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战
延津
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1. (延安黄陵期末改编)东晋初年,帝(司马睿) 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 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
天下。”这段材料反映东晋( B )
A.统治者爱惜人才 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 C.外戚与宦官专权 D.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 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宋书》描述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 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江南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都有哪些表现?
(1)农业
材料一 会土(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 ——《宋书·沈云庆传》
材料二 (宋末在乌程筑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湖州乌程县》 材料三 永泰元年,(沈瑀)为建德令,教民一丁种十五株桑、 四株柿及梨栗,女丁半之,人咸欢悦,顷之成林。
元嘉之治
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 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 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 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宋书·良吏传序》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 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影响: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
无积聚而多贫。
材料二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使臣曰”
比较一下,《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 什么不同?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课堂小结: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2.东北——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 反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
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史事 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 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 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保证不再侵犯雅克 萨。清军撤走后,沙俄侵略军不守信用,重 新占领雅克萨。康熙帝再派军队围攻雅克萨。 经过半年战斗,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击毙, 800多名入侵者仅剩60多人。
维吾尔族,回部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 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 丹,平定了叛乱,稳定 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平定大、小和卓得胜图》
乾隆时期,平定回 部上层贵族大、小 和卓发动叛乱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4.西北——新疆:
(1)清朝乾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
认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中的双方分别是?
郑成功 荷兰殖民者
思考双方为了什么发生冲突?
台湾
三.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
1.东南——台湾:背景
“台湾者,中国之 土地也,久为贵国 所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了我 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郑成功 (1624年-1662年)
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雍yōng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颁布金瓶掣chè签制度。
康熙平定噶gá尔丹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1771年,乾隆时土尔扈hù特部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西汉时的江南:荒凉、落后 南朝时的江南:发展、富裕
1.背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开发的原因?
材料: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 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齐民要术》记载,中原大量农业生产工具 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携带而来,不断推广和改 进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 备和系统其他的……
东
第 四 单
晋
和南
18
元 第
江朝
南政
课 地治
区
开
发
三国
东 汉
十六国
304-439
北朝 439-581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 齐
220-280 266-316 317-420
南朝 420-589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年)
CONTENTS
1.建立: 阅读课文说一说东晋建立的概况?
建立者 司马睿(晋元帝) 时 间 317年
①武将篡权,建立新朝 ②时间较短,更迭频繁 ③定都建康,偏安南方
3.统治? 对比一下,南朝中领土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哪个政权?
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 轻徭薄赋,
民殷国富,社会安定。
衰败: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
建康失守, 千里绝烟!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劣势。
2.特点? 请观察《南朝政权一览表》,思考南朝政权都有何共同点?
朝代 宋 齐 梁 陈
称帝前曾任官 职
平北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总领 中外军事
车骑将军、都 督中外诸军事
建立者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420—479年 479—502年 502—557年 557—589年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笔记如下: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
2、兴盛:东晋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3、灭亡: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二、南朝的政治概况1、四个王朝:宋、齐、梁、陈。
2、统治特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经济衰退。
3、文化发展:南朝时期,文化繁荣,艺术成就较高。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人口南迁: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开发成果: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四、民族交融1、民族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南迁,与汉族杂居,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2、民族政策:南朝政府采取了宽容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族文化传统。
3、民族交融的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五、历史意义东晋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中国南方的开发和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为后来的唐宋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也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文化与社会生活1、文化:东晋南朝时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有显著的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陶渊明的诗歌、谢灵运的山水诗等。
2、社会生活:东晋南朝时期,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城市兴起,商业繁荣,手工业发达。
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礼节的简化、服饰的多样化等。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优质课件

——《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
史料实证
04 北伐:东晋初期曾进行多次北伐, 其中杰出的代表是祖逖。
中国古代史
2024年 新教材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
地区开发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 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时空观念:了解东晋的兴亡、南朝更迭的历史发展脉络, 01 了解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
闻鸡起舞
时空观念
中流击楫
05 兴盛:淝水之战胜利,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荆扬 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06 灭亡:武将掌权→420年东晋灭亡→南朝更迭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 国“宋”,东晋灭亡。
时空观念
南朝的政治
南朝的政治
01 时间:420年-589年
02 更迭: 宋→齐→梁→陈
时空观念
宋
梁武帝萧衍
时空观念
东魏
汉
蜀 吴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北朝
东魏 北齐
西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晋 东晋
宋齐梁陈
南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
01 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02 原因:
①北民南迁,输送劳动 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
产技术;(主要原因)
②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③江南社会比较安定; ④人民辛勤劳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年 东 晋 灭 亡
年
年
年
年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589 557 502 479 420
317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从地域上来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420 317 316
西 晋 灭 亡
年年 东 晋 建 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
宋文帝年号)末, 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刘裕
刘义隆
(363年-422年) (407年-453年)
宋
年
年
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méng 外来的百
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齐jiōng,是梁指从外面关门陈的闩、钩等),盖东
社会安定
西
晋
灭
亡
“闻鸡起舞”
317 316
年年 东 晋 建 立
“中流击楫(jí 短的船桨)”
祖逖(t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1.东晋的兴亡
“荆扬晏(安定)安,户口殷实”
西
淝
晋 灭
水 之
败
亡
战
北方: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383
317 316
年年
年
东
胜
晋
建
立
东晋: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1.东晋的兴亡 门阀政治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以下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的主要内容: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在消灭刘备和孙权。
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以黄盖诈降火攻的方式大破曹军。
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3. 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而孙权则控制江东地区。
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三国鼎立时期。
此外,本课还介绍了三国时期的文化、科技和经济方面的成就,如诸葛亮和曹操的政治智慧、医学家华佗的成就、数学家刘徽的贡献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具体表述上可能存在差异。
如需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建议阅读教材或请教专业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点拨:
三国时期,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共案
执笔人:高玉泽审核:七年级历史组总第29课时
集体备课
授课教师
批注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概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5、吴国都城建业在今
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二、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
课后反思: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温故知新:
1、说说秦汉文化中宗教方面的知识。
2、复习《史记》和司马迁。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三国的建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合作探究:
1、你能解释一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