场:将档内的小灌木及杂草用锯子和镰刀全部清除场外,注意根茬一定要与地面一平,不必刨地。
三、选种及种子消毒1、种子来源:种子选用东北三省产的地道人参种子,二马牙和长脖芦品种最佳。
2、种子质量标准:选用上一年的成熟饱满、无病菌、无虫蛀的优质种子。
3、种子消毒:参籽用50%多蓖灵800倍液或代森锌2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捞出后至种子表面无水。
四、种子催芽1、催芽方法:采用室外催芽。
2、催芽日期:干籽6月中旬前开始催芽,水籽8月上旬开始。
3、催芽场地:选择地势高燥、北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场地,用森林土做床,高20公分,宽1米,根据种子多少,要求长度。
床面平整,表面铺纱布,然后将过筛的沙子按照2/4,过筛的森林土按照1/4,催好芽的种子1/4混拌在一起,湿度以手攥成团,扔地即散为宜。
拌均后摊在纱布上,厚度5公分为宜;摊平后上面在覆盖一层纱布,然后覆8公分森林土;紧好床帮,清好排水沟。
五、催芽管理1、倒种:前期每7天倒种一次,后期10天左右倒种一次,每次倒种将纱布上的森林土除去,打开纱布将种子倒匀。
林下参的功效与作用

林下参的功效与作用
林下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1. 改善免疫力:林下参含有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2. 抗炎镇痛:林下参中的活性成分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对于关节炎、风湿性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 保护心脏血管:林下参中的成分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抗氧化作用:林下参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的速度,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5. 改善睡眠质量:林下参中的一些成分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失眠和焦虑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6. 促进消化:林下参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可改善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林下参作为中药材,虽然具有上述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使用时需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不宜过量使用或长期服用。
同时,个体差异存在,对林下参可能有不同的反应,请注意观察服用后的反应并适时调整用量。
林下参简介

林下参简介
林下参又称育山参(籽货、趴货和池底参),是人为地把栽培参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任期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不除草、不动土,大约10多年才伤寒收取的半野山参,这种货的林下参也称为籽货。
其次为趴货,所谓趴货,就是林下参倒栽的林下参,换而言之,就是移山参。
这又分为家移和山移,家移是指从家里田园之地把人参移植到适合人参生长的山林之中,山移是指把山间的野参人参的幼苗移植到家里田园附近,任其自由生长。
池底参,这是指起参人起参后落下的人参,后期任其自生自灭,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生长的人参。
林下野山参药用价值极高,具有大补元气、强化人体器官功能、生津止渴、生精壮阳、生血补血、养颜美容、醒神开窍、宁神益智、提高大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机制、生机旺盛、青春永驻。
林下参常用于病后体虚、食欲不振,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尤其是“独参汤”,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神效。
在林下参的化学成分研究上,从林下参中分离得到了多种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b1、Rb2、Rc、Rd等等。
大量的研究证实表明,Rb1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b1、Rg1对脑血管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人参皂苷Rb1对免疫系统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可以增强人和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
人参皂苷在体外能杀死肿瘤细胞,在体内不仅能抑制肿瘤,而且与肿瘤坏死因子有协同抗癌作用,人参皂苷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反应作用。
目前,林下参种植与运用的日益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
林下参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林下参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林下参的概述林下参,又名地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亚洲地区。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价值。
林下参被用作中药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根部被广泛使用于中医方剂和草药制剂中。
2. 林下参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林下参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下面列出了其中一些常见的:•强肾助阳:林下参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肾阴虚、阳痿、早泄等问题。
•舒筋活血:林下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脉,适用于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
•补肝养血:林下参能够滋养肝脏,促进血液生成,对贫血、乏力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清热解毒:林下参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口腔溃疡等症状。
•益气补中:林下参可补益气血,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疲劳、虚弱等有辅助作用。
•降血压:林下参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抗衰老:林下参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3. 如何使用林下参林下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使用,如下所示:1.煎汤饮用:将林下参洗净,切成小片,加入适量水煎煮20分钟,可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煎汤饮用。
每日1-2次,每次可饮用100-200毫升。
2.口服颗粒:市场上常有林下参制成的颗粒剂,可以按照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服用。
3.炖煮食用:将林下参与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增加食物的药用价值。
常见的食用方法有林下参炖鸽子、林下参炖乌鸡等。
注意事项:使用林下参时需要遵循以下的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4. 林下参的副作用与禁忌尽管林下参具有许多药用价值,但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列举如下:1.副作用:–长期高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口渴等不良反应。
2.禁忌:–脾胃湿滞、痰湿内停、高血压等病症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
5. 总结林下参作为中药材,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价值。
东北林下参种植

东北林下参种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区,在东北地区的林下参种植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林下参种植是指在已经成熟的森林地上栽种人参。
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利用森林资源,还可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东北林下参种植的情况。
首先,东北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林下参种植。
东北地区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人参的生长。
此外,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尤其是长白山一带的原始森林更是适合林下参的种植。
因此,在东北林下参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的特色产业。
其次,林下参种植在东北地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林下参的种植,可以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林地的生态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另外,林下参的种植也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林下参种植对东北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东北地区林下参种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寒冷,人参的生长周期比较长,需要更加耐寒的人参品种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其次,由于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这些都给林下参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东北地区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因此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北地区相关部门和种植大户们也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他们通过引进更加适应当地气候的人参品种,不断改良人参的种植技术,提高了人参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他们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促进了林下参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他们也积极开拓市场,寻找更加广阔的销售渠道,提高了林下参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东北林下参种植在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已经成为林业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
通过林下参的种植,既可以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又可以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下参,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式种子。
自然生长10~20年以上,也称为籽海山参,年限越长,其价值也随之猛涨。
其特点是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形体特征可与野山参相媲美。
品质上虽不能于野山参相论,其价格也让人吃惊,鲜货每市斤1.5-2万元左右。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和昂贵的价格另人神往。
野山参、充山参、园参等是人参的总称。
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形成了根的外形即:芦、体、纹、须、皮,内在的养份不同,其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
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我们东北三省是人参的故乡,多年来的过度采挖,野山参已面临绝迹。
由于林权政治政策出台,给播种林下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之出现了不少金庸笔下的“药王谷”。
林下参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地。
切三年就结籽收入。
播林下参,用的种子有讲究。
一棵有价值的林下参,讲根、体、皮、纹、须及珍珠点。
故种子最好选本地长脖芦参籽或本地二马芽参籽。
播林下参的方法也有讲究,有林下条播,有林下棚播,有野播,还有将山皮土拉回家里在园田棚下管理的。
总之,你要能培育出歌谣所述的:“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
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珍珠点点长又清。
”选地:海拨240以上东西走向山脉的阳坡,坡度25--55之间较好。
土质:最好上面黑腐土,下面黄沙土,含量20%--40%为好。
选场:天然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次生林,郁闭度0.4--0.6之间。
人参种子长脖子芦籽每千克20000粒以上,每亩6市斤左右。
园田棚栽要全阴棚,离地70公分左右。
收获:三年后可收种子,12--15年可收获。
1、林地的选择树龄在20年以上,树种以椴树、白桦、柞树、山榆、核桃秋、色树等阔叶林为好。
林下还要有榛柴、胡枝子、刺五加、五味子等灌木和山艾蒿、野豌豆、宽叶台草等草本植物构成双层遮荫,郁闭度最好在0.6—0.8。
土壤要求有丰富的有机质,要肥沃、疏松、不渍水,土壤温度适宜,蓄水透气性良好。
空气湿度是40—80%,土壤湿度在40—50%左右为宜。
林地坡度在25度以下为宜,坡向以东南、北坡、西坡为好。
2、林下播种林下播籽培育野山参,一种是在选择好的林地,春秋播干籽和夏秋季播鲜籽;另一种是春、秋两季播种催芽籽。
播种催芽籽比播种干籽参苗可以早出土一年。
播籽时先开6—8厘米长条穴,每空播二粒种子,穴距20厘米。
再一种是穴距100厘米,每穴5粒种子,种子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穴开的不要过大,穴周围的树须根、草根、草皮都不要破坏。
在穴内掺活黄土60%,穴深8厘米,播籽深度3厘米。
做法是:播籽前把穴内土整均匀,整平,然后开槽3厘米,在种籽下面铺上薄石片,(石片以五分硬币大为宜)没有石片的地方,把线性黄土用手捏成小薄饼,然后把种子放在黄土饼上。
然后再覆盖3—4厘米厚的树叶。
林下播野籽的另一种方法是不作穴,用长20厘米,粗1厘米的木棒,一头削成尖状,在选好的林地内,确定播籽的地块扎眼,深4—5厘米,间隔20厘米,每个孔眼放1粒催芽断根尖筛选后的种子,然后把孔眼盖实,把枯枝落叶覆回原处。
3、林下移栽从二年生或三年生园参小苗中再挑选圆膀长芦,类似横灵体,支根八字型,须根清晰的参苗,移栽到林下。
在十月中旬或春季立夏之前较适宜。
要开圆型穴,穴的直径10—12厘米(主要根据参苗须根的长短而定)。
穴的深度要达到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
移植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人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然后把参苗放在上面,把参的形态摆好再盖一层活黄土,然后把拌均匀的黑黄土(黑黄土比例4:6)覆盖上,要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后形成小坑积水料参。
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上5—6厘米厚树叶。
有条件的可以摘掉花蕾,助长参根增重。
在林下不论是揪籽还是爬苗,都要防止鼠害(瞎耗子)。
林下发展人参危害最严重是鼠害,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办法可参照园参鼠害防治。
就目前的林下发展山参技术水平,播籽和爬苗的山参出苗后,会再现一些轻微病害,但尚不需要用药剂防治。
因为播种密度较大,自然保苗率已足够生长,而且会取得很高经济效益。
但如果出现成片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但用药浓度要减少,可根据参龄酌情而定。
年生园参小苗中再挑选圆膀长芦,类似横灵体,支根八字型,须根清晰的参苗,移栽到林下。
在十月中旬或春季立夏之前较适宜。
要开圆型穴,穴的直径10—12厘米(主要根据参苗须根的长短而定)。
穴的深度要达到10厘米,拌上活黄土摊平穴面。
移植前把穴土开6厘米深小沟,放一块能衬托人参苗主体的薄石片或纯黄土土饼,然后把参苗放在上面,把参的形态摆好再盖一层活黄土,然后把拌均匀的黑黄土(黑黄土比例4:6)覆盖上,要高于原地面5厘米防止穴土沉实后形成小坑积水料参。
覆盖完土以后,再覆盖上5—6厘米厚树叶。
有条件的可以摘掉花蕾,助长参根增重。
在林下不论是揪籽还是爬苗,都要防止鼠害(瞎耗子)。
林下发展人参危害最严重是鼠害,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办法可参照园参鼠害防治。
就目前的林下发展山参技术水平,播籽和爬苗的山参出苗后,会再现一些轻微病害,但尚不需要用药剂防治。
因为播种密度较大,自然保苗率已足够生长,而且会取得很高经济效益。
但如果出现成片死亡的病害时,可用少量药剂防治,参照园参病害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但用药浓度要减少,可根据参龄酌情而定。
集安市辉山林场万亩林下参示范基地项目简介[原著]辉山林场是目前吉林省内筹建最大的一家私有林场,注册资金:1100万元,其中:固定资金:10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发起人:张秋虹、张绪成、刘恩生。
自今年4月开始运作以来,到目前为止,林场场房总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
其中建筑面积674平方米。
购置林地总面积28138.9亩,林木总蓄积13.2万立方米。
该林场施业区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青石镇和台上镇。
均属集体林地的天然林。
分秋皮(6个林班)和中兴(1个林班)两个施业区,以探讨经营公益林为主,占总面积的92.6%。
现已总投资800万元,经辽宁国友大正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评估,林地、林木资产价值3.4亿元。
林场计划安置员工54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7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人),护林员5人,后勤2人。
都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可解决社会下岗人员就业40人。
该林场以森林生态公益林示范功能建设为主,抚育经营为辅,集森林资源综合开发(林下参发展、经济植物栽培、生物养殖)、旅游开发于一体,打造特色私有林场。
该林场确定野山参标准示范区总面积为2万亩, 现已种植面积1万亩,分别为1-15年生。
该示范区现野山参总价值为35亿元。
基地将按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组织实施。
林场已与吉林省人参研究院、吉林省左家特产学院,哈尔宾中医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建立协作关系,依托这些单位进行野山参繁衍护育研究。
二、项目简介(一)项目名称:万亩林下参示范基地(二)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集安市辉山林场法人代表:王梁,男,汉族,39岁,大专文化,辽宁省沈阳市人。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集安市民间栽培野山参较早,有近30年的历史。
但很不规范,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基地,为规范化管理,有必要进行林下参基地示范项基地建设。
野山参生长对纬度、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坡向等自然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
因其药用、保健价值奇特,产品十分稀缺,而被誉为珍世奇草“百草之王”。
野山参极难繁育,原因是种子有一层坚硬的表皮,自然脱落无法生根发芽,向来是靠鸟类(棒槌鸟)过腹,未消化的种子在鸟类体内经过胃液和高温浸泡后,破坏硬表皮,植入土壤才能繁育。
且多藏于深山老林之中,加之多年的采挖,现在的野生资源极为稀有,其价值甚至超过黄金。
人工种植只是代替了“棒槌鸟”的催芽功能,通过高温促使种子表皮破裂、生根发芽,其他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均不改变,种植野山参常主要以根入药,近些年研究发现,基茎、叶、种子也可入药,可以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增进性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强化骨髓的造血机能等。
野山参、林下参、园参等是人参的总称。
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形成根的外形,即:芦、体、纹、须、皮,其内在的养份不同,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
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人工林下参作为野山参的替代品,近几年在东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有的已成区域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林区老百姓的主要经济发展项目和经济收入的来源。
集安市辉山林场主要经营公益林,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平衡和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对于公益林区保护森林植被,促进生态林业发展,计划通过发展山参种植基地来对公益林经营进行尝试。
(五)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期限:1、建设地点: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2、建设内容及规模:新建设野山参繁衍护育基地1万亩。
生产野山参(鲜货)44万公斤。
3 项目实施进度: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提出项目可研,呈报上级审批立项;从2011年至2015年,分五年实施,每年2000亩。
截至目前,林场与全村 70多户农户签订合作意向,由林场负责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回收产品,带动农户发展山参种植。
(六)建设模式:该种植基地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市林下参产业的发展。
(七)、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670万元(20年一个周期)。
其中:建设投资1870万元(看护房6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800万元;需国家投资:10000万元。
(八)、经济效益预测:销售收入369.6亿元;税金 27.72亿元;利润341.61亿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
集安市林下参GAP种植技术规程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规程以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制定集安市林下参生产技术标准及规范化种植的综合技术指标。
本规程同时适用于集安市林下参主要生产区。
本规程适用于林下参从种子选择到选地、整地、播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运输。
3 林下参GAP产品的定义林下参,又称育山参(籽海、籽货、籽上山、海货),是人为地把园参(Panaxginseng C.A.Mayer)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大约10多年后才收获的半野生山参,其质量可与同龄的纯山参相媲美。
我们所种植的林下参为DB/2100B38001~6~87《人参品种标准》中的大马牙、二马牙和长脖品种。
林下参GAP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或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中药材GAP要求制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采收、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GAP要求和国家药典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