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合集下载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精选5篇)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最新读后感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1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可惜的是很多作者写了很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最后还是对爱情一无所知,可恨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己本身就不相信爱情。

很多伟大的作家都讨论过爱情,马尔克斯在这本书中也用一个故事写了自己的爱情观。

他说,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这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

首先,他探讨了爱情与时间的问题。

他的观点很明确,活到老,爱到老,他不只一次提到51年这个漫长的时间,并且干脆让小说中的人物来表达这一观点。

费尔米纳的儿媳就是这样,她站在婆婆的一边,她支持婆婆的行为,并且努力说服丈夫也接受。

另外,对于自己女儿的胡言乱语,费尔米纳做的坚决,甚至可以说是绝情。

女儿的反对所造成的她的厌恶情绪,比她年轻时与阿里萨的关系遭到父亲的反对时的反映更加强烈。

我们都说爱情是永久的,我们都期待地久天长的爱情。

我们为一对牵手过马路互相搀扶的老人而感动,说明打心底里我们是这么相信的,可是,如果你得知这对老人没有结婚,只是处于恋爱阶段,你又会作何感想?或者说,老人是否可以拥有爱情?在这本书里,前半段多是阿里萨荒唐的单相思与费尔米纳朦胧的少女情愫,那种单纯青涩的确美好,但是,这种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的两心相悦才是爱情的最美阶段,这个阶段的爱情才是费尔米纳一直所向往的,书中写到“他昔日的信中没有一行字,他自己令人厌恶的年轻时代中没有一刻钟曾使她感到一个星期二的下午由于没有他在身旁而显得如此漫长,如此孤独,如此难以忍受”。

此外,小说中也提到,当年费尔米纳放弃与阿里萨的关系是由于在她眼里,他更像是一个影子,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而如今,五十一年后的重逢,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这就牵扯到爱情中的另一个问题,即恋爱关系的处理问题。

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300字范文7篇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达萨和阿里萨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给我们描述了很多种爱情,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里描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包括历史和人在老年。

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1细想在这本书介绍到国内的时候我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读过其它译本不敢妄论优劣,单从马尔克斯这个老头写这些爱情故事的居高临下笔触,应该是满星作品。

不能赞同所谓各种批判,从始至终都是平静如水而又意味深长。

没有理由鄙弃任何一个用心的恋者,高尚到低贱之间任何一种形式的爱情都有在生活中平行前进的道路。

经历生活后,他似乎在以足够宽阔的眼界来看视普天下林林总总的爱情,又因为战乱和疾病的背景,所有这些爱情又显得很是晦暗阴郁。

爱情既短暂又甜蜜,而美好又总需谎言来维系,幸福到底是否在于爱情,医生说: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的关系。

如此,谎言是否也变得无可厚非呢,没有一句明示。

在最后行将就木的老者身上终于绽开的爱情,与其说是孤独之间的抚慰,不如说是对所历生活的嘲弄,而最后这一笔所谓爱情又似是而非。

霍乱时期的爱情观后感2这周看了两本书荣格的≪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介于前者学术性太强不好懂,霍爱算是我用来调节的,自然看的不是很细,书的前半截写的一般,首先没那么吸引人,其次也没有多少启发。

我也只是看到快完了的时候,才真的开始放不下把工作扔到一边一口气把书看完。

50年里,阿里萨心里的费尔米纳变成了相片,只能在刻意的偶遇时看看她的模样,费尔米纳心里的阿里萨变成了过往的影子,只是在被偶遇时提醒她曾经喜欢过那个名字。

守着身边的丈夫过了一辈子又在年过七十守了寡的费尔米纳无疑是爱她的丈夫的,虽然他们一生也有很多不和以及危机,而四处风流拈花惹草的阿里萨,无疑对那些来来去去的女人们也是有感情的,甚至也曾动过结婚的念头。

终于在费尔米纳的丈夫老死以后,爱情贴着地气真正的开始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名著读后感最新5篇如果说《百年孤独》由于描写了拉丁美洲最残酷的真实而显现了魔幻的、似真非真的特点,那么,这本描写爱情的奇书却因为描写一个存在于未来或幻想中的世界而显现了朴实的、绝对确实无疑的品质。

下面给您带来霍乱时期的爱情名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马尔克斯展现世界的方式很美,这点无需讨论。

但他的世界我曾一度拒绝苟合。

这本书,最神的是不停进行的视角切换。

我们一起过的人生,在你我看来,也能是如此不同的经历。

我们认为的对对错错,在对方眼里可能恰好是错错对对。

我读得挺吃力,从来没有因为一本书这么生气过。

以下是我两个月前写的:我想这只是多轻薄的感情,就能靠个模糊形象意淫一辈子。

费尔明娜是谁不重要,这个具体人的脾气爱好都不重要,是个任意美好形象就可以。

插播一条真理:请记住一个颓丧,自卑,没有自我追求的形象不讨任何人喜欢,这种人念出的爱情就像淋了大雨败在污泥里的花。

一个没经历过爱情就生出负面情绪只能宣扬自己床上功夫的男人就是很可怜,别人就是很幸福,那种幸福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呵呵,你永远体会不了了,就在泥里继续栽着吧。

“高尚”的人要灵魂相恋就只走灵魂好了,最后又上的什么床。

至于费尔明娜,一个在父亲商品标价式教育下长大的心理不健全女孩子而已,对好的买主来说她是个优秀的商品,可惜对一切情感来说她从没学会怎么爱,因为她没见过爱的模样。

以下是看到费尔明娜准备在生活中抹掉初恋时写的:我现在开始明白了,少年时期多少次瞬间清醒的决绝可能不是“渣”,只是现实一口吞噬日复一日用幻想勾画出的虚假形象。

那不是恋人,那只是想象出的影子。

直到有一天,一个泛着温柔光泽的人微笑走来,爱情正式光临了,安定下来,代替了它先前躲躲藏藏造成的幻境和梦魇。

后来就把这本读到一半的书从四月丢到了六月。

前两天竟然发现自己是希望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在一起的,我希望费尔明娜幸福,希望她找回自己。

直到读费尔明娜说的那句“一个世纪前,人们毁掉了我和这个可怜男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太年轻;现在,他们又想在我们身上故技重施,因为我们太老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相关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通用2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

怎样写读书心得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心得篇1“我一生有622个情人,但我只爱过你。

”爱情是最困难的事,因为他(她)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完全掌握的个体。

爱情是最奇妙的事,有的只是三五年,有的持续了几十载,而有的是在另一方逐渐走向尽头时才对耳边人呢喃一句:“真不可思议,我对于爱你这件事竟坚持了一辈子。

”太过深情即悲剧一桩,必须以死来句读。

费尔明娜与阿里萨初见时的惊鸿一瞥,竟成了彼此一生的眷恋。

没有怎样的幸福能与我跟你并肩看夕阳沉沦,岁月老去相媲美。

平心而论,马尔克斯的这部作品并没有在开头即摄人心魄,他选择了从古至今被无数人歌颂的“爱情”这一老调来作为主题,看着渐颓的夕阳,就着码头旁工人的长歌短调,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我等了你五十一年四个月零八天。

”头发花白,弓腰驼背的男主人弗洛伦蒂诺站在风光正好的客厅里,颤巍巍地开口。

面对着眼前这位寡妇的男子,心思敏感而细腻,在五十一年前宿命般的一眼是他苦痛的开端。

菲尔明娜,那个长着一双杏核眼,有着一头亚麻色长发,走路像一只小母鹿的迷人少女,就此在他心底抽出芽,生出刺,长开花,成了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

费尔明娜结婚、怀孕、生子、儿孙绕膝都是跟另一个男人完成的;她的欣喜、悲切、娇嗔、恼怒都为另一个男人绽放,与阿里萨毫无干系。

最令他快乐的事莫过于借着小镇举办活动之际,在人头攒动的时候远远地,默然地,肆无忌惮地欣赏她娇艳的容颜,最多最多,在擦身而过的时候,脱下礼帽问候一句:“晚上好,乌尔比诺太太。

”这是在半个世纪的守望里,他唯一还有勇气说出的话。

如果人生是一个不倦的迷宫,那么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就是一曲乐音,一声细语。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0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刚一看还以为是一部推理小说,再看才发现这是一个以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为主线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年轻的阿里萨为洛伦索·达萨送电报时不经意间瞟见他的女儿费尔米纳,从此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写情书,渐渐地让费尔米娜由最初的好奇心变成了爱情的萌芽。

费尔米纳给他寄去放在字典里的做成标本的叶子,阿里萨学会了小提琴,学会辨别风向,让风将他拉奏的曲子送到费尔米娜的窗边。

但这场秘密进行的热恋终究被打破,费尔米纳在课堂上装作记笔记实则是在写情书的举止被老师发现,被学校开除。

她的父亲对女儿有着厚重的期望。

他嫌弃阿里萨这般的穷小子,担心女儿会陷入这段像海市蜃楼一样的爱情。

于是带着女儿旅游,想让女儿忘却这段感情。

可尽管如此,费尔米纳仍然用尽一切方式与阿里萨发电报互通消息,他们把对方当作自己生命里存活下去最后的希望。

“今天,我看了您,我如梦初醒,我们之间的事,无非是幻想而已。

”这是费尔米纳给阿里萨最后的一封信,阿里萨陷入失恋,也让这段感情终止了五十一年。

乌尔比诺医生被费尔米纳的独特魅力所征服,而这位留学巴黎,学识渊博,家财万贯的.男人也是费尔米纳父亲对女婿的不二人选。

二人顺其自然的完婚,他们都知道不是因为爱,乌尔比诺医生喜欢她的倔强和眼中的骄傲,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费尔米纳只是被拒绝阿里萨的罪过的阴影弄得慌乱不已,恰巧碰见了这个能减轻她良心压力的人。

但他们都相信彼此之间会产生爱情,因为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稳定,舒适,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

上帝仿佛听到了阿里萨的渴望,让乌尔比诺医生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死去了。

而就是那天,阿里萨出现在费尔米纳门前,那场终止了五十一年的爱情仿佛又要浮现水面。

但他们毕竟是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们的爱情,并且还认为这种年纪还谈恋爱就是可笑和卑鄙。

我刚燃起的爱情会不会因为我的年老而告终?这个答案无从揭晓。

阿里萨与费尔米纳借旅行的名义躲进这所游轮——他们爱情的彼湾,并让船长升起霍乱的旗子不愿上岸,不愿结束这场刚圆下的梦。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爱情的全部答案。

阅读这本书的好处是重新相信爱情,坏处是意识到即便相信也无济于事。

书中的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明娜·达萨,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

年轻的阿里萨对达萨一见钟情,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爱情追逐。

那一封封炽热的情书,承载着他对爱情的纯真向往,在那个霍乱肆虐的年代,为达萨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色彩。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门第的差异、父亲的阻挠以及达萨内心的矛盾,让他们的爱情在看似最美好的时刻戛然而止。

阿里萨在失恋后纵情声色,沉湎肉欲,他的风流韵事数不胜数。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达萨始终是那个无法被替代的存在。

而达萨在经历了婚姻的平淡与琐碎后,也会在某个瞬间想起阿里萨。

他们就像两条相交后又渐行渐远的直线,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可命运又似乎总是将他们牵扯在一起。

当老年的他们再次相遇,那种对爱情的执着依然在彼此心中燃烧。

在那艘象征着他们爱情归宿的轮船上,他们终于放下了过去的种种包袱,坦诚相对。

这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告诉我们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它可能会被时间、距离、社会地位等因素所影响,但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考验的。

即使在漫长的人生中,两人各自经历了无数的人和事,可那份最初的情感依然有着强大的力量。

它让我们明白,爱情是复杂而多元的,既有美好的憧憬,也有残酷的现实,但只要心中有爱,人生就不会是一片荒芜。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2《霍乱时期的爱情》宛如一首悠扬而深沉的爱情挽歌,它奏响了人性、时间与爱情交织的旋律,让读者在爱情的长河中畅游,感受其中的甜蜜与苦涩、希望与绝望。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和费尔明娜·达萨的爱情,始于青春年少时的怦然心动。

阿里萨那充满诗意的情书,如同春日里的花朵,绽放在达萨的心田。

他们在彼此的眼中是那样的完美,爱情在他们心中是那么的纯粹,没有丝毫杂质。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通用14篇)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通用14篇)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通用1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篇1《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一个很长很长的爱情故事,它写尽了世间情感百态,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横亘半生的爱情,也是一个男人和他遇到的无数个女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情仇爱恨。

当半个世纪的沧桑在指间掠过的时候,才会感觉出这本书的厚实、宏伟和气象万千。

二十岁的时候他们没有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彼此不成熟又有那么多的变数,八十岁的时候他们依然没有结合,因为他们太老了,彼此已成为对方的知己。

爱情,是等待一生最终苍老的苍白誓言和残酷现实。

时长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爱恋与等待,这漫长又疯狂的等待让我想起了与同样是女性的林徽因女士有着万般联系的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

这可确是有依可据的爱情故事了。

在林微因短暂而又充满传奇的人生里,“金岳霖”三个字却让人感动和震撼。

金岳霖先生为了林终身未娶,他“逐林而居”,这个“林”就是林徽因女士,即使是在林徽因女士已经为人妻母,甚至到去世……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爱远远超出简单男女之间的倾慕与忠贞,那是矢志不渝的执念,他仿佛在用剩余的生命等待,等待死亡也许能给他一个新的开始……第一次知道马尔克斯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但《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尽管《百年孤独》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荣誉,也更为人熟知,但《百年孤独》声名显赫主要是因为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文学史上开创性的地位。

我刚开始看《百年孤独》,至少到现在,写这句话时,我觉得在内容上,这位大师晚些年写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倾注了他更多的人生洞察,笔法愈发成熟,功力更为深厚,书中故事情节对我的吸引力更大,你不会想匆匆翻过这一页……这本书里纯正的拉美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它的故事戴上了令人想一探究竟的黑纱,为它讲述的这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角恋造就了一个如同重彩油画一般的背景,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爱情和爱情的不可思议,都那么让人深思并为之向往。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读后感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读后感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读后感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读后感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尽管作者在其中以乌尔比诺、费尔米娜。

达萨和阿里萨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给我们描述了很多种爱情,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里描述的不仅仅是爱情,还包括历史和人在老年。

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欢迎阅读!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一)不等待,是我很多时候冲动的表现形式。

但《霍乱时期的爱情》让我看到了一个长达53年的爱情等待,让我懂了,“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加西亚。

马尔克斯,以一本《百年孤独》深深打动大学时代的我的作家,再一次凭借《霍乱时期的爱情》让我放弃了去食堂吃饭,忘记了下班打卡,只为看完这本小说,看到男女主角最终选择在内河挂着霍乱黄旗的轮船上为爱漂泊一生一世。

马尔克斯的作品人名是中国读者的第一困难,直至此刻,码字写读后感的我仍不能在不依靠书本的情况下写全那些生动鲜活人物的名字。

受人尊敬的医生(胡维纳尔。

乌尔比诺),幸福的女主角(费尔明娜。

达萨),那个可怜的人(佛罗伦蒂诺。

阿里萨),真高兴,认识了你们,更深的了解到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看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一个好友,对她说的话,我总是有点左耳进右耳出的味道,当初她告诉我,她觉得真正的爱情就是在我们孤身一人垂垂老矣时,不经意遇到了那个在你记忆深处的人,并且最终在一起的感情。

并有人似有似无的用签名回应了:Some day,we will be together!这一举动让她潸然泪下……看了这部小说,我忽然觉得当时的她是不是也是看了这本书后的感觉,打电话求证,无人接听……我丝毫不怀疑女主角与医生之间的爱恋,他们幸福的婚姻,而医生那智慧的婚姻相处生活方式也非常令人称道,对恩爱夫妻的诠释虽让我惊讶,但细细想来也颇有道理。

那可怜的人,为了那一眼,保持“童贞”53年,尽管有太多女人在他的生命中出现,他甚至有一个癖好——把和那些女人的故事一一记录在一个本子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姓名:朱太行学号:021310717
爱情作为人类文明的玫瑰,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然而近年来的流行小说却将这一精神结晶蜕化为情欲流俗。

爱情的庸俗部分被无限放大,高贵之处却日渐式微。

其实,片面地把爱情看得纯洁无暇是不现实的,但把爱情归为情欲更是错上加错。

与狭隘偏激的现代流行小说不同,马尔克斯用一种理性客观的角度对爱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运用高雅流畅的文笔,对各种爱情进行了刻画,既文采斐然,又真实可感,揭示出了爱情的本质,引人入胜的同时又让人不禁深思。

与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长篇累牍的铺陈不同,马尔克斯并没有把太多的笔墨花费在铺陈上,小说一开始,就进入了叙述状态: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儿童摄影师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在六十岁生日到来之前服毒自杀,作为他交情最深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进入死者房间闻到的是一种苦杏仁的气味,这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根据朋友的遗嘱,医生见到了怀着仰慕和谦卑的温柔陪伴了他一生的女人——作为医生他最好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竟然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有这样一个女人,女人平静地跟自己的爱人下完最后半盘棋,然后留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迎接死亡。

这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份传奇爱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搅乱了医生的弟子庄严豪华的从业二十五周年纪念午宴,紧接着,一只飞出笼子的鹦鹉不仅把医生装饰华丽而舒适无比的家弄得乱七八糟,而且要了医生的命。

在医生的葬礼结束以后,他的医生费尔明娜·达萨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正准备用最后一丝力气关上大门时,看见了身穿丧服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后者颤抖而又庄重地将帽子放到胸口的位置,让许久以来支撑他活下来的相思之苦一股脑儿迸发出来:
“费尔明娜,”他对她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


沉浸在对亡夫的思念中的费尔明娜,其实同样无法忘记那段长久而受阻的爱情。

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沉迷在对费尔明娜的爱情之中,为了逃避这份爱情带来的痛苦,他一次一次地寻找着“黑夜里的小鸟”,并把跟这些女人的交往记录下来,“只因为缺少那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的女人在一起”,尽管所有的女人加起来也代替不了费尔明娜。

你很难想象,为了心中的爱情,弗洛伦蒂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金钱或者人情,又或者这位店主一生最想得到的东西——只求他把那么镜子卖给自己,其目的就是因为镜子里的那片天地,他爱恋的形象曾在那里占据了两个小时之久。

不仅如此,为了配得上他的花冠女神,弗洛伦蒂诺费尽心机当上了内河航运公司的老板,并且精心打造了一座爱的宫殿,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漫长等待之后,在自己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收获了守候一生的爱情。

在小说的结尾,“新忠诚号”在返航后调转船头,重新驶向黄金港,再次踏上他们的爱情之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一生一世。

“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 (《霍乱时期的爱情》,第225页)。

既然如此,作家就要小心翼翼、并充满激情地对“爱”加以思考。

这种思考主要还是落实在费尔明娜、
阿里萨、乌尔比诺三个人物身上。

小说中的费尔明娜容貌美丽、自负而又自尊,被称为“戴王冠的仙女”。

费尔明娜无疑是幸运的,因为阿里萨和乌尔比诺两个男人都追求、崇拜她。

幸运的费尔明娜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阿里萨和乌尔比诺都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她。

对阿里萨来说,“那偶然的一瞥,引起了一场爱情大灾难,持续了半个世纪尚未结束。

”在阿里萨狂热的激情席卷之下,费尔明娜也狂热起来。

但由于她父亲的阻挠,二人的感情受到了重创。

不过,两人没能结合的根源并不在此:它或许缘自费尔明娜热情冷却之后的一种远距离静观、或许缘自生命之本能、或许缘自人性的弱点、或许缘自世俗的诱惑……总之,作家没有对爱情河流中的礁石视而不见。

费尔明娜只以一句“不必了,忘了吧”就轻易地将阿里萨送入到爱情漩涡里达五十年之久。

马尔克斯的这一笔处理,出人意料而又相当真实,干脆利落而又余味悠长。

事实上,不仅是费尔明娜,也不仅是马尔克斯,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借助于斯佳丽表达了同样的认识: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和生活的艰辛,她才发现,她一直深深地爱着的阿希礼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阿希礼本人,只不过是她自己披在阿希礼身上的一件美丽的外衣。

而费尔明娜之所以在一趟旅行之后告诉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不必了,忘了吧”,正是因为她在某一个瞬间发现,她爱上的不过是一个幻影;五十年以后,她依然认为,“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

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责怪费尔明娜呢?因为爱,所以爱;反之,因为不爱,所以不爱。

爱情就是这么简单。

有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式的隐恋,有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式的苦恋,有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式的尊恋,有费尔明娜·达萨式的爱恋,这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它告诉我爱情既苦恼又甜蜜,既庸俗又高雅,既忧伤又明媚,是一首悲喜交加的交响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爱情,没有谁比谁更加幸运,因为爱情不分高低贵贱,但凡存在,便值得珍惜,无论结果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