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措施分析
浅谈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谈。
问题一:党组织建设不够完善在一些高校中,党组织建设并不够完善。
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员教育培养工作不到位,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积极性不高。
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对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引导和督促,建立完善的党员管理和考核机制。
问题二:党员队伍不够壮大在一些高校中,党员数量不足,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中党员数量不足,党员质量不高,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
对策:加强党员组织生活,提高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对非党员的宣传和引导,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党员队伍中。
问题三: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脱节在一些高校中,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脱节,党建工作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度和内涵,不能够真正起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对策:将党建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四: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矛盾在一些高校中,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矛盾,党建工作以严肃正式、利民为主,校园文化以轻松愉悦、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主。
对策:要注重把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五:对外宣传不够及时在一些高校中,对外宣传工作不够及时,不能够及时将学校党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传递出去,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对策:建立完善的传媒渠道,及时向社会传达学校党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增强对社会的互动和沟通。
总之,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更需要我们采取有力的对策。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的发挥党建工作对高校的积极作用,为高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问题六: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在一些高校中,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缺乏对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综合性、重要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党建工作的推进。
浅析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祖国2019.1.下|职业教育|摘要: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
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工作方式单一以及工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校党建思想,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为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发展增强动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问题对策浅析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申抒然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高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着党在基层工作中的战斗堡垒。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1]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的培养出德才兼备、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因此,高校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亟需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一、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对党组织工作机制认识尚有不足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他是高校最重要、最基本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度符合了中国的教育实践,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这一制度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内涵认识不深刻。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 学生 党建 方法 高校
1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高 校 学 生 党 建 工 作 是高 校 进 行 优 秀 合 格 人 才 培 养 、 青年 学生进行 政治 素质教 育 的重要环 节之 一 。 对 一 所学 校 的学 生党建 工 作完善 与否 ,学 生 党员 的培 养措 施 是否过硬 ,在很 大程 度上 决定 了面 向 2 1世纪 人才培 养 的成败与 否 。随着 改革开放 的进 一步深 化 , 社会 对人 才综 合 素质要 求 的提 高 ,高 校培 养 的优 秀青 年学 生党 员 更是 为社会 所 瞩 目。时 代寄与 跨世 纪 一代 青年 学 生 的任务 是德才 兼备 ,能肩 负起新 世纪 建 设祖 国重 任 的 能力 和抱 负。众 多的实 例告诉 我们 , 多优 秀 的青年学 许 生尤其 是学 生党 员正 是因 为他们 在校 期 间接 受过 党组 织 的培养 和锻 炼 ,使他 们具 备较 为完 善 的道 德 品质和 人格 修养 ,他 们绝 大 多数人 能够 在各 自的工 作 岗位上 建 功立业 ,成 为社 会主 义事 业 的建 设者和 接 班人 。所 以, 极稳 妥地做好 大学 生党员 发展工 作 , 积 培养 出一批 具 有坚 定的共 产主 义信 念 的青年 马 克思 主义 者 ,加强 新 形势下 高校 学 生党建 工作 ,有 着十 分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和 深远 的历史意 义 。 目前, 高校的各级党组织都非常重视学生党建工作. 取 得了较好的成效, 由于种种原因, 但 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对 学生入党把关不 严。在高校部 分基 层党组织 1 中,学生党支部对 吸收优秀的新生力量充 实到组织中来 认识高度不够 , 存在不 重视质量 的现象 。 ( )入党 前教育不够落 实。导致学 生入 党动机功利 2 化。在当前 高校 , 由于对入党积极分 子的思想教育不够落 实,流于形式 , 成了学生要求入党 的 目的不够 明确,动 造 机不 是很纯 , 带有 明显 的功利性 。 () 3 学生党员思想 再教育工作不够落实 。高校各级党 组织普遍重视 对学 生党 员进 行思想再教育 ,但 在具体 问 题上仍存在不够落实的地方 。 在 大 学 生 中 开展 党 建 工 作 ,有其 自身 的特 点 ,突 出 的特 点 是 时 间性 较 强 。学 生 在校 四年 , 一般 又要 经 历初 来 乍 到 、 悉环 境 这 样 一个 阶段 。按 规 定 , 入 熟 写 党 申请 书 的 同学 ,列 为 入 党 积 极 分 子 一 年 后 经 团 内 推优 才 能列 为 发 展 对 象 ;而 列 为 发 展 对 象 再 有 一 年 后才 能发展 入 党 ;成 为预 备 党 员 一 年后 ,方 能 转 正 , 成 为 正 式党 员 。因此 , 要在 四年 内完 成 组织 发 展 工 作 的全 过 程 , 该 说 是相 当 紧 张 的 。所 以 , 大学 生 中 应 在 发 展 党 员工 作 必 须 从 学 生 进 校 时 就 予 以 重 视 ,及 早 采 取 相 应措 施 。 2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法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析

132作者简介:胡世裕(1993— ),男,汉族,浙江诸暨人。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地,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加强民主、富强型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优秀的引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校作为人才教育、思想传播的主要阵地,是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重要渠道,高校的党建工作人员要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切实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
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一)全球化发展使得各类文化交织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在文化领域也是更包容和多元化,当下伴随着新媒体等发展很多外来文化不断融入我国大众视野,而高校生作为新媒体与新信息的主要接收人群,对他们的思想理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与继承的主要阵地,近几年却随着各类文化的冲击逐渐变的淡化。
对于党建工作者来说如何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将党建活动融入高校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提升高校生的思想觉悟,是一项挑战。
(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党建工作面临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实现文字信息传播,更多的是集合了图片、语音、短视频等的丰富形式,吸引了大量的高校生成为新媒体的使用人群。
强大的信息传播机制一方面实现了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是也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严谨的党建文化信息与当下重娱乐的新媒体信息传播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运用新媒平台实现对于高校生的思想指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高校的党建工作方式与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不匹配在传统的党建工作中方式往往简单、枯燥,对于很多高校生来说不能起到实际性作用,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理论的距离感,高校生误认为党建工作离自己很远,而且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也不愿意积极投入其中。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是集中了各类开放性思想的年轻一代,高校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匹配学生的需求。
如何开发更有创新意义,既不脱离党建工作的原则又能将当下的流行思想加入其中引起大学生的参与,这是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一大挑战。
关于加强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贯 彻实行 民主集 中制 为核心 , 坚持“ 集体
领导 、 民主集 中 、 个别 酝酿 、 会议 决定 ” 的 原则 , 不断完善高校党委领导 下的校长负
工作进度制度 , 建立健全高校党 建工 作长
效机制 。
是 随着 高校办 学规模 扩 大 、管 理 中心下
移, 院系级教 学科 研单位成为大 学内部 的 管理 中心 ,如何进一 步完 善工作机制 , 有 效发挥 院系级党组织作用 , 需要进一 步研 究解决 。四是青 年教师入党积 极性不高 ,
作存在的 问题和 不足 , 从加 强高校 党建制 度建设 、 基层组织建设 、 党 员队伍建设 、 干 部队伍建设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等
五个方面 , 对 加 强 和 改 进 广 西 高校 党 建 工
学校科学发展的作用。 六是部分高校对党 建工作 队伍 和教学 科研 队伍统筹 协 调不 够, 对党 建工作 队伍 的政治培 养 、 业务 培
班子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 提升党 委工
作科学 化水平 。
( 四) 健 全 和 落实 高校 党建 工作 责任 制 。
高等学 校实行 党委领 导下 的校长 负责 制 的实施办法 ( 试行 ) 》 。 各高校要结合实际 , 制定 贯彻落实的实施细则 , 以制度建设 为
抓手 , 不断健全 高校 党委工作 体制和运行
西高校在上级党委 的正 确领 导下 , 在各高
校主管部 门的具体指导 下 , 在加 强高校党
高等学校党委领 导下 的校长负责制 ,
是我 国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领导体制。 坚 持党的教育方针 和社 会主义办学方 向, 必 须坚持 和完 善高 等学校党 委领 导下 的校 长负责制。 为确保这一基本制度得到有效 贯彻落 实 , 广 西下发 了《 广西 壮族 自治区
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解决的措施——以丽江师专为例

6 4 ) 7 1 0 0
要】 本文分析 了新形势下我校党建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现状 , 出了新形势 下解决我校 党建 工作 的具体措施 , 提 具有 一定的理论价值和
【 关键词】 高校 党建; 现状 ; 措施
TheCur e tSt a in a o tt ryBul n o k i t e Colg n h e s r st o v he : r n iu to b u hePa t i dig W r n h l ea d t eM a u e o S le T olg nCaeSu yo j n a hr ’C l e Li e
W U n Ya -me i
( o e nLa g a eDea t n, ia gTec es Colg, ia gYu n n 6 4 0 , hn ) F ri n u g p rme tLj n ah r ’ l e Lj n n a , 7 10 C ia g i e i
【 e od ]a y ud g n h cl eC r n sutnM a rs K yw rsPr ii e oe ;ur tiao ;es e t b ln i t lg e t i u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 是知识分 1 对新时期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研 究不够 . 4 子汇聚之地 , 是各种新思想 、 新观念发源之地。 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直接 面临新形势下我校青年学生发展党员工作 的新情况 、新问题 , 我 关系到党在高校 的领导地位 , 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 、 政策 的落实 , 关系 校 党建工作 者研究还不够深入 . 工作思路还不够 开阔 ; 对青年加入党 组织 的教育 和引导力度不够 , 方法不多 : 一些青年缺 乏向党组织靠拢 到我国高等教育 的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 的热情 : 同时基层党组织 的政治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 出来 , 少数基层 1 现阶段我校党建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党组 织还存在着软弱和工作不力 的现象 。 部分党员 的先锋模 范作用发 挥得不够好 . 的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 比较薄弱。 有 1 我校党建工作量较 大 . 1
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深刻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近一步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就是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基层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1、加强党的建设,是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基层党建的各个环节。
做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搞好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和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高校发展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促使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使之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不断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就能够保证高校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的事业的人手中,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把院(系)党总支和教职工、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够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就能够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切实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分子集聚的执政党。
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

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党建工作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动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总体目标。
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高质量、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体系,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党建工作的整体统筹和协调。
2.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党建工作制度,包括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等,确保党建工作有序进行。
3. 深化思想引领。
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
4. 加强师生队伍建设。
加强对党员和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建立健全师生党建工作队伍,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 推进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活力。
6. 加强党建宣传。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党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高校特色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校园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五、预期效果。
通过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能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总结。
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只有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高校特色党建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高校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措施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龙头。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不断研究新变化、新矛盾,改革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重要基层组织,直接地面对学生,是党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它的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其作用的发挥成为决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成效的关键之一。
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直接影响着良好的校风、系风、班风的形成,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龙头。
1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速度的增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校学生队伍的壮大,不仅为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1)学生的日益增多,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随着高校
扩招步伐的加快,学生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也呈现出差异性,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高校扩招,使得固有的党建资源更加相形见绌,必然影响到工作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2)学分制,加大了工作运行的难度。
学分制淡化了固有的班级、年级、专业等概念,学分制条件下,实行选课制,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以课程为纽带,形成一个新的集体,使得原来意义的班级松散。
原来自上而下建立的从学校党委到党总支、年级或班级学生党支部的党组织管理体系与学分制条件下行政管理基层组织相脱离,使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工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和教育对象之间缺少一种直接联系的固定纽带。
(3)网络的发达,加大了思想交流的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越来越多的通过计算机网络、依靠计算机网络。
网络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
总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分制的普遍实施和推广及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等,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见》指出:“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这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工作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殷切期望。
2.1 加强党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和领导地位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必须把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龙头工程。
首先,要加强学校党委和各院系党总支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指导。
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和协凋组织部、党校、宣传部、学生处和各院系党总支部围绕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相互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做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
其次,要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要让学生党员明确自身党员定位,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树立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爱国、责任、诚信、自律”的意识和观念;要加强他们正确的择业观、成才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定
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2 要丰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容
除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和组织上党的领导保障之外,还必须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各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热情和创
造力,全面培养锻炼学生党员的党性和综合素质。
学生党员党性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
容和质量。
首先,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把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工作重点。
支部生活一定要适合知识分子的特点,力求民主活泼,重在实效,使组织生活的观念表现出创新性、内容体现出开放性、形式呈现出多样性、过程突出民主互动性,又要将支部生活与日常业务结合起来,增强现实感、使命感,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其次,实施学生党员“党性与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工程”。
如“四个一工程”,即每个学期每个党员“读一本书、做一次调研、写一篇文章、组织一次活动”,以“二会三能一创新”为目标,各党支部成立相应项目小组,引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的潜质,各组成员定期轮换以便得到全面锻炼。
2.3 要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高校党支部支部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成人高校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来做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思路,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分层管理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基础。
按年级设立党支部,高年级按班级设立党支部的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实行以高年级学生为主的工作格局,并注重做好高年级学生党员对低年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传、帮、带作用。
3 结语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
能不能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党支部,是党能否发挥先进性的组织保证。
高校支部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在求真务实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不断拓展支部工作的新思维、新观念,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应有的作用。
注释:
[1]钱凤兴.《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探索》.《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2期,第84页.
[2]廖明星.《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2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2005-1-17.
[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06年工作安排》.教思政厅函,2006年第4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