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小企业发展与竞争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跟上潮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企业发展策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策略。
一、重视人才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重视人才建设。
在企业内部,应该培养和留住那些有才华的人才,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企业外部,也要加强对行业和市场的了解,为企业吸引更多才华横溢的人才。
二、注重创新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时代。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注重创新。
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为市场带来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在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方面,也要推陈出新,吸收新的理念和思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方面,企业要借助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在分析市场和了解消费者需求方面,也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从各个角度和维度全面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企业调整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注重品牌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不仅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口碑,更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理念的集中体现。
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声誉度和认可度。
在品牌建设方面,企业要着眼于长远,注重品质和服务,树立起一个诚信、可靠和有价值的品牌形象。
五、加强跨界合作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加强跨界合作。
企业要积极探索和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在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在跨界合作中,企业要注重利益均衡,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促进多方面的共赢,实现互补优势。
中小企业的战略与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的战略与竞争优势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和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战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首先,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往往更加灵活和敏捷,能够更快地调整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
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特定领域或市场细分中深耕细作,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专业化,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并建立起稳固的客户关系。
这种专业化战略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声誉和品牌,还能够降低与大型企业的直接竞争。
其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战略获得竞争优势。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不仅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实现长期增长的重要手段。
中小企业通常更加灵活和创新,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引入新产品或服务。
中小企业可以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研发与改进,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和市场的新趋势。
通过持续创新,中小企业可以打破传统行业思维定势,取得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合作战略来构建竞争优势。
合作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实现互补,共同应对行业竞争的挑战。
中小企业可以与同行、供应商、经销商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成本、风险和资源。
通过合作,中小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并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
合作还可以加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产品交付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获得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强调企业在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的设计、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差异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差异化战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品牌认知和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此外,差异化战略还可以减少与竞争对手的直接竞争,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市场定位。
最后,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组织效率和管理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策略【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围绕社会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采取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培养人才和持续学习等方面展开讨论。
重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有助于中小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工作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指导。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策略、社会背景、挑战、科技手段、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人才培养、持续学习、重要性、趋势、现代化。
1. 引言1.1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核心,会计工作在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健康,也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如何制定有效的会计工作发展策略,成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会计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和专业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工会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财务需求。
中小企业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除了应用科技手段,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市场竞争和风险挑战,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防范,保障企业财务安全。
中小企业还需要注重培养会计人才和持续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人才要求日益增高,企业需要拥有专业的会计人才来应对复杂的财务工作。
企业还需重视员工的持续学习和培训,保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
当代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

当代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作为当前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了当前许多企业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加强市场调研,做好市场定位市场调研是制定竞争策略的一项基本步骤,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无法承担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但是,针对目标市场、目标消费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竞争状况,有利于企业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市场定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根源,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显得至关重要。
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口味、购买习惯等,树立特有的品牌形象,有助于中小企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二、注重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品牌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品牌建设离不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塑造,这要求企业在建设品牌过程中具有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
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不断投入时间和资源进行维护和完善。
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以服务、质量、个性化等为核心打造品牌形象,把品牌形象刻画得更加深刻鲜明,赢得市场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市场是企业发展的空间和来源,只有不断开拓新市场,才能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开拓共同的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
同时,中小企业也要注重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提升,不断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增强客户的满意度,赢得良好的口碑。
打造品牌,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不二法门。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中小企业实施竞争战略

中小企业实施竞争战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实施竞争战略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而中小企业通过有效的竞争战略不仅可以在市场中立足,还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和增加市场份额。
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战略选择及实施过程。
一、中小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重要性竞争战略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资源有限、品牌知名度低、市场份额较小等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容易被大型企业挤压。
因此,实施竞争战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战略性的选择。
首先,中小企业实施竞争战略可以有效突破市场竞争的困境。
通过明确市场定位、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等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其次,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打破行业局限。
中小企业面临市场份额较小、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通过实施竞争战略可以突破现有行业边界,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最后,竞争战略有助于中小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等,中小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二、竞争战略的选择在实施竞争战略之前,中小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市场环境、行业趋势和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竞争战略。
1. 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指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在同类产品中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领先战略是一种常见的竞争战略选择。
通过合理管理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实现成本优势,吸引更多客户选择其产品。
2.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产品特色、品质、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使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提升品质、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等方式实施差异化战略,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专业化战略专业化战略是指在某一个细分市场领域进行专业化经营,通过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与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与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知识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企业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战略和竞争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战略和竞争力。
一、战略战略是企业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整体布局,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指引和决策规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1 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战略众所周知,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而且知识具有很强的二次创造性和复制性,通过不断的创新,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比如苹果公司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成为了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1.2 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用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比如亚马逊公司采用精准营销和智能推荐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1.3 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广泛的公众认可和信任。
比如谷歌公司积极推动环保和公益事业,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
二、竞争力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能力和威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 人才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留用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一支足以胜任业务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的高素质团队。
比如腾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了品牌价值和用户信任。
2.2 技术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
比如华为公司在5G技术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专利储备,成为了全球领先的5G技术供应商之一。
知识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深入,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深化企业自身建设,是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从企业战略着眼,结合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经营战略尤其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现状,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认为依附战略、差异化战略等是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正视现实,在经营战略的选择上与新经济形势相匹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经营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现状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外部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小企业面临着竞争更加激烈的经营环境。
尤其在后危机经济背景下,市场和融资形势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中小企业在新的经济背景下,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站稳脚跟,就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内外部环境的现实状况,制定并实施与自己内外环境相匹配的经营战略,以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不被市场所淘汰。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状况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管理,这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行,或者基于对当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或者源于市场短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所制定的一些所谓的战略规划,既缺乏客观的视角,又没有考虑发展的趋势,因此,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盲目性和短期性。
其次,即使有些企业已经定位的经营战略,由于受计划经济固化的影响,其本质很难与当今知识经济下的市场经济相匹配,因此,就无法适应现实的激烈的市场竞争。
最后,由于我国的难说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现实的存在,以及非完全法制的政治经济背景带来的企业经营上的困难,中小企业无暇去系统地进行经营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知识成为了资源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竞争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企业不再单纯依靠资本和物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而是通过知识的创造、获取和利用来实现竞争优势。
因此,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要关注知识的创造和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持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
知识创造是指通过内部研发和创新活动,产生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而知识创新是指企业利用既有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整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需要关注如何促进知识的创造和创新,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和文化,激励员工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想法。
其次,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要关注知识的获取和共享。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一种不竭的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合作,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源。
同时,企业还需要将知识进行共享,以实现更好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需要关注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和知识共享平台,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共享。
再次,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要关注知识的利用和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利用的过程中。
企业需要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创造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管理机制,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市场竞争的优势。
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需要关注如何建立知识的价值链和知识的转化机制,以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最后,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还要关注企业的创业精神和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具备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以便能够不断适应和应对市场的变化。
创业精神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种主动、敏锐的思维方式,能够发现商机并抓住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識經濟時代的中小企業發展與競爭戰略
劉常勇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執行長
「雙城記」這本書內有這樣一句話:「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祖國大陸目前也正面臨國內外投資環境劇變的嚴峻衝擊,亞洲金融風暴越演越烈、出口成長遲滯、外
這個知識的含括範圍遠要超過所謂的高科技,而知識發展與有效應用,就是今天已發展國家社會持續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勞力、土地、資本、企業家與創業精神是驅動企業成長的幾個主要因素,其中勞力、土地、資本屬於傳統的生產要素,企業家的主要功能則在於推動企業創新,而創新與創業精神正是形成創業型經濟體系的動力。
美日等國在二次戰後經濟持續成長至今,尤其在1975至1985的十年間,美國經濟體系竟然創造出2400萬個新工作機會。
這一股帶動經濟成長與新就業機會的動力,並非來自原有的大企業,也非來自所謂的高科技型企業,而是得力於創業型經濟體系中每年新成立60
萬家以上的中小型企業。
這一群有活力的中小型企業,雖然不一定發明新科技或採用新科技,但他們在產品、作業方式、資源使用效率、服務品質….等方面,都創新的表現與強勁的競爭實力。
為什麼有的國家能發展這種創新與創業精神,但有的國家就不行?這是否與民族性、文化背景有關?事實上,創新與與創業精神是可以被有系統、有目的的培養出來,也就是說所謂的態度、觀念、價值、行為都可以被有目的的改變,而改變的手段與技術稱之為「管理」。
管理知識與技術的發展,才是造成創業型經濟體系出現的主要原因。
台灣在過去十年的產業升級轉型過程中,勞力密集之傳統製造產業共計減少了37萬個工作機會,但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僅新創5萬個工作機會,兩相比較,這些失去的32萬個就業機會,就必須依賴中小企業創業的方式來重新加以填補起來。
目前台灣中小企業家數達100.3萬家,佔全體企業家數的98%,中小企業出口值高達576億美元,約佔全部企業總出口值的50%,中小企業就業人口高達700多萬人,約佔全部就業人口的78%。
台灣中小企業僅運用36.5%的資產,卻創造了高達52%的生產總額與吸納78%的就業人口。
台灣大型與中小型企業並存的產業發展模式,與韓國偏重扶持大型企業的策略
顯然不同,通常大型企業較著重「以量取勝」的經濟生產規模,對於市場變動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反應遠不及中小型企業,在這波亞洲金融風暴中就明顯呈現出來,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受到這波金融風暴的衝擊較小,這也彰顯中小企業對我國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與重要性。
中小企業對我國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1978年以後的改革,中國農村經濟生活最引人注目的變化之一就是鄉鎮企業的興起與
由於體制改革與市場經濟日趨健全,今天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遠較80年代鄉鎮企業為嚴峻。
中小企業創立之初,多屬體質薄弱、經營風險偏高,因此格外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投資環境,以及政府當局給予的政策引導與協助。
中小企業對於地方經濟發展既然有如此的重要程度,國家對於中小企業發展就應擬訂明確的產業政策,運用宏觀的行政手段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的環境,並設計租稅獎勵與經營管理輔導的措施來協助中小企業的發展。
尤其要營建一個有利於中小企業公平競爭與發展的環境,以及對於個人資產與權益保護的法律機制,這樣才能鼓勵優秀的人才投入中小企業創業,引導充裕的資源流向中小企業發展。
80年代中期農村經濟改革之際,發展鄉鎮企業曾為農村解決嚴重的勞力閒置與失業問題,並帶來農村經濟復興的成果。
如今城市經濟面臨國有企業改革大量冗員下崗的嚴重社會
失業問題,大力發展民營中小企業將可為城市經濟振興與健全市場經濟,再度做出重大貢獻。
知識經濟時代後進地區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
在自由化市場、全球化競爭、與信息化社會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驅動已成為未來競爭的主要型態。
雖然先進地區中小企業藉助科技的力量,也可以創造與大型企業一般的競爭能力。
但當傳統生產要素面臨比較利益下降,過去後進地區中小企業所憑藉低廉的勞力、地方的保護、低成本與低質量產品市場區隔所創造的競爭優勢,卻也將同步逐漸喪失。
因此如何
業將在同一時間與先進國家企業共同面臨市場競爭的挑戰。
屆時市場反應速度、產品創新的速度、快速降低價格的能力、以及提供高質量多功能產品,將成為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的發展與競爭戰略
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追求的將不僅是如何提昇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如何發展知識創新能力來創造競爭優勢,以及運用知識創新手段來增加企業經營的效益。
以下我們提出10項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與競爭不可忽略的戰略手段:
一、專注發展核心專長。
所謂核心專長是一種可以創造競爭差異化的優勢專業能力,這種
能力需要經過長期專注的培養發展,因此不是其他競爭者所能夠輕易模仿的。
核心專長也是企業技術系統與管理系統的核心部份,它能整合企業的優勢資源,發展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產品或服務。
由於專業優勢將是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存的利基,專注發展核心專長就成為中小企業首要的競爭戰略。
二、重視管理創新的功能。
創新活動基本上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可透過分析、系
統化、和辛勤的工作,來達成創新的目標。
因此創新的過程,也必須要進行有效率的
六、推動企業再造工程。
再造工程屬於一種可持續的改革模式,企業必須運用當前信息科
技與管理技術,持續不斷的更新組織、改造流程、調整經營戰略、轉變員工觀念(三改一加強),以維持市場競爭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變(Change)將是一種常態,因此持續不間斷的推動企業再造工程也就成為一種常態的經營管理手段。
七、鼓勵內部創業。
所謂內部創業(Intrapreneuring)通常由具有創業企圖與理想的員工發
起,在組織支持與默許下,由員工與企業共同承擔創業風險,並分享創業的成果。
企業可以藉由內部創業,激發員工的潛能與創新能力,使組織在創新活動、人力資源開發、以及新事業發展上,獲得更大的成就。
在知識經濟時代,中小企業發展將越來越依靠員工的主動創新,內部創業不但可以延續企業發展的生命週期,同時也是企業內
最具創新成效的一項經營活動。
八、強化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
產品差異化以及發展少量多樣的利基市場產品,一向是中
小企業在大市場中的主要競爭戰略。
因此強化產品創新與製程創新的能力,就成為實現產品差異化的必要條件。
九、有效率的投入研究發展。
在勞力經濟時代,研究發展不是屬於中小企業的經營功能範
圍。
但在知識經濟時代,如何有效率的創造知識,經常成為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
一般而言,知識密集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研發效率要高於大型企業,因此有效率的投
我們對於中國當前發展中小企業有如下的戰略性建議:
一、應制定具法律位階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做為提倡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依歸,並成立
中小企業發展的主管單位。
針對市場調查及開發、經營合理化之促進、相互合作之推動、生產因素及技術之取得與確保、人才之培育、以及其它有關中小企業之創辦或健全發展之事項,進行適當的輔導或獎勵。
二、推動創業育成中心,鼓勵下崗職工創業,提供融資、專業培訓、經營輔導、租稅減免
等獎勵措施,並表彰創業楷模,以引發創業風潮。
重視職業與技術教育,並針對就業青年提供夜間進修與函授課程,對於失學與待業青年也要提供技能訓練與輔導就業機會,並鼓勵青年創業,提供青年創業貸款。
三、採取垂直分工的產業政策,發展與健全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以業務外包與企業分殖來
取代人員精簡,鼓勵大型國有企業將零配件的生產轉由中小企業承包,並提供必要的資金與生產技術輔導。
鼓勵中小企業策略聯盟,以合作方式從事生產、行銷、與新產品開發,發展地方產業特色,形成產業群聚的競爭優勢。
四、擴大推動能夠協助中小企業從事研究發展與技術移轉的星火計畫與工程技術發展中
心,並提供補助經費,鼓勵能夠提昇產業技術水準的產學研合作研究計畫。
建立產業技術發展與市場信息的數據庫,及時提供中小企業有關企業經營、技術趨勢、與國內外市場發展的重要信息。
十、鼓勵民間興辦中小型企業,明確中小企業的獨立法人地位與立法保障個人財產權利,
徹底推動鄉鎮企業民有民營的產權改革,排除不當之行政干預,發揮市場公平競爭機制,加速淘汰生產力與競爭力不足的企業。
中小企業競爭力是奠基於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中小企業的生產力是根植於人類無窮潛力的創新與創業精神,只要提供良好的孕育發展環境與完善的周邊配套,中小企業旺盛的生命力與繁殖力,必可為廣大中國就業市場創造億萬個工作機會。
證諸先進國家地區發展經驗,中小企業必然是經濟結構的主要支柱。
有一句話說:「迎接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創造未來」。
改革除了要高瞻遠矚外,更重
要的是能「力行實踐」。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如何有效運用管理知識來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與創業精神,提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才是當前大家需要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