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南方经济的发展》(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历史背景:1. 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了一系列的割据军阀,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2. 南方政权主要有宋、齐、梁、陈等朝代,统称为“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 江南地区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在东晋时期,它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穷落后地区;2. 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中原地区的百姓纷纷南渡,使江南人口急剧增加,这给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机遇;3.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浚、挖沟、开垦荒地、修筑堤坝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4. 同时,南朝时期还有许多重视农桑的农学家、地理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如许慎、左思、郦道元等,他们的关于农业、地理和水利建设的著作,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江南地区的人口变迁:1. 南北分裂后,各朝代大量征调民夫和士兵,导致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而南方人口却逐渐增加,特别是江南地区人口快速增长;2.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人口增长的原因,除了南渡百姓的增加外,还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生产增加,使得江南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增长;3. 另外,南朝时期还有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如麻疹、痘疮、疟疾等,这些疾病的爆发和蔓延也造成了人口的减少。

四、南方与北方的差异:1. 南方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使得它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多雨湿润,四季如春,北方则干燥寒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 南方的水网纵横,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而北方的水资源有限,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等旱作农业;3. 南方交通主要依靠水路,而北方则主要依赖陆路,这也导致南、北方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

五、总结:1.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和地理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2.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反映了中国文明的多元性和地域性差异;3. 应该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发扬各地区、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以促进中国的整体发展。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南朝 《宋书》
西汉时的江南:荒凉、落后 南朝时的江南:发展、富裕
1.背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开发的原因?
材料: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 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齐民要术》记载,中原大量农业生产工具 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携带而来,不断推广和改 进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 备和系统其他的……

第 四 单

和南
18
元 第
江朝
南政
课 地治



三国
东 汉
十六国
304-439
北朝 439-581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 齐
220-280 266-316 317-420
南朝 420-589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
CONTENTS
1.建立: 阅读课文说一说东晋建立的概况?
建立者 司马睿(晋元帝) 时 间 317年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 ②时间较短,更迭频繁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3.统治?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 轻徭薄赋,
民殷国富,社会安定。
衰败: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
建康失守, 千里绝烟!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劣势。
2.特点? 请观察《南朝政权一览表》,思考南朝政权都有何共同点?
朝代 宋 齐 梁 陈
称帝前曾任官 职
平北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总领 中外军事
车骑将军、都 督中外诸军事
建立者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420—479年 479—502年 502—557年 557—589年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初一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C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
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最新人教版七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译成汉语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 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 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交融的表现
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2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 面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农产;
汉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 人民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政治方 面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 业 发 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施肥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
快速进步。在缫丝、织 布、制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 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 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 达。
《宋书》中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 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 工业发达。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年 东 晋 灭 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589 557 502 479 420
317
东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从地域上来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420 317 316
西 晋 灭 亡
年年 东 晋 建 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
宋文帝年号)末, 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刘裕
刘义隆
(363年-422年) (407年-453年)



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méng 外来的百
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齐jiōng,是梁指从外面关门陈的闩、钩等),盖东
社会安定
西



“闻鸡起舞”
317 316
年年 东 晋 建 立
“中流击楫(jí 短的船桨)”
祖逖(t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1.东晋的兴亡
“荆扬晏(安定)安,户口殷实”
西

晋 灭
水 之



北方: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383
317 316
年年






东晋: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1.东晋的兴亡 门阀政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一、北方人口南迁1、南迁原因: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

2、南迁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止。

3、三次南迁高潮: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

4、南迁特点:(1)时间长:从东汉开始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止,持续数百年。

(2)具有自发性。

(3)规模大,数量多。

南迁的人口近100万,约占南方人口的1/6。

(4)南迁地区集中:南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益州、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其次是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

5、南迁的影响:(1)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促进北方农作物品种的南移。

如:麦、菽等。

(3)引起南方社会生活的变化。

总之,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南方的生产力水平,也加速了南方社会的'进步。

二、江南经济的发展1、南朝政权更替:公元420年东晋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

此后的160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均在建康,总称南朝。

2、江南经济发展的条件(1)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前提。

(2)东晋和刘宋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使生产得到发展(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经验,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2)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时发明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

造纸业也有新的发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3)商业:南朝商业发展迅速,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4、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设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时间最长的时期。

从总体看,连年战乱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相比北方的动乱,南方相对安定,随着北方人口、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移入,江南地区得到大力开发。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绘制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使其理解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目标1.识读《东晋形势图(382年)》,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3.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重点难点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出示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图片及博物馆展出文物的图片,接着讲述“六朝”的历史。

这个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器、陶俑、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及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反映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并提问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引发学生思考。

二、预习检查1.说说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什么是“王与马,共天下”?3.说说南朝的起止时间及名称由来。

4.说说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忆江南》的视频。

教师过渡: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如今的江南比北方发达,但在古代,江南一开始是落后于北方的,江南地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什么原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去探寻那一段历史。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江 材料二:(东吴江南)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稳(丰收) 开 南 ——《太平御览·吴志》
发 地 材料三:(东晋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 区 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南朝)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 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堂巩固
6.《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
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出东晋后期南方地区( )
A.社会动乱
B.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C.出现民族交融 D.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巩固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 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前秦─东晋
之 战
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结果
东晋胜利
特点
以少胜多
对前秦:前秦政权瓦解,北 影响 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江南 对“东荆晋扬:晏统治安局、面户相对口稳殷定实”
4.东晋的兴盛:
背景
时间 交战 双方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
结果
东晋胜利(以少胜多)
何处是“江南”?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从古到今是一个 变化的地理概念。在人文地理 概念里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古 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学习任务三
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角度) 2.手工业
有了快速进步,在缫丝、织布 、制瓷、冶铸、 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学习任务三
青釉灯
青釉刻花单柄壶
学习任务三
四双复系罐
学习任务三
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角度) 3.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 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 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新课导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魏 蜀 西晋 吴
北:十六国(前秦) 南:东晋
学习任务一
东晋的兴亡
东晋(南)与“十六国”(北)的并立
西晋灭亡后,317年,镇 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在 以王导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拥戴 下当上皇帝,重建晋王朝,以 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学习任务一
东晋的建立
建立者: 司马睿 建立时间: 317年 都城: 建康 政权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
材料三 东晋南朝重视水利,历代皆有修筑。南方的水田普遍开发,
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江南的开发为中华文明在隋唐时期的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学习任务三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
(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 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 (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4)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5)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使得经济遭到严重 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使得南方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 生产技术先进 劳动力充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PPT教学课件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 陈均建都于建康(南京)
2、江南发展
东汉
(25——220)

(220)
蜀吴
(221) (229)
西晋
(265——316)
北朝
十六国

南朝
东晋
宋、齐、梁、陈
二、人口的南迁
原因:逃避战乱
特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3.北人南迁的有三个方向:西线进入巴蜀地区;中线 进入今两湖和江西;东线进入江浙地区。
谢谢大家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 力,促进闭塞、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 路的发展;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 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要逃避战祸,形成了我国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2.北人南迁的影响/作用:A、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 发展,为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
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冶铸、 造纸、制漆、制瓷等都比较发达。
商业: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海贸: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 洋诸国
西:天竺、波斯、大秦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 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的现象呢?这些人口 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线路:西线---进入巴蜀;中线进入两湖和 江西地区;东线进入江浙
意义:1、改变南方人少地广、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2、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3、刺激南方经济增长。
对照地图说说南迁的线路:
西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农业:(1)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经
济区; (2)农业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