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的文献综述
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_文化研究论文

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_文化研究论文从创世神话看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_文化研究论文[摘要]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人类起源及存在的整体思考与想象,不同的创世神话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
了解中西方重要的创世神话有利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些中西创世神话的概述来比较中西文化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关键词]创世神话中西文化价值取向差异创世神话是原始人类对开天辟地、万物生成、人类起源及存在的整体思考与想象,下面我们看一些关于中西创世神话的叙述。
一、中西创世神话的概述西方创世神话主要包含希腊创世神话与希伯来创神话。
根据赫希奥德《神谱》记载,古希腊创世神话有完整体系的谱系,分新旧两系。
宇宙从最初天地未分的形态“卡奥斯”--地母“该亚”--天神“乌兰诺斯”--十二提坦神,形成了旧系神谱;后经长期繁衍结合,生出宙斯,宙斯又制服父亲克罗诺斯,并迫使其吐出被吞掉的兄弟姐妹,推翻旧神系,然后以抓阉的方式掌管上天和众神,建立起新神系:奥林匹斯神系。
先觉者普罗米修斯按天神的样子用泥土塑造人类,知慧女神雅典娜把灵魂的呼吸吹送给人类,使他成为大地的主人。
基督教文化是希伯来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在基督教创世神话中,创世神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圣经》里有这样的叙述:起初神创造天地。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较之西方创世神话体系,中国的创世神话则显得较为复杂,下面我们看二则书中关于创世神话的记载。
盘古开天辟地,《太平御览·三五历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女娲练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以神话视角反思中西文化差异

以神话视角反思中西文化差异作者:何琦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2期(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以中国神话为代表的东方神话和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不仅是各自领域璀璨的文学珍宝,给蒙昧时期的人们以启迪,而且通过比较中西方的神话,也可以探寻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起源以及人文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神话比较文学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 G1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20-01人类自起源起历经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神话便是其中流传最久,传播范围最广,极具戏剧性的文学形式。
作为远古人类的主要文化形式,神话是远古人民在面对大自然时,对自然力的形象化解释。
神话表达了原始时代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力和支配自然力的愿望。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神话随着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不断地成为当代人了解各民族远古文明,了解其宗教、艺术、和哲学根源的途径之一。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之胚芽,神系的差异,神性的不同折射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各民族的文化属性,了解中西差异不仅有助于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审视自己的文化属性。
比较中西方的神话,不难发现面对不可认知的大自然,远古的中西方尽管彼此并不了解,但透过神话可以发现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某些相同的认识。
在中国女娲用黄土来造人,用黄土做成的是富贵的人,而泥点溅落变成的则是贫寒下贱的人或者残缺的人。
与之相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休斯也是用泥土并借助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帮助造出了人。
在人类的起源上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都运用上了泥土,显示了远古人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在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源头的认识上的同一性。
中西方的神都具备主宰万物,无所不能,无处不在,且长生不死的能力,即宇宙存在,神便存在。
神左右人们的生活,甚至主宰人们的感情世界。
在人神关系上,中西神话都不约而同地强调神对人的绝对统治权,这符合封建时期统治者的统治利益。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张雅然摘要:神话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折射,一个记录,通过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根本。
对中西方神话的进一步分析探究,可以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可以总结为四条,唯天论与唯命运论、民主与专制、性压抑与性开放、仁义与自由。
唯天论与唯命运论,初步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民主与专制,揭示了长久以来中西方政治结构的构成由来,为什么封建社会能在中国统计达3000 多年;性压抑与性开放,昭显了中西方社会对于“性”的看法;仁义与自由,解释了中西方的战争的不同与所出现的英雄的不同。
关键词:神话;命运;民主;法制;性;仁义;自由正文: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做过很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神话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
安特鲁.兰对神话解释为“野蛮人是好奇的,最早科学的模糊冲动已在他们的头脑中起着作用,他渴望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进行解释,并在这种解释中寻找到自己。
[2]总之神就是人类在蒙昧时期” 所创造的,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一种臆想和思想反映,并且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加以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神的系统看似浪漫和荒诞,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通过神可以看到古代人的一些行为准则、风俗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又直接或间接的对后世文化教育、思维想象、组织机构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神(重点是希腊神)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走向,决定的不同的文化。
一、神系的构成第 1 页共 9 页中国的神是松散的、含混的、零落的、不成体系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各自为政、各不相连,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历程,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类似西方神系的系统。
甚至没一个像宙斯那样的最高主神,仅有一个神的行政管理者玉皇大帝,但他又受重重压力,管理范围仅限定为中央,西天灵山管不着、冥府管不到、诸菩萨管不了。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便捷,全球文化正飞速发展并不断交流碰撞。
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西方的文化习惯,于是很多人对于西方文化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极端。
一是“全盘否定”,认为本国文化一切都好,西方文化全是糟粕,不肯接收;二是“完全西方化”,即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迂腐落后的,于是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在神话背景下的中外文化对比分析,使得读者对于中西方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从而让否定外来文化的人能够逐步接受,让全盘接受的人能够有选择的接受传统文化。
【关键词】神话;中外文化;差异解读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myth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 global culture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communicating and colliding constantl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western cultural habits around us, so many people have two extremes about western culture. One is "total negation", believing that everything in our culture is good, and all western culture is dross and unwilling to accept; the other is "complete Westernization", which means that western culture is advanced, whi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pedantic and backward, so we completely aband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ccept western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reader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yth, so that people who deny foreign culture can gradually accept, so that people who fully accept can selectively accept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my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ces目录一、中西方神话的核心内容 (5)(一)神的诞生 (5)1.创世说 (5)2.飞升说 (5)(二)神的陨落 (6)(三)神的谱系 (7)二、中西方神话主体折射的神性和人性 (8)(一)中国神话的精神内核 (8)(二)北欧神话的精神内核 (9)三、中西方神话中的正邪角逐 (9)(一)黄帝战蚩尤 (9)(二)诡计之神——洛基 (10)四、结语 (11)引言神话是早期的原始人类想像并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故事。
中西创世神话及其文化观念差异之比较

中西创世神话及其文化观念差异之比较摘要对于中国、古希伯来和古希腊等古老而源远流长的文化而言,神话在许多方面折射出文化的精髓,并以显见或者深层隐匿的方式作用于世世代代作为个体的人,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具有恒久的价值和魅力。
本文拟从宇宙起源、泥土造人和洪水灾难等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希伯来和古希腊文化中的创世神话进行比较,旨在解读出各民族在宇宙观、人性观和人神关系等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关键词:创世神话宇宙观人性观人神关系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神话是原始初民的思想观念的结晶。
创世神话反映出原始初民对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的深刻思索和终级追问。
而不同民族的人们如何表达对源初世界的理解,则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差异。
世界各国的创世神话一般都包括宇宙起源、泥土造人和洪水灾难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希伯来和古希腊创世神话对这些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问题做出了回答。
本文旨在对中国、古希伯来和古希腊三个古老民族的创世神话中的宇宙起源、泥土造人和洪水灾难等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西文化在宇宙观、人性观和人神关系上的不同,从而加深我们对神话以及人类文化史的理解。
一宇宙起源与宇宙观中西的开天辟地神话,开篇都是关于同一主题,即宇宙是如何生成又是怎样发展的。
原始初民对于宇宙起源的想象是五彩缤纷、多种多样的。
钟敬文先生把关于宇宙创造的神话分为“宇宙制造说、宇宙发展说、宇宙变成说、宇宙胎生说和宇宙孵化说”五个类型。
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类型划分法对中西创世神话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梳理。
众所周知,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是盘古。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艺文类聚》)由此可知,这是以“宇宙孵化说”为思维原形的神话。
陈建宪先生认为,“盘古创始神话中包含‘宇宙卵’母题,令人很容易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宇宙观。
”我们仔细观察太极图的形状,发现它正是一个“宇宙卵”。
中国古代哲学将宇宙看作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
中西方神话文献综述

中国与希腊神话比较之文献综述内容摘要:神话,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对中国和希腊两国的神话作比较研究,对于本国文化的吸收精华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两国之间的了解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希腊和中国神话都涉及了人类起源及开天辟地的相关问题,都注重英雄形象的刻画,最后,长生不死,具有神力、法力是中、希神话中神的一个相同之处。
希腊神话中将神人化,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则缺乏“人性”而拥有更多的“神性”,这是中西神话的最大不同。
关键词:神话中国希腊文化一、引言神话,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是一个国家能够证明自己文明程度的证据和文化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寄托。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在告别蛮荒时代,步入文明之际时,都创造了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都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情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沉淀。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显著代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均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笔。
对中国和希腊两国的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究两国先民对自然、社会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本质内涵,以及依存于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本国文化的吸收精华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两国之间的了解交往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主题(一)中国与希腊神话之同在宋玉凤的《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比较论》中指出,古希腊和中国神话都涉及了人类起源及开天辟地的相关问题。
《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它是比较古老的。
后一点儿的女娲抔黄土造人的神话始见于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之后又有女娲兄妹(或伏羲兄妹)结婚繁衍滋生人类的神话。
女娲之肠能化为十个神人,又用土造人,又能补天,她是完全具有开辟神的资格的。
希腊神话也讲述了诸神的诞生、造人等。
如,普罗米修斯和艾比米修斯二神曾经范土造人,使其形象像神,然后叫爱洛斯给他以生命,雅典娜给他以灵魂。
两国神话都注重英雄形象的刻画。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神话是不同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神话反映出不同的文化。
本文主要是通过简单介绍中西方神话及对神的比较,从各个角度分析中西方神话特征,进而对比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归纳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于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神话;中西文化;比较;差异Research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ythologyAbstract:Mythology 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o different mythology reflects different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comparison about the mythology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t also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from all the aspects which in order to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difference why it occurs, aiming to promot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Key Words:Mytholog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Comparison;Differences一、引言神话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神话(mythology)一词本来是古希腊语,原以为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
关于神话的定义有许多,鲁迅先生给神话的定义是“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长,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摘要:人类起源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神话,而神话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另一种反映。
中西方的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那么神话呢?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文化差异‚神话‛一词有许多——常常是互相冲突的——意思与之联系,所以这些意思都有某些正确性。
从日常使用的层面讲,神话是一个个虚构的故事或信仰。
然而正是这些虚构的故事或信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来源和信仰。
首先从西方文化说起,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而古希腊文明正是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与基石。
而我认为,近代文明史之所以发源于西方,就是源于古希腊那充满自由与民主气息的神话传说。
古代居住在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各部落人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以宙斯为首的众神,通过这些神,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解释和说明了人类的起源等许多现象的起因。
这些神是以人的形象、性情、心态和行为方式为原型的一个神的群体,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为,沿用人的社会群体特点,人的交际模式,也分享人的弱点和道德方面的不完善。
神以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存在,神界的权威甚至比人间更加明显取决于单纯的、不加掩饰的力量决定。
希腊神话的起源是大地之神——该亚,她是天地间第一位神、也是第一位女神。
该亚生出了第一个男性天神——乌剌诺斯,然后又与乌剌诺斯生出了众巨神。
然而乌剌诺斯看自己的儿子们都气宇非凡,担心他们篡夺自己的天神地位,遂将自己的儿子全都关进地狱的底层塔尔塔罗斯,没生下来的则留在母亲兼妻子该亚的腹中。
这让该亚很难受,她让尚未被关进地狱的儿子克罗诺斯救她,克罗诺斯则趁乌剌诺斯熟睡之时割掉了父亲的睾丸,于是克罗诺斯坐上了天神的座位。
克罗诺斯的妻子是自己的姐姐瑞亚瑞亚为他生了很多孩子,但克罗诺斯但心历史重演,就把他们全都吞入自己的腹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文献综述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总的来说,前人主要从内容、思想观念、民族文化等方面对中西神话进行了比较。
1、内容上差异性(1)中国神话注重对女神的赞颂,西方神话中则是男性受到特别的尊崇。
高红樱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比较》中认为:在人类起源上,中国的神话中说,女神女娲造人,独立创造了人类,之后炼五色石补天,除恶龙,逐猛兽,填塞洪水,使民众重新安居乐业。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表彰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因而被尊为“功劳上达九天,下及黄泉”的慈爱、谦逊、伟大的人类母亲。
此外,“精卫添海”的神话中,炎帝之女女娃被水淹死,化做一只精卫鸟,衔西山树枝、石子以填东海,表达了中国女子改造自然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希腊神话则把创造人类的功劳归于男神普罗米修斯,所造之人也仅仅是男人,没有女人。
而第一个女人潘多拉却是宙斯为惩罚男人由众神拼凑出来的。
她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穷、饥饿、瘟疫、疾病、战争和死亡。
希腊神话中明显的反映的是扬男抑女的思想。
(2)中国和西方关于诸神诞生的神话有巨大的差异。
陈素萍在《浅谈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之异同》一文中谈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大多是因感生受孕而出生,如关于颛顼的出生是“瑶光之星如蜺,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关于少昊出生据记载是“黄帝时,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白帝朱宣”;女狄吞水中月精而生夏禹,姜嫄感巨人足印而生周人始祖后稷,庆都感赤龙而生尧。
西方神话中却绝少此类似的感生神话。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多是神与神、神与人交媾衍生出来的。
赫西俄德的《神谱》中的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统中诸神皆为宙斯的血亲。
宙斯是名副其实的“万神之父”。
(3)中西方神话体系不同。
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认为“古希腊的神话世界犹如人间,最高统治者是众神之神宙斯,在他的统治下,有大臣即各种各样的神。
他们分工明确,血缘清楚,各司其职。
如雅典娜是智慧的化身,专司纺织、雕刻、制陶等专业技术;太阳神阿波罗主管光明、青春、医药、音乐和诗歌;中国的神话世界虽然也有创世纪神盘古、女娲和后羿、夸父、禹、蚩尤等超自然力的神,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血缘关系清楚、社会分工明确的神世界”。
2、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在神话观念方面,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
众神有着凡人所有的喜怒、好恶、欲望等情感,而且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宙斯的风流、赫拉的极强嫉妒心,赫尔墨斯的虚荣等,众神并没有被塑造成抽象道德的化身。
他们具有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充满着凡夫俗子的种种感情欲望——恋爱、嫉妒、争斗等,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中国神话中的“神秘”色彩则浓厚了许多。
“神”在先民的心中庄严而又肃穆。
中国神话中的“神”也不像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那样具有人的情态和内涵,他们的个性大多平面化,而且与生俱来,恒定不变,有时还成为某种抽象道德的化身。
例如,女娲的身上始终体现的是仁慈善良的母性精神,而开天地的盘古,逐日的夸父,则被赋予了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富有牺牲的精神。
总之,在中国神话中的“神”身上缺少人的丰满的性格特征。
李瑞仙在《从炎黄战争和特洛伊战争神话中看中西神话的差异》中认为“中国留传下来的神话,是产生于上古时代的“原始神话”;而希腊神话传说,则是属于“文明神话”,是古希腊进入文明社会之际,经过进一步文学加工的上古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片段散乱,而且描写粗略。
希腊神话完整,情节丰富。
中国神话人神异形异性,多是人面兽形,或由兽形幻化而成,具有高度神圣化特点。
而希腊神话人神同形同性,具有高度人格化特点。
神中国古代神话神都是高高在上,几无七情六欲。
希腊神话中的神外形与人多无差异,人间种种喜乐争斗也发生在诸神之间。
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由于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迪特,因为后者许他以天下第一美妇”。
在关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神话体系、人生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方面,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中认为,希腊神话体系表现为完备、丰富、具备逻辑性,而中国神话表现为短小、丰富、散乱。
在人物形象方面,中国神话英雄不食人间烟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注重品行与德操,。
古希腊神不但集中了人类外貌美的诸多优点,而且完全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动,真实全面地表现了人的品性和本性,,有很强的世俗性。
在《人的神话与神化的人——中西神话比较探析》中李娅菲认为,由于地理环境、心理结构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变异和差别。
3、民族文化的差异杨姗姗在《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认为:在民族信仰方面,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下,西方和中国神话分别体现出“崇力”与“崇德”两种神话特质。
西方的神话中,赞美崇拜的不是救苦救难的“德者”,而是叱咤风云的“力者”。
而“力”的最高形式是战争。
王位都是通过战争取得的,而不是“禅让”。
中国则是三皇五帝式的圣德。
中国神话中的神为人们所称赞的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救世拯民的努力以及熔铸在精神品质中的“德行”。
中国神话中创世女娲、天辟神盘古、夸父、文化英雄神农、后羿、治理水的大禹,他们为了整体的利益毫无顾虑的做出自我牺牲,成为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在人生观方面,不同于希腊神话的“人本主义”,中国神话显示出厚实的“民本主义”。
这种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维护群体利益、坚信美好未来的民族个性熏陶和化育了中华民族并代代相传。
在《中西神话与中西文化传统》中何文祯从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善恶同源与善恶分明、以美主善与以善主美三个方面阐释中西文化传统的对立。
在《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中刘长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得出“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深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在民族精神的底层,转变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地影响和左右着文化整体的全面发展”的结论。
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神话对比研究》中莫柠源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得出“中国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女性化和很强的长期取向倾向。
希腊神话表现出的价值观为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较弱的不确定性回避、男性化和较弱的长期取向倾向”的结论。
在《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尹晓予论及中西民族文化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伦理至上;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注重个性,探究智慧。
最后得出结论:希腊神话及西方民族文化得益于经济的、力量的、智慧的聚合力,中国的则得益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从而构成典型的具有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两类神话和文化。
目前中西神话比较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数量多而杂,研究没有一个合理的考量标准,研究浮于形式,照抄照搬现象严重导致研究论文近似度很高,研究的深度不够,很多值得深究的方面浅浅带过给研究者深入研究制造了不小的干扰,另外在一些方面还没有涉及,值得后来的研究者探讨。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从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不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民族性格与文化思想方面的差异。
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更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两块瑰宝,使之在人类文明史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201220101133 12汉接本张洁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神话是民族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是民族文化最古老、最悠久、最顽强的生命之源。
各民族的神话开启了本民族的朦胧的思想意识,就是这种朦胧的思想意识开启了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类历史观和人生观的文化源头。
不同国家的神话则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观念。
因此,本文将从神话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1、将人神化与将神人化在神的形象塑造上。
中国神话将人神化。
中国神话将一切美德、美行、美言和美功都赋予自己所崇奉的神,使其崇高伟岸、超常脱俗。
中国的神往往被塑造成具有为了群体利益敢于战斗、坚韧不屈、舍己为群、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古典群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圣人形象。
如鲧、禹和后羿为了普天下老百姓的生存利益,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成为了中国神话史上令人崇敬的道德偶像。
但在神的形象塑造上太讲究完美至极,全无缺点和弱点,导致中国的神不真实可信,缺乏人格的魅力,丧失人的个性,只能是道德的标榜和偶像。
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将神人化。
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的。
他们把神和英雄看作是最美丽、最健壮、最聪明和最有力量的人。
如太阳神阿波罗就以无须、希腊式鼻子、英俊的面容、匀称的身材、时常身背弓箭手拿弓或七弦琴。
身旁常伴有缪斯女神的形象而出现。
并成为人间男性美的象征。
小爱神丘比特,通常的形象是一个长着翅膀、黑布蒙眼的小孩,正在弯弓搭箭。
无论是在《神谱》和《伊利亚特》,还是在后来的悲剧作家的作品中,希腊诸神,尤其是主要的神,都已经历了相当的“人化”。
2、精神美重于外貌美与外貌美重于精神美中国神话并不刻意美化众神,几乎每个神都是模样怪异。
例如伏羲、女娲为蛇身人面,炎帝、神农为人身牛首,皇帝四面以君临四方。
而希腊的神是人们膜拜的偶像,是理想的化身,个个体魄健壮,相貌俊美,超出凡人一筹。
众神之王宙斯之魁梧威严、太阳神阿波罗之健美、神后赫拉之美丽、智慧女神雅典娜之端庄,无一不是追求形式美的典范。
中国的神怪异,然而精神上却是一种永恒的感召,他们爱人类,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和牺牲。
而希腊的神往往戏谑人类,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或精神上的享受。
中国的神表现出强烈的正义力量和英勇的献身精神,理性、严肃而又温柔敦厚。
而希腊的神则表现出浓厚的人生欢娱和粗犷的声色之乐。
3、完美与缺陷中国的神往往庄严、伟大、完美,充满创造力而又至高无上。
他们是“有理智的、谦恭的、和善的、讲理的,把良心、理性和责任感看成法律”。
如女娲不辞辛苦造人之后再补苍天,而后却悄然而逝,不求任何回报,充盈着的是一种劳动崇高伟大、劳动可以改天换地的观念以及博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