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课堂讨论主题

合集下载

生物学优质课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生物学优质课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生物学优质课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学优质课: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突破和变革。

其中,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以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为主题,探讨其在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等)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基因组成、蛋白质合成和代谢途径等方面,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

人们通过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还可以为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基因工程的概念与应用基因工程是通过操作和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来实现对其性状的改良和调控的技术。

它充分利用了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可以对生物体内的基因进行修改和调整,从而产生预期的目标物质或性状。

在生物农业、医学、工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基因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基因治疗可以用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

三、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丰富多样。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人们可以检测和诊断疾病的基因突变,以及寻找新的疾病标志物。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也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用于修复受损的遗传物质,为某些无法根除的疾病提供治愈的可能。

四、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在生物农业领域的应用在生物农业领域,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应用可谓广泛而深入。

通过合成新的基因组合,科学家们成功培育了许多具有抗虫、抗病和耐逆性等特点的转基因作物。

这些转基因作物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五、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除了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也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浅谈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浅谈

合 所授 内容 ,适 当 的补充讲授 当今 国际上分 子生物学 技 术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利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 究所 的 科 学成果 , 培养学生深入学 习前 沿研究成果 的兴 趣 , 由 此 激发学生对基础理论知 识学习 的渴求 。在丰富教学 内容 的基础上 ,逐步培养 学生结合专业 自主学习 的能 力, 更加坚定学生对分子生物学 的学习 内容。
和思考能力[ 3 1 。 三、 学 论学 习是《 分子生物 学》 的重要 内容 , 为今后 的 实 验操作 奠定扎实的基础 。课 堂教 学是理论学 习的基
本 教学过程 ,所 以课 堂教学 的效 果和质量是牢 固掌握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 的关键 ,所 以要 提高课堂教 学的 质量 和学 习效率 。 到达到这个 目的, 要 首先要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 引发学生去 主动的思 考 和理解 异常枯 燥 、难 懂并且抽象 的分子生物 学基 本 的概念 、 理等理 论 , 原 充分 调动 学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 以 提 高课 堂学习的效果 。其次 , 章节学 习过程 中 , 在 应结
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 分子 生物 学; 高等教育 ; 实验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4 . G62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 92 (0 20 0 0 1 — 2 17 — 3 42 1 )1 — 17 0
分子 生物学 是从 分子水平上研究 生命现象 物质基 础 的学科 。主要研究 内容有细胞成分 的物理 、 化学 的性 质 和变化 以及这些 性质 和变化 与生命 现象 的关系 , 如
中所体现 出来 。所以在讲授 分子生物学课程过程 中, 教 师应该根据所讲授 的内容 积极查 阅最新 的研究 文献和 研 究进展 ,了解 国际水平 上分子生物学发展 的最新动 态。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 本理论 知识 的基础上 , 也及

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探索

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探索

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案例分析,分析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所在。

最后总结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并做出结论。

分子生物学是当今高校生物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研究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研论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优势、教学模式不足、教学模式的价值、未来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生物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研究型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其中研论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表研究成果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分子生物学主题研论式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

深入探讨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意义愈发显著。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能够揭示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机理和规律,为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探究细胞内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可以深入理解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生物体内生命周期、遗传信息传递、蛋白质合成等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

分子生物学讨论课

分子生物学讨论课

• 此类基因治疗的靶基因往往是过度表达的癌基因或病 • 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基因
干预,使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癌基因得到抑制,从而 降低其恶性表现
基因修饰
• 是将具有增强治疗效果的外源
基因导入靶细胞,外源基因的 表达产物可以修饰、改变靶细 胞的功能或使靶细胞原有功能 得到加强
•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缺陷基因

基因修饰

药物敏感基因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颇有开发应用价值的1种 肿瘤治疗手段。所谓肿瘤的药物敏感基因治疗是指经某种途 径将该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后,其在肿瘤细胞内特异表达,使 肿瘤细胞分泌的酶在细胞内将无毒性的药物前体转变成毒性 产物,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耐药基因治疗: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肿瘤治疗的 主要障碍.临床上许多肿瘤在经历了最初有效的化疗之后,最终 仍难免于复发,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受 性.因 此,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的关键.
肿瘤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李涵乔 罗忠育
目录
一.肿瘤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二.采用基因治疗肿瘤的基本策略 三.常采用的基因治疗方法
一.肿瘤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1、肿瘤(Tumor)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 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学界一般 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基因置换
• 将外源性的正常抑癌基因直接
导入肿瘤细胞,取代突变的抑 癌基因而发挥作用,以改变肿 瘤细胞的恶性表达 正常状态。这种治疗方法最为 理想,但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尚 难直接用于临床,多半是用于 动物胚胎实验研究

分子生物学》教案提供给学生的

分子生物学》教案提供给学生的

《分子生物学》教案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2. 适用对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3. 课时安排:共32课时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 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3. 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4. 分子生物学技术:PCR、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5. 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其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其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针对分子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4.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分子生物学实验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分子生物学》(第五版),作者:王喜忠、李宏图2. 辅助教材:《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作者:张丽华3. 网络资源: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实验方法和技术教程4. 实验室设备:PCR仪器、基因克隆设备、蛋白质分析仪器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分配: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4课时遗传信息传递:6课时基因表达调控:5课时分子生物学技术:8课时(含实验操作)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5课时2. 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第1-4课时:介绍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包括DNA、RNA、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5-10课时:讲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第11-15课时:探讨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调控差异。

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

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

2023年第11期《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生物学前沿学科。

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成为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了解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重大发现的实验设计过程以及对遗传物质进行操作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性思维和探索生命及自然规律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将从教师队伍结构、课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胡序明,陈世豪★(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D O I :10.3969/J .I SSN.1671-6027.2023.11.006摘要: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前沿性强、发展迅速、对生命科学领域各分支科学具有广泛和深入影响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具备一定的剖析能力,本文结合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师队伍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畜牧学;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改课题(Y ZU JX 2020—C16)。

★通信作者事业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获得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避免培养出具备专业能力而缺乏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

不同的专业课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授课体系,要寻找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点,才能推动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发展。

在动物传染病的课程中,有许多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现实案例,将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与历史、名人典故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需要及时更新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些教学实践与建议,可以提高学生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整体来说,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应该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实践,引入案例分析,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教学建议、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结论。

1. 引言1.1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生物体内分子水平上的基本结构、功能、调控等内容。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与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建议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关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之与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保持同步。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虚拟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讨论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讨论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特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的教学方法。

在分子生物学中引入讨论式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成为对分子生物学探索的开始。

分子生物学讨论式教学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发展极为迅速并渗透生命学科各个领域。

本课程主要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去认识生命本质,使学生了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科研打下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正在飞速发展的学科,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我们认为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利用该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

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

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1.选择讨论主题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分子生物学的新进展,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是课堂讨论成功的保证。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与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学科,有很多新颖的题材可供讨论,如超级细菌是如何产生的,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等,这些问题既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提高其思考能力。

2.收集资料,独立探索确定选题后,把学生分成2~3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遗传物质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双链DNA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3.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是什么?4.什么是等位基因?5.什么是隐性突变?当我们说一个基因的某一种突变是隐性致死突变应该有什么依据?6.Base pair sequences affect DNA double helix conformation, and their possibleeffects on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7.Distinguish euchromotin and heterochromotin8.下面哪一项对于DNA作为遗传物质是不重要的:A.DNA 分子是双链且序列互补的B.DNA 分子的长度可以非常长,可以长到将整个基因组的信息都包含在一条DNA分子上C.DNA可以与RNA形成碱基互补D.DNA聚合酶由3’→5’的校读功能1.第二章 x174 的genome 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远多于人们的预测,为什么?2.在酵母中,每一个ARS(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sequence)都是一个复制起点。

请选择3.kornberg 分离的DNA polymerase I 的最基本生物学功能是_____________.4.一个酵母突变体的Telomeric DNA repeated sequence 的序列发生了改变,请问Telomerase 的什么改变能有这种表型? 为什么?5.204页的9.12题对应关系的连线6.204页的9.18题真核生物中细胞增殖是严格控制的,简述这种控制的重要性及相关调控蛋白的调控机制.三.1.通常所讲的转录起始区的TATAAT及TTGACA区是指DNA的a链上的序列,它们链的方向是由b。

2.关于真核生物mRNA转录的终止及加多聚A尾,错误的描述是:A.保守序列AAUAAA决定了加多聚A尾的位点B.转录不在加尾位点终止C.由多聚A聚合酶识别加尾信号AAUAAA并进行加尾D.加尾过程需要核酸内切酶3.有关RNA编辑(editing)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B.是mRNA转录后加工的一个正常现象C.在原核及真核生物中都有存在D.编辑的方式包括碱基的修饰及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4. 下面有关内含子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从不被转录B.它们在细菌中很常见C.有时,它们可以在不需要任何蛋白的情况下被切除D.它们可以被翻译5.下列哪个与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起始有关:a).SPI、 b). TF III B、 c). TF II H、 d). 上述都不对6.请标出下列序列中所有的promoter consensus sequences, the transcription start nucleotide (+1 site), the Shine-dalgarno sequence, and the translation start codon.写出从1-15nt的transcript sequence5’-CA TTAGGCAC CCCAGGCTTG ACACT TTA TG CTTCCGGCTC GTATATTGTG TGGAATTGTG AGCGGATAAC AATTTCACAC AGGAAACAGC TATGACCAA…..7.真核生物pre-mRNA splicing 过程中,请指出不正确的。

A.The G at Donor end form 2’-to-5’磷酸二脂键with the A at branch pointB.U1 snRNA form base pairs with the 5’-end of intron sequenceC.The intron form a Lariat (套索) structure after splicing .D.任何情况下,所以的intron 都会被剪切掉8.R-looping experiment is hybridizing __________ with ______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in this experiment, we could see single stranded loops which are ________________that has been displaced by ________. Wecould also see loops represents____________ that has been _____________ in post-trancriptionalprocessing.9.真核生物tRNA的合成是由___________酶完成的,tRNA 基因的promoter 位于基因的_________, pre-tRNA要经过多种转录后加工而成熟,其中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___.10.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 is one way for prokaryote ________________ to terminate transcription without help. ρ-independent termination 要求RNA转录子(transcript)形成一个特殊的terminator 结构,即一个在______区富含______的__________结构,后面紧随着一个短的________序列。

11.按照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在转录到mRNA后不再发生改变(转录后修饰不计)。

但在特殊情况下,成熟m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被改变,此现象称为. 载脂蛋白基因在人体不同的组织中(如肝脏和肠道)表达的最终产物有差别的原因是.四1.核糖体是由a和蛋白质两类分子组成的,它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原核细胞中是由b 和50S 两个亚基共同组成c 的完整核糖体。

2.当终止密码出现于核糖体的a位时,由b识别终止密码并与之结合,转肽酶水解c位上的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二酯键,从而使多肽链从核糖体上释出。

3.根据摆动假说,下列密码子可以与反密码子3’-UGU-5’配对,请指出其中错误的选择:a. 5’-GCA-3’b. 5’-ACG-3’c. 5’-ACA-3’4.下列有关真核翻译起始的描述,请指出不准确的:A.eIF4A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成熟mRNA的5’-帽子B.mRNA中5’-AGGAGGU-3’序列是小亚基结合mRNA的识别序列C.翻译起始区可能有多个起始密码子D.需要ATP5.有关核定位蛋白的转运:A.不需要在核膜上有转运通道(Channel)B.转运不需要胞内因子的辅助C.转运依赖于蛋白中特定的氨基酸序列D.转运完成后信号肽被切除6.识别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s)的是:A.5’-end of 18S rRNAB. 5’-end of 16S rRNAC.3’-end of 18S rRNA..D. 3’-end of 16S rRNA7.mRNA核苷酸顺序的3’至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A.N端-C端;B. C端-N端;C. 与N端、C端无对应关系;8.当终止密码出现于核糖体的位时,由识别终止密码并与之结合,转肽酶水解位上的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键,从而使多肽链从核糖体上释出。

五1.下列有关转录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 的描述,请指出错误的选择A.多是DNA 结合蛋白B.与DNA的结合常引起DNA的弯曲.C.两个调控同一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只有当它们在染色体上相邻时才能相互作用D.多有典型的DNA 结合结构域2.染色体上5’-mCpG修饰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途径,最佳选择是A.改变染色体的折叠紧密度和局部构象B.效应特异的DNA结合蛋白,改变调节模式C.保护自身不受外源不相容遗传物质的侵染D.以上所有都对3.Lambda antiterminator proteins N and Q 作为调节蛋白________________a)可分别使RNA聚合酶通过不同的转录终止位点b)antitermination 的机理与Trp attenuator 在Trp 饥饿时的antitermination 相似。

c)N protein 使所有的lambda early genes 的表达成为可能。

d)少量的Q-蛋白足以使lambda合成足够的late proteins,promote lysis4.Bio-synthetic operons’ attenuation regulation_______________A)depends on the 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final product beingsynthesized by gene productsB)是一种转录调节方式C)是一种翻译调节方式D)是通过翻译来调节转录5.Catabolite repression 是指大肠杆菌中_______________A)乳糖操纵子正调控蛋白CAP需要cAMPB)葡萄糖代谢抑制cAMP的生成C)葡萄糖代谢抑制利用其它碳源所需酶的生物活性D)葡萄糖代谢抑制利用其它碳源所需酶的生物合成6.RNA聚合酶在DNA上的结合位点:A.总是位于一个基因的上游B.在一个叫上游启动子元件(UPE)的区域C.在CAAT保守区D.在启动子(Promoter)区7. Trp 的存在与否及其在细胞内的浓度可以从那三个途径来影响Trp在细胞内的生物合成?是怎么影响的?六、1.有关转座的描述请指出错误的:A.所有的转座都会引起靶位点的序列的同向重复B.不是所有的转座都会在原位点保留拷贝C.所有的转座子在转座前后都维持同样的序列D.位于两条姊妹染色体上的同源(同样的)转座子之间也可能发生同源重组而导致染色体畸变2.有关自主型转座子(Autonomous transposon),请指出最佳选择:A.携带有自己所需的转座酶B.不一定都是复制型转座子C.转座所引起的突变是不稳定的D.上述都是对的七1.SOS应答系统(SOS response)是DNA损伤修复的一个重要途径,RecA 蛋白在这里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引起LexA 蛋白的降解,从而解除它对DNA 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转录的抑制。

2.分离到20个果蝇白眼(w)突变体,每一个突变体都单独研究检测其恢复突变率(gene reversion frequencies)。

I.其中12种有自发恢复突变(revert spontaneously),突变率为10-3到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