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乃珊:乳腺筛查诊断中的X线检查方法
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简介

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简介611130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是医学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单介绍这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乳腺X线摄影检查与MRI检查的临床应用X 线摄片可以显示乳内肿块,细小钙化,是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医生不能触及的乳腺肿块、结节,尤其是表现为钙化的早期恶性病变。
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即使临床诊断乳腺癌已很明确时,仍应进行乳腺 X 线摄影,因乳腺 X 线摄影可帮助明确肿瘤的位置、肿瘤的浸润范围、有无多发癌灶以及对侧情况对比。
MRI 主要应用于X线表现不明确或评价困难者,乳腺组织致密、非对称的高密度及难以解释的细微钙化者;超声检查难以定性的病变;乳腺癌高危人群:家族史,乳腺癌易感基因阳性者;保乳手术的病人:术前排除多灶或多中心性病变,了解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及胸壁肌肉有无浸润;鉴别乳腺癌手术或放疗后纤维癜痕组织与残余癌肿,判断复发与否;以及新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疗效的评价;动态增强 MRI ,同时显示病变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是乳腺疾病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
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的特点与优缺点乳腺X线摄影的优点有以下几点:对钙化灶敏感度高,可以发现细小的钙化灶,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于腺体、导管、纤维间隔、皮下组织等乳房正常组织结构成像效果好。
乳腺X线摄影的缺点主要在于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穿透力差,乳腺密度越高,越难发现病变,因此不推荐年轻女性做乳腺X线检查。
另外,乳腺X线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检查适应性受限。
MRI检查乳腺疾病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软组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晰地看到乳房的正常结构以及病变组织的大小、范围和侵犯情况;无辐射,对年轻女性的乳腺检查更为安全;可以在一次检查中获得整个乳腺的成像,有助于对多病灶和多中心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乳腺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

(一〕暗室清洁
在每个工作日开始进行任何照片冲洗之 前,要对暗室进行清洁,尤其是冲洗机 的送片托盘要重点保洁,以防止灰尘在 乳腺照片上形成粒状的白色伪影。ACR 的建议标准是:暗室清洁度的判断标准 是增感屏的清洁程度,即乳腺照片上白 色伪影的数目。
(二〕增感屏清洁
每周至少1次对乳腺摄影专用增感屏进行 清洁和维护,以减少灰尘和污物导致的 伪影。ACR的建议标准是:在常规灯光 下观察乳腺照片上的白点伪影,作为增 感屏清洁频率的指标。
4、自动曝光控制或半自动曝光控制 多 采用电离室自动曝光装置控制,可自动、 半自动和手动设定kV、mAS,双靶乳腺 机可根据乳腺的致密情况和厚度自动更 换靶面。
5、加压装置 有至少4种各种类型的压迫 板可供选择,如半圆形、长方形、正方 形等,有压力表显示,可以自动或手动 压迫。乳腺摄影时,必须对乳房压迫使 其厚度一致〔一般5cm左右),不然就 会出现乳腺前部曝光过度而底部曝光不 足的现象。压力不宜过高,以免引起严 重不适或疼痛。
钼靶x线管可以输出具有17kev能量的特性x线满足乳腺摄影的成像要管电压在40kv以下的低能量x线在身体内主要是以光电效应被吸收光电效应吸收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扩大了x线的吸收差使密度相差不大的肌肉脂肪等软组织的对比度大大提高从而照片中的各种软组织影像更为清晰
乳腺X线摄影技术
广医二院 黄苏萌
1913年德国的Saloman最早开始进行乳 腺癌X线诊断的研究,1930年美国的 Warren采用细颗粒胶片及增感屏技术进 行乳腺摄影,以上的摄影方法都是使用 的钨靶X线机,成像质量欠佳。1960年 美国的Egan 采用大mAS、低KV、无增 感屏方法进行乳腺摄影,图像质量又有 所提高。
1970年法国首先推出专供乳腺及其它软 组织摄影用的钼靶X线机,这是乳腺X线 摄影技术的一次突破,使乳腺的细微结 构和对比度明显提高。
乳腺机X射线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乳腺机X射线性能检测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规范乳腺机X射线性能检测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从事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质量控制性能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常规操作,质量控制人员检测、校正仪器,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监督仪器的使用维护。
3. 检测所用仪器及模块表3-1 仪器及型号4.质量控制性能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表4-1 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1.质量控制性能检测操作方法4.1. 标准照片密度4.1.1. 将4cm 厚的专用检测模体置于乳腺摄影乳房支撑台上。
将装有胶片的暗盒插入乳房支撑台的暗盒匣中。
4.1.2. 在自动曝光条件下曝光,冲洗胶片,测量距胸侧边沿4cm 处照片长轴中心的光密度,并与基线值进行比较,基线值的光密度在1.4D~1.8D 范围内。
4.2. 胸壁侧射野的准直4.2.1. 将装有胶片的暗盒插入乳房支撑台的暗盒匣中,调整光野与胸侧支撑台边沿对齐,进行曝光,冲洗胶片。
4.2.2. 观察胶片,胸侧胶片边缘应全部曝光。
4.3. 胸壁侧射野与台边的准直4.3.1. 将装有胶片的暗盒于乳房支撑台底部,胸壁侧暗盒超出支撑台边沿4cm 左右,进行曝光,冲洗胶片。
4.3.2. 用刻度为1mm 的钢制直尺测量照片上曝光区域边沿与台边的距离。
4.4. 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4.4.1. 将装有胶片的暗盒插入乳房支撑台的暗盒匣中,调整光野与胸侧支撑台边沿对齐,并在四边作好光野的标记,进行曝光,冲洗胶片。
4.4.2. 用刻度为1mm的钢制直尺测量光野与照射野相应边沿的距离。
4.5. 自动曝光控制4.5.1. 乳房支撑台上分别放置2cm、4cm、6cm 厚的模体,将装有胶片的暗盒分别插入乳房支撑台的暗盒匣中,在自动曝光控制下分别进行曝光。
4.5.2. 测量距胸侧4cm 处照片长轴中心的光密度,2cm 和6cm 模体影像光密度分别与4cm 影像光密度值比较。
4.6. 管电压指示的偏离4.6.1. 应采用非介入方法,如用剂量仪进行检测。
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诊断共识

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诊断共识乳腺 X 线摄影检查和诊断共识何之彦乳腺 X 线摄影是检测乳腺疾病的重要影像手段。
乳腺 X 线诊断除了需要医师掌握乳腺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之外,还必须熟悉乳腺X 线阅片程序、专用术语和报告规范。
为了使国内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技术要点、诊断程序和质量控制原则,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学会乳腺学组专家几经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乳腺 X 线摄影的应用范围乳腺X 线摄影装置分为屏片系统和平板数字化系统。
屏片摄影机采用传统的模拟式乳腺成像,以胶片为成像载体。
平板数字化摄影机又称整板(或全野)数字化乳腺摄影机。
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r radiology,CR) 的放射剂量较高,且图像分辨率较低,故不推荐乳腺X 线摄影采用普通 CR。
一、适应证诊断性乳腺摄影和筛查性乳腺摄影。
二、适用年龄及检查频次1.年龄低于 25 岁:一般不推荐行乳腺 X 线摄影。
2.年龄为 25~ 35 岁:临床检查怀疑为乳腺恶性病变。
3.年龄高于 35 岁:临床检查怀疑为乳腺良、恶性病变。
4.正常人群普查:36-40 岁及 55 岁以上妇女每 1.5-2.0 年行乳腺 X 线摄影检查 1 次,高危人群检查周期可缩短为每年 1 次;41-54 岁妇女每年建议行乳腺 X 线摄影 1 次。
三、最佳检查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检查尽量避开经前期。
最佳检查时间是月经来潮后 7-10d。
绝经期妇女检查时间不做特殊要求。
四、一般禁忌证除非因为怀疑恶性钙化等特殊情形,且不能采用其他检查方式替代,孕妇通常不进行乳腺X 线摄影检查。
6 个月内准备妊娠的妇女也不宜行此检查。
乳腺 X 线摄影技术一、投照方位命名原则根据 X 线自 X 线管到成像物质的方向,结合人体解剖方位来确定。
应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译名或概念含混的名称。
二、常规投照投照技师站位应在被检测乳腺的对侧。
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和内外斜位,酌情可用侧位替代内外斜位。
1.头尾位:确定局限性病变的内外空间位置。
第五章 乳腺软X线摄影

乳腺检查方法
①外科触诊 ②乳腺X线检查 ③乳腺超声检查 ④乳腺MRI ⑤PET-CT ⑥实验室检查
乳腺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外科触诊 乳腺X线 超声 敏感性 27.6% 77.6% 75.3% 特异性 99.4% 98.8% 96.8% 准确性 98.8% 98.6% 96.6%
这种单色性较强的特性X线的特点是,波长较长,利用这一特性, 钼靶软X线机,其机械结构是按乳腺生理特征设计。 阳极为散热良好的铜体上镶钼,熔点高(2610º C),焦点小,
倾斜角19°,阳极接地。
设备
暗盒 软X线摄影一般不用铝质或胶木暗盒,多采用
吸收系数较小的纸板做成胶片夹。为了适应乳腺摄影, 可将胶片夹的一边制成凹弧形,使孤面贴近胸壁,能 包括较多的乳腺组织,尽可能减少检查盲区。 用的软X线。因此,软X线摄影时一般只用单屏,即保 留近摄片台的后屏。欲观察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应选 用高清晰型增感屏。 胶片,并注意屏-胶光谱匹配,如产生黄绿色荧光的增 感屏需配用感绿胶片,最好选用乳腺摄影专用的全塑 暗盒和胶片。
常见的乳腺类型
(4) 哺乳期乳腺:
乳腺腺体呈不均 匀性大片致密影, 边缘模糊,脂肪 的带状透亮线变 窄或消失。
常见的乳腺类型
(5)绝经期乳腺:
乳腺主要为脂肪组
织及结缔组织,腺
体萎缩,表现为在
低密度背景下向乳 头方向集中是条索 状或网状影。
正常
正常老年萎缩型
正常老年萎缩型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
也称软组织摄影。
软X线摄影适用于组织器官较薄、不与骨骼重叠且有效原子序
数较低的软组织,如乳腺、侧位喉部等; 早期开展的软X线摄影:乳腺摄影、喉部软组织摄影、鼻咽部软组织摄影、
乳腺X线摄影诊断规范

乳腺X线摄影诊断规范一、检查技术(一)检查前的准备:为了获得符合乳腺疾病诊断需要和筛查要求的高质量图像,乳腺摄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技人员与被检查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医技人员应该耐心的向被检查者解释检查过程、体位及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使之放松。
在检查过程中得到被检查者充分合作。
正确摆位是获得高质量乳腺X线图像的关键环节。
投照技师应了解病人本次检查目的。
并对症状、病程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既往病史,婚育史,月经周期,家族史,其他影像学检测结果等进行补充记录。
乳腺X线摄影检查应尽量在月经后期进行,但对病变明显、触诊显著的患者,则不受时间限制。
(二)投照体位:乳腺X线摄影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The craniocaudal projection, CC)及内外侧斜位(The mediolateral oblique projection, MLO)。
一张较好的CC位图像显示如下:乳房在片子的中央,乳头切线位,可见小部分胸大肌,内侧乳腺组织应全部包括在片中,外侧乳腺组织尽可能包括在片中。
一张好的MLO位图像显示如下: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可见,较松弛,下缘达到乳头水平,乳头在切线位,部分腹壁包括在片中,但与下部乳腺分开,绝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
乳腺组织外缘可见乳头的轮廓;乳腺后方的脂肪组织被很好地显示出来,乳房无皱褶。
对于CC位及MLO位显示不良或未包全的乳腺实质,可以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以下体位:外内侧位(LM)、内外侧位(ML)、内侧头尾轴位(MCC)、外侧头尾轴位(LCC),尾叶位(CLEO)及乳沟位。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常规体位上发现的异常改变,可以进一步采取一些特殊的摄影技术,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技术。
二、诊断:(一)一般概念:1、熟悉临床信息: 掌握临床信息对乳腺摄影诊断非常重要,必要的基本的临床信息应包括症状、病程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既往病史,婚育史,月经周期,家族史,其他影像学检测结果及本次检查的目的等。
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

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正文:⒈引言乳腺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对乳腺的X射线、超声波、磁共振等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定位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⒉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的常见方法⑴ 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摄影机将X射线透过乳房组织,并在X射线感光片上产生阴影图像,用于观察乳房内部的病变情况。
X射线摄影能够显示乳房的轮廓、密度和结构特征,对于肿块、钙化灶等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⑵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乳腺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来揭示乳腺内部的异常情况。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乳房的内部结构、肿块的形态、边缘、血流情况等,对于乳腺囊肿、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⑶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利用磁场和电磁波产生的共振信号来获得乳腺的图像。
磁共振检查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对于乳腺的结构和血供情况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它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定位和分期有着很高的价值。
⒊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的步骤⑴患者准备在进行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女性在月经的前一周或月经结束后较适合进行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因为此时乳房组织较松软,对于检查的准确性更有利。
⑵检查流程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的具体流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戴上专用的防护围裙,然后按医生的指示完成不同影像学检查的步骤。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保持身体平静。
⑶检查结果的分析与解读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的结果通常由医生进行分析与解读。
医生会根据影像学表现、病史和其他临床信息,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可能的诊断,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⒋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乳腺病变影像学检查的示意图、影像学报告样本等。
乳腺X射线辐射源检定操作细则

乳腺X射线辐射源检定操作细则
乳腺X射线辐射源检定操作细则
为规范实施医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参照国标《医用乳腺X射线辐射源》JJG1145-2017,结合我单位检测设备,制定《乳腺X射线辐射源检定操作细则》。
1.乳腺腺体平均剂量
1.1普通乳腺数字X射线摄影(2D)
将4cm厚的PMMA模体放置在乳房支架台上,模体边沿与乳房支撑台胸壁侧对齐。
选用临床所用对4.5cm厚的人体乳房的AEC曝光条件进行自动曝光。
然后移去PMMA模体,将剂量仪探测器放置在支撑台上,选用相同条件进行手动曝光。
1.2乳腺数字体层合成摄影(3D)
将4cm厚的PMMA模体放置在乳房支架台上,模体边沿与乳房支撑台胸壁侧对齐。
将乳腺摄影设置成体层合成摄影模式,获取临床常用的3D模式时4.5cm 厚的人体乳房的AEC曝光条件。
然后移去PMMA模体,将设备调至2D模式,将电离室探测器放置在乳房支架台上,选用相同条件进行手动曝光。
2.分辨力
将两个高对比分辨力卡分别呈水平和垂直方向放置在乳房支架台上,选用适当条件进行手动曝光。
3.半值层
将探测器放置在支撑台上,将压迫器调至焦点与探测器之间约二分之一处,使用管电压28kv,适当电流曝光条件曝光,读取半值层、曝光时间读数。
4.管电压
采用非介入方法,分别在焦点大和焦点小的状态下测量。
选取常用的管电压,在三个不同的KV档条件下曝光,读取每此曝光的管电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