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合集下载

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能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小儿肺炎;满意度。

小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1.2亿例小儿肺炎发生[1],其中约有200万例病儿死亡,大多数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对于这类患儿,要积极进行临床治疗,并且要采用较为适合的护理模式,以加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患儿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导向的全面、个性化、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现如今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将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中,旨在探讨其优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名小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个患儿,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

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1~8岁,平均(4.22±0.17)岁;病程1-9d,平均(3.15±0.24)d;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9岁,平均(4.43±0.57)岁;病程1-8d,平均(3.22±0.14)d,纳入标准:全部患儿均在入院后根据临床检验及相关影像学指标判断为小儿肺炎确诊病例;纳入研究的患儿均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排除标准:有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患儿;不能配合研究的患儿。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小儿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小儿肺炎护理的基本原则1. 确认诊断和病因:尽早明确病因和病情,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基础。

2. 风险评估:对患儿进行评估,确定其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可能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呼吸支持:对呼吸窘迫的患儿,需要给予吸氧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全面评估:对患儿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5. 减轻疼痛和不适:在合理的用药和护理条件下,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提高其舒适度。

6. 预防并发症:包括肺炎后综合征、呼吸衰竭等,并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

7. 家庭支持:了解家庭情况和患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家庭护理指导,以便更好地保障患儿的康复。

1. 适当的营养支持小儿肺炎会对患儿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影响其身体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患儿的能量供应。

适量食用含有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等,可以帮助患儿增强免疫力。

2. 组织损伤防护患儿在疾病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风险,需要保护好患儿的组织和器官,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感染控制、定时清洁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另外,也要注意用药的副作用和药物毒性,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避免给患儿带来身体损伤。

3. 呼吸支持在护理过程中,呼吸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呼吸困难的患儿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必要时甚至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此外,定期进行呼吸道护理,包括吸痰、擦洗面部等,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呼吸机能和舒适度。

4. 安全护理小儿肺炎患儿的条件比较特殊,他们往往无法自我保护,需要护士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 100 ,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一般护理)、乙组(针对性护理),每组 50 例患儿,对比患儿护理效果。

结果:对患儿降温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发现,甲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乙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发现,甲组为 74% ,乙组为96%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小儿肺炎护理过程,对针对性护理应用,可以提升应用效果,缩短降温时间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小儿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疾病,主要发病冬春季,具有发病迅速和病情复杂特点,如果治疗缺少有效性,极易引发不同并发症。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肺炎患病率随之不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与发育[1]。

因此,向小儿肺炎进行有效治疗,同时采取精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整体病情,加快患儿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

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病例数100,随机划分方式分为两组,即甲组、乙组,每组50例患儿,患儿家属签署知晓同意书。

甲组男27例、女23例,患儿年龄1-7岁,中位数4岁,患儿病程2-7天,中位数4.5天。

乙组男28例、女22例,患儿年龄1-6岁,中位数3.5岁,患儿病程2-8天,中位数5天。

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甲组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加强室内温度、湿度控制,避免患儿出现咳嗽症状。

如果患儿存在排痰困难,应及时进行排痰处理,确保患儿维持良好休息状态。

乙组是以此为前提,向患儿展开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并对患儿病情进展进行全面监测,如果患儿发生呼吸困难与高热等临床症状,需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方式,改善患儿通气功能,通过增加肺泡通气量方式,纠正患儿缺氧等症状[2]。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小儿肺炎的影响论文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冬春寒冷季节,由于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咳痰、气喘、气促,多见于婴幼儿,因其发病率高、起病急,可诱发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增加病死率,成为严重威胁幼儿生命的疾病之一,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肺部固定湿啰音等症状,成为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因此,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选择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0例,入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5±0.5)岁;轻度50例,重度10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4±0.5)岁;轻度49例,重度11例;所有患儿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湿啰音,给予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双侧肺叶呈现片状阴影,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均超过380C,咳嗽、咳痰、气促明显,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病情观察等。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环境护理: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应热情迎接,主动做自我介绍,并详细讲解病区环境、住院事宜,病房温度应控制在220C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引起呼吸道不适,相对湿润利于分泌物的稀释、排出。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床铺平整,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对体温偏高的患儿应特别注意保暖,保证患儿睡眠充足,每天固定消毒,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应减少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对患儿进行各项检查、护理操作时,应尽量集中进行,避免患儿过于频繁哭闹增加脑缺氧以及心脏负担。

小儿肺炎喘嗽应用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小儿肺炎喘嗽应用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小儿肺炎喘嗽应用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息和呼吸肌肉使用过度的现象。

在治疗小儿肺炎时,除了药物治疗外,对症状的缓解和辅助治疗也非常重要。

磁热穴位敷贴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利用磁场和热能的作用,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温通筋骨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小儿肺炎喘嗽时针对性护理下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的原理磁热穴位敷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贴敷的方式利用磁场和热能的作用,通过作用于人体的穴位,达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温通筋骨的目的。

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磁热穴位敷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肺脏功能,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减轻疼痛,加快康复。

对于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磁热穴位敷贴应该选择的穴位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穴位: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处。

肺俞穴可活血化瘀,散痰止咳。

2. 胆经穴:位于脊柱旁开,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

胆经穴可通经活络,疏肝理气,舒经活络,温通筋骨。

3. 肺经穴:位于肩胛骨下角,臂外侧中点。

肺经穴可以调畅气机,化痰止咳。

4. 大椎穴:位于头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深约0.5横指。

大椎穴具有镇惊定志,疏风通窍,舒筋活络的作用。

以上穴位的选择是根据小儿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而确定的,针对性较强,敷贴后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在进行磁热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1.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保证敷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清洁皮肤:在进行敷贴前,要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 贴敷磁热贴:取出磁热贴,撕去保护膜,将磁热贴贴敷在选定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不要让贴片出现皱褶。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1000字)作为一名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人员,我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早期的及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肺炎疾病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密切观察。

对于小儿患者,他们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依靠观察来获取相关信息。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呼吸频率和深度、咳嗽情况、发热程度以及饮食摄入量等。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合理安排营养饮食。

儿童患者的食欲常常会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减退,但营养的摄入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营养。

对于不愿进食的患者,可以采取小而频的进食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加强病情宣教和家长沟通。

对于患儿的家长来说,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解释病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宣教,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治疗环境的舒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要保持病房的清洁,保证空气流通,并且适时调整室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需要家长陪护的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最后,注重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且在住院期间可能感到孤独和害怕。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患者的交流,给予他们安全感和鼓励。

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通过这段时间的护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护理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加强病情宣教和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威胁患儿的生命。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其价值,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小儿肺炎的护理要求小儿肺炎在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疾病观察:及时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发热程度、呼吸频率、咳嗽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症状缓解: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退热、止咳药物,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3. 定期监测: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期监测,如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 饮食调理: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5. 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度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二、优质护理的观察效果1. 专业护理团队:在小儿肺炎护理中,专业护理团队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2. 个性化护理方案:在实际护理中,针对不同的患儿,专业护理团队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多角度护理:专业护理团队不仅着眼于疾病的治疗,还注重患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和心理疏导,缓解患儿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4. 护理效果观察:通过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症状的观察,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患儿的体温逐渐下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逐渐稳定,都是优质护理带来的明显效果。

5. 患儿家属满意度:在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于小儿肺炎病人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过去一年接诊的小儿肺炎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根据200例小儿肺炎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00例小儿肺炎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小儿肺炎病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小儿肺炎病人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小儿肺炎病人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总体治疗时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中针对小儿肺炎病人,为其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以显著缓解小儿肺炎病人临床体征,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临床症状;护理效果;应用价值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儿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呼吸道疾病,通常在我们国家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同时属于引发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

小儿肺炎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病原体感染或是吸入羊水、过敏反应等密切相关,小儿肺炎病人临床表现包含呼吸困难、发热、呼吸急促、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严重影响到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2]。

本文对于小儿肺炎病人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过去一年接诊的小儿肺炎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9.1),200例小儿肺炎病人家属前部签署知情同意书,200例小儿肺炎病人全部排除具有并发症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根据200例小儿肺炎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加以分组,给予其中100例小儿肺炎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100例小儿肺炎病人针对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小儿肺炎病人65例,女性小儿肺炎病人35例,最小年龄0.6岁,最大年龄7岁,平均3.73±2.63岁,病程时间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6.38±3.35天,其中属于真菌性肺炎病人20例,病毒性肺炎病人30例,细菌性肺炎病人30例,支原体肺炎病人20例;研究组中男性小儿肺炎病人62例,女性小儿肺炎病人38例,最小年龄0.8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4.04±2.75岁,病程时间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35±3.44天,其中属于真菌性肺炎病人19例,病毒性肺炎病人31例,细菌性肺炎病人32例,支原体肺炎病人18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27T15:55:47.69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刘丽杨树华[导读] 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新疆巴州焉耆县人民医院 841100;
2.新疆博州温泉县人民医院 8335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常规肺炎治疗的基础性上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14%。

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1.3)天,住院时间为(6.8±1.4)天。

并发症发生率为8.57%(3/35),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35/35)。

结论: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7-01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气候环境和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与小儿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这就对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研究的选取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提升小儿肺炎治疗效果中的价值,分析报告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月龄在6—36月之间,平均为(22.1±5.7)月,体质量在6.5—16.4千克之间,平均为(12.4±2.5)千克,其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9例;26例患儿无住院治疗记录,6例有一次住院记录,3例由两次及以上住院记录;5例患儿有一次输液记录,4例患儿有两次及以上输液记录,输液方式均为头部留置针。

24例患儿家长学历教育在本科以上,10例为高中学历,1例为初中学历。

1.2针对性护理方法 1.
2.1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现象的发生情况,检查肺部啰音和心律不齐病症。

主治医生综合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结果评价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

1.2.2心理护理
患者具有年龄较小的特征,对疾病的认识不够,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在护理中积极对患者进行开导,通过讲故事和笑话的形式帮助患者处于轻松的治疗环境中,医护人员还应指导家属与患儿适当玩游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1]。

1.2.3饮食护理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方案,患者的饮食应以营养丰富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为主,注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治疗初期的食物以流质食物为主,后期逐渐改为半流质食物。

此外,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的饮食与运动相结合[2],避免食用高营养食物不运动和过度运动造成身体乏力两种现象的发生。

1.2.4体温护理
患者的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医护人员要为其补充10%的体液量,小儿肺炎患者的标准饮水量在80—100ml/(kg•d)[3]。

体温过高的患者,医护人员首先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和冰敷降温,效果不明显可考虑进行药物降温。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减少运动量。

1.2.5 咳嗽护理
患者在咳嗽的过程中出现的分泌物会加重咳嗽程度,对于呼吸道不通畅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合理利用多种方法帮助患者止咳,一般包括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措施、体位引流和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排痰护理[4],加大程度降低患者咳嗽程度。

1.2.6 输液护理
研究中患者均采用留置针进行输液,输液前进行生理盐水冲管。

患儿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5],保证患者的输液能够平稳安全的完成,在输液过程中还需重视红肿、渗出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1.2.7 环境护理
小儿肺炎患者的身体抵抗免疫力较低,治疗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医护人员一般将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之间,室内的湿度一般维持在55%—60%之间,通过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环境护理,保证医疗环境的适宜。

1.3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疗效:显效: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体温趋于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病情没有发生好转或者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观察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
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

35例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平均消失时间为(5.2±1.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8±1.4)天。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5例小儿肺炎患者出现1例粒细胞减少,1例关节病变,1例心肌损伤,没有出现肝脏损伤和过敏性紫癜两种常见并发症。

2.3 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调查问卷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同期全院水平94.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通过生理和心理上的干预措施,一方面提升了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一方面改善了医患关系。

本研究中3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有22例,12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7.14%。

平均退热时间为(4.6±0.8)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2±1.3)天,住院时间为(6.8±1.4)天。

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100%(35/35),显著高于同期全院水平94.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获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病情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春凤.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32(23):158-158.
[2]张新华.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47-248.
[3]周春红,张晓蕊,刘维红.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89-92.
[4]刘雅丽.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27-127.
[5]张素利,吕书献,牛彦红,等.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 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00189-00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