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三年级品社第二单元(牛建文)
苏教版品社三年级第二单元教材解读.doc(

本单元的重点是“安全”,教学目标也是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三篇课文的建构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身边的安全隐患开始,到让学生学会辨别,这逐级而上的要求会带着学生一点一点地提高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2.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3.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小学三年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相较还比较薄弱,他们已经的对安全的认识都来自于老师和家长的口耳相传,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本单元的教学会给同学们提供充分又详细的安全教育内容,学生带着已有的认知进课堂会让安全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整体教学构想
1、以教材为载体,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小故事,开展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3、模拟表演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难点:
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同学》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 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 护理。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 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a
9
给最好的朋友 写一张友情卡
a
10
a
11
a
12
猜猜我是谁
a
1
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
a
2
美好的回忆
a
3
健康的友谊 应该是什么样子
a
4
说说自己和同学之间 发生的小矛盾
a
5
如此“友谊”对不 对
a
6Leabharlann a7我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会对他说:
我的好朋友这次考试没考好,很伤 心,我会对他说:
我的好朋友 我会
a
8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人教版三上品社第二单元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复习要点——填空1、我能读写很多文字了,还能读(文字)书呢;我学会拌(凉菜)了;我会用学过的数学帮家里(记账)了;我会收拾(书架)了;我会自己买(文具)了;我学会种(蚕豆)了。
2、没想到,我们的“老师”真不少,(报纸)、(电视)、周围的(人)……关键是看我们会不会发现。
3、我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习)。
自觉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
4、这两年,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
(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5、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有第(一)次。
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做不好、失败的(烦恼)。
不过当我们回想起的时候,也很有(意思)。
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6、我们学到的(知识)、(本领)和(道理),不仅仅是课上学来的,还可以向(书本)、(媒体)、他人学……。
7、(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8、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9、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才能有效率。
10、爷爷本来是个(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会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
现在,爷爷却遇到了(新问题)。
11、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
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
12、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就要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或给自己定个(目标)。
13、学会一门新手艺,就多一条(就业)的路。
——问答1、我们在学习中成长,有哪些成功的感受和体会呢?答:我们在学习成长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要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2、我们该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呢?答: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当好学习的主人。
3、从入学到现在,我们学到了哪些东西?答:我能读写很多字了,还能读文字书呢。
我学会拌凉菜了。
我会用学过的数学帮家里记账了。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同学》

编辑课件
1
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
编辑课件
2
美好的回忆
编辑课件
3
健康的友谊 应该是什么样子
编辑课件
4
说说自己和同学之间 发生的小矛盾
编辑课件
5
如此“友谊”对不 对
编辑课件
6
编辑课件
7
我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我会对他说:
我的好朋友这次考试没考好,很伤 心,我会对他说:
我的好朋友 我会
编辑课件
8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 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 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 护理。
朋友间必须患难相济,那才能 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
编辑课件
9
给最好的朋友 写一张友情卡
编辑课件
10
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2 单元说明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Unit 2 Colours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单元说明Unit description本单元学习见面时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以及表示颜色的单词。
这一单元分为Main scene、Part A、Part B和Part C四部分。
Main scene(主情景图)是对本单元要学习的知识的总体概况,让学生预先感受初次见面如何向对方问好等语言。
Part A主要包含Let’s talk、Draw and say、Let’s learn、Let’s do、Letters and sounds五个环节。
这部分主要学习见面时如何向对方问好、介绍他人的句型以及表示颜色的单词red、yellow、green和blue。
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运用句型“This is...”“I see...”和交际用语“Good morning”。
同时,在该部分里,学生还要学习英文字母Aa、Bb、Cc、Dd的正确书写及发音。
Part B主要包含Let’s talk、Let’s play、Let’s learn、Let’s do、Start to read、Let’s check、Let’s sing七个环节。
这部分继续学习见面时如何向对方问好、介绍他人的句型以及表示物品颜色的单词black、white、orange和brown。
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句型“Colour it...”和交际用语“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OK!”,会唱Colour song这首英文歌曲,能在教师指导下或独立完成相关的小练习。
Part C部分主要包含Story time一个环节。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话型的小故事来呈现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进行故事表演。
本单元建立在前一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已经初步调动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也能运用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上)品社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 1、师:你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它寄托了家人怎样的希望?和父母聊一聊。 2、通过了解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感受? 名字的故事: 我的感受: 二、课中深悟 1、创设情境,引入规则 观名字文化: 师:同学们好!我是小博士,请随我一起进入文化城吧! (1)门一扇扇打开,出示“姓的由来”配上旁白和音乐。 师:参加了名字文化城,你们有收获吗? (2)猜名字来历 师:名字原本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只因为这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寄托者家人的期望, 而使得一个个名字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师:我们玩的游戏名字叫“猜猜看”,你对哪个名字感兴趣,你就猜猜这个名字的含义,或 为这个名字编个小故事。 2、再现生活,体验规则 说名字故事。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名字的故事告诉大家啊? 生: 师:同学们都愿意说,是吗?那么就这样吧: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也 可以跟你们这一组的同学交流。 生: 3、拓展提升,内化规则 (1)听家长心声。 (2)议爱心回报。
课题
名字的故事
任务修改课属性...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让学 生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从而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孝 敬之情。
任务修改课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任务修改课属性... 任务修改课属...
教师准备:录制关于名字文化的音像资料;课件制作:故事《一个 同学的烦恼》、诗《献给父母的诗》及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 的》。学生准备: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或家人名字的来历。
师:老师真高兴,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爱是一种高级情感,是美德的种子,面对日夜为 我们操劳的父母,你想怎么做?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名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名字的文化与来历,领会了爸、 妈对你们的期望和厚爱。 三、课后践行 师:每个家庭成员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互相勉励、共同成长,家庭才会 更加温馨。试着和家人一起写一份改进不足的承诺书吧!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首儿歌吧!播 放:贝瓦儿歌《铃儿响叮当》: /player.php/sid/XNDUzOTE0MjI0/v.swf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我来画棵家庭树》设计说明题:我来画棵家庭树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时间:两时1.文结构:本文由三个板块组成,即绘制家庭树(了解家庭成员)→写出亲属的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的亲情(初步感受什么是幸福和睦的家庭)2.教学设想:本安排2时。
第一时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知识点较多,为了使学生学得有趣,教师积极开发互动型引起学生注意,同时创设以“打擂台”为名的比赛情景,让孩子在竞争、合作中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第二时重点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家庭生活的首要条。
为了避免空洞说教,教师事先用录象记录了几个家庭的情景剧,让孩子在辨析中体验、明理。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的“三贴近”原则在本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
3.设计特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当回归生活,独白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教学注意了以下几点:(1)教学信息源自生活鲁洁教授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程在基本理念上的主要变革,那就是“回归生活”。
确实,“回归生活”是这次程改革中各门程共同追求的目标。
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选用的学生照片、学生的视频、学生的活动方式都来自于“生活”,这种“生活”正是儿童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通过欣赏、回忆、讲述等方式将生活的事实、事再组为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的一个剪影,萌发与建构了他们的需要、动机、感情、认知、思维等等活动。
(2)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程标准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再现等方式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品社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二、交流预习,初步感知
课前你了解了哪些化解矛盾的好办法?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加深体验,内化提升
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上的四副图,然后跟你的同桌尝试表演一下.
2)指明同学到前台来表演.
大家通过看他们的表演说一说怎样才能避免这个矛盾.
师:其实这些矛盾只要我们注意一下就能避免,但是如果,不注意,就会毁掉友谊这棵大树.
3、介绍学校设施。
(1)学生接受采访。(介绍学校有关设施)
(2)小记者a:你们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场室呢?为什么?
(3)学生讨论回答。
(4)小记者b:我们学校的设施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
(5)师小结:是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现代化学校,需要现代化的设施,我们学校的场室应该说是非常齐全的。(板书:全)修改意见
二、交流预习,初步感知
1.谁想利用今天的机会讲述一件老师为你付出辛勤劳动的事例,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
2.学生自由交流
3.汇报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加深体验,内化提升
刚才老师聆听了大家最真诚的表达,非常感动,也非常欣慰,所以我决定送大家一篇美文,跟我们刚才讲的内容一致,是一个欧阳灼的人写的
1.听课文录音
活动重点
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活动难点
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学生准备: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
活
动
过
程
2、师:现在请各组的同学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一下,等会每一组派代表向小记者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 体 智 慧第二单元1.熟悉的学校【教学目标】1. 结合自己的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及其作用。
2. 初步了解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核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3. 结合自己的学校,了解而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4. 通过口述对学校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通过设计绘制校园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重难点及思维训练点】1.初步了解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核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2.结合自己的学校,了解而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3.通过口述对学校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设计绘制校园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法学法】中年级的学生好动、爱说,从说入手,鼓励儿童以自己的语言说出他们所观察、感到的学校。
通过图片资料,学生可以知道其他不同性质的学校,美文欣赏引导学生回忆、感受自己学校的魅力,增加对学校的热爱。
【教具准备】卡片资料【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 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主人翁意识。
2. 熟悉学校环境,认识校园中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设施,能利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个性修改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同学们,课前让大家对有关学校的喜欢的话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调查访问,深入了解我们学校的情况,大家能不能把学校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明白?板书课题:说说我们的学校二、小组梳理材料1、现在请各小组认真梳理材料,准备发言内容,安排好材料展示次序。
并推选一人作代表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完善。
2、小组交流、梳理材料。
三、小组汇报(一)小组汇报活动内容,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同学们,你们小组主要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愿意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二)小组汇报,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
1.用“导游”的形式,结合观看“学校平面图”来引导大家参观我们的学校……2.用“解说”的形式向大家汇报学校有关教师和学生的情况……3.用“演讲”的形式,介绍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眼中的学校……4.用“比较说明”的方法,介绍学校建校以来的变化及其它学校的不同之处。
……四、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取了各小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想法。
【作业布置】同学们,假如你是这一所学校的校长,你将怎样建设完善自己的学校,请同学们或绘图,或制定计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拟定自己的打算。
【板书设计】说说我们的学校小组汇报 畅想未来【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画画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在学习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2.指导学生学会辨别方向和同伴合作画学校平面图,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懂得合作的方式,知道画地图的步骤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画地图的兴趣1远方的小朋友很想了解…我们小学三(1)班小朋友的学习环境是怎样的。
2、倾听他们的来信吧!3.附信: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好吗?生活的开心吗?真想见到你们!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节你们玩的一定特别开心吧!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各种游戏外,还有课本剧表演、卡拉ok大赛-----前几天我们听老师说你们的校园,真美啊!我们真想看看你们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和我们梦见的一样美吗?我们可想知道了!能想办法告诉我们吗?盼望着你们的回信!盐窝镇黄台小学三(1)班全体同学4、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呢?你们帮我想想,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向我的学生作介绍?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自由发言)写文章、拍照、画画、摄像……讨论,聚焦到画学校的平面图。
5、总结:画学校的平面图确实是展现学校全貌的好方法。
二、学习用指南针辨别方向1、汇报了解辨别方向的方法2、质疑:怎样用指南针辩别方向?3、小组合作探究,尝试使用指南针,你有什么重要发现?4、学生选择喜欢的一种方法小组活动,辨别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方向。
三、主题活动,享受画地图的乐趣1、教师引导学生画学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画教室,享受绘画的乐趣。
同学们就按自己小组的意愿来画校园。
教师巡回指导、欣赏。
四、欣赏交流,激起热爱学校的情感1、欣赏交流。
2、抒发情感。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校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所以在我们的画笔下会有这样美的图画。
3、师:有了这一张张你们亲手制作的平面图,我的那些学生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我们的学校了,在你将要把平面图寄出去的时候,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五、总结:【板书设计】画画我们的学校学生作品展示:【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找找学校的变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他们对学校的亲切感。
2、使学生懂得关心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要有责任心。
3、培养和发展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表达的能力,掌握、应用一些调查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我的调查同学们对我们学校的过去做了一些调查,现在就请你们来汇报、展示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好吗?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调查资料二、我有一双慧眼知道了我们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而现在的学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注意到了吗?说说看!三、我为学校添光彩1.作为学校的小主人,我们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2.有哪些好的建议吗?四、我心目中的学校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对我们学校最美好的祝福和希望画出来吧!【板书设计】找找学校的变化过去 将来【教学反思】2.在学校工作的人们【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2、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人的职业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为大家服务的。
每个人的劳动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3、 行为与习惯: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用实际行动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及训练点】1.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2.体会学校工作人的辛苦,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
【教法学法】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已有一段时间了,对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只有一点肤浅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校园工作者的了解很缺乏,尊重理理解也远远不够,所以进行这个课题的学习很重要。
主要在课上课下让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访问等手段帮助生明白学校工作者的意义。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去对学校里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图片、手抄报、采访录像等方式呈现这些材料。
2、老师搜集相关人员的事例。
第一课时 敬爱的老师【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学校的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2、 通过观察、体验、采访等方式,学会学习。
3、 懂得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功劳。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导语:同学们,这首歌曲歌颂的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老师,他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与汗水,让我们走近老师,二、汇报交流l课前同学们已认真地观察过老师一天的工作,现在就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大家,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2.学生汇报,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鼓励。
3.小结: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知道了老师每天要早早来到学校,为我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放学护送我们过马路。
晚上回家还要备课、改作业,真不容易!三、我的感受:体验师爱l.导语: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不仅对教师有所了解,而且有更多收获,让我们一起来体验老师的爱。
2.体会老师的辛苦。
你认为老师的工作怎么样?引导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忙碌与辛苦,并说出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老师评价,鼓励。
3.感悟老师的关心。
生回亿具体事例,理解老师对自已成长的关, (比如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教诲粗心的学生,照顾患病的学生……)。
4.理解教师的爱。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7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5.小结。
通过体验,同学们认识到老师工作的忙碌与辛苦,理解了老师为我们付出的爱,我们应该尊敬老师。
四、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尊敬自己的老师,用实际行动尊重老师的劳动,不辜负老师对你奉献的一一片爱心五、作业:-+给老师写一封信谈谈自己今后的决心和打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学校离不开他们【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人的职业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为大家服务的。
3、行为与习惯: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关注并尊重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彩色笔、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声像导入1、用课件展示采访内容。
师述:同学们,在学校有很多工作人员在为我们服务,他们在不同部门工作。
上节课,同学们自己去调查了解了各部门的作用,下面请大 家跟 老师一起回忆一下我们采访的内容。
2、小组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默默无闻为我们工作的老师们,他们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服务,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我们安心学习,那么,此时你想说些什么?二、引导并制作感谢卡1、师述:这些学校工作人员同样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没有他们辛勤的工作,就没有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感谢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2、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尊重——制作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1)、小组内交流:你想把感谢卡送给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自己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并制作感谢卡。
3、师巡视指导,生制作。
三、活动汇报,交流体会。
1、小组内交流汇报。
2、教师随机抽取几张感谢卡,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让学生课后亲手交给想感谢的学校工作人员。
3、各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4、其它同学做补充。
5、小结:(学生畅所欲言)四、活动总结 拓展延伸1、师总结:孩子们,为了感谢和支持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除了用感谢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吗?2、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学校周围探秘【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热爱共同生活的地方。
2、形成积极的、乐于探究的求知欲望。
3、学习有计划的安排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学会学习。
4、能绘制学校周围简单的平面图,掌握简单的识图、绘图常识。
【教学重难点及思维训练点】学习有计划的安排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学会学习。
能绘制学校周围简单的平面图,掌握简单的识图、绘图常识。
【教法学法】讨论法、调查法、访问法、采访等。
【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制定探秘计划【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乐于探究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