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英语口语景点介绍教案:学会如何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美丽的旅游景点

英语口语景点介绍教案:学会如何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美丽的旅游景点

英语口语景点介绍教案:学会如何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美丽的旅游景点Introduction:旅游是许多人的最爱,去不同地方体验不同文化和历史,观赏美丽的风景,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

但是当我们遇到外国人来参观我们的城市时,我们是否感到有些羞涩和不知所措?特别是当外国人对我们的景点感兴趣时,我们是否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介绍?那么,如何用流利的英语介绍美丽的旅游景点呢?在本教案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关于景点介绍的一些实用技巧,帮助你更加自信地面对和介绍景点给外国友人。

一、准备工作1.了解景点:首先了解你要介绍的景点,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建筑风格、景观特色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一些实用信息,如观光时间、门票、导游服务等。

2.选择合适的场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所,例如室内或室外、有关于景点的图片或介绍的背景板等。

3.了解听众:根据听众的国籍、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等,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言、用词和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

二、技巧要点1.基本信息介绍当你开始介绍一个景点,最基本的信息应该包括景点名称、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

例如,如果你想介绍中国北京的故宫:“Welc ome to the Forbidden Cit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Beijing, China. The Forbidden City, also known as the Palace Museum, was buil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served as the imperial palace for the Chinese emperors for nearly 500 years. The palace consists of 980 buildings and covers an area of720,000 square meters, making it the largest palace complex in the worl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Forbidden City is a perfect represent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e, with its red and yellow walls, intricate roofs, and impressive ceremonial halls. It also houses numerousartifacts and treasures that showcase China’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y.”2.景点的独特之处除了介绍基本信息外,你也可以介绍景点的独特之处,例如独特的建筑设计、传奇的历史故事、美丽的风景等。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在过去十几年中,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符号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日益引起重视。

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不仅考察现实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政策取向、权势、身份等问题。

据粗略统计,自1997年至今,国际规模的语言景观专题研讨会已举办过五届,以语言景观为主题发表的论著达十部以上,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则不下百篇。

由于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式新颖而独特,Gorter(2006)将其看作是研究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的新路径,Spolsky(2009)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考察一个城市社会语言生态的好方法。

世界各地的语言景观研究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之下,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

那么,语言景观研究指的是什么?语言景观应如何研究?有哪些理论视角?研究中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介绍语言景观研究的背景,包括其概念界定、功能、研究内容等,接着阐述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然后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之后提出语言景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方面对我国的语言景观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语言景观的概念、功能及研究内容2.1 语言景观的界定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linguisticsigns),如路牌、街牌、广告牌、警示牌、店铺招牌等。

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

Landry Bourhis(1997:25)最先提出并使用语言景观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文化与探索西部皮革2018年2月语言景观研究综述于之蒙,刘珊珊,杨换丽(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近年来,语言景观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之一,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 果显著,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对语言景观的源起、定义及功能、常见的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构建进行了综合阐述。

旨在 系统掌握该研究体系,展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为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并促进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景观;功能;研究主题;理论构建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602 (2018)02-0134 -021语言景观的源起,定义与发展语言景观(L in g u is tic La ndscap 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L a n d ry MB o u r h is在学术论文《语言景观与族群语言活力》中提出的: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是由公共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建筑物公共标牌上的语言组成的 ”(La n d ry M B o u rh is,1997 :23—49 )。

Ben- RafeK等(2006)认为语言景观是一个社会、地区或城市的重要象征符号,它可以展示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语境。

D u rk G orter(2006)则把语言景观的研究作为多语使用的一种新路径及还把它看作是二语习得的一种额外语言输入形式。

SpO sky(2009)认为语言景观是探索和体现城市多语生态的一种工具和研究语言选择极有价值的方法。

S h o h a m y等(2009)则提出语言景观可以作为教育、学习批判性思维强有力的工具。

2语言景观的功能L a n dryM B o urh is(1997)认为,语言景观具有两大主要功能:信息(in fo rm a tio n a l)与符号(s y m b o lic)功能:信息功能主要是指它可以提供某一地区语言特征、语言的社会地位、语言的多样性以及使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其象征功能主要是它能反映语言的价值和地位,是居于主导还是从属地位,象征某一民族语言使用的强势或者是弱势状况。

SPEAKING交际模型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与理论

SPEAKING交际模型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与理论

第31卷第3期2021年3月长春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Vol.31No.3Mar.2021SPEAKING交际模型: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与理论王璐(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211169)摘要: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实为“符号景观”,研究考察公共空间标牌的语码呈现形式。

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语言景观研究自上世纪末起至今,已逐渐发展成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Hymes的SPEAKING交际模型,分析语言景观的语码分布及取向,以及语言标牌“作者”“读者”和标牌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解读特定场域下的语言景观现状及其所映射的语言权势和身份认同提供了依据,为语言景观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语言景观;SPEAKING交际模型;语言权势;互动顺序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907(2021)03-0036-05语言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社会语言学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

“语言景观”一词由Landry 和Bourhis率先提出,意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建筑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⑴。

语言景观是区域性语言政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外在表征,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

语言景观研究是了解城市语言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2],语言符号背后暗藏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含义,也透视出语言权势与族群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一、语言景观研究概述语言景观作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不同学科的关注,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的增长点。

目前,国外学者从双语或多语使用(Lai,2011)、语言权势和地位(Lado,2012)、语言政策与落实间的差距(Isleem,2013)、英语的国际传播与扩散(Amos,2016)等各个视角展开研究,受到了教育学、经济学、地理符号学等相关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3],研究视域呈现多维度、跨学科等特点。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三、研究方法
然而,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在方法上仍有待提高。首先,部分研究过于依赖文 献调研,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新鲜感和深度。其次,案例分析的方法需要更加严谨 和细致,避免对复杂现象的简单化处理。最后,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也需要更 加科学和规范,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四、结论
四、结论
过去的十年,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理论视角、问题取 向和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拓展视野,不同地区和不同群 体的语言景观现象;同时应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和可信度;此外,还需要加强理论深度和原创性,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更多具有 中国特色的理论贡献。
谢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语言景观作 为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社会文化、探究社区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语言景观研究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首先,可以进一步深化不同学科理论在语 言景观研究中的应用,如政治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次,可以结合新型科 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 方法
01 引言
03 方法与技巧 05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2 视角与理论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语言景观研究是一门探讨公共空间中语言使用和呈现的跨学科领域,涉及语 言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语言景观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对于理解 社会文化、探究社区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 理论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与技巧
1、田野调查
1、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语言景观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语言使用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其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 和语境。田野调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作者:陈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1期摘要:语言景观是当前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热点领域。

本文综合考察语言景观研究的背景、研究视角及方法等,全面展示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语言景观;综述一、研究背景早在20 世纪 70 年代,便有学者通过研究街道上的语言景观来观察当地的语言使用状况(Gorter 2013)。

到1997年随着Landry 和 Bourhis 正式提出语言景观,语言景观研究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并开展了不少研究。

到2007 年Backhaus出版了首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中心的综合性专著,自此开始语言景观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World English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等杂志先后推出语言景观的专辑,大量发表语言景观相关文章,以戈特(Durk Gorter)、肖哈密(Elana Shohamy)、布鲁马特(Jan Blommaert)等为代表相继出版了多部专著,2015年语言景观专刊 Linguistic Landscape 的创刊出版更进一步推动了语言景观研究,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学术会议、研究小组,自1997年以来,已举办多届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出版论著十多部,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并逐渐呈现交叉学科的趋势。

在国内,自2014年尚国文发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将语言景观正式介绍到国内以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开展语言景观的重要意义并开展不少实证研究,距尚国文引入语言景观引入国内已过5年,当前国内语言景观研究情况如何?与国际研究相比存在那些不足?研究中还面临那些的困难?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将从语言景观定义、研究区域、语言景观标注、研究启示四个四个方面解答上述问题。

二、语言景观定义当前语言景观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具化的定义,另一种是广义的定义。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

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
关键词 :语 言景观 ;多语言使用 ;语言政策
[ 中图分 类号 ] H0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3 - 6 5 3 9( 2 0 1 5) 0 4 - 0 0 0 1 - 0 7
A Re v i e w o f I n t e r na io t n a l Li n g ui s ic t La nd s c a p e St ud i e s a nd I t s I m pl i c a io t ns
2 0 1 2 ;S h o h a my& G o r t e r ,2 究 的源起
界上越 来越多学者 的关注 ,并取得了较为 丰硕 的成果 。在我 国 ,对语 言景观的研究才刚 刚引
起关注 ( 尚国文 、赵 守辉 ,2 0 1 4 a / 2 0 1 4 b ;徐红
的 关注 。并取得 了较 为丰硕 的成果 ,显示 出了较好 的发 展前景 。为此 ,本 文对语 言景观 的源起 、语 言景观 的定义及功 能 、研 究 中的常见主题进行 了综合考察 ,展 示 了这一领域 的研 究概 况 。本 文最后指 出,语 言景观研 究在 我 国才刚 刚引
起 关注 。开展 实证研 究对 了解我 国的语 言景观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和价值 。
Li Li s h e n g
( Ea s t C h i n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1 ,Ch i n a ;Y u n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Ku n mi n g 6 5 0 5 0 0,Ch i n a )
北京 第二 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作者:吴晓梅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6期【摘要】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新兴话题之一。

“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自从1997年被西方社会语言学家Landry 和Bourhis,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成果概况进行粗略的综述。

【关键词】语言景观成果国外引言李丽生(2015)谈到国外语言景观的源起时认为“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史其实与文字的历史一样悠久,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是早期语言景观的实际例子。

”但是目前学界均认为1997年和2007年是语言景观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1997年Landry 和Bourhis在《语言景观和民族语言活力—一项实证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语言景观这一概念;2007年 Backhaus出版了首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中心的综合性专著(Gorter 2013)。

但是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后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已经有学者开始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因此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阶段(1997年之前),考究阶段(1997年至2007),和成熟阶段(2007年以来)。

(1)萌芽阶段(1997年之前)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有学者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如Rosenbaum 等(1977)调查了耶路撒冷的街道标识中英语使用的状况,结果发现该地区官方语言只使用希伯来文的语言政策和私人标识中使用英语的差异;Tulp(1978)关注了布鲁塞尔广告牌上荷兰语和法语的分布情况,发现法语占主导地位,只将有限的空间留给荷兰语;Monnier(1989)认为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对公共领域语言标志使用非常重要;Calvet(1990)比较了达喀尔和巴黎城市公共空间的语言标志,区别了权威部门和市民标记地域的不同途径;此后,Spolsky & Cooper(1991)详细讨论了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两条街道的语言标志,强调了政治制度对语言景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
究概况
浅述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概况
作者:吴晓梅
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6期
【摘要】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新兴话题之一。

“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自从1997年被西方社会语言学家Landry 和Bourhis,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成果概况进行粗略的综述。

【关键词】语言景观成果国外
引言
李丽生(2015)谈到国外语言景观的源起时认为“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史其实与文字的历史一样悠久,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是早期语言景观的实际例子。

”但是目前学界均认为1997年和2007年是语言景观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其中1997年Landry 和Bourhis在《语言景观和民族语言活力—一项实证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语言景观这一概念;2007年 Backhaus出版了首部完全以语言景观为中心的综合性专著(Gorter 2013)。

但是对国外语言景观研究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后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已经有学者开始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因此国外语言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阶段(1997年之前),考究阶段(1997年至2007),和成熟阶段(2007年以来)。

(1)萌芽阶段(1997年之前)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有学者对城市语言景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如Rosenbaum 等(1977)调查了耶路撒冷的街道标识中英语使用的状况,结果发现该地区官方语言只使用希伯来文的语言政策和私人标识中使用英语的差异;Tulp(1978)关注了布鲁塞尔广告牌上荷兰语和法语的分布情况,发现法语占主导地位,只将有限的空间留给荷兰语;Monnier(1989)认为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律对公共领域语言标志使用非常重要;Calvet(1990)比较了达喀尔和巴黎城市公共空间的语言标志,区别了权威部门和市民标记地域的不同途径;此后,Spolsky & Cooper(1991)详细讨论了在耶路撒冷老城区的两条街道的语言标志,强调了政治制度对语言景观的影响。

该阶段的研究虽然已公共空间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发现语言之间的分布情况,却还没有提出语言景观的概念。

因此,该阶段的研究比较零星的,无系统的。

(2)探究阶段(1997年——2007年)
1997年Landry 和Bourhis在《语言景观和民族语言活力—一项实证研究》(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 An empirical study )一文中不仅首次界定了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而且还提出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语言景观研究始于1997年,而且也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

如有,Itagi,和Singh(2002)编辑了研究印度语言景观的专辑; Hicks(2002)关注苏格兰盖尔语标牌的政策和本民族语言政策执行问题。

Scollon & Scollon团队(2003)提出了“地理符号
学”的理论方法,构成了语言景观研究的场所符号学理论学派;Reh(2004)调查研究了乌干达莫桑比克自治市标志中的双语书写状况,对文本型的语言和信息排列规律进行了探索;Born (2004)分析了巴西南部两个城市语言景观中意大利语和德语的使情况;2007年Backhaus出版了首部语言景观的综合性专著《语言景观:对东京城市多语现象的比较研究》,构建了一个语言景观研究的整体框架,并对东京开展了语言景观案例研究。

2006年 Gorter 编撰出版论文集《语言景观:多语现象研究的新路径》。

该阶段学者们探究了语言景观的理论与研究框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方法。

因此,该阶段发展状态乐观。

(3)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2008年以后,语言景观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广告学、教育学、符号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都涌入语言景观的研究行列。

除此之外,语言景观还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旅游业、环境与城市规划等多种领域。

一些语言景观研究小组开始成立并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如2008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2009年在意大利锡耶纳、2010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2012 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2013年在比利时那慕尔,这些研究成果最后集结成书,分别是 2010 年Shohamy 等编撰的《城市中的语言景观》、2012年Hélot等编撰的《语言景观、多语现象和社会变迁》。

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并出版了论文集,如2009年Shohamy 和 Gorter 编撰的《语言景观:风景的拓展》、2010年Jaworski和Thurlow 编撰的《符號景观:语言、影像与空间》、2012 年 Gorter 等编撰的《语言景观中的少数民族语言》。

World English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等杂志先后推出语言景观的专辑论文,Environment & Planning D: Society & Space、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等非语言学类杂志也开始发表语言景观方面的论文。

2015年语言景观专刊 Linguistic Landscape 创刊出版,标志着语言景观研究有了自己专门的学术领地。

该阶段出现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包括语言景观基本概念、理论建设、研究方法、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内容。

还举办了专门的学术会议。

因此该阶段呈现成熟的发展形态,已构造出语言景观的体系。

【参考文献】
[1] Cenoz J, Gorter Durk.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minority langua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2006,3(1):67-80.
作者简介:姓名:吴晓梅(1995.02.24—),性别:女,民族: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职务/职称:学生,学历:研究生,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法理论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