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简易数字电子时钟设计.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计时设备,它便利性与实用性使其成为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各个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电子钟的设计和实现,希望读者在本文的指导下,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电子钟。
1. 硬件选购制作电子钟需要一些硬件设备,在硬件选购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显示器件:显示器件如LED点阵和数码管是电子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选择4位LED数码管或者128*64 OLED显示屏。
- 控制器:控制器有多种选择,我们可以使用Arduino单片机或者STM32单片机,这两个均为常用的开发板,容易上手,支持多种编程语言。
- 时间模块:时间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间,我们可以选择DS1302时钟模块或者DS3231高精度时钟模块。
- 其他器件:红外遥控模块,蜂鸣器等辅助器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2. 硬件连接在确定所需器件后,首先需要对这些器件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如下:- 数码管:数码管有四根引脚,分别代表数码管的4位数码,分别对应数字0~9,连接数码管需要了解其引脚定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原理图实现引脚连接。
- 控制器:控制器和显示器连接,通过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和显示器的输入输出端口相连。
- 时间模块:时间模块通过IIC通讯协议与控制器相连。
- 其他器件:按照器件对应原理图进行连接。
3. 程序设计电子钟的最重要的部分是程序设计,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获取时间并在数码管或者显示屏上显示当前时间的功能。
电子钟的程序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硬件驱动和逻辑控制。
硬件驱动:硬件驱动是基础部分,用于控制指定端口的输入输出和基本的口蹦,例如我们需要实现时间的获取和进行控制,我们需要实现对时间模块进行操作的函数,例如读取时间,设置时间等功能。
逻辑控制:逻辑控制是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把硬件驱动和显示控制进行了结合,实现了时间的获取和显示。
逻辑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时间获取:获取时间模块的信息。
简易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2
1.1 数字电子钟的背景.................................................................................................................2 1.2 数字电子钟的意义.................................................................................................................2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电子钟的背景
20 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 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 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 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简易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 51 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时钟显示设计,具有可调整时间功能。在设计的 同时对单片机的理论基础和外围扩展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准备。
电子时钟显示的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部分主要由 AT89C51 单 片机,LED 显示电路,以及调时按键电路等组成,系统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 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在这次设计中,我们采 用 8 位 LED 数码管显示时、分、秒,以 24 小时计时方式,根据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来进行 显示,用 12MHz 的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计数。在此次设计中,电路具有显示时间的其 本功能,还可以实现对时间的调整。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时钟程序、键盘程序,显示程序等。 本系统以 C 语言进行软件设计,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 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以便更简单地实现调整时间显示功能。所有程序编写完成后, 在 KEIL C 软件中进行调试,确定没有问题后,在 Proteus 软件中进行仿真。
数字电子钟设计(电子集成专业类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数字时钟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目标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数电和模电知识,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
2.学习数字时钟的硬件设计原理,熟练各种电路应用。
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设计功能要求(1)时的技术要求为“24翻1”,分和秒的要求为60进制进位(2)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3)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对,能校正到标准时间(4)拓展功能:整点报时三、数字钟电路系统工作原理1.数字钟的构成石英晶振为主要部件的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校时电路、数码显示、整点报时电路。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
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
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2.电路设计框图如下由图可见:本数字钟电路主要由振荡器,分频器,校时电路,时分秒计数器,译码显示器及整点报时电路构成。
3、工作原理①振荡电路:由石英振荡器产生的32768HZ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易调整。
用反相器和石英晶体构成振荡电路如下图。
利用两非门G1和G2自我反馈,使他们工作在现行状态,然后利用石英晶体JU来控制震荡频率,同时用电容C1来作为两个非门之间的耦合。
两个非门输入和输出之间并联的电阻R1和R2作为负反馈元件,由于反馈作用很小,可以近似认为非门的输出输入压降相等,电容C2是为了防止寄生振荡。
电路图如下:仿真图如下:②分频电路:分频器的功能主要有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和提供功能扩展电路所需的信号。
(共经过15级2分频集成电路)我们实验用的是CD4060、74LS74,其中CD4060是14级分频器,将石英晶振的高频变为二分频,74LS74是D触发器,可以用作二分频。
设计制作电子时钟

设计制作简易数字钟一、设计要求1、设计一振荡源,用于产生1Hz的脉冲信号;2、能完成从00时00分00秒到23时59分59秒走时,并实时显示时、分、秒;3、具有手动校时、校分、校秒功能。
发挥部分:具有正点报时功能。
要求在59分58秒开始报时,持续5秒钟。
二、总体设计方案1、方案选择数字钟实际上是由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为主要部分构成的。
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 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
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来构成数字钟的标准时间基准信号。
数字钟的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数字钟计时周期是24,因此必须设置24 计数器,秒、分、时由七段数码管显示。
为使数字钟走时与标准时间一致,校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中采用状态机控制校时,通过切换开关用秒脉冲或手动按键产生脉冲先后对“时” “分” “秒”计数器进行校时操作。
2、数字钟的构成(1)数字钟的构成: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LED数码管显示器等几部分。
附加功能的实现还需采用T’触发器及与门和或门及蜂鸣器组成报时电路。
(2)数字钟的时、分、秒实际上就是由一个24 进制计数器(00-23),两个60 进制计数器(00-59)级联构成。
设计数字钟实际上就是计数器的级联。
(3)芯片选型:由于24进制、60进制计数器均由集成计数器级联构成,且都包含有基本的十进制计数器,从设计简便考虑,芯片选择十进制计数器74LS390。
3、元器件列表:型号74LS00、74LS04、74LS08、74LS21、74LS32、74LS47、74LS74、74LS86、74LS390、CD4068、CD4060、CD4511。
晶体管8050、510欧姆电阻、LED、轻触开关、自锁开关、蜂鸣器、10p电容、晶振32768、10M电阻。
三、系统工作原理1、主计数部分原理图图1主计数部分原理图如图所示,用两个十进制计数器74LS390组成60进制计数器和24进制计数器,分别用于对分、秒和时的计数。
简易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简易电子时钟设计报告1. 引言电子时钟是一种用数字形式显示时间的时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的电子时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该电子时钟采用数字LED显示屏,并通过开发板上的微控制器控制时间的显示。
2. 硬件设计2.1 硬件组成该电子时钟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 数字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钟的小时和分钟数。
该显示屏采用共阳极的数码管,每个数字有7个段可以点亮。
- 微控制器:使用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具备足够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能力。
- 调节按钮:用于调节时钟的小时和分钟数。
2.2 电路设计数字LED显示屏的每个段通过一个继电器和一个可控硅管来控制。
继电器通过微控制器的输出口来控制,可控硅管则通过脉宽调制(PWM)来控制。
微控制器通过GPIO口读取调节按钮的状态,根据按钮的操作来调整时钟的小时和分钟数。
同时,微控制器通过定时器中断来实现时钟的运行和显示。
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3. 软件实现3.1 开发环境本设计使用Keil MDK开发环境进行软件的编写和调试。
Keil MDK 是一款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提供了强大的代码编辑、编译和仿真功能。
3.2 时钟控制软件中定义了一个结构体`Time`,包含了小时数和分钟数的变量。
通过定时器中断,每隔一秒钟将时钟的秒数加一,并根据秒数的变化更新时钟的小时和分钟数。
具体实现如下:cstruct Time {int hour;int minute;int second;void TIM2_IRQHandler(void) {if (TIM_GetITStatus(TIM2, TIM_IT_Update) != RESET)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2, TIM_IT_Update); time.second++;if (time.second >= 60) {time.second = 0;time.minute++;}if (time.minute >= 60) {time.minute = 0;time.hour++;}if (time.hour >= 24) {time.hour = 0;}}3.3 数字显示根据时钟的小时和分钟数,将数字转换成BCD码,然后通过GPIO 口控制数字LED显示屏的每个段点亮或熄灭。
简单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简单电子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时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时钟显示时间的基本方法,包括时、分、秒的表示和转换。
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时钟的简易电路图,并认识常见电子元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调试和优化电子时钟的运行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时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时钟的制作,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探究。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电子时钟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四章“走进电子世界”内容进行组织。
1. 电子时钟原理:介绍电子时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晶振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电路等组成部分。
2. 电子元件认知:学习常见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其在电子时钟中的作用。
3. 制作简易电子时钟:详细讲解电子时钟的制作步骤,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取、焊接和调试。
4. 时间的表示与转换:学习电子时钟中时、分、秒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5.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节课:电子时钟原理及电子元件认知;- 第二节课:绘制简易电子时钟电路图,学习焊接技巧;- 第三节课:组装电子时钟,进行初步调试;- 第四节课:优化电子时钟,学习时间表示与转换。
简易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姓名:何格张炬刚叶常挺班级:测控071 学号:0702381018 指导老师:周利兵摘要: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
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
与传统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
在数字显示方面,目前以有集成的记数、译码电路,他可以直观的驱动数码显示器件。
也可直接采用CMOS-LED光电组合器件,构成模块式石英晶体数字钟。
这些电路装置十分小巧,安装使用也方便,如果想实现大型光电数字显示,可以加一定的驱动电路,采用霓虹灯或白炽灯显示系统,做起来也不困难。
数字钟是以不同的计数器为基本单元构成的,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只要有计时、计数的存在,便要用到数字钟的原理及结构;同时在日期中,它以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的喜爱。
关键词:电子钟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⑴由555定时器产生1HZ的标准秒信号,⑵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⑶时为00-23二时四进制计数器,⑷可以手动校正:能分别进行秒,分,时的校正。
只要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秒,分,时进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的校正。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时间脉冲产生电路方案一: 由集成逻辑门与RC 组成的时钟源振荡器或由集成电路定时器555与RC 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间标准信号源。
方案二: 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
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通常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时间标准信号。
因此,一般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经过分频得到这一时间脉冲信号。
简易电子钟设计范文

简易电子钟设计范文电子钟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实现时间显示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数字显示屏,一个控制电路和一个电源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小时、分钟和秒钟等时间信息,可以准确地显示时间,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闹铃功能。
设计一款简易电子钟可以使用Arduino等开发板或单片机来实现。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块合适的数字显示屏。
常见的数字显示屏有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屏两种类型,它们的显示原理和控制方式有所不同。
如果选择数码管作为显示屏,可以考虑使用常见的7段数码管,它由八个LED灯组成,可以显示0-9的数字以及一些字母和特殊符号。
数码管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每个LED灯的亮灭来实现显示,可以使用数字输出口来控制。
Arduino的数字输出口可以输出高电平(5V)和低电平(0V),通过控制输出口的电平,就能够控制数码管的亮灭。
如果选择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器,可以选择字符型液晶显示屏或者图形型液晶显示屏。
字符型液晶显示屏通常可以显示一些字符或者数字,它的控制方式是通过并行或者串行接口来控制,可以使用开发板的GPIO口来实现。
图形型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它的控制方式是通过SPI接口或者I2C接口来控制,这需要相应的驱动库或者芯片来实现。
无论选择数码管还是液晶显示屏,我们都需要编写程序来控制显示。
程序的核心是一个循环,其中使用时钟模块来获取当前的时间,并使用相应的控制方式将时间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如果需要设置闹铃功能,可以在循环中判断当前时间和设置的时间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触发闹铃。
设计一个简易电子钟的完整步骤如下:1. 选择适合的开发板或者单片机,例如Arduino。
2.选择合适的显示屏,例如7段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
3.连接显示屏到开发板,根据显示屏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引脚连接方式。
4.编写代码来控制显示屏显示时间信息。
5.添加时钟模块,用来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
6.根据需要添加闹铃功能。
7.测试电子钟的功能和性能,不断优化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 分析任务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2. 软件设计思路(共阳)
LED数码管
P2口 P2.7 P2.6 P2.5 P2.4 P2.3 P2.2 P2.1 P2.0
h
g
f
e
d
c
b
a
P2口输出 (16进制)
功能说明 显示数字“0” 显示数字“1” 显示数字“2”
1 1
1 1
0 1
0 1
0 1 0
选,利用发光管的余辉和人眼视觉暂留作用,使人的感 觉好像各位数码管同时都在显示。动态显示的亮度比静
态显示要差一些,所以在选择限流电阻时应略小于静态
显示电路中的。
静态显示
共阳数码管:公共端接Vcc,用单片机的一个8位IO(以P0为 例)口接在段选线上,P0输出相应段码的反码即可显示相应 的数字。 共阴数码管:公共端接地,用单片机的一个8位IO(以P2为 例)口接在段选线上,P2输出相应段码即可显示相应的数字 。MCS51的IO口拉电流能力很弱,不推荐此种接法。
一、 数码管的基本知识
数码管是一类显示屏通过对其不同的管脚 输入相对的电流使其发亮从而显示出数字。可 以显示时间、日期 、温度等可以用数字代替的 参数。由于它的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在电器 特别是家电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空调 、热水器、 冰箱等等绝大多数用的都是数码管。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思考与练习
1. 若该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采用共阴极数码管,则单片 机控制的硬件电路及程序如何修改?
2. 修改程序中显示的数据,使其显示范围扩大到0~F共16 个十进制数。
任务2
一、知识储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动态显示设计
1.1 LED数码管动态显示驱动方式 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 方式之一; 1. 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划"a~dp"的同名端连 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公共极COM增加位选通控制电 路,位选通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 2. 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 码,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 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 3. 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的COM端,就使各个数码管 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
任务1 分析任务 1.硬件电路设计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 电路组成:这里选择具有内部程序存储器的AT89S51单片机作 为控制电路,P2口接1个1位共阳数码管,其中P2.0到P2.6分 别连接数码管的a~f引脚,P2.7连接小数点h端。硬件电路原 理图如上图所示。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1 数码管的基本知识
多位合一的数码管
将多个八段数码管的段选线分别并在一起,位选线引出。
+
d f
·
d
(a)
使用
七段LED显示器 (b)
显示器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接法。为了显示数字或字符,
显示器显示 进制数的编
必须对数字或字符进行编码。七段数码管加上一个小数点,共计 段。因此为 显示器提供的编码正好是一个字节。用共阴
//单只数码管循环显示0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9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DSY_code[ ]={0xc0,0xf9,0xa4,0xb0, 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任务1 程 序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延时 Void Delayms(uint xms) { uint I,j; for(i=xms,i>0,i--) for(j=110,j>0,j--) ; } //主程序 void main() { uchar i=0; P2=~DSY_code[i]; i=(i+1)%10; Delayms(500) }
任务2
显示(动态)设计
8只数码管滚动显示单个数字 使用8只集成7段共阳数码管CA,共阴CC,所有数码管的a脚并 联在一起,其余b、d、e、f、g、h也是并联,任何时候发送的段 码均会传送到所有数码管上,所有数码管共阳极是独立的,P0 口为段控,P2口为位控,要让哪个数码管点亮,就给相应的位控 送合适的电平,为共阳的数码管,由于选用的是NPN三极管,P2.0 为1,就意味着第一个数码管点亮,其余的数码管均为熄灭,原因 是其余的共阳端没有+5V供电,,本例位码初值为0X80,即1000 0000,for循环中执行循环左移,
•
MCS51的拉电流能力<100uA,灌电流能力10mA 使用MCS51的IO直接驱动LED、数码管等均采用“共阳”接法 拉电流能力: 能够从IO口流出的最大电流 • 灌电流能力: 能够流入IO口的最大电流
共阴接法
共阳接法
MCS51的IO口输入状态时有弱上拉电阻效应,值为100k数量级 最大输入电压范围:-0.5V~Vcc+0.5V 是否有上拉电阻 能够承受的最大输入电压范围
• 电路分析:要使LED数码管依次显示数字,则P2口对应输出七 段数码管数字显示对应的编码即可。由于流过LED的电流通常 较小,为了在仿真实验中让数字显示的更亮一些,所以一般 还要在回路中接入合适的限流电阻。一般情况下,根据驱动 LED的电流电压计算,在这里取限流电阻为150Ω。当P2.x输 出为低电平时,对应的LED亮,输出高电平时,对应的LED不 亮。
静态显示电路
动态扫描电路
任务1
二、设计示例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一位计数器是单片机控制数码管计数显示的最简单的例子
,本任务采用AT89S51单片机控制数码管静态显示的方式实 现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
1.1 提出任务
用AT89S51的P2口做输出口,接一位LED数码管,编写程 序,使数码管显示从0到9的加1计数,时间间隔为0.5s。即 每显示一个数字后,保持0.5s,再显示下一个,显示到数字 “9 之后再从“0 开始循环。
将需要的字形对应的各个段点亮, 即可显示对应的数字。一般将数 字对应的段列表做成数组的形式, 称为段码表。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1)按段数可以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 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 显示); (2)按能显示多少个“8 可以分为1位、2位、4位、8位 数码管; (3)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划分可分为共阳极/共阴 极数码管。共阳极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 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当某一字段发光二 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共阴极数码管 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 的数码管。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 应字段就点亮。如图6.4。
K为0000 0001,0000 0010,0000 0100,0000 1000,0001 0000
0010 0000,0100 0000,1000 0000,如此重复。
任务2
8位一体(动态)显示设计电路图
任务2
显示(动态)设计
//主程序 void main() { uchar I,k=0X80; while(1) { for (i=0;i<8;i++) { P2=0Xff;//关闭显示 k=_crol_(k,1); P0=DSY_code[i];//发送段码 P2=k;//发送数码管位码 Delayms(300); } } }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2 LED数码管的驱动方式 (1)静态显示方式 • LED显示工作方式有两种:静态显示方式和动态显示方式。 • 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 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O端口进行驱动,每个数码管必须接一 个8位锁存器用来锁存待显示的字形码。 • 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显示数 据时,直接将要显示的数字的编码通过单片机送到段码显示端 即可。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 I/O端口多,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8=40根I/O端 口来驱动,而一个AT89S51单片机芯片可用的I/O端口才32个, 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硬件电路较复杂
《单片机C语言应用技术与实践》
讲课稿
主讲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陈爱文
Y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项目6
★ 知识目标:
简易数字电子时钟设计
1.了解 7段LED数码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单片机对数码管的静态、动态显示控制方式; 3. 应用单片机进行计数控制的原理。
任务2
显示(动态)设计
1.1 LED数码管动态显示驱动方式
关于视觉暂缓效应: 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s, 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及发光二极管的余辉效应,尽管 实际上各位数码管并非同时点亮,但只要扫描的速度足 够快,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组稳定的显示数据,不会有闪 烁感,动态显示的效果和静态显示是一样的,但动态显 示更能够节省大量的I/O端口,而且功耗更低。
任务1
从0到9的加1计数显示(静态)设计
2 LED数码管的驱动方式 (2)动态显示 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并联在 一起,由位选线控制是哪一位数码管有效。这样一来, 就没有必要每一位数码管配一个锁存器,从而大大地简 化了硬件电路。选亮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所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