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其他气动回路实验

合集下载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实验指导书(5)
7
实 验 次 数
设定参数
p
待测参数 q
( L / min)
P 电
(kW )
计算结果 n (r/min)
(MPa)
η pv
η pm
ηp
Pi
( kW )
Po
( kW )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根据测试数据和计算数据,在实验报告中画出以下特征曲线。 1) p —q 曲线; 3) p —η 总 曲线; 2) p —η pv 曲线; 4) p — Pi 曲线。
1、液压系统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液阻特性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动机 2-液压泵 3-溢流阀 4-节流阀1 5、8、9-压力表 7-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10-流量传感器 11-节流阀 212-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
1)启动计算机,进入薄壁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薄壁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2)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1)启动计算机,进入细长小孔液阻特性实验; 2)按油路图将被测试件细长小孔及控制件接好,启动电机,,全松溢流阀 3,按下 供压按钮,关闭节流阀 4,调节溢流阀 3 至系统工作压力 6.3MPa; 3)调节节流阀 4,使泵出口压力表显示值 6 MPa (由被测元件液阻特性决定); 4)以自己的学号填写【测试数据文件】名和【实验报告 HTML 文件存储】名; 5)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测试数据】 ,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的编辑 框内,填写【测试次数】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全松节流阀 11,观 察显示区流量(L/min)最大值。 6)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流量测量点最小值附 近; 7)在【测试数据操作】栏内点击【数据记录】键,测试数据记录在【实验数据表】 中; 8)调节节流阀 11,同时观察显示区流量(L/min)值,使其在下一个流量测量点附 近,重复操作 6) ,直至测试完成。 9)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结果表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 内【项目运行】 。 10)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实验曲线显示】 ,点击【实验项目选择】栏内 【项目运行】 。 11)在【实验项目选择】栏内选择【输出实验报告(HTML 格式) 】 ,点击【实验 项目选择】栏内【项目运行】 。 12)拷贝计算机中实验记录文件。

第二篇气动实验实验一、气动互锁回路(PDF-16)

第二篇气动实验实验一、气动互锁回路(PDF-16)

第二篇气动实验五、实验步骤根据试验内容,设计自己要进行实验的基本回路,所设计的回路必须经过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按照检查无误的回路要求,选择所需的气压元件,并且检查其性能的完好性;将二位三通单电磁阀换向阀的电源输入口插入相应的控制板输出口;确认连接安装正确稳妥,把三联件的调压旋钮旋松,通电,开启气泵。

待泵工作正常后,再次调节三联件的调压旋钮,使回路中的压力在系统工作压力范围以内;假设初始位置气缸全部缩回,此时没有一个缸可以动作;当左边电磁阀得电时,压缩空气经左边电磁阀使双气控阀动作左边接入。

压缩空气进入左缸的左位,左缸的活塞向右运移动,同时压缩空气经或门梭阀让右边气控阀一直是右位工作,右缸不能伸出,即使使右侧电磁阀电磁铁得电活塞也不能动作,即活塞被锁住。

当左边的电磁铁失电(恢复原位),右边的电磁铁换向阀电磁铁得电工作时,压缩空六、实验报告六、实验操作过程评价表等级评定:A:优(10)B:好(8)C:一般(6)D:有待提高(4)五、实验步骤7.根据试验内容,设计自己要进行实验的基本回路,所设计的回路必须经过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8.按照检查无误的回路要求,选择所需的气压元件,并且检查其性能的完好性;9.调理装置已多路接口器—元件(0.2)用二位三通手动滑阀来表示多路接口器(插口),元件(0.1)是调理装置的符合表示;10.初始位置—气缸和阀门的初始位置可以在回路图上被确定,气缸(1.0)的弹簧使得活塞位于尾端,气缸中的空气通过二位三通控制阀(1.1)而排除;11.步骤1至2—按下按钮开关使二位三通控制阀开通,空气被压送到气缸活塞后部,活塞前后运动,将阀门快件推出料斗,如果按钮开关继续按着,活塞杆保持在前端六、实验报告六、实验操作过程评价表等级评定:A:优(10)B:好(8)C:一般(6)D:有待提高(4)四、气压实验回路图根据试验内容,设计自己要进行实验的基本回路,所设计的回路必须经过认真检查,确保正确无误;按照检查无误的回路要求,选择所需的气压元件,并且检查其性能的完好性;压缩空气通过二位五通控制阀(1.1)进入气缸前端,而另一端的空气则被排空,因此气缸位置是在尾端。

气动回路实验

气动回路实验

㈡ PLC控制 实验选择开关置于PLC位置(分别调用9-1、9-2和9-3程序) 1.动作要求: 实训⑴: 按下SB1,缸1、2同步伸出,按下SB2,缸1、2同步退回。 实训⑵和⑶: ① 按下SB1,缸1、2同时伸出,ST2、ST4全部压下后,缸1、2同时退回,压下ST1、 ST2后,缸1、2同时伸出。 ② 按下SB2,缸1、2退回,ST1、ST3全部压下后,缸1、2同时伸出,ST2、ST4全 部压下后,缸1、2同时退回。 按下SB3,气缸停止。 2.实训操作: 实训⑴: 调用9-1程序 将换向阀的电磁铁插头1YA插入输出插座YA1。 实训⑵和⑶: 分别调用9-2和9-3程序 ① 将换向阀的电磁铁插头1YA、2YA、3YA、4YA分别插入输出插座YA1、YA2、YA3、 YA4。 ② 将行程开关的插头ST1、ST2、ST3、ST4分别插入行程开关插座ST1、ST2、ST4 和ST5。 ③ 接通电源,将实验选择开关置于PLC位置,按动作要求操作。 思考与总结: 1.双缸同步回路可应用在什么场合。如何实现同步。 2.比较上述三种不同双缸同步回路的特点及同步精度。 3.总结实训的操作过程及实训体会。
四、实训回路
缸1 缸2
ST1 1YA 2YA
ST2 3YA
ST3 4YA
ST4
双缸顺序动作回路
五、动作要求及操作 ㈠ 继电器自动控制 实验选择开关置于继电器位置 1.动作要求: 当选择开关置于继电器位置,气缸1活塞杆向前伸出,压下ST2 后,气缸2活塞杆向前伸出,压ST4后,缸1活塞杆缩回,压 ST1后,缸2活塞杆缩回,压下ST3后,缸1活塞杆又伸 出,…… 2.实训操作 ⑴ 将2个电控换向伐的插头1YA插入输出插座YA2,将2YA插入 YA1,将3YA插入YA4,将4YA插入YA3。 ⑵ 将4个行程开关的插头ST1插入行程开关插座XS4,将ST2插 入XS3,将ST3插入XS1,将ST4插入XS2。 ⑶ 接通电源,将实验选择开关置于继电器位,按动作要求操作。

气动与PLC实验指导书(给学校).(DOC)

气动与PLC实验指导书(给学校).(DOC)

实验一压力控制回路一、实训目的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压力控制回路,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了解气压传动中,压力控制的基本知识。

二、实训要求对下例各回路,学生可自选取其中几项,来完成相应的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1、动作要求2、整个系统采用的气动元件的名称、数量3、按动作要求模拟出气动系统图(见下例系统图)4、绘制气缸动作控制的位移—步骤图5、选择控制方式:点动、继电器控制、PLC控制、手动控制(1)对点动,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图(2)对继电器控制,绘出电气线路图(3)对PLC控制,给出PLC外部接线图,并编出相应的程序6、实训步骤即操作过程(动作过程的简述)三、实训选用的压力控制回路图1、高低压转换回路图42、气缸单向压力回路图53、气缸双向压力回路图6四、实训实例例一以高低压转换回路为例1、动作要求,气缸4的夹紧力可以高低压转换。

2、采用元件及数量,气泵及三联件1套、减压阀2只、手旋阀1只、单作用气1只。

3、气缸动作控制位移—步骤图4、气动系统图,见图35、控制方式,本实训只能用手动方式6、操作过程,(1)把所需的气动元件有布局的卡在铝型台面上,并用气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

(2)仔细检查后,打开气泵的放气阀,压缩空气进入三联件,调节减压阀,使压力为0.4MPa后,当把减压阀1和2调到不同压力时,通过手旋旋钮式二位三通阀3便可使系统得到不同的压力,来满足系统的不同需求。

例二以气缸单向压力回路为例1、动作要求到控制方式本实训省略2、操作过程(实训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1)把所需的气动元件有布局的卡在铝型台面上,并用气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

(2)仔细检查后,打开气泵的放气阀,压缩空气进入三联件,调节减压阀,使压力为0.4MPa后,由图可知,气缸首先将被压回气缸的初始位置,然后按下图连接好电气线路:按下主面板上的启动按钮,然后,按下SB2,CT1得电,压缩空气进入双作用气2的无杆腔,因为有单向节流阀的存在,双作用气缸前进的速度较快,当按下SB1后,气缸退回,此时减压阀起作用,调节减压阀的调节手柄,使压差发生变化,气缸退回的速度将变化,实验二、速度控制回路本实训分四个部分:a :单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b :双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c :快速回路d :缓冲回路 一:实训目的1、了解速度可变的意义。

气动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带PLC实验

气动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带PLC实验

气动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西门子版本)编制日期:2010年11月目录实验一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3)—直接控制(单电控) (3)实验二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7)—间接控制(双电控) (7)实验三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11)—逻辑与控制(直接控制) (11)实验四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15)—逻辑“或”控制(间接控制) (15)实验五双作用气缸往返运动控制 (19)实验六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23)—自锁电路实验(断开优先) (23)实验七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 (27)—自锁电路实验(导通优先) (27)实验八双作用气缸—往返运动控制(非接触) (31)实验九双缸顺序控制 (36)实验十双缸时间控制 (41)实验十一双缸计数控制 (45)实验十二双缸顺序控制 (49)—信号重叠处理 (49)实验十三PLC编程软件 (54)实验十四PLC配线 (63)实验十五PLC基础训练一 (65)实验十六PLC基础训练二 (69)实验一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直接控制(单电控)一、练习目的1、单电控换向阀的使用;2、按钮开关的使用;3、气缸的直接启动。

二、练习要求1、画出气动的和电气的线路图;2、组成气动的和电气的回路并运行;3、检查运行过程。

三、练习说明按下按钮开关,气缸的活塞杆向前伸出。

松开按钮开关,活塞杆回复到气缸的末端。

1A练习页气动回路图:电气控制回路图:解答页气动回路图:气动设备元件表:电气控制回路图:电气设备元件表:解答说明:按下按钮开关S1,电磁阀线圈1Y1的回路接通,2位5通电磁换向阀开启,气缸的活塞杆向前运动,直到前端。

松开按钮开关S1,电磁阀线圈1Y1的回路断开,2位5通电磁换向阀回到初始位置,活塞杆退回到气缸的末端。

实验二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间接控制(双电控)一、练习目的1、双电控换向阀的使用2、继电器的使用3、气缸的间接启动二、练习要求1、画出气动的和电气的线路图2、组成气动的和电气的回路并运行3、检查运行过程三、练习说明1、按下一个按钮开关,气缸活塞向前伸出。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河南工业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必修,综合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ϕ,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

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ϕp KA Q T ∆=(1.1)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ϕ——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T KA R=1,则 ϕp RQ ∆=1 (1.2)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常用气动回路实验报告

常用气动回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常用气动回路的组成和原理。

2. 学会气动回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熟悉气动元件的性能和作用。

4. 提高对气动系统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气动回路是指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各种气动元件和管道组成的系统,实现对工作机构的控制。

常用气动回路主要包括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其它控制回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气动回路实验台2. 气源处理装置3. 气动元件:单向阀、双作用气缸、三位五通换向阀、节流阀、压力表等4. 管道及连接件四、实验内容1. 方向控制回路(1)搭建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使用三位五通换向阀控制气缸的伸缩运动。

(2)搭建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使用三位五通换向阀控制气缸的伸出和缩回。

2. 压力控制回路(1)搭建压力控制回路,使用压力继电器和压力调节阀控制气缸的压力。

(2)搭建压力保压回路,使用蓄能器和压力调节阀保持气缸的压力稳定。

3. 速度控制回路(1)搭建速度控制回路,使用节流阀控制气缸的伸出和缩回速度。

(2)搭建气液联动速度控制回路,利用压缩空气和液压油控制气缸的速度。

4. 其它控制回路(1)搭建缓冲回路,保护气缸在运动过程中避免冲击。

(2)搭建同步动作回路,使多个气缸同时动作。

五、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动元件和管道。

2. 按照实验原理图,将元件和管道连接成完整的气动回路。

3. 检查回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没有漏气现象。

4. 打开气源,启动实验台。

5.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回路工作原理。

6. 调整元件参数,观察回路性能变化。

7.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方向控制回路(1)单作用气缸换向回路:当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气缸不动;当换向阀处于左位时,气缸伸出;当换向阀处于右位时,气缸缩回。

(2)双作用气缸换向回路:当三位五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气缸不动;当换向阀处于左位时,气缸伸出;当换向阀处于右位时,气缸缩回。

气动回路连接实验报告

气动回路连接实验报告

气动回路连接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动回路连接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气动回路连接实验,掌握气动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气源装置、压力表、电动阀、气缸、气管、连接件等。

实验步骤:1. 连接气源装置:将气源装置与压力表、电动阀等连接起来,确保气源供应稳定。

2. 连接气缸:将气缸与电动阀相连,通过电动阀控制气缸的运动。

3. 连接气管:将气管连接到气缸和气源装置之间,确保气体能够流动。

4. 调试气压:在气源装置上设置适当的气压,确保气压合适,能够使气缸正常工作。

5. 连接件:根据实际需要连接相应的连接件,如传感器、阀门等。

实验结果:经过实际操作和调试,气动回路连接完整,并能正常工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气压变化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气压,使得气缸能够稳定运动。

同时,实验中连接的各个部件之间紧密连接,确保了气体的流动畅通。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气动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气动传动系统由气源装置、压力表、电动阀、气缸、气管、连接件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使气体能够顺利流动,并实现特定的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气源装置的气压对气缸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气压太低,则无法使气缸顺利运动;如果气压太高,则会对气缸造成过大的压力。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气压。

同时,在连接件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不同的连接件具有不同的功能,如传感器能够感知气缸的运动状态,阀门能够调节气源装置提供的气压等。

结论:通过气动回路连接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气动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并了解了其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调试气压、选择合适的连接件等,使气动回路能够正常工作。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连接完气动回路和电气回路后经检查无误后启动气压泵。
4)双手操作回路的验证:
1.手动操作两个二位三通换向阀,触发主换向阀的左边通路,这时气压缸中活塞杆伸出;
2.松开其中一个手柄或松开两个手柄时,控制信号消失,主换向阀回位,气压缸活塞杆后退。
图5.1双手操作回路
五、实验结论
本回路适用的是逻辑“与”回路的双手操作回路。为了使主换向阀换向,必须使两只二位五通手动换向阀同时换向。
教学过程及授课内容
附注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
提前试做实验,检查各实验台,准备做实验所需的元件。
教学环节设计
1、提出问题
路图
4、演示
5、每组(5名同学)分成两小组分别完成实验
6、针对实验内容提问
7、根据实验结果及回答问题情况等给出成绩
内容讲授
一、实验目的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板书相结合




正确连接气路,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正确连接气路,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1、回路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回顾
2、演示元件安装和气路分析的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答疑、检查气路连接的正确性。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课时授课计划副页年月日
认识并完成双手操作回路实验。
二、实验设备
名称
数量
备注
XK-PLC4C型气压传动教学实验台
1
气压动力单元
1
供气组
1
单向节流阀
2
二位五通手动换向阀
2
二位五通单气控换向阀
1
双作用气缸
1
三、实验内容
用与XK-XD1型气压传动教学实验台所配套的气压元件来组建双手操作回路。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图5.1组建双手操作回路。
双手操作回路就是利用两个起动用的手动换向阀,只有同时按动两个阀才动作的回路。这种回路主要是为了安全,避免出现误动作,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因此两个手动换向阀必须安装在单手不能同时操作的距离上。
归纳总结
1、总结本次实验设计到的基本知识
2、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业与拓展
课时授课计划(80分钟)编号26/27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讲次
26/27




计划在年月日星期第讲
实际在年月日星期第讲
章目
实验五 其他气动回路实验
节目
气动逻辑阀的应用或双手操作回路实验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会正确连接气路,并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分析。
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实验验证及研究分析过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